课 题 数的运算(一)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教 学 目 的 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探究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用字母和符号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熟练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准确率。
重 点难 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学法指 导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回顾交流,构建知识体系。 四则运算的意义。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出问题。
①一共折了多少颗星?36+28
②折的红星比蓝星多多少颗?36-28
③ 买矿泉水用了多少钱?0.9×40
④做蝴蝶结用了多少彩带?做中国结用了多少彩带?
⑤做蝴蝶结用的彩带是中国结的几分之几?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吗? 思考:比较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意义相同吗?举例说明 四则运算的方法 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
3、四则运算中,应注意0和1的特殊情况。
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a-a=( ) a÷1=( ) 1÷a=( )
4、独立完成76页的4、5题。 交流用字母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小结:用字母和符号来表述数量关系,是数学中体现的一种简洁美。 计算25×(1.2+4.5)-10.8. 计算后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1—5题 三、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 堂 检 测 计算下列各题时,先想一想要注意什么 73.05-3.96 27.6×1.7 3.12÷15 934+76 4/5-2/3+1/6 3/×1/3÷5
教学 反思
课 题 数的运算(二)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4课时
教 学 目 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估算,快速、合理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感。
重 点难 点 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选择合理的策略进行估算。 培养学生数感。
学法指 导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回顾与交流。
1、运算定律。
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1)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定律,并与同学交流。
(2)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3)算一算。
77页做一做。 2、选择合理的估算则略。 (1)7.99X9.99与80比,哪个大? 学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本题适合大估:8X10=80,7.99<8,9.99<10,7.99X9.99<80。 (2)1/2+3/5比1大吗?
学生交流做法,达成共识。 参数法:3/5比1/2大,所以1/2+3/5比1大。 妈妈带100元去商场购物。 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小结:适合大估。 思考:什么时候适合小估? 教师小结:无论做事还是做题都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选取合适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巩固练习。
1.77页:做一做
2.练习十五第6~7题。 6题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7题学生说理由,再判断。 三、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思考:43×6.9+69×5.7 89×7÷8
课 堂 检 测 1、简便计算 2600÷125÷8 2.3×101 0.25×125×32 2.3×99+2.3 9.3×101-9.3 选择合适的方法估算。 13X20.1与260比,哪个大 50个学生到公园游玩,学生票21.6元,你认为带多少钱购票比较合适?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的运算(三) ——解决问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5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复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数学问题。 2、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分析题意,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按步骤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多种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将其数学化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 案 个 案
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1、引入:学习一切知识都是为了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填写练习十五13题。 2、小组互助,讨论78页第九题。 学生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
(4)养成检验的习惯。
3、实践应用 78页第10题: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 。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阅读题目,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同学自由读题,交流认识。 ①说出什么事情,解决怎样的问题。
②找出单位“1”。 分析数量关系。
A、这里的1/4 表示什么?
(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B、画线段图表示。
C、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1/4”)
D、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1/4 ”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 1/4”是多少件) 根据线段图的提示,解决问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优秀的学生鼓励用2种方法解答。
(4)检验。讨论只检查算式可以吗? 最简单的方法:(40-32)/32 巩固练习 78页做一做。 重点训练解决问题的步骤。 将分析问题、检验作为重点交流。 练习十五8-12题。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 堂 检 测 某机关减员后有工作人员75人,比原来少45人,少了百分之几? 一堆煤有220吨,第一天运走总数的1/5,第二天运走总数的1/4,这时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运走? 工程队已经修了一条路的3/8,还剩下1000米没有修,要修的这条路长多少米?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