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三位数乘两位数-2023-2024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人教版))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三位数乘两位数-2023-2024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人教版))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19: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三位数乘两位数
复习专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3
积的变化规律
4
解决问题
5
口算乘法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积随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积与因数的变化相同,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除以)几,积也乘(除以)几,注意除数不能为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积的变化规律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销售问题: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件,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2、行程问题:一共行驶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行驶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解决问题
【例1】直接写出答案。
(1)220×40= (2)308×30= (3)100×652=
(4)350×20= (5)290×20= (6)445×20=
(7)400×25= (8)960×10= (9)209×70=
(10)600×13= (11)42×500= (12)45×200=
先把0前的数相乘,乘完再数数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口算乘法
8800
9240
65200
7000
5800
8900
10000
9600
14630
7800
21000
9000
口算乘法
1
【例2】估算。
(1)19×19≈ (2)52×29≈ (3)102×67≈
(4)209×43≈ (5)83×301≈ (6)119×22≈
(7)298×54≈ (8)191×72≈ (9)202×19≈
2000
1500
7000
8000
24000
24000
15000
14000
4000
1、如果是两位数,看个位数字,用四舍五入法估成整十数;
2、如果是三位数,看十位数字,用四舍五入法估成整百数。
估算
【例2】列竖式计算:
416×31=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16
× 31
8
1
12
6
1
4
4
6
9
8
2
1
12896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列竖式计算。
(1)196×39= (2)315×26=
196
× 39
8
1
5
17
4
7
7644
4
5
6
8
8
2
4
1
6
1
315
× 26
0
1
6
18
0
8
8190
9
0
3
3
9
1
1
(3)435×27= (4)615×13=
435
× 27
0
1
8
30
5
11
11745
5
3
4
2
7
4
7
1
615
× 13
5
6
18
5
7
7995
4
5
1
1
9
9
(5)575×16= (6)128×22=
575
× 16
5
5
34
0
9
9200
0
3
5
4
7
0
1
2
1
128
× 22
6
1
2
2
6
2
2816
5
6
1
5
1
1
8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3
【例2】列竖式计算:
190×78=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90
×78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14820
3
6
13
2
1
2
7
15
8
4
0
列竖式计算。
(1)680×22= (2)230×25=
14960
5750
680
×22
6
1
13
6
1
6
1
13
9
4
0
230
×25
6
1
4
5
5
1
11
7
5
0
(1)520×17= (2)390×36=
8840
14040
520
×17
2
1
5
4
4
1
36
8
8
0
390
×36
7
2
11
4
4
5
23
0
1
4
0
1
【例3】列竖式计算。
(1)109×88= (2)504×37=
109
× 88
2
7
8
8
2
9
9592
2
7
7
7
9
5
1
504
× 37
2
1
15
35
8
8
18648
2
8
2
1
4
6
1
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
(1)304×65= (2)709×12=
304
× 65
4
2
18
15
0
9
19760
0
2
2
2
6
7
709
× 12
9
7
14
8
8
8508
1
8
1
0
0
1
5
1
积的变化规律
4
【例4】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该( );一个因数除以9,另一个因数( ),则积不变。
积随因数的变化而变化:(1)如果一个因数不变,积与该因数变化相同;(2)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除以)几,积也乘(除以)几,注意除数不能为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乘4
乘9
解决问题
5
【例5】水泥厂一袋水泥的价格是34元,某建筑工人买了147袋水泥,还剩22元。这位建筑工人原来有多少元?
【分析】原有的钱数=水泥单价×数量+剩下的钱数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销售问题
34×147+22
=4998+22
=5020(元)
答:这位建筑工人原来有5020元。
1、李园长要为幼儿园的老师买22套工作服,已知每件上衣74元,每条裤子4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总价=上衣单价×上衣数量+裤子单价×裤子数量
(74+45)×22
=119×22
=2618(元)
答:一共需要2618元。
2、博物馆的门票是每张56元。两个导游带着旅游团的124名团友去博物馆参观,准备7000元钱够买博物馆的门票吗?
124+2=126(人)
126×56=7056元)
7000<7056
答:准备7000元钱不够买博物馆的门票。
【例6】国庆假期期间,刘乐乐一家从甲地乘火车去乙地旅游,已知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48千米,行驶了12个小时,甲地和乙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
1、一共行驶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行驶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公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
148×12=1776(千米)
答:甲地和乙地相距1776千米。
1、何润润从小区骑车到超市要15分钟,他骑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217米,小区离超市有多少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
217×15=3255(米)
答:小区离超市有3255米。
2、一列火车要运送一车货物到A市,去的时候的速度是每小时123千米,用了16个小时送到A市。返回时只用了1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123×16÷12
=1968÷12
=164(千米)
答: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64千米。
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A、1
B、2
C、3
2、计算□34×25时,要使积是一个四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A、5
B、4
C、3
C
C
3、“一瓶花生食用油要132元,超市购进了43瓶,一共需要花多少元?”下边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A、购买4瓶需要多少元
B、购买40瓶需要多少元
C、购买43瓶需要多少元
B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用竖式计算415×18时,4与1相乘表示的是400×10。( )
(2)两个数相乘,乘数的中间如果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5、106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小的三位数与47的积是( )。

10494
4700
×
6、一条羊绒毯的售价是368元,一条珊瑚绒毛毯的售价是119元。买15条羊绒毯比买20条珊瑚绒毛毯多花多少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
368×15=5520(元)
119×20=2380(元)
5520-2380=3140(元)
答:买15条羊绒毯比买20条珊瑚绒毛毯多花3140元。
每一份努力,都将在学习中得到最好的回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