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青年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下列城市中,见证了《新青年》杂志产生、发展的是( )
①上海 ②北京 ③天津 ④广州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文字( )
A.遏制了新思想的涌流 B.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C.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 D.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
3.(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面闻名( )
A.民主与科学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族与民生
4.(2023上·辽宁阜新·八年级阜新实验中学校考期末)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5.(2023上·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想要阅读“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相关文章,应该翻阅下列哪一报刊( )
A.B.C. D.
6.(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7.(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口号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8.(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12日
A.这场运动在武汉爆发
B.运动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工人转变为学生
D.这场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9.(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象征中国的历史发展迈向新的转折。“新的转折”是指( )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青年学生为先锋队
C.中国开始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以知识分子为领导
10.(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1919年北洋政府的外交活动引发了我国( )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权利积极争取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冀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中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据此可知,五四运动的起因是( )
A.军阀统治导致民不聊 B.北洋政府腐败无能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工人阶级受到压迫
12.(2022·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运动中,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起了先锋作用。某次运动发布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次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3.(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面示意图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4.(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1918年,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蔡元培
15.(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位外国留学生想通过一部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信息,应推荐他看( )
A.《甲午风云》 B.《地道战》
C.《建党伟业》 D.《南昌起义》
16.(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2月,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一群怀揣理想与憧憬的青年聚集于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材料中的“红色理论”是指( )
A.君主立宪理论 B.马克思主义 C.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7.(2023上·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8.(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综合题
19.(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材料一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的政治运动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4)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0.(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秘密中进行……大会最后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在哪里?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A
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B
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C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走向胜利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请完成材料三中表格。
21.(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激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展板内容。
A B C D
孙中山 康有为 梁启超 李鸿章 陈独秀
主题:共和之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主题: 之路变则存,不变则亡。 主题:洋务之路必先富而后能强。 主题:启蒙之路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赛),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结合材料一,展板B的主题应是 之路。
(2)请你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摆放这四张展板。(填写相应展板的字母)
材料二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已经实现的“两个主义”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各指什么?与这两位先生有关的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5)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22.(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了四次重大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技术之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1)材料一中李鸿章提到“学习外国利器”,由此清朝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什么运动?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该运动提出了哪一口号?这场探索运动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求变法之路】
材料二: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三:(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革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拓思想之路】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洗刷旧思想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学习了近代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后,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新文化的号角,不久杂志社迁往北京,改名后的《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的重要阵地,①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依据材料“歪歪扭扭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可知,这段话反映了鲁迅先生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的主张,先生以笔为刀,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B项正确;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促进了思想解放,排除A项;袁世凯为了恢复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排除C项;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说法过于宽泛,是鲁迅先生整体作品体现出来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胡适和蔡元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一新文化运动,A项正确;维新与变法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排除B项;自由与平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民族与民生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依据题干的“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结合课本所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了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做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由此分析题干言论体现的新文化运动关于文学方面的改变,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项正确。A是道德方面的,排除;B属于政治方面的,排除;D是思想方面的,排除。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为此创办了《新青年》,这推动了思想解放,B项正确;《时务报》宣传维新,排除A项;《民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C项;《劳动音》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阅读题干诗句可知,李大钊的《山中即景》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因此,该诗句具有白话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D项正确;由此可知,李大钊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诗句无法体现民主、平等及抨击旧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广场,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其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C项正确;其他口号都不足以反映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排除AB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北京被逮之学生释、曹、章、陆去……”可知,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这说明这场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D项正确;这场运动在北平爆发,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排除AB项;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工人转变为学生,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1919年五四运动首先是学生走上街头强烈抗议,后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这个转折反映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项正确;“新的转折”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参与民主革命,逐步成为先锋队,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B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指的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这一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C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到90年代,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材料中强调的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可知,材料与五四运动有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ABD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无关,排除。故选C项。
1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项正确;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华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后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C项正确;胡适、鲁迅、蔡元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不是共产主义战士,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党伟业》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项正确;《甲午风云》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地道战》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排除B项;《南昌起义》描述的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南湖”“游船上红色理论”结合所学可知,“游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未能实行,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排除C项;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思想还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详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十三名党员参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一大,A项正确;B是八七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C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确立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正确;其余三项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
(3)1921年。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等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失败结尾。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领导了辛亥革命,也以失败结尾。材料一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的政治运动分别指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说明:根据材料二“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可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
(3)时间: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结论:根据材料“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20.(1)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2)地点:上海;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等。
(3)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详解】(1)根据材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可得出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根据材料“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可得出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2)地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因此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在上海。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过程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建立,因此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因此在A处应是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B处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为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因此在C处是共产主义。
21.(1)维新(或变革,或变法)
(2)CBAD
(3)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4)民主、科学。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5)中国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详解】(1)填空:根据材料一中“梁启超”“康有为”“变则存,不变则亡”和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所以主题可以写为:维新之路或变法之路。
(2)排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对应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陈独秀对应的事件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按照事件顺序应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所以顺序因为:CBAD
(3)两个主义:根据材料三“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民族、民权和民生。民族主义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为“建立民国”、民生主义为“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孙中山认为民权和民族主义已经完成,剩下民生主义没有完成。
(4)德先生和赛先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将民主称为“德先生”、将科学称为“赛先生”。
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在近代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感悟: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一种中国不断学习西方以达到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所以中国人们在过程中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中国在不断摸索中发现,西方的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22.(1)运动:洋务运动.口号:“自强”.影响: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事件:公车上书。
(3)革命: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④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⑤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启示:①注重学习先进科技与文化;②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无私奉献;③先辈们为追寻救国之路而不断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运动: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可知,这场运动为洋务运动。
口号: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为发展军事工业,提出“自强”的口号,并兴办了很多军事工业。
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事件:根据材料“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这一事件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3)革命:根据材料“(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可知,材料三指的是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阵地:根据材料“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可知,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救国道路的过程、革命党人的付出和我们今天的做法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注重学习先进科技与文化;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无私奉献;先辈们为追寻救国之路而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