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重庆《大公报》社平《毛泽东先生来了!》:“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到重庆是为了( )
A.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宣传《论持久战》 D.参加中共七大
2.(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1945年8月,《新华日报》报道:“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3.(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把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bca C.cab D.acb
4.(2023上·辽宁丹东·八年级统考期末)1945年8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下列人物中以惊人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陈毅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彭德怀
5.(2022上·湖南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2上·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为此,中共中央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设伏平型关 B.转战陕北 C.跃进大别山 D.横渡长江
7.(2018上·广东佛山·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渴望和平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D.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8.(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9.(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这一军事行动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0.(2023上·辽宁丹东·八年级统考期末)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部队是( )
A.刘邓大军 B.东北解放军 C.华北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11.(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对解放区战争的胜利所起到的作用是( )
A.为新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了障碍
B.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C.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
D.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12.(2023上·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材料中所谈的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
A.促进了东北全境的解放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3.(2023上·辽宁丹东·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电影《大决战》的海报,这是一部是关于解放战争的系列电影,共三部。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三大战役中,第一个打响的战役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4.(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诗有史,词亦有史。”毛泽东的诗词定格了一个个铭刻于心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反应的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西江月·秋收起义》节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节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节选
a b c
A.abc B.bca C.acb D.bac
15.(2023上·辽宁辽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则消息中记述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全面内战爆发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6.(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原因是( )
A.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17.(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图片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三幅图片,请将图片的序号与相应的历史时期相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c②—a③—b B.①—a②—b③—c
C.①—b②—c③—a D.①—c②—b③—a
二、辨析题
18.(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校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改正:
【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改正:
【 】(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改正:
三、综合题
19.(2023上·辽宁葫芦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弄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组歌》
材料五:
图A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B
(1)材料一中的会议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材料三中提到的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四中能体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军事行动有哪些?(举一例)结合所学回答,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材料五图A会议确立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图B“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战役?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20.(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方式:旅游学史
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是胜利之城,更是英雄之城。
(1)《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2)请写出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部文件的相同点。(写出两点即可)
(3)结合所学,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
(4)请写出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的性质。
(5)历史将永远记住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请写出你对南京大屠杀的心得体会。
(6)哪场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1.(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方式:咏诗学史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毛泽东为什么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
(3)结合所学,思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2.(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约430万人 约127万人
武器装备 按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上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材料三:人民群众支援三大战役统计表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民工 160万人 225万人 154万人
担架 1.38万副 7.39万副 2万副
车辆 6750辆 414220辆 400000辆
牲畜 3万头 6300头 100万头
船只 — 13630条 —
粮食 7000万斤 57000万斤 31000万斤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土地改革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23.(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我们从如图图片、诗词等材料中来了解中国共产党28年的艰难奋斗的历史。
【日出东方叩启天穹】
材料一:
图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图二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1)图一图二标志了谁的诞生?其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艰难启程道路探索】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图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图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请问图三和图四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材料三中“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后,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特色道路?
【雄关漫漫壮志不已】
材料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4)材料四诗中的“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诗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雄师渡江天翻地覆】
材料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材料五“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
24.(2023上·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阅读以下诗词,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材料二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黑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1943年毛泽东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根据材料一诗词内容写出,红军途中经历了哪些“远征难”?(写出两点即可)体现了将士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材料二属于悼亡的挽诗,所悼念之人戴安澜将军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这场战役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哪一战争中?
(4)据上述诗句和所学知识分析,分析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5.(2023上·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非凡业绩。回望峥嵘岁月,感悟历史巨变,延续精神血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出东方】
材料一: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艘红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道路选择】
材料二: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李牺牲后,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李大钊认为的革命力量的重要一部分是什么?结合所学,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而创立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勇于担当】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牵制敌军最多时达60%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对日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人心向背】
材料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946年11月,蒋介石攻占张家口并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和谈大门被关死。中共中央下定决心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在党内指示中第一次以“人民解放战争”代替之前的“自卫战争”。
(4)根据材料四,指出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力量。
(5)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此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6.(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史是一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材料二: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材料三:毛泽东着重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材料四: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6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与材料一中的相关的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革命的道路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5)材料五中“三年的军事较量”指的是哪一战争?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27.(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江山 洒热血】
材料一: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谕,似是仗义。
——郑芳氏《庚子(1900年)记事》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民间组织?这一组织在中国近代抗击哪一侵华势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江山 为人民】
材料二:事件经过:①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战争的序幕,先后取得了___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②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③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一全国。
(2)依据材料二对事件经过的描述,写出事件名称并将A、B处补充完整
【护江山 靠人民】
材料三:如表
历史事件 背景 主要历史人物 结果 结果的落实
西安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___①____、杨虎城、蒋介石 和平解决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___④_____、蒋介石 签订《双十协定》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
(3)材料三的两次谈判中国共产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内容。
【人民就是江山】
材料四:有一位海外学者说: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9月)以后,当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三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人打得落花流水。
(4)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出现材料四中现象的原因。(答出3点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材料“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5年8月毛泽东亲自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共商和平建国的大计,A项正确;1946年1月的重庆政协会议是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的,排除B项;《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945年8月,《新华日报》报道:“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重庆谈判,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与毛泽东主席无关,排除B项;中共七大与蒋介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此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bca。B项正确;AC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因此,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毛泽东,B项正确;陈毅、邓小平、彭德怀均与重庆谈判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并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①③正确,A项正确;1946年,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②错误;东北解放区属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④错误,排除含有②或者④的组合B、C、D三项。故选A项。
6.B
【详解】依据“……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和所学知识,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结果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而且牵制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1947年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排除C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题干的“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表明了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D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渴望和平,所以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C。
8.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战略相持阶段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阶段划分,排除B项;1948年9月—1949年属于战略决战时期,包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军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抗战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代之以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废除地主阶级土地私人占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C项正确;三大改造为新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了障碍,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制度的根基,排除B项;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期间实行的土地政策,题意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所以题干所述为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促进了东北全境的解放,A项正确;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排除B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辽沈战役,而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辽沈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9月12日 至 1948年11月2日,最终解放东北全境,是三大战役中最先打响的。B项正确;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排除A项;淮海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 至 1949年1月10日,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但不是三大战役中最先打响的,排除C项;平津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11月29日 至 1949年1月31日,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但不是三大战役中最先打响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可知,与1927年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与1949年4月渡江战役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知,与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有关。故按时间先后排列acb符合题意,C项正确;A项abc,排除错误,排除A项;B项bca,排序错误,排除B项;D项bac,排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提干信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的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排除A项;1946年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排除B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是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是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是国共对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因此,连接正确的是①—c②—a③—b,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1)错误。南京改为宁波;(2)正确;(3)错误。平津改为辽沈。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指的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所以本小题表述错误,应把“南京”改为“宁波”。
(2)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本小题表述正确。
(3)根据所学可知,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我军采用的方法是“瓮中捉鳖”,故本小题表述错误,应把“平津”改为“辽沈”。
19.(1)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古田会议
(2)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甘肃)会宁。
(3)毛泽东思想;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渡江战役
(4)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等;③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富强: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详解】(1)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道路:根据材料二“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可以得出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会议: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是古田会议。
(2)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指的是遵义会议。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的召开,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例子:根据材料四“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可以得出能体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军事行动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举一例即可。地点: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会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次会议是中共七大,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大的召开,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战役:结合所学知识,“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
(4)收获:根据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肚肚里的历程,可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再奋斗历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富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割地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司法关税自主不复存在。
(2)都有反封建的一面;都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3)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4)对内依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买办阶级,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执行的是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
(5)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悲剧,这场惨案是人类文明的耻辱,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当代的我们应该以南京大屠杀为警示,做出正确的选择,守护和平、尊严和正义。
(6)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详解】(1)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协商关税,司法关税自主不复存在,破坏中国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相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很难实践。天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因此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文件共同点是都有反封建的一面;都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3)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4)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对内依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买办阶级,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执行的是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
(5)体会: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根据历史史实,写心得体会,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悲剧,这场惨案是人类文明的耻辱,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当代的我们应该以南京大屠杀为警示,做出正确的选择,守护和平、尊严和正义。
(6)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因此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1.(1)长征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告诫全党全军不可骄傲自满,而应将革命进行到底。(观点正确即可)
(3)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士气日益低落;人民解放军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意义: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完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根据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狮,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故毛泽东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告诫全党全军不可骄傲自满,而应将革命进行到底。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士气日益低落;人民解放军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22.(1)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悬殊,敌强我弱,国民党处于绝对优势。
(2)变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文献:《中国土地法大纲》。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详解】(1)说明:通过表格中军队数量、武器装备、拥有人口以及拥有地区,国共两党对比可知,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悬殊,敌强我弱,国民党处于绝对优势。
(2)变化:根据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可知其变化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文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原因: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三大战役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如提供担架、船只、粮食等方式进行支持,这说明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23.(1)中国共产党。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图三:南昌起义;图四:井冈山会师。
(3)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甘肃会宁。
(5)渡江战役。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一可知,该会议召开地在上海望志路以及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会议是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此,图三为南昌起义,图四为井冈山会师。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 中央红军和红四、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5)根据材料五“《化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可知,诗中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因此“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
24.(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答出两点即可)坚定信念、奋斗不息、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无坚不催(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解放战争(或人民解放战争)
(4)从实际出发,决策英明,领导正确;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指挥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金沙”“岷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的险恶环境,体现了红军将士们坚定信念、奋斗不息、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精神。
(2)根据题干“戴安澜将军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合所学,可知“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或人民解放战争)。
(4)本题是开放题,根据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如从实际出发,决策英明,领导正确;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指挥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25.(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
(2)农民;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或为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4)人民
(5)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其它答案观点正确,言之有理,语言规范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上海”“嘉兴南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可知李大钊认为的革命力量的重要一部分是农民;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牵制敌军最多时达6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或为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4)根据材料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力量是人民。
(5)本题是开放题,根据所学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26.(1)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原因: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共产党人做出的巨大的贡献;苏联的帮助和支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3)转变:开始从原来的占领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转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作用:中流砥柱。
(5)解放战争
(6)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复制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大会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可知材料中的会议是指中共一大;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材料二,由“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可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由“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知共产党人做出的巨大的贡献;由“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可知苏联的帮助和支援;由“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可知国共两党的合作。因此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共产党人做出的巨大的贡献;苏联的帮助和支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3)根据材料三,由“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可知城市打不下来,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发展武装力量。因此中国革命的道路发生的转变,是开始从原来的占领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转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根据材料四,由“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因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5)根据材料五“1946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标志解放战争的开始,到1949年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因此“三年的军事较量”指的是解放战争。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7.(1)义和团 八国联军
(2)名称:北伐战争;汀泗桥贺胜桥
(3)①张学良②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重庆谈判。④毛泽东
(4)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等②解放军的英勇善战③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④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反人民的,政治上不得人心⑤国民党的腐败和卖国行径导致人民反对(答出3点即可)
(5)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详解】(1)从“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义和团这一民间组织。义和团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势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从“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一全国”可知,材料二描述的事件是北伐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先后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因此,①应填写张学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②应填写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双十协定》的签订是重庆谈判的结果,因此,③应填写重庆谈判。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因此,④应填写毛泽东。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主要有:①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②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不屈不挠。③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④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反人民的,政治上不得人心。⑤国民党的腐败和卖国行径导致人民反对。
(5)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