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6 17: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①本试卷五道大题25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②请将姓名、条形码填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③客观题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④主观题须写在指定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不给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gě) 分孽(niè) 渌(lǜ)水 樯(qiáng)橹
B.峥嵘(róng) 忖(cǔn)度 遒(qiú)劲 乍暖还(huán)寒
C.羽扇伦(guān)巾 罅(xià)隙 霓裳(sháng) 薄言掇(duō)之
D.讪讪(shàn) 铆钉(mǎo) 慰藉(jiè) 怅廖廓(liáo k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②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眺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③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④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⑤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洞天石扉 笥然中开 ⑤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⑨遂命酒
A.①/③⑥⑨/②⑧/④⑤⑦ B.①③/②④/⑤⑩/⑥⑧/⑦⑨
C.①/②⑧/③⑦⑨/④⑥/⑤ D.①⑦/②④/⑥⑧/⑨/③⑤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常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B.忌不自信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自言本是京城女 鱼,我所欲也
D.受命于败军之际 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薄言采之 言:助词,无意义 ②羁鸟恋旧林 羁:约束
B.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 ②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地
C.①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满足 ②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过
D.①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旧、老 ②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便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D.阡陌: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田间小路。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工匠精神被时代一次次解读,被赋予新的意义,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刻不容缓。
B.君子慎独,看一个人在独处的时间里做什么,往往能暴露他的真实性格和文化素养。
C.深化医疗改革,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D.日前,杭州召开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数字经济已成杭州城市发展重要抓手。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统一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礼治蕴含礼制、礼仪、礼义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具体举措,在涵养人方面功不可没,构成一种层层递进的“立人”的实践过程。安土重迁的乡民,由于见识和受教育机会有限,开启教化的过程基本通过礼制进行。以礼制俗,倚重礼制来约束和规范,免得人的行为举止失范与失序。如此讲,并非意味着农家人粗鄙。在生活境况比较差特别是缺乏仓廪实知礼节的那种从容时,遵礼守制能够抑制人性中负面气质的释放,保障人的道德伦理不至于虚空。其所蕴含的逻辑,与传统王朝治理从“重德化”到“明礼制”的治乱史观的转变相契合。
与强制性的礼制、律令相比,礼仪在人生的修养方式上相对柔和。通过锲而不舍地学礼习礼,借仪式与节度融入人的感情,从而亲亲尊尊,内化人格而复性于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严谨的仪式操练中习得,举止合体,熏陶气质。此时的礼,不仅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外在规范,也是变化气质、端正人心的修身养性之功。如蔡元培所言:“礼仪能造就习惯,而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
就礼意(义)而言,其为制礼的意旨,礼之所以为礼的精义,也可作上述“化”的理解。换句话讲,创设礼制与礼仪最终是“化人”,使人能深明礼义即“明事理”。有了明事理的境界,乡民们哪怕物质条件再艰苦,处事也会将心比心、有怜悯心,呈现出人的精神气度。明事理不只关联着零零杂杂的村民日常,同时还有着“人生的意义”的关照。如农民谈论的“抱着金元宝,若没命一切皆空”的理儿,何尝不是一种哲学性命题。在广袤的乡间,这种深明礼义,恰恰说明了千百年来的乡村缘何能够低成本自治。
(摘编自张海荣、张建梅《向里用力:转型期乡村文化治理的根本途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是因为乡土社会没有变化,而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法治会应运而生。
B.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是二者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靠国家权力,礼靠传统。
C.“克己复礼”说明人主动服从礼,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外力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D.创设礼制与礼仪是为了“化人”,使人能深明礼义,所以礼义比礼制和礼仪更重要。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礼治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曾子临终易席。 B.古代贵族用陶俑殉葬。
C.孟母为儿三迁。 D.当代长辈过年发红包。
10.请结合两则材料,简析“礼治”的基本内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1~14题。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一九四一年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部队决定休息几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我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①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天,我来洗脸,反倒妨碍了人。我心里一时挂火,就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那人说。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她冷冷地望着我,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②“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③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我洗过脸,回到队上吃了饭,就到女孩子家去。她正在烧火,见了我就说:“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
屋里蒸汽腾腾,一个大娘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伯,围着一盆火坐着。在大娘背后还有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大娘。一家人全笑着让我炕上坐。女孩子说:“明儿别到河里洗脸去了,到我们这里洗吧,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大娘从炕角里扯出一块白粗布,说:“这是我们妞儿纺了半年线赚的,给我做了一条棉裤,下剩的说给她爹做双袜子,现在先给你做了穿上吧。”
我连忙说:“叫大伯穿吧!要不,我就给钱!”
“你又装假了,”女孩子烧着火抬起头来,“你有钱吗?”
大娘说:“我们这家人,说了就不能改移。过后再叫她纺,给她爹赚袜子穿。早先,我们这里也不会纺线,是今年春天,家里住了一个女同志,教会了她。还说再过来了,还教她织布哩!你家里的人,会纺线吗?”
“会纺!”我说,“我们那里是穿洋布哩,是机器织纺的。大娘,等我们打败日本……”
“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和这一家人熟了,就又成了我新的家。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
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你看,她来查账了,”大伯说,“真是,我们也该计算计算了!”他打开放在被垒底下的一个小包袱,“我们这叫包袱账,赚了赔了,反正都在这里面。”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④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有删减】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小说没有把着眼点放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上,而是选择了战斗中间相对平静的阶段,写出了军民之间的日常生活和鱼水之情。
B.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处处从“我”的视角和所见所闻出发进行叙述,增添了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和主观抒情气氛。
C.小说故事情节别开生面,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D.小说体察人民苦乐,直面人生,以人道主义关怀,使作品散发出耐人寻味的清香。
1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子①写女孩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先声夺人之效,包含了女孩对文中“我”的不满。
B.句子②中,女孩怜惜“我”冬天光脚打仗,想给“我”做一双袜子,表现了女孩娇羞的情态和美好的心灵。
C.句子③中“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体现了军民之间鱼水情深,是人民子弟兵永远也离不开人民的真实写照。
D.句子④对袜子经历的叙写从侧面透露出战争年代风云变幻,以看似平淡的语言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同时袜子象征着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13.小说中的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散文化小说。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19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周赖大国之义A得君臣B父子相保也C愿献九鼎D不识大国E何途之F从而致G之齐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使陈臣思将以救周”与“齐将求九鼎”两句中的“将”字含义不相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非常高兴,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齐王心悦诚服,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
D.周王的谋臣颜率两次出使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与齐王周旋,保住了东周的国宝,表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谋略。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4分)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4分)
19.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劝说策略?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20~21小题。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渐渐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出来。
21.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相同之处?请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23.词语感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3分)
24.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并未使用任何标点,却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分)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者劳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答案:B A.分蘖 渌(lù)水 C.羽扇纶巾 霓裳(cháng) D.怅寥廓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使用正确。“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②望文生义。“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③张冠李戴。“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该成语不能用于形容小伙子。④不合语境。“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该成语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⑤使用正确。“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⑥使用正确。“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3.A.①/③⑥⑨/②⑧/④⑤⑦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动用法 把……当作粪土。③⑥⑨名作动词②⑧使动用法④⑤⑦名词作状语。
4.D.受命于败军之际是状语后置句 菊,花之隐逸者也是判断句。
5.B.②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地
6.D.阡陌: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7.D 解析:D【解析】A项,语序不当,“弘扬和培育”语序不当,应为“培育和弘扬”。B项,偷换主语,删掉“看”。C项,成分残缺,“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缺少宾语,应为“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目标”。故选D。
8.答案:B A项,理解偏差,礼治能在乡土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不是“乡土社会没有变化”,而是变化比较慢。C项,“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外力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错误,不符合文意,据材料一第7段,“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可知礼治并非“自动形成的秩序”。D项,“所以礼义比礼制和礼仪更重要”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二末段可知,原文不能推出“礼义比礼制和礼仪更重要”的说法。
9.答案:C 孟母三迁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不属于礼治范畴。
10.答案:①礼治的依据是“礼”,“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一种行为规范;②礼治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变化慢,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或:礼治的维持力量是传统);③礼治秩序是逐渐形成的,是人们经过教化主动服膺于传统而形成的;④礼治蕴含礼制、礼仪、礼义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具体举措;⑤礼治有其残酷性。(每点1分,5点6分)
11.答案:C 离奇曲折错。
12答案:A 没有不满,只是女孩“打破场面”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女孩的直率单纯和有意接近。
13.答案:①性情爽朗,心直口快。从开篇女孩子骂人的话,到关心他没袜子,再到关于占领北平揶揄的语句,都反映女孩子有话不藏,热情大方,开朗直白的性格。
②心灵手巧,勤劳纯朴。女孩子会做袜子,一学就会织布等,说明了她的心灵手巧,做事勤快,热爱劳动。
③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从女孩主动帮我做袜子,要我去她家洗脸,吃饭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14.答案:①在情节设置上,《山地回忆》淡化了叙事,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②在人物塑造上,本文有散文化倾向,虚化了对女孩的形象塑造,她没有具体的名字,她只是人民群众的一位代表。小说通过女孩的融入,使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包含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③在意境设置上,《山地回忆》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描写得真切、自然,流露着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试题解析:文学短评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短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此题是从文体风格角度写文学短评。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①淡化叙事因素。小说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和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的、散化的小说叙事笔法。
②虚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抒情为主导,兼及叙事写人,呈现人物本质的原貌,重在突出一类人的特征。
③在意境层面上,作者将个人情感融入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强化了抒情性,增强小说的诗意氛围,表现一种情感丰富、意味浓郁、形式灵活的新风格。
l5.答案:A C D 句子的意思是: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保全,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
16.答案:C 古代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出生或出守之地的谦称。
17.答案:C 齐王无可奈何,知难而退,并非心悦诚服。
18.答案:(1)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根据上下文,存,保全;厚,尊贵;判断句;图,考虑。
(2)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呢?我私下为大王担忧这事啊。 根据上下文,纵,纵使;“何途之从”,从哪条途径出去;窃,私下里。
19.答案:①向齐国借兵:诱之以名利。②让齐国放弃九鼎:畏之以难。
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采用的劝说方略各不相同。从文章看,借兵是诱以名利,让齐国弃九鼎是以难去说服。
参考译文:秦国兴师兵临城下威胁东周,而且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我们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保全,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不会再运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那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条件都具备才能完成此事。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呢?我私下为大王担忧这事啊。”齐王说:“您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我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们东周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20.答案:D “直接强烈”错误,应该是“曲折委婉”。
21.答案: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了诗人内心之悲情。②运用拟声词入诗,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
22.答案:(1)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2)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3.“纵容”本带有贬义的感彩,在本句中化为褒义,贬词褒用。(1分)这里写出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出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4.作者把连续的动作“呼吸”“走道”“张眼看”“耸耳听”组合起来,无停顿,形成快读,给人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意味;(2分)传达出作者在山中巨大的愉悦和幸福感。(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5.作文材料由两段观点组成。第一段写劳动之“苦”,用了《插秧歌》和张秉贵作例子,写劳动过程中身体上的承受的辛苦。第二段写劳动之“美”。这种美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体现在劳动者的形体美,还体现在劳动时的精神状态之美。
作文引导语指引了写作方向。要围绕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的矛盾来写。“苦”与“美”其实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为劳动,所以必然有“苦”。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体验。所以,如果没有劳动的“苦”,就不可能有劳动之“美”。“苦”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能体会到劳动的“美”,就不会感受到劳动的“苦”。“苦”在于身体,而“美”更多在于在精神。二者相融相生,形成一个整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中给我们展现的是劳动的两个镜头,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对劳动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全局式的思考,展现思辨能力。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有矛盾之处,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若只是分别阐述劳动的苦与美是未能切中要害的表现。劳动之美是专注之美、和谐之美,这样的审美体验只会在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时感知到。劳动之苦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心理体验不一定就是痛苦,因为沉浸其中,“得意忘形”,外界的烦忧,身体的劳累已经都可以至于一旁。
在写作时,要写出劳动之“苦”和劳动之“美”的辩证关系。选用事例时不要将“劳动”的范围局限于诸如打扫卫生之类的日常活动,要结合时代热点写出新时期劳动者的美,包括从劳动模范形象到时代领跑者的先进典型,从传统的农民、矿工、钢铁工人等形象,到医生、教师、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形象,再到快递小哥、奔波在城市中的年轻一族等。
【立意】
1.在劳动的“苦”中感受劳动的“美”;
2.唯有辛勤劳动,心怀劳动之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传播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书写劳动之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