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6 17: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19分)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
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尊重文化记忆、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式盘问”使返乡年轻一代年前有恐归中的纠结,年后有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
B.城镇化的过程,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乡村文化有可能会逐渐消逝。
C.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表现为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
D.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而城镇化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一段两副对联可以看出,面对亲朋长辈的盘问,年轻人采用了虚与委蛇的回答,其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
B.“文化的十字路口”指的是: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消逝;一方面是保留乡村文化,乡村还能成为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
C.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加强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能够一定程度减小这种落差。
D.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是保留乡村“文化根基”的有效措施。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是一项是( )(3分)
A.某地建造大型电子商务园,将两村合并,整合土地,标准化统一布局。
B.某地重引导村民保护古村村貌,村民修整翻新老屋,房屋与周围古屋融为一体。
C.某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拆迁,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
D.某地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材料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整篇材料,分条概括“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16分)
肩 膀
王愿坚
西天,一抹晚霞正在消退:远处丘陵的后面,淡淡的雾气慢慢地升腾起来。通信员小秦望着前面茫茫的草地,皱起了眉头。现在,整个草地空荡荡的,看不见火光,听不见人声,他摸着肩上的扁担,愁烦地想:“要不是它,也许早就赶上队伍了。”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扁担换了个肩,又吃力地向前走去。这副担子,是两个钟头以前落到他的肩上的。
还是刚过正午不久,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他在离队处理伤口返回时走错了方向。当他顶风冒雨在烂泥里奔跑的时候,猛地撞到了这副担子上。这是两个不大的木箱,被棕绳紧紧地捆在一根小竹扁担上,里面装着不多的药品、纱布和几件医疗器械。就在担子前一米多远的泥塘里,它的主人——一位中年红军战士牺牲了,小秦摘下他那顶小小的八角军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没走完长征道路的烈士,含着眼泪,挑起了这副担子。
起初,这一切是那么简单:担子,是战友留下的革命财产,必须挑上它。因此,他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一定能挑着它赶上队伍,走到宿营地。但是,当他走了两个小时以后发现,坚持下去越来越困难了。再加上寒冷和饥饿一齐袭来,他头晕得天旋地转,浑身一点儿劲也没有了。
就在这时,他脚下被草根一绊,猛然摔倒了。他歪坐在地上,望着在眼前晃动的水草、矮树和那对木箱,心想:“不行了,我是挑不动啦!就在这里歇一会儿。只一会儿……不要紧的,反正后面还有部队,反正……”这么一想,他觉得浑身的骨头架子都散了,那抓着扁担的手一松,倒了下去。
朦胧间,听见有人在说话。小秦用力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正在一个人的怀里躺着呢。他仰脸望去,只见这位同志已经不年轻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宽阔的额角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纹路。尤其吸引他的,是那两道平直的一字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醒了!”那同志微微一笑,那双眼睛更温和、更慈祥了。他向旁边的战士问道:“做好了没有?”
“好了,”一个背着驳壳枪的战士端着一个小搪瓷碗走过来。
那位老同志接过碗,放在嘴边试了试,又轻轻地吹了吹,然后慢慢送到小秦嘴边。碗里,是加上青稞面粉煮的野菜汤。小秦吃着却是那样香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那位老同志亲切地问道:“小鬼,你怎么掉队啦?”小秦吃着菜汤,简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说。
“对,那是一个好战士啊!”老同志深情地点了点头,“小鬼,你也是个好同志。看!你接过来,又把它挑了那么远。”得到了老同志的夸奖,小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可是,”老同志亲切地摸着小秦的臂膀,又问了,“你为什么不继续往前走了呢?”
“我,我想歇歇。”小秦坦白地说。
“噢,想歇歇?”老同志指了指木箱,“那么,这东西怎么办呢?”
“这……”小秦觉出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了,他嗫嚅着说,“我一点儿劲也没有了……”
“不!”老同志收敛了笑容,慢慢地摇了摇头,“你有劲,知道吗?你有很多很多的劲。”
小秦不解地望着这位老同志。老同志没再说什么,他把小秦扶着站起来,然后拿出了一架望远镜。老同志把望远镜拿在手里,调整了一下距离,然后递给了他。
小秦把镜子举在眼前,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望去。草地顿时变得清晰起来,就在夜幕,垂下的天际,现出了点点火光。他高兴地跳着叫起来:“篝火!”
“对,那里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老同志把一只大手搭在小秦肩头上,轻声地说,“篝火后边是什么地方呢?”
小秦仔细地看了半天,摇了摇头:“我看不见了。”
“看不见吗?”老同志笑了,“那里,是草地的边边。再往前,是陕北革命根据地——那里,就是我们明天、后天的目标。”
“陕北?”
“对,陕北”老同志深情地重复了一句,“党中央带着红一方面军,去年就到了那里。现在,毛主席正等着你,等着我,等着我们大家呢!”他那双搭在小秦肩头上的大手按得更重了,“在那里,有好多好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啊!”
小秦觉得这些话,像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推着他,拉着他,向一个新的天地前进,他放下望远镜,激动地望着这位老同志。
“小鬼,要鼓起劲来,继续前进!要知道,将来,革命的将来,属于你们,也依靠着你们哪!”
话,一下子钻进了这个小红军战士的心,引起了他深沉的思索。
就在他想着的工夫,同志们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上路了。那位老同志弯腰抄起扁担,放到自己的肩上。他挑着担子,迈开大步在队伍前头走着,那魁梧的身躯和宽阔的肩膀那么结实,那么健壮。仿佛就靠这个坚强的人的带动,整个队伍才走向前去。
这时候,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迎面跑过来,向那位老同志敬了个礼,又朝小秦这边跑来。
小秦不禁向干部问道:“前头那个挑担子的同志是谁呀?”
“嘿,你这小鬼!”干部笑了,“那是我们的朱总司令啊!”
“啊,是他?!”小秦怔住了。他连忙拔腿向前跑去,紧紧地抓住了扁担。
“我说你有劲嘛!”朱总司令爱怜地摸了摸小秦的肩膀,把扁担搁上去,“好,挑着吧!肩膀,挑重担子的肩膀,就是在前进的路上磨出来的!”
小秦挑着担子,望着朱总司令那健壮的背影,踏着前边的脚印,大步走着。就在这时,他明白了:这副担子本来就是属于他的。现在是他的,将来也是他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和茹志鹃的《百合花》塑造的都是小通讯员的形象,他们虽然性格、经历不相同,但都有极大的革命热情。
B.小说开头写小秦挑扁担已经非常吃力,“叹了口气”表现出他担起扁担之后的愁烦和后悔之意,也体现了他的不坚定。
C.小秦吃那碗野菜汤“狼吞虎咽”,吃得非常香甜,这既能表现出此时小秦已经饥饿至极,又能够反映长征路上的艰苦。
D.小秦只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远方的篝火,并没有看到草地边和陕北,但是这三个目的地层层深化了他对革命目标的认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的景物描写点明故事的时间和天气状况,说明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也烘托了小秦饥寒交加之下内心的忧虑。
B.小说运用倒叙手法,交代了小秦遇到这对装着医疗物资的木箱的经过,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
C.小说运用了多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秦从起初的勇挑重担到后来的不能坚持而松懈。最后重燃革命斗志的过程。
D.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构成了这个革命故事的主体,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也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8.小说以“肩膀”为题,可谓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4分)
9.茹志鹃的《百合花》表现了革命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具有人情之美,王愿坚的小说也是如此。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7分)
是岁,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①。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甚众,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其夏,骠骑将军出北地,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益封去病五千户。”骠骑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由此骠骑日以亲贵。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骠骑之兵所破,亡数万人。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②。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③以闻。天子闻之,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④,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注释】①过当:斩杀俘虏的敌人多于带领的军队。②要边:到边境线上寻找汉军。③传(zhuàn):驿车。④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益封去病五千户
B.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益封去病五千户
C.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益封去病五千户
D.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益封去病五千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狩,是汉武帝年号。文中“元狩二年”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元丰六年”一样,都是用皇帝年号来纪年。
B.骠骑将军,霍去病征匈奴功大,始置骠骑将军,后成为官职名。《出师表》中的“尚书”“长史”也是古代官职名。
C.“骠骑既渡河”中的“河”指黄河。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河”也指黄河。
D.属国,文中指降汉后聚居于西北的沿边五郡,与王维《使至塞上》“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意思相同,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英勇善战,用兵灵活,军功显赫,功劳两次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B.浑邪王等谋欲降汉,于是皇帝命令霍去病前去迎接,不料浑邪王反悔,霍去病斩杀了要逃亡的八千人。
C.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兵法,他却说:“打仗只看战略如何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人的兵法。”
D.霍去病于元狩六年病逝,他去世后,皇帝很悲痛,为他修建的坟墓,外形就像他生前作战过的祁连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子闻之,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
(2)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9分)
田 舍
范成大①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①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诗歌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农人相互吆喝着携锄前去修治场圃,能让人联想到当时情景,渲染了农忙的气氛。
B.本诗写了农人筑场、儿童眠叶、水草等几组跳跃性镜头,看似不相统属,实则一线贯穿。
C.本诗和《插秧歌》(杨万里)相同点颇多:均为五言律诗,均反映农村生活,表现劳动艰辛的主旨。
D.尾联前句直抒胸臆;后句以景结情,金黄的稻子直铺天边,凸显了水稻丰收在望的场景。
15.赏析颔联的景物描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根据提示,填出相应的诗句。
(1)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湘江秋景时,从远眺、近观、仰俯的不同角度进行描绘,其中从近观角度描绘清澈江水,往来船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人才观,足见其对人才的渴盼,在《短歌行》中他借用周公“一饭三吐”的典故表达对人才渴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
(4)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5)《涉江采芙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主人公采摘芙蓉的目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成17---19小题。(9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如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却不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
17.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
B.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C.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D.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玉石深得国人喜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题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淘汰对手,而是发展自己; ① ,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在素质教育者看来,真正好的教育,是不辜负孩子的天赋。大自然赋予了不同孩子不同的喜好和禀赋。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当张大千,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做杨振宁。 ② ,根据他们的禀赋,为他们提供恰好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学习,而不是厌恶学习。就像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的:“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乐趣,以及对该成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受教育者在这些方面的心灵力量,并强化它们。
古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苦当然要吃,但人上人却并不必要。素质教育的真精神是: ③ ,让他们绽放自我。它就像大自然为莲花提供水塘,为仙人掌提供沙漠一样。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好,不在于他战胜了多少对手,而在于他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21.请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另写两个句子。(4分)
你如果喜爱南国的细雨景色,就必须包容它那难熬的酷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了解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所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来教育弟子。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亦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见认识自己很重要,会使你更明智。
苏格拉底说:“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担心树枝会断裂,因为它拥有自己的翅膀,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翅膀。”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高一语文期中答案
1.D 2.A 3.B 4.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举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以及印度著名导演雷伊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城镇化变动中乡村文化衰败的观点。 5.①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②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③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衰败;④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鸿沟(或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心灵的疏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曲解文意,原文“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原文有假设条件,且是“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而非“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错,原文是“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五段观点是: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
AC都属于为了“现代化”大力拆迁整合,D不属于城镇化进程的内容,这些都不符合第五段观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判定文章中重要内容的论证方法以及分析论据的作用的能力。
“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这句话是运用举例论证法,通过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感叹,举了“英国的城镇化”的例子,来证明英国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以及通过印度著名导演雷伊在后期电影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乡村文化的衰败”。
综上分析,划线句子运用例证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城镇化变动中乡村文化衰败的观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由“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思想和好奇。
由“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
由“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衰败。
由“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鸿沟。或者概括为: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心灵的疏远。
6.B 7.B 8.①意蕴丰富。表面指的是通讯员小秦和朱总司令的肩膀,实际象征担负起长征和未来革命重任的肩膀。②揭示主题,表明坚强的年轻战士必将接过长征的重担,完成未来革命的重任。③凸显人物,突出表现文中人物勇挑革命重担的形象。④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①小秦脱帽含泪作别牺牲的红军战士,表现出对战友去世的痛惜之情。②朱总司令怀抱晕倒的小秦,亲自喂他野菜汤,又自己挑起扁担,表现了革命领袖对战士的关怀爱护之情。③朱总司令引导小秦重燃革命斗志,表现出革命领袖对战士的鼓励和教导之情。④小秦知道了朱总司令的身份后,又勇敢上前把扁担接了回来,表现出战士对革命领袖的崇敬爱戴之情。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叹了口气’表现出他担起扁担之后的愁烦和后悔之意”错误。结合“他摸着肩上的扁担,愁烦地想:‘要不是它,也许早就赶上队伍了’”可知,他叹气是因为没赶上队伍而愁烦,没有后悔之意。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小说运用倒叙手法”错误。交代小秦遇到这对装着医疗物资的木箱的经过是“插叙”。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意蕴丰富。结合“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扁担换了个肩,又吃力地向前走去”可知,通讯员小秦用肩膀挑扁担;“那位老同志弯腰抄起扁担,放到自己的肩上。他挑着担子,迈开大步在队伍前头走着,那魁梧的身躯和宽阔的肩膀那么结实,那么健壮”可知,朱总司令用肩膀挑扁担;再结合“‘小鬼,要鼓起劲来,继续前进!要知道,将来,革命的将来,属于你们,也依靠着你们哪’”可知,表面指的是通讯员小秦和朱总司令的肩膀,实际象征担负起长征和未来革命重任的肩膀。
揭示主题,结合“老同志深情地重复了一句,‘党中央带着红一方面军,去年就到了那里。现在,毛主席正等着你,等着我,等着我们大家呢!’他那双搭在小秦肩头上的大手按得更重了,‘在那里,有好多好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啊’”可知,毛主席正等着我们大家呢,在那里,有好多好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表明坚强的年轻战士必将接过长征的重担,完成未来革命的重任。
凸显人物,结合“小秦挑着担子,望着朱总司令那健壮的背影,踏着前边的脚印,大步走着。就在这时,他明白了:这副担子本来就是属于他的。现在是他的,将来也是他的”可知,小秦意识到这副担子本来就是属于他的,现在是他的,将来也是他的,突出表现文中人物勇挑革命重担的形象。
以“肩膀”为题目,会让读者想象是什么样的“肩膀”呢,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结合“就在担子前一米多远的泥塘里,它的主人——一位中年红军战士牺牲了,小秦摘下他那顶小小的八角军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没走完长征道路的烈士,含着眼泪,挑起了这副担子”可知,小秦摘下他那顶小小的八角军帽,默默地注视着,含着眼泪挑起了这副担子。小秦脱帽含泪作别牺牲的红军战士,表现出对战友去世的痛惜之情。
结合“小秦用力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正在一个人的怀里躺着呢。他仰脸望去,只见这位同志已经不年轻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宽阔的额角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纹路”可知,朱总司令怀抱晕倒的小秦;结合“那位老同志接过碗,放在嘴边试了试,又轻轻地吹了吹,然后慢慢送到小秦嘴边。碗里,是加上青稞面粉煮的野菜汤。小秦吃着却是那样香甜”可知,朱总司令亲自喂他野菜汤;结合“那位老同志弯腰抄起扁担,放到自己的肩上。他挑着担子,迈开大步在队伍前头走着,那魁梧的身躯和宽阔的肩膀那么结实,那么健壮”可知,朱总司令自己挑起了扁担。朱总司令怀抱晕倒的小秦,亲自喂他野菜汤,又自己挑起扁担,表现了革命领袖对战士的关怀爱护之情。
结合“小鬼,你也是个好同志。看!你接过来,又把它挑了那么远”可知,朱总司令夸奖小秦;结合“‘看不见吗?’老同志笑了,‘那里,是草地的边边。再往前,是陕北革命根据地——那里,就是我们明天、后天的目标’”可知,朱总司令告诉小秦陕北革命根据地就是我们明天、后天的目标。朱总司令引导小秦重燃革命斗志,表现出革命领袖对战士的鼓励和教导之情。
结合“他连忙拔腿向前跑去,紧紧地抓住了扁担。‘我说你有劲嘛!’朱总司令爱怜地摸了摸小秦的肩膀,把扁担搁上去,‘好,挑着吧!肩膀,挑重担子的肩膀,就是在前进的路上磨出来的’”可知,小秦知道了朱总司令的身份后,又勇敢上前把扁担接了回来,表现出战士对革命领袖的崇敬爱戴之情。
10.A 11.D 12.B 13.(1)皇帝听到汇报后,担心他(浑邪王)用假装投降的办法偷袭边境,于是命令骠骑将军率领军队前往迎接他们。
(2)(骠骑将军)于是派浑邪王一个人乘着驿车先到(皇帝的)行在所,然后领着浑邪王的全部军队渡过黄河。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骠骑将军霍去病越过居延泽,于是经过小月氏,进攻到祁连山,俘虏了酋涂王,率众投降的有二百五十人,(皇帝)增封霍去病五千户。
“骠骑将军”作“逾居延”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二千五百人”指的是“众降者”,而不是“益封去病五千户”的主语,“益封去病五千户”的主语的主语是“皇帝”,所以“二千五百人”后断句,其前不能断句,排除C。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属国”与王维《使至塞上》“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意思不同。王维《使至塞上》“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不料浑邪王反悔”错误。由原文“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可知,浑邪王的副将们看到汉朝军队,多数不想投降,有好多人逃遁而去,不是浑邪王反悔。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恐”,担心、恐怕、害怕;“以”,用;“诈”,假装;“乃”,于是;“将”,率领。
(2)“遂”,于是;“诣”,到,到达;“将”,领着。
参考译文:
这一年,霍去病十八岁,受到武帝宠爱,当了皇帝的侍中。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大将军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同八百名轻捷勇敢的骑兵,径直抛开大军几百里,寻找有利的机会攻杀敌人,结果他们所斩杀的敌兵数量超过了他们的损失。于是皇上说:“剽姚校尉霍去病杀敌很多,他的功劳,在全军两次第一,划定一千六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天,皇帝命冠军侯霍去病去做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击匈奴,有军功。这年夏天,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了北地后,越过居延泽达到祁连山,捕获了很多敌人。皇帝说:“骠骑将军霍去病越过居延泽,于是经过小月氏,进攻到祁连山,俘虏了酋涂王,率众投降的有二百五十人,(皇帝)增封霍去病五千户。”骠骑将军常常和健壮的骑兵跑在大军前面,他的军队也有好运气,未曾遇到绝大的困境。但各位老将却经常因为行军迟缓落后,遇到不好的战机。从此以后,骠骑将军一天比一天被皇帝亲近,更加显贵。
这年秋天,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单于大怒,想召来浑邪王,把他杀死。浑邪王和休屠王等人想投降汉朝,就先派人到边境迎住汉人。这时,大行李息率兵在黄河岸边筑城,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就命令传车急驰而归,向皇帝报告。皇上听过汇报后,怕浑邪王用诈降的办法偷袭边境,于是就命令骠骑将军领兵前去迎接浑邪王和休屠王他们。骠骑将军已经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部队相互远望着。浑邪王的副将们看到汉朝军队,多数不想投降,有好多人逃遁而去。骠骑将军霍去病就骑马奔赴敌营,同浑邪王相见,杀了想逃走的八千人,于是命浑邪王一个人乘着驿车,先到皇帝的行在所,然后由他领着浑邪王的军队全部渡过黄河,投降者有几万人,号称十万。他们到达长安后,皇帝用来赏赐的钱就有几十万两。
霍去病为人少言寡语,不泄露事情,有勇气,敢做敢当(任,承担)。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方针谋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替他修了一座宅第,让他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没有心思顾家啊!”从此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武帝对他的死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筑的坟墓外形象祁连山的样子。
14.C 15.①颔联写的是儿童在铺着落叶的地上安眠,马雀在夕阳中鸣叫。(诗句散文化表述,可添加合理想象)
②动静结合。儿童眠于落叶属于静景,鸟雀鸣叫属于动景描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③视听结合。儿童安眠为视觉景象,鸟雀鸣叫是听觉景象,视听结合,如在眼前。
④寓情于景。有儿童,有鸟雀,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恬静美好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也可从炼字角度分析,抓“眠”和“噪”分折即可)。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均为五言律诗” 错,《插秧歌》不是五言律诗。“均反映农村生活,表现劳动艰辛的主旨”错误。《插秋歌》通过全家人一齐上阵,有条不紊的协作劳动的描写,表现的是劳动艰辛的主旨;本诗则通过描写农人整修场圃的劳动等,表达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写小孩子睡在落叶上安眠,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翔,文笔欢快,景象美好,一幅安详美好的景象跃然纸上。
“儿童眠落叶” 为静景,“鸟雀噪斜阳” 为动景,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着力对农村作描写,落叶、鸟雀都点明节令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画面温馨和谐,写出了喜庆丰收的景象。
儿童安眠为视觉景象,鸟雀鸣叫是听觉景象,写小孩子无忧无虑地安眠,鸟雀欢乐地鸣叫,不是经历过的人写不出来,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鸟雀到了傍晚,总是成群地在稻田上空飞翔啄食,诗人选录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气息在内,以景衬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眠”字写出了儿童可爱的神态,“噪”,此处是鸣叫之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鸟的欢快,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乐景衬乐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的喜爱之情
16.(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17.C 18.B 19.C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互文,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B.拟人,“含春泪”“卧晓枝”赋予芍药和蔷薇人的情态和动作。
C.借代,“樯橹”代指“战船”。
D.夸张,“深千尺”夸大潭水之深。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
D.表示讽刺、否定。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语句的语病有:
一是结构混乱,“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中途易辙,把“自”提到“中国”前面;
二是语序不当,“发扬和传承”逻辑顺序错误,应改为“传承和发扬”。
故选C。
20.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 尊重孩子们(或“学生”)的喜好 给孩子(或“受教育者”)提供适宜的环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句与“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呼应,首先用“不是”与之结构上照应,同时内容上与“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相对,应写“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
第二空,前面说“大自然赋予了不同孩子不同的喜好和禀赋”,说明真正好的教育应当尊重这些爱好与禀赋;而后面是“根据他们的禀赋”,那么此句就应当说“爱好”,格式与之照应,可以写“尊重孩子们(或‘学生’)的喜好”;
第三空,此处是解释“素质教育的真精神”,横线上要填的是与“绽放自我”搭配的内容;而后面提到的“就像大自然为莲花提供水塘,为仙人掌提供沙漠一样”是指“环境”,据此填写“给孩子(或‘受教育者’)提供适宜的环境”。
21.示例:你如果欣赏雨林的枝叶繁茂,就必须包容它那似火的炎热。你如果欣赏大漠的长河落日,就必须忍受它那狂乱的风沙。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你如果欣赏南国的小巷丁香,就必须包容它清淡的惆怅。你如果盼望西部的秋风飒爽,就必须包容它那寂寥的落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与例句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
本题中,通过观察前边的句式特点,可看出,形式上,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你如果+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偏正结构的宾语,就必须+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它那+偏正结构的宾语”。如:你如果欣赏雨林的枝叶繁茂,就必须包容它那似火的炎热。你如果欣赏大漠的长河落日,就必须忍受它那狂乱的风沙。
内容上,前句突出事物美好的一面,后句表现它不好的一面,这两个句子要从不同角度强调对同一事物的全面认识和正确态度。
作文
审题:
材料围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呈现相关名言警句,不管苏格拉底还是孔子,都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但真正想要认识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正如材料所讲,“了解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苏格拉底的用鸟儿不惧树枝断裂,强调个体应当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强练本领,强大自我,那么外界环境的缺损、恶化,对于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亦当像鸟一样,在洞悉环境,挑选适宜落脚之树枝时,应时刻准备振翅发展能力——当我们羽翼丰满,何畏枯枝断裂?总之,写作时当扣住“认识自我”、“强大自我”而展开,材料中的“自己”,可指“个体”,也可指集体——小至作者个人,大至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认识自我意味着要看到自身的不足,要有谦卑的心态;也要看到自身优势,显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写作时当辨析“自我”与“自强”的关系,有辩证思维,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助力“自强”,“自强”后也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两者要结合得自然,“认识”准确到位。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认识自我,自立自强。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认识自我,是自立自强的前提,唯有准确自我定位,方能更好确立人生目标。二、在认识自我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避免在困境中迷失方向。三、不断学习和成长,自立自强的人时刻关注自我提升和成长。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自我认知、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学习等,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自立自强的品质。
立意:
1.认识自我,自立自强。
2.走向自觉与自强。
3.人贵有自知之明与自强之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