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橘颂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8 19:22: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0张PPT。《楚辞》概述·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生平 左徒(管内政外交) 改革内政,出使齐国,订立齐楚联盟 受贵族排挤打击 被楚怀王疏远
三闾大夫(管教王族子弟),张仪游说,楚王受骗断绝与齐的联盟 怀王被劫,顷襄王即位 屈原被谗,遭流放到南方 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 屈原在汩罗河投江自尽。 悲歌忧世
以命殉志 “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 · 缺乏在高层权力圈中巧妙周旋的能力;
· 在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态度,同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协调。 ·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最高统治集团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探究】屈原悲剧原因分析·“楚辞”原指具有楚地风格的新诗体;
·《楚辞》后指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书影 “楚辞”的含义 ·“风”原指《诗经》中的《国风》
·“骚”指《楚辞》中的《离骚》
① “风骚”合称《诗经》和《楚辞》·《诗经》——现实主义诗风的鼻祖
·《离骚》——浪漫主义诗风的滥觞
②“风骚”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风骚”并称 《离骚》
《九章》(9篇)
《九歌》(11篇)
《招魂》
《天问》文人个性心灵的抒写 屈原主要作品 凡23篇
·屈原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遭受忧患”;班固进而释“离”为“罹”,“骚”,忧也 。 《离骚》 “离骚”为“遭忧作辞” 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屈原始终要求以他的理想改造楚国,当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宁可怀抱理想而死。
不能因此而指责屈原理想的“好高骛远”,因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得以摆脱平庸苟生的伟大精神。【探究】如何看待屈原的“美政”·《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
·除《橘颂》外,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 《九章》·前二部与楚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有密切关系,后一部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提出了170多个问题。
·三部作品是研究楚文化的基本材料。
《九歌》《招魂》《天问》橘颂·选自组诗《九章》
·在楚人的心目中,橘树是社稷的象征 题 解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縕宜修,姱而不丑兮。  朗 读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
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颂橘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颂橘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第一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质。
颂橘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颂人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第二层: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颂人
·《橘颂》可以视为屈原的“自题小像”。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自况、自喻、自颂之辞。
·(欣赏《橘颂》演唱) 内容鉴赏·首要的一条,是橘树独特难移的习性,与诗人一生所追求的高尚节操恰成映照。
【探究】屈原为何对橘树情有独钟·《晏子春秋》记载 “南橘北枳”的典故。·橘树的性格正是屈原性格的外化:不同流俗,矢志不移!·屈原用一生的“水土不服”,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史上。
成语—朝秦暮楚·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的死因,以“殉清”说最为有名,但更深层的原因或许还是文化精神上的“水土不服”。
·在这些橘树一般的文化人身上,屈原的精神才真正得以显扬。 由屈原想到王国维 1.婵娟
根据屈原诗作中女耍(姓)形象,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
婵娟既是纯洁可爱、天真稚气的少
女,又是屈原精神
的继承者、道义美
的化身。 由屈原想到婵娟和宋玉 2.宋玉
又名子渊,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
文学史上,宋玉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代表作《九辩》和屈原的《离骚》相提并论,堪称《楚辞》中的“双璧”。 剧中虚构情节: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弟子宋玉离他而去,投靠贵族集团。他背弃了屈原的教诲,成为两头倒的墙头草,失了气节。
婵娟与“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宋玉形成鲜明的对照。【探究】《屈原》剧中婵娟骂宋玉“你这无耻的文人”?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
·宋刘辰翁称屈原为“咏物之祖”。
2.独特的语言风格
·以“兮”字为叹,并一反屈原诗作上天入地的浪漫风格,先铺陈写实,后咏物托志。 【手法点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