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第五册 第五单元 9 古诗三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第五册 第五单元 9 古诗三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9 08: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9 古诗三首朝 君 酒
赠 踏 董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題解    這詩是選自從【王右丞集】。渭城在渭水北岸,在長安西北,本是秦咸陽故城,漢朝時改名渭城。唐朝的人從長安往西去,多在渭城送別。元二是王維的朋友,生平不詳。安西指安西都護府,唐時設安西都護府,統轄西地區。元二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都護府,王維在渭水為他送行,作了這首詩。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qí)县,唐朝著名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也很精通。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王维(701年—761年)送 元 二 使 安 西 渭城阳关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赠汪伦》李白李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上千首诗篇,有《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被称为“诗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标题别 董 大高 适作者简介董大 名叫董庭兰,因排行一,所以称董大。他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手, 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据说董大擅长古琴,而当时盛行胡乐,他倍受冷落,非常失意。高适 唐代诗人, 早年很不得志,一度做过封丘县尉,不久投笔从军,由于他参加军队的时间很久,熟悉边疆的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写了不少边塞诗。他的诗风格豪迈,气势奔放。。背景介绍 诗中董大虽身怀绝艺,却无人赏识,当时正沦落塞北。这时高适与他境况相似,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两人相遇之后,意气投合,相见恨晚,但又不得不匆匆分手。此诗就是在两人分别时所作。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 董 大唐·高适(1)知音之交--伯牙和钟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
(3)胶漆之交-- 陈重和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和巨卿
(5)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心境 蕴含 游览 普通
高耸入云 波涛 兴致勃勃
噩耗 盘膝 回忆 狠狠
一辈子伯牙,名瑞,字伯牙,本来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在晋国做官,官至上大夫。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
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
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的琴声不仅优美动听,
而且意境高远。虽然有许多人称赞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
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
的知音。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
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
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
板斧的樵夫。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