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和电流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和电流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13:00:26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和电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青田期末)指纹锁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智能锁具,通过“指纹”开关S1或者“密码”开关S2都能启动电动机运转,打开门锁。下列控侧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2023八上·南浔期末)关于电流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产生的过程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2022八上·长兴月考)2023年1月1日起,湖州市禁止“超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市民需要提前将“超标电动自行车”置换为“国标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电动车凭借能量密度大,寿命长的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当给锂电池电动车充电时,“锂电池”相当于电路原件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4.(2023八上·嘉兴期末)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琥珀经摩擦创生了电子 B.碎草被吸引是因为碎草带电
C.琥珀吸引碎草是静电现象 D.摩擦后琥珀和碎草带同种电荷
5.(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是某品牌的榨汁机。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6.(2023八上·义乌期末)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7.(2023八上·拱墅期末)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负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不带电
8.(2023八上·拱墅期末)2022年7月1日起,杭州公交推出了”公交站点响应式停靠”的新举措,部分线路不再”站站停靠”。这些线路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当乘客按下任意一个按钮时,铃声响起,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下列选项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9.(2023八上·东阳期末)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会被物件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枪喷出小液滴的过程创造了电荷
B.静电喷枪工作运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
C.涂料小液滴喷出后,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液滴接触物件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液滴流向物体
10.(2023八上·婺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此时,该小孩头发上一定都带了(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11.(2023八上·上虞期末)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12.(2022八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诚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棒是导体
B.验电器 B 的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验电器 B 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自A 流向B
13.小明在学习了电流的知识后,有了以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马路旁的路灯一字排开,它们是串联的
C.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选用的量程越大越好
D.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4.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物电路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16.(2023八上·德清期末)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如图所示的植绒拭子,安全、无毒。有一种植绒方式是:植绒机产生数万伏的高压静电,通过电子转移让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被植绒物体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被植绒物体,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上述植绒过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被植绒物体表面一定是带正电荷
B.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是由于绒毛失去了电子
C.绒毛呈垂直状植入,是因为绒毛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绒毛受到被植绒物体吸引力,被植绒物体没有受到绒毛吸引力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组成   电路,其中开关S,控制小灯泡   ,开关S2控制小灯泡   。
18.(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铁片和铜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并与电压表连接在一起,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
(1)图甲中水果电池为电路提供   。
(2)如图乙所示为发光二极管,接入时电流只能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流入才能发光,要使二极管发光,应将二极管的正极和金属片   (填”铁片”或”铜片”)相连。
19.(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    (选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
20.(2022八上·临海期中)汽车在转向前。司机往往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21.柯雪看到广播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幅静电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小球,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2)比较三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22.(2022八上·衢江期末)图形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图甲是小科学过电路后整理的部分概念图,图乙和丙是作:业中小科画的电路图和连的实物图。请回答:
(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其车载蓄电池相当于基本电路组成中的   。
(2)闭合图乙中的开关   可能会使电路出现如图甲中A状态。
(3)图丙中,若要使电灯L1、L2并联,则应该怎么改正    。(仅改动一处连接,用图中字母表示)
23.(2021八上·平阳期中)图中,串联电路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并联电路是   ,有一盏灯短路的是   .
24.(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电路有三种状态:
在上面的六幅图中,属于通路的是   ,断路的是   ,电源短路的是   ,用电器短路是   。
三、解答题
25.找一只手电筒,仔细观察它的构造,了解电池、灯泡、开关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作的,它起什么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什么办法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再试着画出图中手电筒的电路图。
26.我国自主研制的500千伏超导限流器现场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超导产业的重大突破。超导限流器能有效限制电网的短路电流(电路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用I表示),减少短路电流对电网设备的损坏,维护国家电网的稳定。如图甲是它接人电网后的电路图,图乙是它的电阻R随电流I的变化关系。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超导限流器的电阻为   欧,对电路没有影响。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当电网在某处发生短路,电流达到I1时,超导限流器   ,保证电流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使电网保持在稳定状态。
27.在方框中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28.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应在图中   (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中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1八上·天台期末)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当中,经常需要我们设计电路。
(1)某小组要研究物质导电能力的实验,请在方框1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成功后S2闭合,电动机 工作,开锁成功。请在方框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闭合S1或只闭合S2时,都能启动电动机,那么二者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然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转移的过程,故A错误;
B.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故B错误;
C.电流产生的条件是有电源(电压)且是闭合回路,故C错误;
D.科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自由电子带负电,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②科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
③开关闭合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通路,也叫做闭合电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不再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3.【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解答】当给锂电池电动车充电时,“锂电池”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用电器。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结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A错误;
B.碎草被吸引是因为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错误;
C.琥珀吸引碎草是静电现象,故C正确;
D.摩擦后琥珀和碎草带一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用电器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电动机才会启动,即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即两个开关串联,最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如下图所示: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则两个球要么失去电子,要么得到电子,无论怎样,它们都带同种电荷,因此会产生排斥力,因此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A错误,B正确;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C错误;
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而两只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前者失去电子的个数等于后者得到电子的个数,即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由图知,甲球与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已知甲球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带负电。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丙球可能带正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球也可能不带电。
【解答】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
B.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故B错误;
C.丙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C错误;
D.丙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铃声都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电铃位于干路上。
【解答】A.需要两个开关同时闭合,铃声才会响,故A错误;
B.需要干路上的开关闭合,铃声才会响。支路开关闭合,铃短路,故B错误;
C.任何一条支路的开关闭合,铃声就可以响,故C正确;
D.需要干路上的开关闭合,铃声才会响。支路开关闭合,铃短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会带正电;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A. 喷枪喷出小液滴的过程发生了电子转移,并不能创造电荷,A错误
B. 静电喷枪工作运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B正确
C. 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说明小液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错误
D.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件带正电,小液滴会被物件吸引,说明小液滴带负电,液滴接触物件的瞬间,小液滴上的电子会流向物件,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为物体流向液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说明头发带电后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头发上带同种电荷,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C.乙和带电棒相互吸引,那么乙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A、C不合题意;
B.甲和乙都与带电棒相互排斥,则甲和乙带同种电荷,故B不合题意;
D.甲带电,且和带正电的绝缘棒相互吸引,那甲带负电。乙和绝缘棒相互排斥,则乙带正电,那么乙肯定带电,且与甲带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根据电荷的移动方法判断;
(4)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解答】A带负电荷,即由多余的电子;B不带电,即没有多余的电子。二者比较可知,A电子较多,则电子会通过金属棒移动到B上面,那么电流方向从B到A,故D错误符合题意;
因为金属棒有电流经过,所以它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验电器B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片张开,故B、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产生电流的条件判断;
(2)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3)根据测量工具的选择方法判断;
(4)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A.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有通路,故A错误;
B.马路两边的路灯中如果有一盏坏了,其它的照常工作,即它们不相互影响,因此为并联,故B错误;
C.在保证能够测量待测电流时,电流表的量程越小,分度值越小,则测量值越准确,故C错误;
D.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对灯泡与电铃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闭合开关S1和S2后,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后,电铃被开关S2短路,即电铃不再经过电铃,而是经过开关S2,S1流回负极,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D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不但要保证串并联关系一致,还要保证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相同,
【解答】根据实物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电流从正极出发,先经过开关,再经过分流点,通过两个灯泡后到达汇流点,最终流回负极,如下图所示:
故选D。
16.【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A. 带负电的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飞升到植绒物体表面。所以被植绒体表面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说明它得到了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绒绒毛呈垂直状植入,说明两者相互排斥,带同种电荷。故C符合题意;
D.绒毛受到被植绒物体的吸引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植绒物体也受到绒毛的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并联;L1;L1和L2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亮点之间为并联。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
分析解答。
【解答】(1)如下图所示,灯泡L1和L2并排连接在两点之间,应该为并联;
(2)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1串联在L1的支路上,只能控制L1。开关S2串联在干路上,同时控制L1和L2。
18.【答案】(1)电压
(2)铜片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
(1)根据电源的作用进行解答;
(2)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可知,由于电压表有正、负接线柱,可以根据所连的接线柱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再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判断如何连接。
【解答】
(1)制成的“水果电池”,与电压表连接在一起,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水果电池是电源,为电路提供电压;
(2)由电压表的连接方法知,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此时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即铜片,与电压表负接线柱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即铁片。又因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铜片应接二极管的正极,铁片应接二极管的负极。
故答案为:(1)电压;(2)铜片。
19.【答案】异种;电荷发生了转移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本质为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二者电性相反,电荷量相同。
(2)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解答。
【解答】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20.【答案】并联;开关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解答】(1)根据“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可知,同侧的两个转向灯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
(2)转向杆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开关。
21.【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2)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说明受到的排斥力越大,根据图片分析电荷之间的排斥力与距离大小的关系即可。
【解答】(1)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小球的距离越大,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即受到的排斥力越小,那么得到结论: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22.【答案】(1)电源
(2)S1和S2
(3)将L2右端与开关相连的d点拆下,改接在b点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2)处处连通的为通路,断开的电路为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回负极叫短路,据此确定A的状态,最终确定乙中开关的状态。
(3)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其车载蓄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相当于基本电路中的电源。
(2)根据甲图可知,A为短路,在乙图中,将开关S1和S2都闭合,就会出现甲中A的状态。
(3)根据丙图可知,要使灯泡L1与L2并联,只需将L2右端与开关相连的d点拆下,改接在b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23.【答案】B;ADE;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如果只有一条通路,那么为串联;如果有多条通路,那么为并联。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回负极叫短路,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如下图所示:
B中只有一条通路,为串联;而A和E中,有两条通路,则为并联。
②如下图所示:
在C和D中,电流只经过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被短路。
24.【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的正极流回负极叫电源电路;电流只是不经过某一个用电器,但是要经过其它用电器时,叫用电器短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上面六幅图中,电路①处处连通,为通路;
电路②中导线断开,③中开关断开,都为断路;
电路④和⑤中,没有用电器,电流直接由正极流回负极,为电源短路;
电路⑥中,电流从正极出发,只经过灯泡L2,不经过灯泡L1,则灯泡L1被短路,即用电器短路。
25.【答案】金属外壳起导线的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简用专门的导线将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图略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手电筒没有使用专门的导线,而是借助手电筒的金属外壳将电路连接起来。而塑料外壳的手电筒,肯定会使用专门的导线将它们连接即可。
(2)根据实物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连接的先后顺序,然后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答】(1)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作的,它起导线的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用专门的导线来连接电池和灯泡。
(2)根据图片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开关,然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如下图所示:
26.【答案】(1)0
(2)电阻瞬间增大到R0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路正常工作时限流器的阻值;
(2)根据图乙分析电流增大到I1时限流器的阻值。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当电流小于I1时,即电路正常工作时,超导限流器的电阻为0Ω,对电路没有影响。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当电网在某处发生短路,电流达到I1时,超导限流器电阻瞬间增大到R0,保证电流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使电网保持在稳定状态。
27.【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器元件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1并联,开关S1与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开关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28.【答案】a;没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引爆装置有电流经过时才会引爆;
(2)根据电路图分析引爆前起爆器是否有电流经过。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经过起爆器的电流肯定经过a点,不会经过b点,因此应在a处剪断导线;
(2)拆除前,由于开关S将起爆器短路,因此没有电流经过起爆器。
29.【答案】(1)
(2)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物质的导电能力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出来,因为导电能力越强,则通过的电流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所以可以用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或灯泡的亮度大小反应导电能力的强弱,据此设计电路。
(2)①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据此确定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
②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确定开关的位置即可。
【解答】(1)将开关、待测物质、电流表和灯泡依次串联在电源的两极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灯泡L发光时,电动机并没用发光,即二者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
②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开关S1要同时控制灯泡L和电动机,所以它应该在干路上。而开关S2只控制电动机,它与电动机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和电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青田期末)指纹锁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智能锁具,通过“指纹”开关S1或者“密码”开关S2都能启动电动机运转,打开门锁。下列控侧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闭合S1或只闭合S2时,都能启动电动机,那么二者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然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3八上·南浔期末)关于电流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产生的过程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转移的过程,故A错误;
B.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故B错误;
C.电流产生的条件是有电源(电压)且是闭合回路,故C错误;
D.科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自由电子带负电,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②科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
③开关闭合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通路,也叫做闭合电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不再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3.(2022八上·长兴月考)2023年1月1日起,湖州市禁止“超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市民需要提前将“超标电动自行车”置换为“国标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电动车凭借能量密度大,寿命长的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当给锂电池电动车充电时,“锂电池”相当于电路原件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解答】当给锂电池电动车充电时,“锂电池”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用电器。
故选D。
4.(2023八上·嘉兴期末)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琥珀经摩擦创生了电子 B.碎草被吸引是因为碎草带电
C.琥珀吸引碎草是静电现象 D.摩擦后琥珀和碎草带同种电荷
【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结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A错误;
B.碎草被吸引是因为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错误;
C.琥珀吸引碎草是静电现象,故C正确;
D.摩擦后琥珀和碎草带一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5.(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是某品牌的榨汁机。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用电器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电动机才会启动,即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即两个开关串联,最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如下图所示:
故选C。
6.(2023八上·义乌期末)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则两个球要么失去电子,要么得到电子,无论怎样,它们都带同种电荷,因此会产生排斥力,因此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A错误,B正确;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C错误;
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而两只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前者失去电子的个数等于后者得到电子的个数,即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B。
7.(2023八上·拱墅期末)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负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由图知,甲球与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已知甲球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带负电。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丙球可能带正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球也可能不带电。
【解答】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
B.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故B错误;
C.丙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C错误;
D.丙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2023八上·拱墅期末)2022年7月1日起,杭州公交推出了”公交站点响应式停靠”的新举措,部分线路不再”站站停靠”。这些线路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当乘客按下任意一个按钮时,铃声响起,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下列选项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铃声都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电铃位于干路上。
【解答】A.需要两个开关同时闭合,铃声才会响,故A错误;
B.需要干路上的开关闭合,铃声才会响。支路开关闭合,铃短路,故B错误;
C.任何一条支路的开关闭合,铃声就可以响,故C正确;
D.需要干路上的开关闭合,铃声才会响。支路开关闭合,铃短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3八上·东阳期末)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会被物件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枪喷出小液滴的过程创造了电荷
B.静电喷枪工作运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
C.涂料小液滴喷出后,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液滴接触物件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液滴流向物体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会带正电;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A. 喷枪喷出小液滴的过程发生了电子转移,并不能创造电荷,A错误
B. 静电喷枪工作运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B正确
C. 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说明小液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错误
D.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件带正电,小液滴会被物件吸引,说明小液滴带负电,液滴接触物件的瞬间,小液滴上的电子会流向物件,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为物体流向液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3八上·婺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此时,该小孩头发上一定都带了(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说明头发带电后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头发上带同种电荷,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2023八上·上虞期末)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C.乙和带电棒相互吸引,那么乙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A、C不合题意;
B.甲和乙都与带电棒相互排斥,则甲和乙带同种电荷,故B不合题意;
D.甲带电,且和带正电的绝缘棒相互吸引,那甲带负电。乙和绝缘棒相互排斥,则乙带正电,那么乙肯定带电,且与甲带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八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诚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棒是导体
B.验电器 B 的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验电器 B 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自A 流向B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根据电荷的移动方法判断;
(4)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解答】A带负电荷,即由多余的电子;B不带电,即没有多余的电子。二者比较可知,A电子较多,则电子会通过金属棒移动到B上面,那么电流方向从B到A,故D错误符合题意;
因为金属棒有电流经过,所以它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验电器B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片张开,故B、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13.小明在学习了电流的知识后,有了以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马路旁的路灯一字排开,它们是串联的
C.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选用的量程越大越好
D.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产生电流的条件判断;
(2)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3)根据测量工具的选择方法判断;
(4)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A.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有通路,故A错误;
B.马路两边的路灯中如果有一盏坏了,其它的照常工作,即它们不相互影响,因此为并联,故B错误;
C.在保证能够测量待测电流时,电流表的量程越小,分度值越小,则测量值越准确,故C错误;
D.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D正确。
故选D。
14.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对灯泡与电铃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闭合开关S1和S2后,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后,电铃被开关S2短路,即电铃不再经过电铃,而是经过开关S2,S1流回负极,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物电路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不但要保证串并联关系一致,还要保证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相同,
【解答】根据实物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电流从正极出发,先经过开关,再经过分流点,通过两个灯泡后到达汇流点,最终流回负极,如下图所示:
故选D。
16.(2023八上·德清期末)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如图所示的植绒拭子,安全、无毒。有一种植绒方式是:植绒机产生数万伏的高压静电,通过电子转移让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被植绒物体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被植绒物体,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上述植绒过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被植绒物体表面一定是带正电荷
B.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是由于绒毛失去了电子
C.绒毛呈垂直状植入,是因为绒毛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绒毛受到被植绒物体吸引力,被植绒物体没有受到绒毛吸引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A. 带负电的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飞升到植绒物体表面。所以被植绒体表面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说明它得到了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绒绒毛呈垂直状植入,说明两者相互排斥,带同种电荷。故C符合题意;
D.绒毛受到被植绒物体的吸引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植绒物体也受到绒毛的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组成   电路,其中开关S,控制小灯泡   ,开关S2控制小灯泡   。
【答案】并联;L1;L1和L2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亮点之间为并联。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
分析解答。
【解答】(1)如下图所示,灯泡L1和L2并排连接在两点之间,应该为并联;
(2)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1串联在L1的支路上,只能控制L1。开关S2串联在干路上,同时控制L1和L2。
18.(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铁片和铜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并与电压表连接在一起,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
(1)图甲中水果电池为电路提供   。
(2)如图乙所示为发光二极管,接入时电流只能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流入才能发光,要使二极管发光,应将二极管的正极和金属片   (填”铁片”或”铜片”)相连。
【答案】(1)电压
(2)铜片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
(1)根据电源的作用进行解答;
(2)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可知,由于电压表有正、负接线柱,可以根据所连的接线柱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再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判断如何连接。
【解答】
(1)制成的“水果电池”,与电压表连接在一起,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水果电池是电源,为电路提供电压;
(2)由电压表的连接方法知,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此时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即铜片,与电压表负接线柱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即铁片。又因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铜片应接二极管的正极,铁片应接二极管的负极。
故答案为:(1)电压;(2)铜片。
19.(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    (选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
【答案】异种;电荷发生了转移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本质为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二者电性相反,电荷量相同。
(2)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解答。
【解答】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20.(2022八上·临海期中)汽车在转向前。司机往往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答案】并联;开关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输送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解答】(1)根据“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可知,同侧的两个转向灯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
(2)转向杆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开关。
21.柯雪看到广播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幅静电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小球,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2)比较三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2)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说明受到的排斥力越大,根据图片分析电荷之间的排斥力与距离大小的关系即可。
【解答】(1)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小球的距离越大,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即受到的排斥力越小,那么得到结论: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22.(2022八上·衢江期末)图形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图甲是小科学过电路后整理的部分概念图,图乙和丙是作:业中小科画的电路图和连的实物图。请回答:
(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其车载蓄电池相当于基本电路组成中的   。
(2)闭合图乙中的开关   可能会使电路出现如图甲中A状态。
(3)图丙中,若要使电灯L1、L2并联,则应该怎么改正    。(仅改动一处连接,用图中字母表示)
【答案】(1)电源
(2)S1和S2
(3)将L2右端与开关相连的d点拆下,改接在b点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2)处处连通的为通路,断开的电路为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回负极叫短路,据此确定A的状态,最终确定乙中开关的状态。
(3)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其车载蓄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相当于基本电路中的电源。
(2)根据甲图可知,A为短路,在乙图中,将开关S1和S2都闭合,就会出现甲中A的状态。
(3)根据丙图可知,要使灯泡L1与L2并联,只需将L2右端与开关相连的d点拆下,改接在b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23.(2021八上·平阳期中)图中,串联电路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并联电路是   ,有一盏灯短路的是   .
【答案】B;ADE;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如果只有一条通路,那么为串联;如果有多条通路,那么为并联。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回负极叫短路,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如下图所示:
B中只有一条通路,为串联;而A和E中,有两条通路,则为并联。
②如下图所示:
在C和D中,电流只经过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被短路。
24.(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电路有三种状态:
在上面的六幅图中,属于通路的是   ,断路的是   ,电源短路的是   ,用电器短路是   。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的正极流回负极叫电源电路;电流只是不经过某一个用电器,但是要经过其它用电器时,叫用电器短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上面六幅图中,电路①处处连通,为通路;
电路②中导线断开,③中开关断开,都为断路;
电路④和⑤中,没有用电器,电流直接由正极流回负极,为电源短路;
电路⑥中,电流从正极出发,只经过灯泡L2,不经过灯泡L1,则灯泡L1被短路,即用电器短路。
三、解答题
25.找一只手电筒,仔细观察它的构造,了解电池、灯泡、开关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作的,它起什么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什么办法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再试着画出图中手电筒的电路图。
【答案】金属外壳起导线的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简用专门的导线将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图略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手电筒没有使用专门的导线,而是借助手电筒的金属外壳将电路连接起来。而塑料外壳的手电筒,肯定会使用专门的导线将它们连接即可。
(2)根据实物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连接的先后顺序,然后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答】(1)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作的,它起导线的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用专门的导线来连接电池和灯泡。
(2)根据图片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开关,然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如下图所示:
26.我国自主研制的500千伏超导限流器现场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超导产业的重大突破。超导限流器能有效限制电网的短路电流(电路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用I表示),减少短路电流对电网设备的损坏,维护国家电网的稳定。如图甲是它接人电网后的电路图,图乙是它的电阻R随电流I的变化关系。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超导限流器的电阻为   欧,对电路没有影响。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当电网在某处发生短路,电流达到I1时,超导限流器   ,保证电流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使电网保持在稳定状态。
【答案】(1)0
(2)电阻瞬间增大到R0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路正常工作时限流器的阻值;
(2)根据图乙分析电流增大到I1时限流器的阻值。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当电流小于I1时,即电路正常工作时,超导限流器的电阻为0Ω,对电路没有影响。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当电网在某处发生短路,电流达到I1时,超导限流器电阻瞬间增大到R0,保证电流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使电网保持在稳定状态。
27.在方框中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器元件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1并联,开关S1与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开关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28.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应在图中   (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中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答案】a;没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引爆装置有电流经过时才会引爆;
(2)根据电路图分析引爆前起爆器是否有电流经过。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经过起爆器的电流肯定经过a点,不会经过b点,因此应在a处剪断导线;
(2)拆除前,由于开关S将起爆器短路,因此没有电流经过起爆器。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1八上·天台期末)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当中,经常需要我们设计电路。
(1)某小组要研究物质导电能力的实验,请在方框1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成功后S2闭合,电动机 工作,开锁成功。请在方框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答案】(1)
(2)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1)物质的导电能力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出来,因为导电能力越强,则通过的电流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所以可以用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或灯泡的亮度大小反应导电能力的强弱,据此设计电路。
(2)①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据此确定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
②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确定开关的位置即可。
【解答】(1)将开关、待测物质、电流表和灯泡依次串联在电源的两极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灯泡L发光时,电动机并没用发光,即二者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
②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开关S1要同时控制灯泡L和电动机,所以它应该在干路上。而开关S2只控制电动机,它与电动机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