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杭州市西湖区期末】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下列关于船的动力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风力→人力→蒸汽→柴油
B.人力→风力→蒸汽→柴油
C.人力→风力→柴油→蒸汽
2.下列船只中,以风力作为动力的是( )。
A.帆船 B.轮船 C.乌篷船
3.【金华市婺城区期末】下图中三种形状的船的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 )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A. B. C.
4.下列关于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潜艇是依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B.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是为了伪装成鱼,防止被海洋动物攻击
C.测试小船时,船总是向左偏,我们可以把船舵往右调
5.对独木舟进行负载测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置钩码时要轻放
B.需要测试多个大小不同的独木舟
C.放置钩码时不用考虑钩码的位置
6.下面三艘同样大小的船,( )船所装载的货物最重。
A. B. C.
7.【温州市瓯海区期末】龙舟最初从单木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你认为龙形船的优点有( )。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不强 C.船体材料易得
8.下列方法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是( )。
A.增大船的体积 B.增加水槽中的水的质量 C.将木头做的船改为铁做的船
9.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重物,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 B. C.
10.典典想用多根吸管做一个筏子,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先用泡沫塑料将吸管的两端堵住,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B.先用细沙把吸管装满,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C.先将吸管的两端折叠并固定紧,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11.橡皮泥和铝箔放在水中是下沉的,但是把它们做成船时,都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B.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减小了
C.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的体积变小了
12.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我们会把船的底部设计得( )。
A.狭窄、起伏 B.厚度不均 C.宽大、平坦
13.【温州乐清市期末】“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它是靠压载铁来实现沉浮的,这种控制方法实际上是改变了潜水器自身的( )。
A.重量 B.体积 C.形状
14.同学们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三种船,比较其载重量大小,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A.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底面积的关系
B.船的载重量与船舷高度的关系
C.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的关系
15.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船上石块的质量等于大象的质量,理由是( )。
A.在同一水面上完成称量
B.在同一艘船上完成称量
C.两次称量中船排开的水量相同
16.【杭州市西湖区期末】梦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
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
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
17.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最多可以装12颗弹珠,乙船最多可以装20颗弹珠,说明( )。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少
B.甲、乙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
C.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多
18.如图所示,如果两艘船的重量一样,在水面上行驶时,( )。
A.a帆船更稳定 B.b帆船更稳定 C.两艘船同样稳定
19.我国研制的首个下潜突破万米的载人潜水器是( )。
A.“海燕号” B.“蛟龙号” C.“奋斗者号”
20.【金华市婺城区期末】华华在参加航模比赛中,发现船的航行方向总是向左偏移,为了让船直线航行,她应该把船舵往( )方向调整。
A.左 B.右 C.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增宽船底可以提高船的 ,可以通过 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2.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 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
3.我们在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大小、船的形状、 、 、 、 。
4.【温州乐清市期末】龙龙将粽子放入水中,粽子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他感觉粽子慢慢变轻了,这是因为粽子受到的浮力 (填“越来越大”“越来越小”或“不变”)。
5.【金华市婺城区期末】放入水中会下沉的材料做成牙膏盒形状后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做成牙膏盒形状后,排开水的体积 (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它获得了较大的 ,这个力的方向是向 的。
三、综合题(共49分)
1.【温州市苍南县期末】天天和组员一起用4张相同的铝箔制作了4艘铝箔船(设计图如下,单位:厘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前5小题每空1分,后3小题每空2分,共17分)
(1)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限制要求,下列要求中与“材料限制”有关的是( )。
A.使用1张铝箔 B.载重量100克 C.自带动力装置
(2)在制作铝箔船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制作前可以将尺寸标在铝箔上
B.制作前要先分工,确定每个组员的任务
C.不必严格按设计图来制作
(3)在测试前,天天认为船的底面积越大,小船的载重量越大,这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
A.分析得出结论 B.实验验证 C.建立假设
(4)测试时向小船中添加垫圈,小船会 (填“上浮一点”“下沉一点”或“不变”),小船排开的水量会 ,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后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通过测试,天天获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船舷高度(厘米) 1 2 3 4
船底面积(平方厘米) 100 36 16
船的体积(立方厘米) 128 108 64
载重量(个) 38 51 42 30
①请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从表中可知,载重量最大的是 船,由此我们发现小船载重量与它的 有关,且质量相同的同一种材料制成的船只, 。
(6)实验中用同样的铝箔制作不同的船,是为了比较载重量时保证船体的( )。
A.形状不变 B.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
(7)天天在铝箔船上装上风帆,往风帆上吹一口气,小船前进。这种现象说明( )。
A.风帆有能量 B.气流有能量 C.流水有能量
(8)如果货物像弹珠一样会滚动,装载时船体会因不平衡而侧翻,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将船舱底部做成波浪形
B.用隔板将船舱分成许多小格
C.将货物集中放置在船的一侧
2.从古老的独木舟和原始木筏,到今天拥有高科技的大型船舶,船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独木舟是依靠( )前行的船。
A.人力 B.水力 C.风力
(2)独木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慢慢被时代所淘汰。请写出独木舟的2个缺点: 、 。
(3)船的四个发展阶段是依据( )划分的。
A.船的形状 B.船的动力 C.船的材料
(4)下图是一艘双体帆船,它的底部特别宽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A.增加载重量 B.减小水的阻力 C.增加稳固性
(5)学习了船的历史,某同学想动手做一艘小船,在制订方案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画出船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B.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C.列出所需的材料,但不用计算所需的费用
(6)船底的 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能使其抵抗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
(7)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下列不属于这三个区域之一的是( )。
A.长三角地区 B.海南岛地区 C.珠三角地区
3.【杭州市萧山区期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简称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福建舰的舰身材料主要是高端钢铁材料,一块钢铁在水里会下沉,福建舰却可以浮在海面上的原因是( )。
A.小的钢铁会沉,大的钢铁就会浮起来
B.把钢铁做成船的样子,使其排开的水量等于自身的重量就可以浮起来
C.把钢铁做成船的样子,使其排开的水量小于自身的重量就可以浮起来
(2)福建舰的动力类型是( )。
A.蒸汽推进装置 B.核动力 C.电动风轮
(3)当福建舰上降落两架舰载机后,它受到的浮力会( )。
A.减小 B.增大 C.无法确定
(4)假如福建舰从东海海域驶入钱塘江,福建舰的船体会( )。
A.下沉一些 B.上浮一些 C.不变
(5)甲板上会停放大量的舰载机,对于舰载机的停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挥塔台一侧可以多停放一些
B.有空位的地方都可以停放
C.合理分布停放
(6)福建舰的船首设计为尖形船首,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7)潜艇是航母编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潜艇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答案
一、1.B 2.A 3.A 4.B 5.A 6.B 7.C
8.A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C 16.C 17.A 18.B 19.C 20.B
二、1.稳定性 船舵 2.体积
3.船体材料 载重量 稳固性 动力系统
4.越来越大 5.增大 浮力 上
三、1.(1)A (2)C (3)C
(4)下沉一点 增大 增大
(5)①64 100 ②乙 体积 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6)C (7)B (8)B
2.(1)A (2)载重量小 稳固性差
(3)B (4)C (5)C
(6)龙骨 (7)B
3.(1)B (2)A (3)B (4)A
(5)C (6)减小航行阻力
(7)重力 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