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典典的爷爷家里的粮仓内储存着很多水稻种子,但是过了1年都没有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土壤 B.空气 C.水分
2.蜥蜴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有利于它捕食和躲避天敌,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3.有些动物会“夏眠”。非洲的肺鱼既有鳃,又有肺,当进入长达几个月的旱季时,肺鱼便会钻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到雨季来临。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4.为了使绿豆苗更好地生长,需要提供的条件是( )。
①水分 ②阳光 ③空气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5.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黑暗处的绿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
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
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
6.下图中的纸盒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大小相同的小孔,用黑色卡纸封住左侧的小孔,用透明薄膜封住右侧的小孔,天天用这个纸盒将一株绿豆苗罩起来,几天后,天天发现这株绿豆苗( )。
A.笔直地向上生长 B.朝纸盒的两侧生长 C.朝透明薄膜的方向生长
7.【温州市期末】下列事例无法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是( )。
A.季节交替,狗会换毛
B.绿色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C.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根长很多
8.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块草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我们做好的生态瓶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C.池塘里的水草、螺蛳、鱼虾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9.【金华市期末】生物依赖环境。在“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盒子内一端铺干燥的土壤,另一端铺湿润的土壤
B.将盒盖的两端都剪掉一块
C.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
10.下面的动物对( )都有不同的需求。
蜥蜴 青蛙 企鹅 狼
A.水 B.空气 C.环境
11.【杭州市萧山区期末】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绿豆苗→蚜虫→瓢虫→麻雀
B.蚜虫→瓢虫→麻雀→蜘蛛
C.蚯蚓→青蛙→落叶→瓢虫
12.【温州乐清市期末】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
①在瓶里种上几棵水草,并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②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清洗干净后剪去上面一部分
④在瓶底装入一层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1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北极熊有厚厚的毛皮
B.触碰含羞草时,它的叶子会合拢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1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互惠互利的关系
C.吃与被吃的关系
15.在早春播种时,人们往往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壤,这样做能够促进种子提前出苗,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16.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雪崩 C.生态系统被破坏
17.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导致高山上的桃花迟开的主要非生物条件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18.生活在干旱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是为了( )。
A.进行光合作用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减少养料的流失
19.青蛙春天产卵,冬天冬眠,这说明( )。
A.生物会影响环境
B.生物会适应环境
C.环境会适应生物
20.下图是农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其中共有( )条食物链。
A.4 B.5 C.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 、 和适宜的温度,龙龙同学的绿豆苗长得细细长长,可能是生长中缺少 。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 。
3.制作生态瓶时,先向清洗干净的瓶里面放 (填“植物”或“动物”,下同),等其存活后,再向里面放一些 。
4.【金华市婺城区期末】典典家有一个菜园,菜园里的青菜和它周围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 。这个菜园里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它称为 。
三、综合题(共52分)
1.右图为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在最长的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开始于 ,结束于 。
(3)如果蛇大量死亡,青蛙的数量将 ,理由是 。
(4)在做食物链套筒游戏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食肉动物套住食草动物 B.最先被套的一般是食肉动物
C.绿色植物是最细的套筒
2.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凤仙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请根据实验步骤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相同的6粒凤仙花种子分别埋进6个花盆的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
③将这6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下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加水,置于温暖处 不发芽 4 加少量水,置于寒冷处 不发芽
2 加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发芽 5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
3 加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不发芽 6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发芽
(1)要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实验 和 来进行研究。
(2)实验1和2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实验5和6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
(3)如果以上实验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其原因可能是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3.【杭州市萧山区期中】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踏春的好时节。五(1)班的同学们齐聚在红山劳动实践基地,走进自然,体验了农事、种花、陶艺等实践活动,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田野里有绿豆苗、蝴蝶、蚜虫等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的“链状”联系叫作 ,构成的“网状”联系叫作 。
(2)蚜虫是害虫,专门吸食嫩叶的汁液,华华建议农场伯伯持续打农药,把它们全部消灭掉。这样做合理吗?写出你的理由: 。
梦梦在农场伯伯的指导和帮助下,制作了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适合做生态瓶的是( )瓶子。
A.透明的 B.黄色的 C.黑色的
(4)下列水体中,适合装入生态瓶的是( )。
A.矿泉水 B.池塘水 C.自来水
(5)如图所示,如果把水倒掉一半,生态瓶中的小鱼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
(6)对于生态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可以给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B.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均衡
C.生态瓶中的动物可以多放,看起来更加有趣
(7)验证一个生态瓶制作是否成功,主要是看( )。
A.生态瓶制作是否美观
B.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是否多
C.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是否长
4.冬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其果皮和种子具有药用价值。早春时节,人们开始培育冬瓜苗。等到冬瓜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再移植到地里。下面是冬瓜苗的培育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①把种子放入约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沥干。
②每天早晚往种子上喷一些水,2~3天后播种。
③在湿沙盘中每隔10厘米戳一个2厘米深的孔穴,播入种子。
④用透明塑料膜搭一个“大棚”,罩住湿沙盘,将塑料膜的四周按入沙中。
⑤将沙盘放在室外,每天保持沙盘湿润。
(1)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
B.洗去种子表面的污物
C.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刚放入温水中的种子,有些是漂浮的。但到了第二天,这些漂浮的种子“不见”了。关于这些漂浮的种子的去向,最可能是( )。
A.随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B.吸水变重后沉下去了
C.腐烂后溶解到水中了
(3)冬瓜苗的培育步骤表明,影响冬瓜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空气
(4)用透明塑料膜“大棚”将湿沙盘里的种子罩起来,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形成黑暗环境 B.提高环境温度 C.保持真空状态
(5)龙龙想要对比研究“阳光对冬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最合适的是( )。
A.移植一株冬瓜苗,上午放在阳光下,下午放在阴暗处
B.移植一株冬瓜苗,白天用黑袋子罩住,晚上取下黑袋子
C.移植两株冬瓜苗,一株放在窗台有光处,一株放在窗台阴暗处
(6)在“大棚”中,冬瓜苗和毛毛虫之间形成食物关系。其中,毛毛虫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答案
一、1.C 2.B 3.C 4.A 5.A 6.C 7.B
8.C 9.C 10.C 11.A 12.A 13.A 14.C
15.C 16.A 17.C 18.B 19.B 20.A
二、1.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阳光 2.养料
3.植物 动物 4.群落 生态系统
三、1.(1)4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2)草 猫头鹰
(3)先增多再减少,最后恢复平衡状态 蛇作为青蛙的天敌,大量死亡后,短期内青蛙的数量会迅速增加,而青蛙的食物随之减少,因此青蛙数量又逐渐下降,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4)B
2.(1)2 4 (2)水分 光照 (3)种子本身受损 (4)种子数量太少,应增加每个花盆中的种子数量
3.(1)食物链 食物网
(2)不合理;蚜虫是瓢虫的食物,把蚜虫都消灭后,瓢虫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合理即可)
(3)A (4)B
(5)小鱼上浮次数增加;原因是水中有小鱼生存所需的氧气,把水倒掉一半后,氧气也随之减少,小鱼要浮出水面呼吸,故小鱼上浮次数增加
(6)B (7)C
4.(1)C (2)B (3)B
(4)B (5)C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