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真题调研·考点梳理 专项1 声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真题调研·考点梳理 专项1 声音(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7 00: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上册 真题调研·考点梳理(教科版)
专项1 声音
考点1 自然界的声音
1.(永嘉县)下列声音中属于人类生活产生的是( )。
A.雷雨声 B.风声 C.琴声
2.(金华市婺城区)看到如右图所示的图标时,我们应该( )。
A.严禁说话 B.轻声说话 C.正常说话
3.(乐清市)小科在公园里听到了以下几种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的是( )。
A.鸟叫声 B.喇叭声 C.水流声
4.(台州市路桥区)观察右图的《小星星》乐曲,其中音调最低的音符是( )。
A.1
B.4
C.6
考点2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浦江县)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是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2.(兰溪市)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____________。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咙处,就能感觉到它在____________。
3.(建德市)蟋蟀是昆虫,它的鸣叫声是由翅膀振动发出来的。( )
4.(长兴县)小明边吹口哨边在操场上散步,口哨声是(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空气 C.声带
5.(永嘉县)下列情况中,能发出声音的是( )。
A.拉伸皮筋 B.用手将鼓面下压 C.拨动、拍打钢尺
6.(永嘉县)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喉咙 B.声带 C.口腔
7.(武义县)我们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却没有发出声音,因为它( )。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太硬了 C.没有振动
8.(武义县)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 B.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空气的振动
考点3 声音的传播
1.(衢州市衢江区)声音是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老师上课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同时通过_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吹竖笛时,是笛子中的____________在振动。
2.(东阳市)“隔墙有耳”是因为_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是因为_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3.(杭州市富阳区)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主要是靠空气来传播声音的。( )
4.(建德市)固体振动能发出声音,而液体和气体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
5.(温州市鹿城区)在泳池里游泳的人是完全听不到岸边任何声音的。( )
6.(桐庐县)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
7.(玉环市)宇航员在月球上时,如果不借助通讯设备,就听不到同伴说话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有太多的环形山阻隔
B.月球是一颗卫星
C.月球上没有空气
8.(玉环市)做一个“土电话”,想要物体传声效果最好,你会选用( )作为连接线。
A.金属线 B.小木条 C.棉线
9.(新昌县)潜在水中的人能听到岸上的狗叫声,这时声音的传播路径是( )。
A.空气→人 B.空气→水→人 C.水→人
10.(仙居县)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两岸猿声啼不住
11.(武义县)在水池边上拍掌池中的鱼会受惊逃跑,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水→鱼 B.水池→水→鱼 C.水池→空气→鱼
考点4 耳朵的结构
1.(桐庐县)耳朵中的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2.(玉环市)耳郭的作用是( )。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C.收集声音
3.(仙居县)声音传递到我们耳朵,耳朵中的(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
4.(仙居县)感冒时,咽喉部位的炎症都有可能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A.听觉神经受到损伤 B.耳蜗受到损伤 C.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5.(温州市经开区)声音在人耳处的传播过程是( )。
A.耳郭——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B.耳郭——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C.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6.(台州市路桥区)上课时,小明因打哈欠而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讲课内容,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耳郭的振动 B.鼓膜的振动 C.听觉神经的振动
7.(武义县)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
听觉神经 将振动传到内耳
耳蜗 将声波传到中耳
耳道 将听觉信号传到大脑
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小骨 收集声波
8.(长兴县)将右边方框中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①听小骨
②耳蜗
③听觉神经
④外耳道
⑤收集声音
⑥鼓膜
考点5 模拟鼓膜的振动
1.(宁波市镇海区)如图所示是观察比较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模拟“鼓膜”的是( )。
A.音叉
B.塑料杯
C.橡皮膜
2.(金华市婺城区)小科用右边装置做模拟实验:他用橡皮筋将一块气球皮绷紧扎在圆筒一端,并在气球皮上挂了一个小泡沫球,然后在圆筒另一端敲击音叉,观察到泡沫球反复弹起。这
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 )。
A.发声的物体
B.传播声音的物质
C.鼓膜
3.(台州市路桥区)如图所示,小明用气球皮、杯子和橡皮筋制作了一个模拟装置。他在气球皮上放了一些碎纸屑,这是为了( )。
A.让气球皮变得漂亮
B.清楚地看到气球皮的振动
C.防止气球皮的振动
考点6 声音的强与弱
1.(兰溪市)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____;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____。
2.(建德市)用击打后的音义轻触水面,击打力度越大,飞溅起的水花越大。( )
3.(新昌县)小新看动画片时,按通控器上的音量键,实际上调的是声音的( )。
A.强弱 B.高低 C.音色
4.(杭州市拱墅区)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拨动同一根琴弦,比较声音的强弱,( )。
A.力量大时声音强 B.力量小时声音强 C.声音的强弱相同
5.(台州市路桥区)如图所示,将钢尺伸出桌面约15厘米,第一次轻轻
拨动钢尺,第二次用力拨动钢尺。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钢尺发出的声
音( )。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考点7 声音的高与低
1.(浦江县)女性说话声音比男性高,这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的速度比男性____________。(填“快”或“慢”)。
2.(兰溪市)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_,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_。
3.(杭州市富阳区)看电视时,我们通常用遥控器来调节声音的高低。( )
4.(温州市鹿城区)尺子振动的快慢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
5.(温州市鹿城区)用同样的力度拨动伸出桌面10厘米的钢尺比伸出20厘米的音更高。( )
6.(仙居县)“re”“mi”“fa”三个音符中,( )的音高最高。
A.re B.mi C.fa
7.(武义县)一边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音高(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一样高
考点8 改变弦的音高
1.(嵊州市)调音师发现古筝的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把弦绷得紧一些 B.把弦弄得松一些 C.把弦放得长一些
2.(金华市婺城区)拉二胡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 )的变化。
A.音高 B.音量 C.音色
3.(温州市经开区)相同条件下,右手用同样的力拨动6根吉他弦,最粗的吉他弦发出的声音( )。
A.最高 B.最低 C.最轻
4.(温州市经开区)如果想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更大、更强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手拨动的力大一些
B.手拨动最细的那根吉他弦
C.手拨动的力小一些
5.(杭州市拱墅区)制作皮筋琴时,主要是通过改变皮筋的( )来调节声音的高低。
A.粗细 B.松紧 C.长短
6.(台州市路桥区)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并调至同样的松紧,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考点9 制作小乐器
1.(淳安县)制作我的小乐器,一般先要设计制作方案,画小乐器制作示意图。( )
2.(仙居县)有关制作吸管排箫,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想吹出不同音高,吸管剪成长短不一
B.从管口齐平的一端吹,方便吹奏
C.吸管剪得更短,容易吹出响亮的声音
3.(武义县)学习了“声音”单元的相关知识,小明想自己动手做一件小乐器。 他准备了一块木板,若干图钉,若干橡皮筋。小明设计了三种制作方法,并画了示意图,其中( )设计不能弹奏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4.(杭州市拱墅区)制作小乐器的基本步骤,按先后顺序依次是( )。
A.设计→制作→调试 B.制作→调试→设计 C.调试→制作→设计
5.(杭州市拱墅区)在制作吸管排箫时,最适合用来塞住吸管末端管口的材料是( )。
A.棉花团 B.小石块 C.橡皮泥
参考答案
专项1声音
考点1:自然界的声音
1.C 解析:琴声是人为造成的声音。
2.B 解析:图中表示轻声说话。
3.B解析:喇叭 声听起来比较刺耳。
4.A解析:音符从1排至6表示音调逐渐变高。
考点2: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振动波 2.声带 振动 3.√
4.B 解析:口哨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5.C 解析:拉伸皮筋、用手将鼓面下压都没有产生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6.B 解析: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7.C 解析:弯曲钢尺,钢尺不能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8.B 解析:用手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考点3:声音的传播
1.波 声带 空气 空气 2.固体 液体
3.×解析:“土电话”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声音。
4.×解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5.×解析: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6.×解析: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7.C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需要借助无线电设备通话。
8.A解析:一般情况下,金属传声的效果比木条和棉线更好。
9.B解析:在水中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这时声音的传播路径是空气→水→人。
10.B解析:黄鹂、猿靠声 带振动发声,笛子靠空气振动发声。
11.A解析:声音的传播路径是空气→水→鱼。
考点4:耳朵的结构
1.√
2.C解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3.A解析: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C解析:鼓膜、听小骨位于中耳。
5.C解析:声音在人耳处的传播过程是耳郭一外耳道一鼓膜—听小骨一耳蜗听觉神经。
6.B解析:“打哈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
7.
8.
考点5:模拟鼓膜的振动
1.C解析:橡皮膜模拟的是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2.C解析:气球皮模拟的是鼓膜,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3.B
考点6:声音的强与弱
1.音量 大 小 2.√
3.A解析:调节“音 量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4.A
5.A 解析: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
考点7:声音的高与低
1.快
2.音高 高 低
3.×解析:调节“音量按钮”改变的是 声音的音量,不改变音高。
4.√ 5.√
6.C解析:“fa”的音 高最高。
7.B解析:敲击水杯时 ,振动的是水杯内的水,水杯中的水量越多,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考点8:改变弦的音高
1.A解析:将弦拉紧或换更细的弦 ,会使声音变高。
2.A解析:通过调节琴 弦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音高。
3.B解析:琴弦越粗,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4.A 5.B
6.C解析: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考点9:制作小乐器
1.√
2.C解析:吸管剪得更短,容易吹出更高的声音。
3.A解析:A选项的三根橡皮筋长短和粗细都相同,发出的声音的音高相同。
4.A 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