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信息匹配
1.请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科学家在揭(jiē xiē)开蝙蝠(fú fǔ)夜间飞行时,能够灵活避开障(zàng zhàng)碍物的奥秘后,经过不懈探索(suǒ sǒu),发明了雷达……这一发明震撼(hàn gǎn)了整个世界。
二、现代文阅读
2.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爱迪生心系科技发展,通过chāo yuè( )常人的付出和nài xīn( )细致的yán jiū( ),他最终发明了电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此后,电视机、电脑、多媒体等陆续发明,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gǎi shàn( ),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shū shì( )美好。
(1)文中的“系”应读 ,可组词为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 ,可组词为 。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汉字。
(3)给“媒”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三、填空题
3.根据要求填写词语。
(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通过努力,钱学森建立起两弹之间的联系,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幻想,让国人为之兴奋。
联系——( ) 证明——( ) 幻想——( ) 兴奋——( )
(2)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电灯泡发明成功的那一刻,他僵硬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人也变得越来越温和。他希望灯光能使人们晚上的生活不再黑暗,更希望灯光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温暖。
僵硬——( ) 温和——( ) 黑暗——( ) 温暖——( )
四、句子训练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4.当下高铁的运行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国家呢?当然是中国。(改为陈述句)
5.仿照示例,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示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句子: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通信、导航和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改写:
五、填空题
6.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好问则裕, 。——《尚书》
(2)博学之,审问之, ,明辨之, 。——《礼记》
(3)智能之士, ,不问不知。——王充
(4) ,孰能无惑?——韩愈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了解科研人物”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7.请围绕活动主题设计两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
8.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位你印象深刻的科研人员。
9.班级准备采访种粮能手徐淙祥,请你准备两个采访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七、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磁铁是用什么做的?
七君
①你一定玩过磁铁吧,它能够吸引许多含铁的东西,比如刀叉、钥匙等。那么磁铁到底是从哪儿来的,用什么做的呢?
②磁铁带有磁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它从磁铁的一头穿出,一头穿进,穿出的那头叫北极,穿入的那头叫南极。说到南北极你是不是想到了地球?的确,地球也有南北极,而且地球也像一个大磁铁一样,有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许多动物,比如海龟、三文鱼和迁徙的鸟都会根据地球的地磁南北极为自己导航,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
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这两个地方的磁场最强。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块磁铁的南北极在哪里呢?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指南针了。如果你把一个指南针放在磁铁附近,针头指向的地方就是磁铁的南极,针头的反方向就是北极。
④磁铁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性质,那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如果你把两块磁铁靠在一起,它们不是立刻吸在一起,就是马上分开。如果靠近的两极都是南极或北极,它们就会弹开;如果靠近的两极一个是南极,一个是北极,它们就会互相吸引。
⑤人类最初制作磁铁的时候,使用的就是天然的材料,比如地里埋藏的钴、铁和镍。这些材料有时候也被拿来烧成陶瓷制品。你甚至可以在你家的花盆里面找到这些元素哦!
⑥古代的人们把这些材料磨成粉,然后加上一些粘合剂烧热,让它们黏在一起。等这团东西冷却下来,磁铁的雏形就诞生啦!不过这时候,它还没有南北极呢!
⑦这是因为,在这团东西里面,有无数个细小的磁铁,它们每个都有南北极。不过它们的南北极并没有像士兵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而是一些朝着这里,一些朝着那里,非常混乱。
⑧如果要制造真正的磁铁,必须要让这些小磁铁的南北极整齐划一、朝着一个方向才行。这就好比让士兵们都朝前看,这样集合起来的小磁铁,才能形成真正的磁铁。
⑨那么怎么做呢?这时候,只要用另一块真正的磁铁靠近它、摩擦一下,里面的小磁铁就会齐刷刷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就好比士兵们听到了长官的命令,一起向某个方向看齐一样。这个过程就叫作磁化。磁化完成后,一块新的磁铁就诞生啦!
⑩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有磁性,比如电话、电脑,还有银行卡。虽然我们看不见磁场,但是我们的生活里可是处处离不开它呀!
(选文有删改)
10.阅读文章,我们知道磁铁磁场最强的两个地方是 、 ;磁铁的性质之一是 。
11.请根据示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作答。
提问角度 问题 你的答案
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提问 示例:磁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呢?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进行提问 ( ) ( )
从文章写法的角度进行提问 ( ) ( )
1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示例问题的答案写在下面。
八、书面表达
13.写作。
你有没有科学探索的经历?也许是一次科学小实验,也许是一项科学小发明,也许是……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记叙真实,描写生动;③写清过程,突出重点;④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jiē fú zhàng suǒ hàn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揭开——jiē,使暴露出来。
蝙蝠——fú,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障碍——zhàng,挡住道路;阻碍。
探索——suǒ,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震撼——hàn,震动;摇撼。
2.(1) xì 系统 jì 系鞋带
(2)超越 耐心 研究 改善 舒适
(3) 煤 煤炭 谋 计谋
【详解】(1)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系”读作“xì”时,意为:有联属关系的;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 ;关联 ;联结,栓;牵挂。可组词为:关系、联系、干系等。
读作“jì”时,意为:结,扣。可组词为:系好、系鞋带等。
结合句子“爱迪生心系科技发展”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爱迪生心里牵挂科技发展。故此处“系”读作“xì”。
(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题目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超、越、耐、研、究”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偏旁以及汉字组词能力。
“媒”是“女”字旁,意为媒介;说合婚姻的人。故可知:
某+火=煤,可组词为:烧煤、煤炭。
某+讠=谋,可组词为:阴谋、计谋。
3. 关系 证实 空想 高兴 柔软 粗暴 光明 寒冷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积累。
(1)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近义词有:相关、关联。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近义词有:证实、说明。
幻想: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近义词有:梦想、空想。
兴奋: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近义词有:喜悦、欢乐。
(2)反义词: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僵硬:变硬而不能活动。反义词有:灵活、柔软。
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反义词有:粗暴、激烈。
黑暗:指一种低照度的照明状态,与“光明”相反。反义词有:光明、明亮。
温暖: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反义词有:寒冷、冰冷。
4.当下高铁的运行速度最快的国家当然是中国。 5.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通信,完整的导航,完整的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解析】4.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
设问句: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设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去掉句中的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肯定改否定,否定变肯定;删掉语气助词“吗”“呢”,问号改成句号。
结合句子内容可知,句子中“当下高铁的运行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国家”与“当然是中国”自问自答,是设问句,故可改陈述句为:当下高铁的运行速度最快的国家当然是中国。
5.本题考查句子扩写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分析例句可知,句子“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将“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进行了扩写,句中的“没有……没有……没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完整。故可扩写句子为: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通信,完整的导航,完整的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6. 自用则小 慎思之 笃行之 不学不成 人非生而知之者
【详解】考查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则”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慎”“笃”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学”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知”的正确写法。
7.①讲述科研故事 ②开展科技主题演讲 8.我印象深刻的科研人员是——20飞机的总设计师杨伟,他从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战斗机设计与研发的工作。他是中国新一代歼击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为中国航空科技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9. 您认为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员,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是什么让您扎根于农业研究之中呢?
【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对活动主题的设计。
本次班会主题为“了解科研人物”,围绕这个活动主题设计两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如:①科研人物专题讨论会。②开展关于科研人物文艺表演会。
8.本题主要考查课外知识的掌握。
根据自己的积累,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科研人员即可,如:我印象深刻的科研人员是袁隆平。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坚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解决饥荒问题,让所有人有粮吃,有饭吃。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9.本题主要考查采访技巧。
准备采访问题时,要注意礼貌,问题要有价值,可围绕徐淙祥种粮能手这个优点来提问,如:问题一:您守着这片土地,带着全村的人种地,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二:您是如何将传统耕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
10. 南极 北极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1. 磁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制作磁铁时,会使用天然的材料,如钴、铁、镍等,然后将这些材料磨成粉,加上粘合剂烧热,使其黏合在一起并冷却。最后,用另一块磁铁靠近它并进行摩擦,使磁铁磁化,进而变成真正的磁铁。 文章第①段以两个问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运用两个问句结尾,能够开启下文,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进而更好地理解磁铁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12.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中,都使用了磁铁。
【解析】10.考查信息提取。
结合原文第③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这两个地方的磁场最强。”以及第④段“磁铁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性质,那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可知磁铁的特点和性质。
11.考查阅读策略。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提问:针对写作的对象,内容进行提问即可。
文章写了磁铁的哪些内容?文章写了磁铁的特点、性质、作用;介绍了磁铁的制作方法以及运用。
从文章写法的角度进行提问:段落作用或者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提问。
本文的语言特点?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12.考查内容理解。
磁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呢?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磁铁可以用于:
固定和定位:磁铁可以用于固定和定位物体。例如,在机械手表中,磁铁用于固定和定位内部零件。
筛选和分离:磁铁可以用于筛选和分离不同材料的产品。例如,在钢铁工业中,磁铁被用来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铁矿石。
仪器和传感器:许多科学仪器,如指南针、磁场强度计和磁力计,都利用磁铁进行工作。此外,在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中,磁铁用于制造电磁场和进行电磁感应。
数据存储:计算机的硬盘和软盘以及CD和DVD的光盘都利用磁记录技术来存储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磁铁起着关键作用。
医疗应用:在医疗领域,磁铁也被用于各种设备中,如MRI(磁共振成像)机器和磁力治疗设备。
玩具和娱乐:磁铁也广泛用于玩具和娱乐设备中,如磁性拼图和磁性棒。
13.例文:
有趣的小实验
周六下午,外婆买了两只白色的乒乓球给我做实验。
我先拿了一根白色的塑料管做了一个球门似的架子,再拿起乒乓球用针把白线穿进乒乓球里,打了个结头,最后把两个乒乓球栓在架子上。外婆叫我在两个乒乓球中间吹一口气,然后看看有什么变化?我想:那还用看吗?两只乒乓球肯定要往两边跑,这连五岁小孩都知道。我连忙半蹲着身子向乒乓球的中间吹了一口气,使我惊奇的是:这两个乒乓球不但没有往两边跑,而且不约而同地往中间靠拢了。
我不信,肯定是我吹得太轻了,我决心重新来一次。这次我憋足了一口气,涨红了脸,使出吃奶的劲,用力一吹,只听“叭”地一声响,乒乓球居然紧靠在一起了,还发出碰撞的声音。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外婆,外婆神秘地笑了笑,说:“气流流动得快,它的压力就减小。如果向这两个球中间吹一口气,空气就会流动起来,中间的压力减少,两边的压力就增大,这样就迫使小球往中间靠拢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恍然大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次作文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一篇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的经历,可以写一次科学小实验,也可以写一项科学小发明小制作,也可以写……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注意将过程写具体,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要描写的实验即可。
过程:具体写出故事的经过,可加入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结尾:总结全文,写出这次实验的收获或感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