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巩固训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料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A.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B.任意排放化工厂废水
C.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D.分类处理城市垃圾
2.2017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加大铅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废弃物的污染
C.有机食品是指含有有机物的食品
D.食盐加碘实质是在食盐中加入KIO3
4.为了实现绿色化学,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用纯碱吸收硫酸工业的尾气 B.用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C.用纯碱吸收合成氨工业的尾气 D.用烧碱吸收炼铁工业的尾气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75%乙醇可消杀病毒、细菌
D.Na2S具有还原性,可作废水中Cu2+和Hg2+的沉淀剂
6.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均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C.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碱去油污、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D.合金超导材料是指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并形成具有超导电性的超导材料,如铌一钛(Nb—Ti)合金,它的熔点一般比纯钛要低
7.石油裂化的目的是
A.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B.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
C.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D.提高重油的产量和质量
8.近年来,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小于7的雨水即为酸雨
B.在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煤改气”有利于减少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等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9.下列物质中最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A.铜像 B.大理石雕塑 C.水泥路面 D.铝制窗台
10.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CO2合成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 与 互为同位素
C.“破风 8676”的5G射频收发芯片的主要成分是 SiO2
D.“深海一号”开采深海的天然气可作清洁燃料, 实现零碳排放
1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④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H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H2,最理想的途径是
A.在光分解催化剂存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H2
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再分离出H2
C.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H2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H2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医疗上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
C.FeO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2O3
D.水质检测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Cl-、SO、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14.“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D.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5.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丁烷
16.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均对氮的循环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B.汽车尾气中的NO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D.亚硝酸钠可用于肉制品的生产,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保护其颜色
17.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牙膏中添加的Na3PO2F2、NaF所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18.下列做法不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
A.用燃煤发电作为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
B.用磷酸铁锂电池车替代汽油车
C.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在5.6~7.0之间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B.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D.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能量的光电转换
B.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电能等都是一级能源
C.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石油的裂化与裂解、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与液化是物理变化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炼铜就是利用某种细菌将难溶性的硫化铜直接转化为铜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
C.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D.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也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
22.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23.2016年4月21日,德国大众集团与美国环保署就解决尾气“排放门”事件达成原则性协议。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悬浮微粒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B.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可造成环境污染
C.含铅化合物导致人体蛋白质变性
D.汽车尾气可通过净化装置将碳氢化合物还原成CO2和H2O
24.下列气体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是( )
A.氧气 B.氨气 C.氯气 D.二氧化硫
25.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构想只涉及了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
B.氢能源是一次能源,目前已被普遍使用
C.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无开发利用价值
D.发展氢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
二、填空题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消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石油、煤炭、木材等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2)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3)碳中和是指不排放二氧化碳。
(4)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达到最大量的阶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场面震撼、激动人心。活动践行了环保理念。
庆祝活动伊始,56门礼炮交替鸣放70响,礼炮弹药燃烧后几乎没有留下灰渣,近乎零污染。
活动中使用的约2.4万平方米红地毯,是以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
飞机使用的新型“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其研制生产中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
广场上放飞了7万个充氦气的气球,这些气球都是由可降解的材料制成的。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7.礼炮弹药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
28.废旧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 。
29.“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的研制生产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 。
30.用氦气填充气球的原因是氦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性质稳定 。
31.(1)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填字母,下同)。
a.CH4 b.CO c.SO2d.NO
②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
a.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臭氧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
c.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 d.用FeSO4处理废水中的Cr2O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
a.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b.废干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2)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
②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NO2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NO2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科学使用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正确;
B.工厂废水应该经过处理后排放,B错误;
C.生活废水应该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正确;
D.城市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废物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2.C
【详解】A.因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区别在于能否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等,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废旧电池含有的铅、汞、锌、锰等重金属会污染环境,废旧蓄电池电解液也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错误;
D.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节约资源,保护水资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C。
3.D
【详解】A、绿色食品为生成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A错误;
B、白色污染指塑料等难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的污染,B错误;
C、有机食品是指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C错误;
D、因KIO3性质比较稳定,所以食盐加碘实质是在食盐中加入KIO3,D正确;
答案选D。
4.B
【详解】A.纯碱溶液碱性较弱,通常用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氯气为有毒气体,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故B正确;
C.硫酸溶液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用硫酸溶液吸收合成氨工业尾气(主要成分氨气),故C错误;
D.炼铁工业的尾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用烧碱进行尾气处理,炼铁工业的尾气CO常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或回收再利用,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NH4HCO3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N元素,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A项错误;
B.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常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项错误;
C.75%乙醇能杀菌消毒,利用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项正确;
D.硫化钠与Cu2+和Hg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体现还原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6.C
【详解】试题分析:A、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A正确; B、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正确;C、石油分馏、海水晒盐、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而煤的气化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的低,铌一钛(Nb-Ti)合金,它的熔点一般比纯钛要低正确,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侯氏制碱、绿色化学、煤的气化以及合金等相关知识。
7.B
【分析】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详解】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可以采用裂化的方法从重油中获得轻质油,即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答案选B。
【点睛】注意裂化与裂解的区别,裂解是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为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等。
8.C
【详解】A.常温下,pH小于5.6的雨水即为酸雨,正常遇水pH小于7,主要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故A错误;
B.在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错误;
C.煤中含有硫元素,“煤改气”有利于减少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气体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B
【详解】铜与酸不反应,水泥中的硅酸盐性质比较稳定,A、C两项被排除;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在酸雨中发生下列反应:CaCO3+2H+=Ca2++H2O+CO2↑最易被腐蚀。故选B。
10.B
【详解】A.脂肪酸不是有机高分子,故A错误;
B. 与 ,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两者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破风 8676”的5G射频收发芯片的主要成分是 Si,故C错误;
D.“深海一号”开采深海的天然气可作清洁燃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没有实现零碳排放,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D
【分析】可燃物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能源,产物不污染空气,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①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这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②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③乙醇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H2O,对环境几乎不产生污染;④乙醇之所以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由于许多植物(包括秸秆等)发酵都可以制得乙醇,其燃烧产物CO2、H2O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变成糖分,最终又可以转变成制取乙醇的原料。综上所述,②③④是乙醇为燃料的优点。
答案为D。
12.A
【详解】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H2,太阳能环保,资源相当丰富,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是最理想的途径,故A符合题意;
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在制取过程中需要高温,要消耗另一种能源,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用Na和水反应制氢气,消耗Na成本高,反应速率快,不易控制,安全系数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热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制氢气,在制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3.C
【详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A正确;
B.医疗上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B正确;
C.FeO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C错误;
D.为了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水质检测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Cl-、SO、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D正确;
故选C。
14.C
【详解】A.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产生污染物NO2,A不合题意;
B.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产生污染物NO,B不合题意;
C.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生成的H2O无污染,C符合题意;
D.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产生污染物SO2,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A
【详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答案选A。
16.D
【详解】A.豆浆主要是蛋白质,煮沸后变性,不是水解生成氨基酸,选项A错误;
B.汽油中无氮元素,氮氧化物产生的原因是内燃机的高温环境使空气中的N2与O2化合形成NO,选项B错误;
C.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C错误;
D.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生产加工腊肉、香肠等肉制品时添加亚硝酸钠,可以增加肉类的鲜度,并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能防止肉类变质并保持鲜红色,但亚硝酸钠有毒,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按规定添加,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7.C
【详解】A.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则在牙膏中添加Na2PO3F、NaF等均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故A正确;
B.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故B正确;
C.聚氯乙烯难降解,大量使用能够引起白色污染,且聚氯乙烯受热会放出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C错误;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18.A
【详解】A.用燃煤发电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碳中和理念,A符合题意;
B.用磷酸铁锂电池车替代汽油车,减少了汽油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理念,B不符题意;
C.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可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理念,C不符题意;
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理念,D不符题意;
故选A。
19.C
【详解】A.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使石蕊变红,虽然具有漂白性,但是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褪色,故B错误;
C.燃煤加入石灰石,石灰石分解生成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为硫酸钙,脱硫减小酸雨的形成,故C正确;
D、NO2与水反应时除了生成HNO3还有NO生成,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20.A
【详解】A. 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 电能是二级能源,故B错误;
C.氢气还可以构成燃料电池,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 煤的气化是让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液体燃料,均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由一次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是解答关键。
21.A
【详解】A.微生物法是采用某些细菌能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故A符合题意;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利用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C
【详解】A.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料来自石油等,家庭饮食所用的燃料为天然气、煤炭等,所以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A正确;
B.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先发生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再将热能向电能转化或向待受热物体的传递,B正确;
C.虽然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但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再生,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十分重要,C错误;
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来自太阳能向化学能(生物质能)的转化,所以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D正确;
故选C。
23.D
【详解】A.雾霾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它们的任意排放可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B正确;
C.铅是重金属,含铅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人体蛋白质变性,C正确;
D.汽车尾气可通过净化装置,利用气体中的氮的氧化物等,将碳氢化合物氧化成CO2和H2O,D不正确;
故选D。
24.A
【详解】A.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故选A;
B.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故不选B;
C.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故不选C;
D. 二氧化硫有毒,能引起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故不选D。答案选A。
25.D
【详解】A.由图可知,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氢能源是一次能源,但是开发氢能源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较高的技术,所以目前氢能源还没有被普遍使用,B错误;
C.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但是其热值高,产物环保,所以具由开发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C错误;
D.氢气作为能源,其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所以发展氢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D正确;
故选D。
26.(1)对
(2)对
(3)错
(4)对
【详解】(1)石油、煤炭、木材等物质中均含有有机物物质,则含有碳元素,正确;
(2)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也就是温室效应,正确;
(3)碳中和是指减小排放二氧化碳和充分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吗,错误;
(4)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达到最大量的阶段,到达峰值,正确。
27.正确 28.正确 29.正确 30.错误
【解析】27.礼炮弹药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说法正确,故正确
28.在垃圾分类的标准中,废旧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由题意可知废旧矿泉水瓶可以制作红地毯,是可以回收再利用,该说法正确,故正确
29.由题意可知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的研制生产选用的是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该说法正确,故正确
30.氦气是性质稳定的稀有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比空气小,则用氦气填充气球的原因是氦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性质稳定的说法错误,故错误
【点睛】氦气是性质稳定的稀有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比空气小是解答关键。
31. cd a b 聚氯乙烯膜 铝箔 瓷砖 2C+2NO2=2CO2 +N2 8MnO2+ 2Li2CO34LiMn2O4 +2CO2↑+O2↑
【分析】依据酸雨成因解答;中和法是用酸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处理水的方法;依据重金属来源解答;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单质和合金;由硅酸盐构成的物质为硅酸盐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为高分子材料;C元素的无毒气体为二氧化碳、含有N元素的无毒气体为氮气;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LiMn2O4,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根据原子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分析判断。
【详解】(1)①酸雨成因是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排放引起,与甲烷、一氧化碳无关,答案选cd;
②a.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氢氧化钙为碱,与酸发生酸碱中和,故a符合题意;
b.臭氧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发生置换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用FeSO4处理废水中的Cr2O,发生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③a.作物秸秆主要含有C、H、O等元素,露天焚烧,不会引起重金属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废干电池含有重金属,就地填埋能够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塑料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随意丢弃,能引起白色污染,不能引起重金属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铅为重金属元素,推广使用不含铅的汽油,有效避免重金属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①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单质和合金;由硅酸盐构成的物质为硅酸盐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为高分子材料,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箔,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瓷砖、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聚氯乙烯膜;
②活性炭吸附NO2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NO2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含有C元素的无毒气体为二氧化碳、含有N元素的无毒气体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C+2NO2═2CO2+N2;
③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根据原子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知,还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8MnO2+ 2Li2CO34LiMn2O4+2C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