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
分。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相符的是()
A.科学家通过完全归纳法总结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结论
B.细胞学说将细胞划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C.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2.某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
B.该病毒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C.该病毒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不能独立繁殖
D.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D.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核糖体B.染色体C. DNAD. RNA
5.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离子 NH4+ K+ Mg2+ SO42- Zn2+ PO43- Ca2+
浓度(mol/L) 2 1 0.25 1.2 1 1 0.8
A.NH4+ B.Mg2+2 C. Zn2+ D. Ca2+
6.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都是蛋白质
B.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西瓜汁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D.变性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仍可产生紫色反应
8.下列关于无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
B.运动员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主要与补充因大量出汗带走的钾、钠离子有关
C.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将种子晒干就是减少了其中自由水的量而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
9.油菜干种子的含油率高于大豆,蛋白质含量低于大豆。如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成脂肪后,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含量减少
B.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降低,细胞代谢减慢
C.油菜种子的脂肪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D.根据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推测,油菜干种子含水量高于大豆干种子
10.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含有2个二硫键。下图表示烫发的原理。下列有关角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肽键没有断裂,仅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
B.角蛋白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氨基酸形成角蛋白过程中,丢失的H仅来自氨基和羧基
D.烫发过程中涉及到二硫键的断裂和形成
11.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现设法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多肽链形成时要脱去29个水分子
B.除去3个甘氨酸后,能形成4条多肽
C.除去3个甘氨酸时需要消耗6个水分子
D.胰岛素的功能与该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将蓝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六种产物
C.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少量的核酸
13.下图甲、乙表示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组成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
B.若图中碱基相同,则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
C.甲、乙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均共有5种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含有甲,一共有4种
14.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高强度激光复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B.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是蛋白质分子运动的结果
C.去除膜上胆固醇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能促进膜上分子运动
D.本实验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和初始强度相同时间
15.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中心体,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
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16.用含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某真核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结构或物质中出现放射性的情况是()
A.细胞核有而叶绿体没有
B.核糖体有而中心体没有
C.蛋白质有而核酸没有
D.细胞膜有而线粒体没有
17.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差速离心法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B.植物学家施莱登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植物细胞学说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D.利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生物膜的流动性
1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C.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19.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具有方向性只能从细胞质基质运往内质网
B.经内质网正确加工后的蛋白质也通过易位子运送到高尔基体
C.易位子既进行物质运输又具有识别能力
D.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分工合作
20.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均分布于细胞核中
B.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都在结构③中完成
C.②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后可变为染色体
D.④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21.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某植物细胞置于较低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水直到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甲物质溶液中的H20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液中
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可能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22.水分子以简单渗透方式通过细胞膜,但扩散速度非常缓慢。科学研究证明,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快速运输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实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可以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水通道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
C.哺乳动物肾小管、集合管以自由扩散的形式快速重吸收水
D.水分子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3.下列属于自由扩散特点的是()
A.只能运输气体分子
B.需要载体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24.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B.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D.膜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5.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和排出部分物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出小肠上皮细胞
C.Na+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ATP的含量影响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血红蛋白是一种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结合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红素能使血液呈红色,其中的Fe2+是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关键物质;珠蛋白肽链有两种,一种是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ɑ链,另一种是非α链,包括β、 、y三种,各有146个氨基酸。下图表示血红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
示意图。
(1)珠蛋白的a链是由141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脱掉___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的,β、 、y三种非a链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缺铁情况下,人体各种组织细胞都处于缺氧状态,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构成“水膜”以保护蛋白质,强酸能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填“血红蛋白”或“豆浆”)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实验组,则样液的紫色程度较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27.(14分)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④是细胞骨架。
(1)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接受激素等分子的调节,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细胞膜行使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骨架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说,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内的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其在细胞中分布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右图表示在不同光照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情况。据图分析,叶绿体定位的特点和意义是:在弱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在强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如图表示部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I、COPII是两种类型的囊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细胞器甲与细胞器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含有多种___________________,能
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2)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再转移至甲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继续合成,产物经加工、折叠后由囊泡包裹转移至乙做进一步修饰加工,最后由囊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提供能量。
(3)假如定位在细胞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被膜小泡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COPI”或“COPII”)可以帮助这些蛋白质完成回收。
(4)黄曲霉素是毒性很强致癌物质,能引起核糖体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因此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下列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质的合成和运输受损严重。
a.细胞骨架b.唾液淀粉酶c.性激素d.胰岛素e.呼吸酶
29.(16分)如图1所示为主动运输的两种能量来源:依靠ATP驱动泵直接提供能量、依靠协同转运蛋白间接供能。图2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浓度梯度的关系。
(1)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载体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的结构基础。
(2)从图1中可知,主动运输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物质b向细胞内的运输所需能量不直接来源于ATP,而是直接来源于对物质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输,请分析依靠协同转运蛋白的运输为什么称为“间接供能”?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物质d的运输符合方式②。为进一步确定物质d的运输方式,研究小组将离体的肌肉细胞分为甲、乙两组,置于含有物质d的培养液中培养。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对物质d的吸收率。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对物质d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对物质d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期中生物参考答案
1-5 CADDC 6-10 DDCDC 11-15 BABBC 16-20 BBBCC 21-25 CADBB
26、(12分)(1)脱水缩合(1分) 140 (1分)
组成这三条链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2)缺Fe2+,血红素的合成受损,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缺氧
(3) 豆浆 盐酸 实验组
27、(14分)(1) 糖被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 ②蛋白质 蛋白质纤维
(3)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4) 汇集到细胞顶面,最大限度吸收光能 移动到细胞两侧,避免被强光灼伤
28、(每空1分,共8分)(1) 高尔基体 水解酶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3)COPI (4)b d
29、(16分)(1) 磷脂双分子层 选择透过
(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3)物质c维持细胞内的高浓度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
(4) 甲组对物质d 的吸收率大于乙组 主动运输 甲组和乙组对物质d 的吸收率大体相同 协助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