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滑轮
一、明确目标:
1、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
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
4、会分析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自主预习:
1、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 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 ________的杠杆。
2、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但_______,它的实质是 ______ 。
3、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可以_____,又能够 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
么作用吗?
2、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
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
表一中:滑轮不动,不能___ 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表二中:滑轮__ _,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____ 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可得出的关系是: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下图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相当于一个 杠杆, 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动滑轮省 。 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可得出的关系是:
友情提示: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力的大小关系。
总结: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若不考虑摩擦,F=G,s=h. V绳=V物 实质是一个 。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要费2倍的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若不
考虑摩擦,F=1∕2 (G物+G动),s=2h. V绳=2V物实质是一个 。
探究活动二: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
讨论并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
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把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并动手组装)
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钩码被几段绳子承担? 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
进一步分析得出:使用滑轮组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由什么决定?__________;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
2、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 ,又可以 。
3、省力公式: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省了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就费了几倍。
即:(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F=,则, S绳=nh物 V绳=nV物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若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时F=(2)若必需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时F=(G物+G动) 则,S绳=nh物V绳=nV物
四、当堂反馈:
1、如果每一个滑轮重为G轮,所提升物体重力为G,则使用定滑轮时,F=______________;使用动
滑轮时,F=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 ( )
A.A方向拉力最小; B.B方向拉力最小;
C.C方向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
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
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 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五、拓展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 )
3、如左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将沙匀速向上提升2m,
已知沙重184N,动滑轮重6N,桶重10N,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4、右图是人们利用滑轮组工作的情景。使用该机械的
好处是:即能 ;又能 。
5、物体重98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至少要用 N的力.
6、如图8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合适的绕线方法。
7、下图9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8、站在地面上的人,利用图10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绳方法。(要求图中滑轮都使用)
9、如图物体重18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匀速上升了2米,.求:
(1)不计动滑轮重,求拉力F;
(2)若动滑轮重20N,求拉力F;
(3)绳自由端(F处)上升的距离.
10、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重为50N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为20N,求:
(1)拉力F;
(2)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11、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力F将重为40N的物体A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左移动,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求:
(1)拉力F;
(2)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六、课后检测:
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用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3、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4、弹簧秤A和B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N,若不考虑秤重,滑轮重及摩擦,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30N和30N; B.30N和20N; C.20N和20N; D.20N和30N.
5、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滑轮重量和摩擦的情况下,G1和G2之比为 ( )
A、1:2 B、1:1 C、2:1 D、4:1
6、如图是用滑轮组把陷入沟里的汽车拉出来的两种方法,你看哪种方法更省力? ( )
A、上图的方法 B、下图的方法 C、两图的方法一样 D、无法比较
7、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8、如图所示,物重为250 N,每个滑轮重50 N,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___ N,当物体上升2 m时,则绳子自由端在竖直方向移动了 m。
9、使用一滑轮组吊起重物,若拉绳子的力为200 N,重物提起1 m,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5 m,那么物重为____ N。请在右边画出该滑轮组的装
配图.要求拉力方向向上。(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第10题)
10、如上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及重力,水平桌面上放一重100 N的物体A,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 N, 当用力F拉绳子的自由端使A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为 。
1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为300 N的物体提起,如果使用的动滑轮重30 N(绳子自重和摩擦均不计)。
①F至少是多少才能匀速提起物体?
②若物体被提升1.5 m,需将绳子向上拉多少米?
③若再拉一个物体G′,拉力F增大到130 N才能将物体匀速提起,则重物G′重多少?
质疑与反思:
图3
1.钩码G= N
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读数F=_____N,
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
F G(>、<、=)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
4. 弹簧秤移动距离s 物体移动距离h
5.以桌面为参照物图1 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
1.钩码G= N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N,
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
4. 弹簧秤移动距离s 物体移动距离h
5.以桌面为参照物图2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
图3
图4
图5
图10
图9
图8
第6题
第5题
第7题
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