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淤滩(yū) 干瘪 纤绳(xiàn) 绯红
B.勒进(lè) 隧洞 胚芽(pēi) 柁手
C.喷薄(bó) 迷惘 蜗行(wō) 翡翠
D.熄灭(xī) 捷报 埋没(mái) 沧茫
2.【新独家原创】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经过无数战火的洗礼,他虽然伤痕累累,但也淬炼成了钢铁般的意志。
B.日本侵华的年代,我抗日军民在血雨腥风里为民族独立进行殊死搏斗。
C.诈骗分子取义成仁,利用各种方法逃避打击,四处行骗。
D.今天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过富裕生活的愿望。
3.【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破旧”“疲惫”“干瘪”“簇新”这几个词都是形容词,在诗中起修饰限定作用。
B.“我的祖国”“黑色闪电”“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参天大树”的结构完全相同。
C.“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这句诗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4.【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B.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C.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因为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所以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
D.朗诵诗歌,能否掌握朗读的技巧,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
5.【学科素养·语言运用】(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请选出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 )
①串点成线,连线成廊,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②长江延续着中华儿女的红色血脉,传承着中华儿女的红色基因
③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前行的足迹
④这条线路引导人们在回溯红色历史时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
⑤“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选择其中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的节点
A.②④①③⑤ B.⑤①②④③
C.②③⑤①④ D.⑤①④③②
6.【新独家原创】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等。
B.《梅岭三章》中“三章”是“三首”的意思。诗歌表现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C.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D.《海燕》是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战争与和平》等。
7. 【学科素养】(2022吉林磐石期中)综合实践。(9分)
学校开展“我的课堂·我成长”活动,现在请你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诗歌课堂·我能解】
课堂上,小美同学在朗读诗歌中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她解决。
祭歌(节选)
穆 旦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1)【语言运用】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2分)(Y9201001)
留 下 了 英 灵 化 入 树 干 而 滋 生
(2)【语言运用】朗读这一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活动二:辩论课堂·我参与】
(3)【思维能力】班级开展关于“成才”的辩论会,正方认为“逆境出人才”。(5分)
①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定的观点应该是:
。(1分)
②请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4分)
答:
二、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14分)
祖 国 谷 禾
小小的祖国 掌心上的祖国 舌尖含着的祖国 糖的 蜜的 一只河蚌里吐蕊的祖国 花的 草的 十万树鸟鸣飘香的祖国 黑眼睛黄皮肤的祖国 编花篮的祖国 山高路远的祖国 云的 风的 打马向西的祖国 河的 海的 碧波荡漾的祖国 哈哈笑的祖国 长不大的祖国 秋风里挂红灯的祖国 歌的 舞的 城楼上挥手的祖国 不夜的 无眠的 火树银花的祖国 比天大 比地大 比笔管里的墨水大的祖国 比父亲的瓷碗大 比母亲的乳房大 比你的苦难大 比我的欢笑大 比每天升起的太阳大的祖国 我的小小的 呵在心跳里的 亲亲的 祖国啊——
8.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前三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祖国。(3分)
答:
9.【学科素养·审美创造】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第三节诗展现的情景。(4分)
答:
10.诗歌的第四节所描写的内容以及抒发的感情是怎样的 请你简要谈谈。(3分)
答:
11.“我的小小的/呵在心跳里的/亲亲的/祖国啊——”中的“呵”用得十分巧妙,请你试作分析。(4分)
答:
(二)【学科素养】(2023山东博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9分)
听 笋
徐 迅
①也不是突然闯入这片竹林的。昨晚抵达这里,我们本就打算游览这座山的竹海。等吃过了早饭,我们就会出发。只是早晨醒得早,我起床推开窗子,发现下榻的宾馆就在竹林里。于是我出了宾馆,信步就走进了这一大片竹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半夜里听到的雨淋声,竟不是下雨,而是风吹竹林时竹叶发出的簌簌声。
②风停了,竹林无边地安静下来。竹林梢上有竹林鸟的叫声。眼前竹子秀颀的枝干湿淋淋的。竹叶上蓄着的露珠,不时地往下嘀嗒。静静地走在竹林里,空气异常清新。我贪婪地张开嘴巴,就有一滴露珠在额头沁凉一下,然后滚进了嘴里,嘴里有一丝甜甜的味道。越往竹林的深处走,鸟声就越远,代替它的是一种噗噗的声音。声音沉闷且有节奏。伴随这种声音的,还有一种突然的炸裂声。那声音“啪”的一下,仿佛过年时一个淘气的孩子,放了一个炮仗就突然转身跑了。
③定了定神,我四下里张望,这下就看见遮天蔽日的竹林里,生长着一大片的竹笋。不是雨后春笋,春笋也咕嘟嘟冒着。这里一株,那里一株,遍地都是。胖乎乎、圆滚滚的竹笋,头顶着金黄色的竹箨[注],身子被厚厚的笋衣紧紧地包裹。在高高的翠竹下,在浅浅的草丛或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缝里,都能看见它的身子。有的探头探脑,调皮地抖落笋衣上晶莹的露珠;有的还很羞涩,躲在一些灌木里,待微风吹动灌木的绿叶时,它才露出毛茸茸的笋尖。
④仔细听,原来这声音全是它们发出来的。竹笋们的喧闹,有点像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拳打脚踢。那噗噗之声先从竹箨里出来,待终于撑破竹箨,它就发出啪啪的剥离和拔节声。声音落处,若认真地看,还可以看到竹箨自然张开的样子,那啪的一声,仿佛就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驻足聆听,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竹林里此起彼伏,全是噗噗啪啪的声响。整个竹林似乎都响动了起来,使人如同置身一家医院的婴孩房一般,周遭全是活泼和新鲜。
⑤太阳出来了。阳光被细密茂盛的竹叶遮挡着。偶尔从竹叶缝隙里射进来的阳光,只要照射到竹笋的身上,那竹笋立即纤毫毕现,有的还伸出一两片细嫩的绿叶,像是竹林里的一个梦。放眼望去,金褐色的笋衣拥抱着笋尖,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金属光泽。而在它的头顶,那些高大的竹林,浓浓密密的枝叶径自摇曳,竹子亭亭玉立的,宛若一个个身披绿纱的妙龄女子轻挪着脚步,恬静而优雅。
⑥很快,就有人喊我回去吃早饭了。那一天我们也如约游览了天柱山的竹海。无涯的竹林确实像是一片大海,竹林的大海。竹海里波浪起伏,有时汹涌地荡起层层碧波;有时平静,像是一匹长长的绿绸。满目青翠、幽深和清凉——后来,我还看到了竹林里的瀑布、溪流,吃到了春笋制作的各式佳肴。但因为记得早晨听到春笋的拔节声,面对鲜嫩的竹笋,我却不敢动一下筷子了。
(原载《解放日报》,有删改)
[注] 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2.【思维能力】文中多次写到作者置身竹林听到的声响:有① 发出的簌簌声、竹林鸟的叫声,还有② 发出的“噗噗”声,以及竹箨破裂和③ 的瞬间发出炸裂般“啪”的声音。(3分)
13.【审美创造】请按要求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6分)
(1)我贪婪地张开嘴巴,就有一滴露珠在额头沁凉一下,然后滚进了嘴里,嘴里有一丝甜甜的味道。(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答:
(2)整个竹林似乎都响动了起来,使人如同置身一家医院的婴孩房一般,周遭全是活泼和新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答:
14.【语言运用】根据提示,体会并分析第③段的妙处。(6分)
①段落结构之妙:先总写竹笋遍地都是,再分写 和 。
②描写用词之妙:体会“咕嘟嘟”这个词语的生动之处。
答:
③语言表达之妙:模仿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描写春天的一种植物。
答:
15.【思维能力】文章题为“听笋”,作者为什么要在第⑥段花费笔墨写天柱山的竹海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三、写作(40分)
16.(2022湖南永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正处在人生岔路口的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请以“因为有 ,所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1.C A.纤qiàn。B.勒lēi,柁→舵。D.沧→苍。
2.C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用在这里褒贬不当且不符合语意。
3.C 句子的主干是“企鹅躲藏”。
4.A B.并列不当,“诗歌”包括“古典诗词”,应删去“和古典诗词”。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是……”。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5.C 通读所有句子可知,文段论述的话题是“长江红色基因传承”。②句点明观点,为首句;③句“也见证了”承接上文,继续论述长江的意义;⑤句以“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举例,写具体活动;①句“串点成线,连线成廊”承接“节点”一词,继续写活动内容;④句总结活动的意义。故最恰当的排序为②③⑤①④。
6.D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高尔基自传体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7.答案 (1)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2)D
(3)①顺境出人才
②(示例)a.许多人虽然在逆境中成才,然而他们成才的关键绝不是逆境,而是主观能动性的高度发挥。逆境并不是成才的保证,它甚至会消磨才华,扼杀人才。b.顺境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才成长,也能使人成才。富兰克林,家财万贯,他利用自己的财富投入避雷针等科学发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成就伟大的一生。
解析 (1)划分朗读节奏时,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本题“留下了英灵”与“化入树干”是连动的成分,应停顿;“而”前要停顿。
(2)由题目《祭歌》可知,这是一首祭奠亡魂的诗,所以应用深沉的语调来读。
(3)①既然正方的观点是“逆境出人才”,那么反方的观点就是“顺境出人才”。
②此题可从逆境对于成才的负面作用和顺境对于成才的推动作用等方面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8.答案 弥足珍贵的祖国;幅员辽阔的祖国;庆祝丰收的祖国。
解析 诗歌描绘的角度可由每节中的关键词看出。从第一节中的“掌心”“舌尖含着”等,可见祖国的珍贵;从第二节中的“山高路远”“打马向西”等,可见祖国的辽阔;从第三节中的“秋风里挂红灯”等,可见祖国在庆祝丰收。
9.答案 (示例)秋风传送着丰收的气息;幸福的人们跳起欢快的舞步,唱起优美的曲子;我们古老的祖国,也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啊,那是幸福的人儿在向他的祖国倾诉衷肠。
解析 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描述,如抓住“哈哈笑”“歌”“舞”“无眠”等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
10.答案 在诗人的笔下,祖国是伟大的,无法用笔墨来形容,也不能用亲情来衡量。在祖国面前,个人的苦难和欢笑是微不足道的。但祖国又是小巧玲珑的,可以让爱她的人把她珍藏在心里,和心跳融为一体。这一节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解析 诗人在这一节把祖国同许多事物进行了比较,以祖国之不可衡量的大和可以融进心里的小表达出他对祖国的热爱。
11.答案 (示例)生动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把祖国视若珍宝的心情,能让人感受到诗人仿佛正在用整个心来呵护祖国。在诗人的笔下,“祖国”此时已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她已经植根于诗人的心中,需要诗人用生命来呵护。
解析 这里的“呵”是“悉心呵护”的意思,明白这一点就懂得诗人那颗热爱祖国的心了。
12.答案 ①竹叶被风吹动(或:风吹竹叶) ②竹笋在竹箨里生长 ③竹笋拔节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跳读文章,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锁定寻找答案的语段范围,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根据第①段中“原来我半夜里听到的雨淋声,竟不是下雨,而是风吹竹林时竹叶发出的簌簌声”可知,簌簌声是竹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根据第④段中“那噗噗之声先从竹箨里出来,待终于撑破竹箨,它就发出啪啪的剥离和拔节声”可知,噗噗声是竹笋在竹箨里生长的声音,啪啪声则是竹笋拔节的声音。
13.答案 (1)“贪婪”原意为渴求而不知满足,含贬义。文中贬词褒用,生动写出“我”漫步竹林尽情呼吸清新空气的情态,充分体现了“我”内心的愉悦和惬意。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充满声响的竹林比作一间婴儿房,形象地写出了竹林里春笋生长拔节声的此起彼伏,表现了竹笋生长时蓬勃的生命力。
解析 (1)“贪婪”原意为渴求而不知满足,含贬义。联系前句“静静地走在竹林里,空气异常清新”可知,“贪婪”在句中不是贬义词,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行走于竹林当中,尽情呼吸着异常清新的空气的情态。联系作者在句中描写的自己的感觉“嘴里有一丝甜甜的味道”可知,表现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愉悦与惬意。
(2)从修辞角度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全是噗噗啪啪声音的竹林比作一家医院的婴孩房,结合“周遭全是活泼和新鲜”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剥离和拔节时带给人的活泼、热闹和新鲜之感,表现了竹笋生长时蓬勃的生命力。
14.答案 ①竹笋的样子(或:竹笋的模样) 竹笋的情态
②“咕嘟嘟”是拟声词,模拟出春笋竞相冒出时的声音,使人不禁联想到春笋冒出的动态,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示例)在幽静的乡间小路旁,在春意盎然的公园里,在流水潺潺的小河边,都能看到一簇簇的迎春花。有的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着天;有的独立枝头,奋力向路人展示自己娇美的姿态。
解析 ①由第③段“不是雨后春笋,春笋也咕嘟嘟冒着。这里一株,那里一株,遍地都是”可知,先总写竹笋遍地都是。由“胖乎乎、圆滚滚的竹笋,头顶着金黄色的竹箨,身子被厚厚的笋衣紧紧地包裹”可知,写了竹笋的样子(或:竹笋的模样)。由“有的探头探脑,调皮地抖落笋衣上晶莹的露珠;有的还很羞涩,躲在一些灌木里,待微风吹动灌木的绿叶时,它才露出毛茸茸的笋尖”可知,写了竹笋的情态。
②“咕嘟嘟”是一个拟声词,结合“不是雨后春笋,春笋也咕嘟嘟冒着”可知,这里是模拟春笋争先恐后冒出地面的声音,让人不禁联想到春笋冒出的动态,很有画面感,写出了春笋的生机和活力。
③开放性试题,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及句子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描写春天的一种植物即可。
15.答案 作者在竹林中听到竹笋生长的声音时,就惊奇于竹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而天柱山竹海的壮阔景象,正是这遍地竹笋长成后形成的,这使作者对竹笋所蕴含的强大生长力量更生敬畏之情。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语段,联系全文内容分析。上文主要写作者在竹林中听到竹笋生长的声音时,惊奇于竹笋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本段的描写,表现了天柱山竹海的壮阔景象,而这壮阔之景正是这遍地竹笋长成后形成的。此景引发作者对竹笋所蕴含的强大生长力量更生敬畏之情。
16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需要慎重思考,补全题目。注意题目前后是因果关系。可以写成记叙文,如“因为有爱,所以幸福”“因为有你,所以快乐”“因为有理想,所以我努力”等,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把“因为”的一面写详细;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因为有梦想,所以要奋斗”“因为有担当,所以有梦想”等,确立一个鲜明的论点,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围绕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用鲜活的事例和细致的分析说服读者,并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让说理更严密。
【例文】
因为有你,所以有爱
爱是人间的四月天,让人间充满温暖;爱是无私的先忧后乐,让人间充满希望;爱是无我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人间充满正义。因为有你,所以有爱。
关 爱
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往往让人难以忘怀。上小学时,有一年冬天,我受到了一位老奶奶的帮助。老奶奶开了一家早餐店,我经常去那里吃早餐。有一天,我起晚了,上学时间很紧张。我来到早餐店,老奶奶发现我和平时来的时间不一样。只见她转过头,充满歉意地对一位顾客说:“对不起,我先帮这个小姑娘做早餐,她急着上学。”那位顾客眉头一皱,但是也点点头同意了。老奶奶很快就帮我做好了早餐,把它递给了我,而后转头又去做那位顾客的早餐……一份看似普通的早餐,却蕴含着他人的关爱,让人难以忘怀。
博 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来自一千多年前的博爱。现在,也有一位老师像杜甫一样博爱,她就是张桂梅。为了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读上书,她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中。为此,她没日没夜地奔波。她虽然多种疾病缠身,但仍在为学生辛苦操劳。
有一次,张桂梅上课时,发现一个女生不在教室。为了弄清楚原因,她走了十几里山路去那个女生家。可是到了后,女生家却大门紧闭。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张桂梅突然想到:他们在田里。因此,她来到田里,看见那位女生正在地里和她的父母一起掰苞米。她心痛地抱住那个女孩,同她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跟我回去读书。我给你们两百块钱,你们找人掰苞米。”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份来自老师的爱,会永存于她的学生的心中,永不褪色。
国 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红34师师长陈树湘很好地践行了这句名言。他在被敌人抓住后,宁死不屈,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牺牲时,年仅29岁。当地百姓为其壮举所感动,悄悄地将陈树湘的遗体掩埋在潇水河畔。陈树湘烈士以死明志,铸就忠魂。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
因为有你们的无私奉献,所以有了充满大爱的人世间。我也要传承这种精神和爱!
【点评】 小作者补题为“因为有你,所以有爱”,全文围绕“爱”来展开。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晰、思路明了;小标题紧扣标题中的“爱”字,从平凡人的关爱、老师的博爱、英雄的“国爱”三方面写出“爱”的含义,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开头运用了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辞,结尾升华主旨,首尾呼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