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07:4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淤滩(yū)   熏黑  纤绳(xiān)  笑涡
B.阎罗(yán)  蠢笨  捷报(jié)  婉惜
C.绰号(chuò)  荣膺  官讳(huì)  装饰
D.耄老(mào)  皲裂  绮绣(yǐ)   负箧
2.(2023山东威海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老艺术家出神入化的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B.“五一”的威海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C.伴随着天福山起义振聋发聩的号角,革命的火种迅速蔓延开来。
D.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3.【新考法·语法综合】(2023山东滨城二模)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结晶,是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A.“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
D.“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
4.(2023山东阳信集团校月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5.以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刘绍棠善于塑造人物,他在小说《蒲柳人家》中刻画了富有民族正义感的何大学问、聪明机智的何满子和泼辣心善的一丈青大娘,颇有乡土气息。
B.《战国策》中真实记录了强大的秦国和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外交斗争。面对傲慢的秦王,唐雎一出场便以咄咄逼人气势直斥暴秦,直接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C.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里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和严峻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的意象,唱出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D.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里表现了她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展现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抒发了知音难觅、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
6.[含评分细则]根据提示默写填空。(6分)
(1)马作的卢飞快,        。
(2)        ,八年风味徒思浙。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4)《定风波》中写出游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咏长啸的句子是:        ,        。
(5)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      ,       
7.[含评分细则]名著阅读。(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      。(1分)
(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3分)
8.[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2023湖北恩施中考)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班级开展以“家有佳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8分)
  材料一:家风自上而行于下。习近平谈家风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齐其家者,须先修其身。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
  材料二:谦恭仁善、孝亲敬老、好学上进是李应昇家族的家风;清廉俭朴、勤奋上进、忠勇报国是左宗棠家族的家风;代续书香、讲究孝悌、牺牲自我是谭嗣同家族的家风。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三:宋神宗元年七月,苏迈赴德兴上任,临行时,其父苏轼赠送一方砚台给他,并题写《迈砚铭》: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
(1)【文化自信】任务一:结合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家有佳风”的主题活动。(3分)
答:                              
                               
                               
                              
(2)【语言运用】任务二:阅读材料三中的《迈砚铭》,探究它体现了苏家哪些家风。(3分)
答:                              
                               
                               
(3)【思维能力】任务三:主题活动中,在“我家有佳风”分享环节,同学们发现部分家风与职业有关。世代经商的小明家,家风是“诚信是金”;代代从教的小红家,家风是“有教无类”。请你推测医学世家的小雨家家风是什么 (2分)
答:                             
二、阅读(42分)
(一)[含评分细则]【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湖北咸宁五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9—11题。(6分)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②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④,谙尽⑤孤眠滋味。都来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①香砌:有落花香味的台阶。②月华:月光。③练:白色的丝织品。④攲(qī):倾斜。⑤谙(ān)尽:尝尽。⑥都来:算来。
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甲】词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甲】词中“霜满地”借边塞的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也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C.【乙】词中“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孤寂的心情。
D.两首词都写秋天的景象,“雁”“霜”“坠叶”“银河”是秋天特有的意象,作者都只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秋夜。
10.【学科素养·审美创造】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几句词。(2分)
答:                              
                               
                               
1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甲】【乙】词下片哪个字分别为核心词 分别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二)[含评分细则](2023山东威海中考改编)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16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
  【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 ①恶(wū)乎:怎样。②造次:急促、仓猝。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其人舍然大喜
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D.①不以其道得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
14.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译文:                              
16.【甲】【乙】两文阐述的观点是            ,请另举两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5分)
答:                              
                             
(三)[含评分细则](2023山东奎文新华中学月考)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21分)
剪春秋
①老李是一位剪纸艺人,听说“网络直播”非常流行,对此非常感兴趣。尽管自己不是很懂电脑,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小李给自己在网上注册了一个直播账号。
②每天下午是老李的直播时间,小李会帮他调好摄像头,帮他关注直播间的评论,等等。
③直播的第一天,正处寒冬,窗外的寒风让人颤抖。很快,老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观众。在儿子的提醒下,他赶忙摆好自己的剪刀和朱纸。“爸,观众想让您剪一张适合春节用的剪纸,毕竟年关将至。”
④“好,这就开始。”老李摆弄着他手中的剪刀,灯光下,幽幽银光泛着光晕,映着老李花白的鬓角。银刃在他灵活的十指下转动自如,老李眼神放空,显得如此深邃。剪刀在朱纸上翻转,银刃一次次精准地裁出一道道印记。不到10分钟,一个崭新的“福”字就出现在眼前。老李将它缓缓展开,“爸,剪得真好,观众给您送了很多礼物。”老李点点头。
⑤老李性格随和,凡是粉丝们想让他剪什么,他基本都会答应。他的粉丝越来越多,很快就突破了一千,甚至还上了热搜榜。
⑥他这一剪就是一个春秋。
⑦很多心细的粉丝早就发现,老李剪纸的时候总是不看自己手上的朱纸,而将目光偏向别处。每当有粉丝问及这事,他总是让小李回复粉丝:“没什么,我早就习惯了。”
⑧一天,直播间突然来了一位“粉丝”,直接留言:“我看你就只会剪这区区几种花样吧。”一旁管理直播间的小李见状大怒,“爸,你看这人怎么这样,说您花样单调。来,我帮您把他禁言。”可老李摆摆手,“没事儿,让他说。”
  ⑨小李虽然气不打一处来,但还是遵从了父亲的要求。
⑩“我是小张的粉丝,他也是剪纸的主播,我看,你要是有本事,就跟他来一场比赛。”刚发完,这“粉丝”就退出了老李的直播间。
老李儿子见状,马上跟住了这“粉丝”,发现这粉丝已经开始直播了。嘿,还正是直播剪纸。“真是缺德。”小李马上看出了这背后的端倪。
原来,他是直播平台上另外一位主播——小张,也是直播剪纸的。比起老李经常剪的传统剪纸,他算是什么都剪。动物啦,汉字啦,小人啦,样样都剪。
小张也是无意中在热搜榜上找到了同样剪纸的老李。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小张便起了嫉炉之心,他进入了老李的直播间发现老李的剪纸仅仅只是传统的几个字,比起自己根本没什么花样,本是争强好胜的他心里可谓“各种不服”。
于是小张就在自己的直播间跟粉丝们诉苦,“你们看看这个老头,剪得没我好,完全拘泥于传统,可粉丝却比我多,还在热搜榜上。”其中有个粉丝回了小张一句,“你跟他比试比试不就得了,一比,便知高低。”
这天直播结束后,小李把事情都告诉了老爸。“可以,告诉他,我跟他比。”老李拍拍手。“爸,您这么有把握 ”“是!”老李厉声道。
小李和主播小张约定,比赛就是一幅春季或秋季的作品。
比赛当天,不出10分钟,小张便完成了一幅“莺啼树梢”的作品,在朱纸上,一只红莺站在柳树枝头,仿佛正在啼叫,好像随时会飞出这张纸,整幅画画面灵动而富有春的生机。
小张早早结束作品,闲得无事,便进入老李直播间观战。
小李把情况都告诉了老爸。老李不急不慢,缓缓地拿出朱纸和银刃,窗外的阳光肆意地铺洒在朱纸上。一如往常,老李的眼神显得非常深邃,望向别处。老李将朱纸折成四份,一刀开合,一刀裁开,手指灵活地在朱纸上飞舞,时快时慢。
太阳渐渐西移,将老李的脸庞映照得别样红润。
老李的作品用了一个多小时。
当小张在直播间看到这幅作品时,惊讶充满了他的内心。
朱纸折成了四份,没有展开时,是一棵矮矮的枫树,有几片枫叶迎风飘落,而将它展开,却又是另一番天地。老李缓缓展开朱纸,同样的“莺啼树梢”!
妙哉,春现于眼前,而秋隐于之后,不得不服!
小张在那天夜里注销了自己的直播账号。
小张在老李的直播间里观战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老李的眼睛。同样作为一个剪纸出身的人,他知道,那是剪刀留下的伤痕。确实,老李之所以剪纸时看着别处,是因为他是个盲人。他跟着师傅学艺时,一次练习中不慎被剪刀弄伤了双眼,从而导致失明。小张自愧不如,他深知网络直播是一面镜子——人性的镜子。
老李以盲人的身份,剪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有改动)
17.小说围绕老李写了哪些事 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6分)
  让儿子给自己注册直播账号→①          →回复粉丝习惯不看朱纸→②          →③          
18.【学科素养·语言运用】倘若小张注销直播账号后,小李在爸爸直播间留言板上发现了小张的留言。请你根据上下文情节,写出留言内容(不超过80字)。(5分)
答:                              
                               
                               
19.【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第—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答:                              
                               
                               
20.【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优秀文学作品的结尾都是独具特色、令人赞叹的。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这篇小说结尾的写作特色及效果。(6分)
答:                              
                               
                               
三、写作(50分)
21.[含评分细则](2023山东威海经开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那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滴中,去感受最真实的生命印记。
请以“那一天,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答案全解全析
1.C A.纤qiàn。B.婉→惋。D.绮qǐ。
2.C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号角。
3.B “不管……都……”表示条件关系,这是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4.B 通读这几个句子可知,语段谈论的话题是“阅读”。④句为首句,提出问题。②句给出答案,应紧随其后。①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因此①句应该是第三句。“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从而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因此③句应该是第四句。⑤句是总结句,应该位于末尾。故排序为④②①③⑤。
5.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其中有不少章节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虚构的文学故事。因此,认为“《战国策》中真实记录了强大的秦国和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外交斗争”不完全正确。
6.答案 (1)弓如霹雳弦惊 (2)四面歌残终破楚 (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5)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6)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评分细则】 每小题1分,共6分。
7.答案 (1)周进 (2)士人(或:读书人) 理想社会 讽刺
【评分细则】 每空1分,共4分。
解析 (1)解答本题,需要对本回情节有具体的了解。“周学道”即周进,与范进有着相似的命运。范进得到他的关照,才中了举人。
(2)“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儒林外史》主要刻画了这一类人。除此之外,作者还塑造了一些贤者奇人,以此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鲁迅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其讽刺笔法可以借助《范进中举》一文品味。
8.答案 (1)家风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家风对家族兴衰影响深远,家风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
【评分细则】 每点1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2)做人要品行端正,治学要推陈出新,为官要公心为政。
【评分细则】 每点1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3)(示例1)医者仁心 (示例2)悬壶济世 (示例3)救死扶伤
【评分细则】 内容符合职业特点2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由材料一“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材料二“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可知,家风对家族兴衰影响深远,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由材料三“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可知,家风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2)结合“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可知,苏家的家风强调做人要品行端正,治学要推陈出新,为官要公心为政。
(3)结合题干中“医学世家”可知,小雨家的家风应与行医相关,如:救死扶伤。内容符合职业特点即可。
9.D “银河”不是秋天特有的意象。【甲】词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和【乙】词中“夜寂静,寒声碎”等都是从听觉角度进行的描写,由此可知,作者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了秋夜。
10.答案 这几句词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词人举酒未饮,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词人将无法排遣愁情写得凄切,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评分细则】 手法1分,分析1分,共2分。
解析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的意思是: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愁肠已断”和化酒成泪,都是夸张的表述,所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既言肠已被愁剪断,酒自是无法入肠使人醉,但还能在人的眼中化作一泓清泪,以“酒”和“泪”点出作者怀乡思人的苦闷愁绪,将人心难以承受的愁苦,表现得更为凄切。
11.答案 【甲】词“泪”字,“泪”包含着戍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对朝廷软弱的愤懑不平。抒发了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乙】词“愁”字,写词人借酒浇愁的情景、孤枕难眠的愁苦神态、无计回避的怀旧思念之愁。抒发了词人长期客居他乡的思亲思乡之情。
【评分细则】 核心字词1分,分析1分。
解析 【甲】词下片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收束全词,句中的“泪”字中流露出将士们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为核心词。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乙】词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所以核心词是“愁”。借酒解忧愁,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但已先化作泪。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抒写了词人孤眠愁思的情怀。
12.B A.舍:舍弃;同“释”,解除、消除。B.患:意思相同,都是“祸患,灾难”的意思。C.使:假如;派遣。D.得:同“德”,感恩、感激;与“无”连用,表推测。
13.C A.而: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B.与:意义与用法相同,都同“欤”,语气词。C.为:为了;替。D.以: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按照。
14.A “鱼,我所欲也”是判断句。A项是一般陈述句,B、C、D项是判断句。
15.答案 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②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
【评分细则】 每小题2分,意思对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①重点词:是,这;耳,罢了。②重点词:去,背离。
16.答案 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
(示例)邓世昌誓死保家卫国,李大钊为信仰慷慨就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邓稼先为科研事业奉献终身。(列举两例即可)
【评分细则】 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只举出一个事例得1分。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 第一问,根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可知,【甲】【乙】两文都主张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第二问,根据平时积累,列举两个舍生取义的事例即可。
[参考译文]
  【乙】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如果不按照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享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按照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 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17.答案 ①给粉丝剪福字 ②答应与“粉丝”小张比赛 ③剪出别样的“莺啼树梢”(或:赢了小张)
【评分细则】 每空2分,共6分。
解析 解答情节的梳理和概括类题目,要先明确答题区域,根据空缺处前后的情节,找出待补情节对应的段落,然后概括事件。
18.答案 (示例)对不起,我输了,输掉了技艺,也输掉了人品。您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您崇高的品质、精湛的技艺,让我输得彻彻底底。我决定注销直播账号,再也不直播剪纸了。
【评分细则】 符合情境2分,得体2分,流畅1分。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可知,刚开始小张是出于对老李人气的嫉妒才向老李发起挑战的,比赛时他感受到了老李精湛的剪纸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热爱,比赛结束后他自愧不如,甘拜下风,选择退出直播间。据此拟写留言内容。
19.答案 不能删去。这三段内容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小张的身份和他挑战老李的原因,体现了小张的心胸狭隘,反映了网络直播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性美丑的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评分细则】 判断1分,理由3分。
解析 通过小说记述的内容可知,这三段采用了插叙的手法,由“他是直播平台上另外一位主播——小张,也是直播剪纸的”可知,这部分内容交代了小张的身份;由“‘同行是冤家’,小张便起了嫉妒之心”“你们看看这个老头,剪得没我好,完全拘泥于传统,可粉丝却比我多,还在热搜榜上”分析,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小张的心胸狭隘,反映了网络直播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性美丑的主题;由“你跟他比试比试不就得了,一比,便知高低”可知,这部分内容交代了小张挑战老李的原因。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三个段落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所以不能删去。
20.答案 本文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通过小张发现老李眼睛的问题后,揭示他是盲人的事实,补叙了老李失明的原因,再写他以盲人身份剪了一个又一个春秋,照应了文题,言已尽而意无穷。
【评分细则】 写作特色3分,表达效果3分。
解析 “小张在老李的直播间里观战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老李的眼睛”写出小张发现了老李眼睛的问题;“老李之所以剪纸时看着别处,是因为他是个盲人。他跟着师傅学艺时,一次练习中不慎被剪刀弄伤了双眼,从而导致失明”揭示了老李是盲人的事实,补叙了他失明的原因;“老李以盲人的身份,剪了一个又一个春秋”照应了小说的题目“剪春秋”。综上,可以说小说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言已尽而意无穷。
21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给材料命题作文题。题目中“那一天”对事情发生的时间作了限制,“我”对人称作了交代,而“流泪”更是对事情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要求。显然这个文题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且要把这件让“我”深有感触、催人泪下的事交代清楚,把记叙和后面的点睛式的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行。根据材料可知,眼泪可以代表软弱、坚强、忏悔、宽容、羞怯、勇气、失败、成功等。可以选择其一进行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生活中的流泪经历,写出有关眼泪的故事。
【例文】 
那一天,我流泪了
  一滴小小的眼泪,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它美好地在脸上滑出一道弧线,却勾起了我心痛的往事。
  外婆对我甚至比对她自己都好,曾经幼稚的我却一次次将她的心伤得透透的,直到她逝去。看到妈妈撕心裂肺地叫着:“妈妈,妈妈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外婆颤巍巍地替我端来热腾腾的莲子汤;得了白内障的外婆摸索着为我包粽子;为了让我开心,腿脚不方便的外婆去几里外的集市为我买新衣服……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真想开心地笑,可是那一声声对外婆的呼唤把我拉回到现实。
  外婆安详地躺在洁白的床单上,双眼紧闭。此刻我再也笑不出来,一想到外婆再也不会笑呵呵地和我讲话,我再也吃不到她包的粽子,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那些她所有的好都将离我远去,我的内心不禁溢满了难过,眼泪簌簌地直往下流。那是悔恨的泪水,好想再摸一摸外婆那皱巴巴的脸,可是手悄悄伸出,又悄悄地收回,脸上早已泪流成河。
  纵然心中追悔莫及,但又有什么办法 直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是不是都已太迟
  世上没有后悔药,时间也不会因一个人而倒流,我们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或许曾经的自己伤害了许多人,或许曾经的自己太懵懂无知,或许曾经的自己太蛮横无理。但是我们流泪过,眼泪的味道是咸咸的、涩涩的,它就是我们的“药”。不是“后悔药”,却在警示着我们:不要等到品尝到眼泪的苦涩才后悔,如果不想留下遗憾,就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
  我们在时光的流逝中蜕变,在眼泪的洗礼下成长,每一次流泪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这个让人流泪的时刻啊,教会我们走向成熟。
【点评】 文章写了在外婆的灵堂前,“我”流泪了,为外婆对“我”的爱,为“我”以前的不懂事而流泪。这一刻的流泪,让“我”走向成熟。文章主题突出,叙事具体清楚,运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外婆对“我”的爱,为下文“我”的后悔、流泪做了铺垫。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评分细则】 
  (一)等级评分细则:
类型 内容 结构 语言 卷面
一类卷 (45—50分) 立意有深度, 见解独特,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作文要求 构思巧妙,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用语准确, 简洁得体, 语言生动, 有文采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二类卷 (40—44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符合作文要求 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 用语较准确, 语言流畅 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
三类卷 (35—39分)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不偏离作文要求 层次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有个别语病 卷面较整洁, 书写较规范
四类卷 (29—34分)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层次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卷面较凌乱, 书写较潦草
五类卷 (0—28分)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具体, 偏离题意 条理不清, 结构混乱 语句不通顺 卷面杂乱, 字迹不清
(二)评分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完全脱离命题要求,在12分以下评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
4.不足600字的,不能评为一类卷,每少50字,另扣1分。
5.优秀作文可以给满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