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解题方法与技巧化学临考前的复习中考化学考试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
会如何审题、析题和解题,熟
悉解题规律,开拓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一、怎样解答选择题
选择题的特点: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答案简明迷惑性大技巧性强解题技巧 1、直选法:解题的关键:要保证所记忆的知识技能正确无误此法适用于题干给出条件充分,
能直接导出结论的选择题
例1、明明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他多吃水果和蔬菜,请你判断医生让他补充(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维生素例2、对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相等DA2、筛选法:此法适用于题干具有多重前提条件
但又不能直接导出答案的选择题 解题的关键:把握住题干给出的全部条件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 ,能相互反应并生成无色盐溶液的是( )
A、氧化铜跟稀硫酸 B 、铜跟稀硫酸
C、氢氧化钡跟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跟盐酸例4、下列各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其质量增加
且变质的是( )
A 浓盐酸 B、浓硫酸
C 、 Na2CO3 ° 10H2O D NaOHDD3、比较法:此法适用于选项所提供的答案 里包含 着 某种相同的因通过比较这种因素的强弱程度可以获得答案的选择题解题关键:确定统一的比较依据例5、质量为mg金属的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盐酸中,置换出
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Zn>Fe>Al>Na B.Al>Na>Fe>Zn
C.Na>Al>Fe>Zn D.Zn>Fe>Na>Al
结论:①质量相等的Mg、Al 、 Zn、 Fe 与足量的稀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Al > Mg> Fe > Zn
②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酸与足量的Mg、Al 、 Zn、 Fe 反应,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例6、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A.CO2 B.H2 C.NH3 D.O2BB4、剔除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只给出一个条件或
只作出 某种要求的选择题 解题关键:深入分析每个选项所提供的答案例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铸成锅 B. 冰化成水
C. 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D. 液化空气制氧例8、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食盐不是盐 D.铅笔芯中不含铅CC5、推理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给出某个命题、
要求确定出结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的 前提
条件而且这个条件和 结论的关系不能凭直
觉判断的选择题解题关键:结论要正确6、计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给出计算的命题。如: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比的计算。通过计算直接选出答案。解题关键:计算要正确例9.“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D例10.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56g B.62g C.52g D.60gB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2、筛选法3、比较法4、剔除法5、推理法6、计算法1、直选法二、怎样解答填空与问答题【解题基础】1、特点:取材广泛、内涵丰富、立意新颖、
设问巧妙、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等2、基本要求:原理正确、层次清楚、文字简 明扼要、 表达准确【解题技法】1、识记直填法 解答此类题主要靠平时认真阅读课本,对基础概念、原理、常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例1、请你在A.食盐、B.活性炭
C.浓硫酸、D.熟石灰、E.干冰、F.二氧化锰等
物质中,按要求选填(填序号):
(1) 用 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用 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 用 作冰箱除臭剂;
(4) 用 作保藏食品的制冷剂FCBE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氮分子____;②两个铁原子_____;③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_;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①铝元素 ;②五氧化二磷 ③硫酸根离子 ;
(2)写出符号“4NO2”中数字的含义:
①“4”表示 ;
②“2”表示 。(1)2个氮原子 。(2)钙离子 。(3)氢氧化钾 。
(4)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6)氧化铝 。 (7)铵根离子 。 +32FeCu2+Fe2O32N2AlP2O5SO42-4个二氧化氮分子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NCa2+KOHSO2+4OAl2O3NH4+例2、按下列要求填写一个有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4)不属于以上反应类型的反应C + O2 == CO2CaCO3 == CaO +CO22CuO + C ===2Cu +CO2Fe2O3 + 3CO === 2Fe +3CO2点燃高温高温高温2、推理判断法:这类题先在题目中设置了一个已知条件,解答时要以这个已知条件为依据,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指出正确答案。特点:逻辑性强,在填空过程中要求概念明确,推理严密,判断恰当。某纯净物 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3O2 2CO2 + 2H2O
试推出 X 的化学式 例3、C2H4例4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取此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③加入纯碱和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其为酸醋。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⑴①②与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 、 性质来作判断
⑵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
⑶产生的气体物质从分类看,他们的区别是物理化学酸与盐、金属反应的性质。化合物、单质。例6 A、B、C、D、E、F是初中化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物质,其中A、B是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推断: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也能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 Fe3O4Fe+H2SO4=FeSO4+H2↑ FeSO4H2CO2 FeFe3O4CO例7: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A,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
(3)若要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只需选用Fe、Ag和X溶液三种试剂,X是 ,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是 。Fe3O4 刷漆 CuSO4 Fe+ CuSO4 = Fe SO4 + Cu置换反应 例8:A、B、C、D、B、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同体,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 ; E 。
(2)写出上述关系中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Cu(OH)2 K2SO4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复分解反应Cu(OH)2 CuSO4 H2SO4 CuSO4 CuO K2SO4 BaSO4 3、信息迁移法构成一是题干部分二是问题部分常用方法联想、比较,以旧代新;综合、分析,理顺关系;挖掘、搜捕,揭示本质;简缩、精取,瞄准要点;猜想、验证,大胆假设;类比、模拟,合理迁移例1 南昌某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小龙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的资料,得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碱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
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
A B(2)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3)液氯泄漏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安全大检查,请你结合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碱溶液不要用嘴吹灭酒精灯例2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 吸收。AE水或稀酸溶液4、简捷计算法命题意图:考查最简单、最基本、最重要的计算技能,或者通过计算来考察某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与知识。解题关键:优选解提方案,提高解题效率,做到快速突破。例1、 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物理疗特效热”,
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成 Fe2O3 时,防出
的热均匀、稳定的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
若56 g 铁粉完全氧化,需消耗氧气的质
量是 ______ g?24解答填空与问答题的方法
解答填空与问答题的方法2、推理判断法3、信息迁移法4、简捷计算法1、识记直填法(1)实验设计
1、输氧是医疗抢救中的重要方法,输氧时要控制氧气的输出速率,请利用下列仪器,组装一套可观察到氧气输出速率的装置,应选用的仪器序号是 ,该装置应从 (填序号)导气管输入氧气,通过观察 即可知氧气的输出速率。2、以酒精、水为原料,用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怎样解答化学实验题例3、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置做过氧化氢分 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加了一个U型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请回答(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改用乙装置后能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的原因:
根据⑵中推测的原因,请你设计一个新的改进装置
(加干燥管,用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等)(2)实验评价考虑①原理、药品正确②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安全③反应速度适中④反应条件易行⑤原料易得,产物易回收⑥保护环境 例、甲、乙两同学分别通过实验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各设计如下方案:
甲: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在空气中灼烧,有火星出现并且黑色粉末逐渐减少的是炭。
乙: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放在试管中,通入氢气货后加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的原物质是氧化铜。
你认为最佳方案是 ,其原因是甲方法简便、安全
(3)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指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解答探究性实验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掌握研究性实验的方法? ????(1)提出假设,依据科学;(2)设计方案,原理正确;(3)查阅资料,纵览信息;(4)对比实验,辨析真伪;(5)积极探讨,得出结论。??????2、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课本中每一个知识点,应该说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应当把握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实验及热点知识进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灵活运用。??????3、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中应将生产、生活中涌现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成果等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联想类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向。??????4、解答探究性实验题的关键,化学知识的熟练应用;如: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有气泡放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H2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等,然后根据假设确定、试剂、现象、结论。? 1、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CO2、CO和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2.
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请回答:
A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OH 溶液除去水煤气中的CO2 Fe3O4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下图的改进:则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CO。证明气体药品中的CO在A中已被完全吸收 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而C中的变浑浊 2、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 ;
(2)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4)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定的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步骤⑤的目的是 (6)
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样品质量不足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偏高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尽可能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液体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Ⅱ: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灭火器原理
猜想Ⅲ:废液中的溶质只有(1) 。
【实验与探究】
(2)为验证猜想Ⅱ成立,可选用 试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为验证猜想Ⅰ成立,小勇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Ⅰ正确,请你对小勇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
。
(4)CO2能灭火利用了其 的化学性质。NaCl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不正确因为也能跟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请回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并结合酸、碱、盐的性质完成下列各题。
(1)NaNO3属于 (填“酸”、“碱”或“盐” ),NaNO3在水中能解离出Na+和 。
(2)HCl溶液和NaOH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HCl溶液和K2CO3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和气体;AgNO3溶液和NaCl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 。
(3)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来源:Zxxk.Com]
A.NaCl溶液和KNO3溶液
B. BaCl2溶液和稀硫酸
C. NaOH溶液和K2CO3溶液盐NO3-沉淀B(4)有一包含有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的粗盐,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
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进行过滤。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步骤二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③步骤四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无需另加试剂,只进行蒸发操作就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是因为 。引流 除尽MgCl2 因为盐酸有挥发性,加热蒸发时HCl挥发逸出4、(2005年江西省)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aCO3 +2HCl=CaCl2+H2O+CO2↑ BaCl2白色沉淀铁粉稀硫酸排水集气法有轻微的朴的声音氢气成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到酒精灯火焰上方放开拇指四、怎样解答化学计算题计算题 类型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配制利用公式的计算浓溶液稀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解题技法】1、公式法:适用于有关溶液的计算,化学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理解有关概念、原理、基础
知识上灵活应用公式。例1 葡萄糖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
醇(化学式为 C14H12O3 ),它具有抗癌性,能抑
制癌细胞的增生。
求(1)白藜芦醇的 相对分子质量: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含碳元素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
质量比。例2、某温度下,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若向此饱和溶液中加入8克水和2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20% B 大于20%
C. 小于20% D.无法计算A1、将10.6克碳酸钠粉末加入到116.4克氯化钙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 CaCO3↓+2NaCl)。求:(1)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
(2)滤除沉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 + 2NaCl
106 100 117
10.6g x y
106:100=10.6:x 106:117=10.6:y
x=10g y=11.7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2、将6.5g锌放入盛有5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的
物质的总质量为56.3g。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2)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 = ZnSO4+H2↑
98 2
x 0.2g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2g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现用25g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与100g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y
C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100 73 44
100:44=25g×80%:x,解得x=8.8g
100:73=25g×80%:100y,解得y=14.6%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x25g×80%100g×y2、守恒法: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守恒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质量守恒法
①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守恒。
②溶液混合或稀释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守恒。
③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或物质质量守恒
(2)电荷守恒法
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但电荷的总数相等
(3)比例守恒法
利用试题中潜在的某些量之间比例恒定不变的原理来解
题的一种方法(4)分析法解:设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x和y: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2g20g × y10g× x例9、在100克稀硫酸中放入一小块锌片,待反应停止,
称得溶液的质量为106.3克。问
(1)有多少克锌参加了反应?
(2)生成氢气多少克?Zn + H2SO4 ==ZnSO4 +H2
65 98 161 2 161—98 =63
x y 106.3g–100g=6.3g
291m 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金属 与后面
金属的离子不能共存例11、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42-、NO3-,
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 CO32- B Ba2+ C Na+ D OH- E Cu2+例12、在由CuCl2、 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滤液中含有Cu2+ B 、 反应中一定有气体生成
C 、 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 、 滤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CB(4)、开放型开放性试题的分类:1、条件开放型:即问题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
的条件不惟一2、结论开放性:即在给定条件下结论不惟一3、策略开放性:即思维策略和解题方法不惟一4、综合开放型:即条件、结论 、策略中至少 两项是开放的5、设计实验型:需要进行计划性的预测和规划
试题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1、发散法:
解答该类型题要注意:
①解答问题要紧扣主题切忌答非所问;
②答题语言的表述要准确精练,一语中 的,合乎逻辑具有条理和层次感,化学用语要规范;
③答题时要用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例1、
在室温下,体积相同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请你设计用几种合理方法予以区分例2、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写出获得的化学信息通电+(1) (2)
(3)
(4)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例2、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3)将气球中的固体如何加入试管中
4)用怎样的简单方法证明所得的气球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3、发现法例1、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物质的内在联系,对一些物质的性质做出推测,这是化学学习中必须训练的科学方法。请你仿照下表中事例的思维过程,以初中学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例,填写所有空格(所填规律不能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