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14 山水画的意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14 山水画的意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09: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图解(jiě)   灵魂   惆怅(zhàng) 金璧辉煌
B.柏树(bǎi)   天际   差异(chā)  千方百计
C.真挚(zhì)   崇高   落空(luò)  英雄气慨
D.渲染(xuān)  意境   暮霭(ǎi)   枝叶茂盛
2.【新独家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新素材·国画】2023年3月26日,春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展示的李可染的画作《漓江胜景图》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C.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D.对于这场比赛,主教练虽然说不上是胸有成竹,但是起码可以算得上是心中有数。
3.【新考法·语法综合】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料,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难道不是片面的吗
A.“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句中的“研究”是名词。
B.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所指代的内容是“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料”。
C.画横线的句子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应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改后意思不变,但语气不一样。
4.下列句子在论述观点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B.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C.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D.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
能力提升全练
5.(2023四川广安中考,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③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④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6.【跨学科·美术】(2022浙江杭州学业水平考试,14—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人民日报刊文:《让古画动起来
融起来活起来》(节选)
胡妍妍
  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
舞剧《只此青绿》“火”到一票难求。它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让“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观众随着舞台演绎,穿越到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世界,探究一卷山河,何以青绿千载。
北京冬奥会之际,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长卷《冰嬉图》“动”了起来。三维动画“复原”了《冰嬉图》中160组人物和“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由它触发的一系列文创作品为北京冬奥留下生动印记……
收藏于博物馆中的珍稀古画,离当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有一些距离。然而近年来,“高冷”古画在创意、技术与艺术的合力之下大放异彩,不仅以更加亲切活泼的面貌走近大众文化生活,而且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
登录网站“故宫名画记”,千年名作的超高清数字影像令人大饱眼福,无限放缩功能让细节纤毫毕见。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古画的“露面”机会越来越多,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你可以从船上视角跟随音乐进入北宋繁华的河道,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人声鼎沸和车水马龙;也可以随着屏幕上光影颗粒的缓缓移动,亲见《千里江山图》绘制的细节过程,欣赏青绿山水在昼夜不同时段下的景色变幻。
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古画所蕴含的文化富矿一经打开,悠远的历史场景、历经岁月沉淀的色彩、饱蘸感情的笔触、娴熟精湛的技艺,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从前慢”的时代。还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古人的丹青创作和今人的形式创新两相碰撞,唤醒了观众内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从特色鲜明的国风插画,到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动画电影,都能看到传统艺术的滋养和对古画素材“数据库”的大胆取用。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更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
  【材料二】
意境的意义(节选)
宗白华
  什么是意境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王安石有一首诗: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篱有一首小令《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触动之意)无边的诗境。
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材料三】
蛙声十里出山泉
  凡是看过《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案叫好。齐白石用焦墨画出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急的水流,远方是用石青点的几个山头,水中共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一头,蛙声沿着山涧飘出了十里。
(1)【学科素养·文化自信】(★★☆)材料一开头引用三幅古画有何作用 (4分)
答: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材料一发布在官网上后,点赞数最多的一条评论是“古画动了,世界静了”,请你谈谈对这条评论的理解。(4分)
答:                             
                              
                              
(3)(★★☆)【新考法·开放探究】阅读材料二,结合知识卡片,探究文中两首诗意境呈现的共同方式。(4分)
【知识卡片】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
答:                             
                               
(4)(★★★)【学科素养·审美创造】如果要让白石老人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动起来,应该如何设置 请运用材料一中使画“动起来”的方法、材料二中“意象与意境”的概念来阐述。(5分)
答:                             
                              
                               
素养探究全练
7.【跨学科·美术】九年级一班美术鉴赏课上,老师说:“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
  请根据老师的话,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并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A.怅chàng,璧→碧。C.慨→概。D.渲xuàn。
2.B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与句中“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相矛盾。
3.A “研究”是动词。
4.A A项是道理论证,其他三项都是举例论证。
能力提升全练
5.C 通读所给句子,分析其内在关系。③④句紧承横线前句子,以《十六字令三首》为例,具体阐释“意境深”的特点;②①句引用古语进行总结。故排序为③④②①。
6.答案 (1)这三个例子都是新近(2022年)产生的热点话题,展示的场景都万众瞩目,容易吸引读者关注;三个典型例子中古画的创新呈现形式不一,让读者感受到了古画以更加亲切活泼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的样子,激发了读者进一步了解的阅读欲望。
(2)①古画各种形式的“动”,打开了人们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让人们更有兴致地徜徉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古画带来的美。②提升了普通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热情,使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其中,真正达到心灵的“宁静”。
(3)前三四句全是写景,但最后一句都是抒情;情景交织,产生美的意境,形成了两首绝美的“诗”。
(4)(示例)可采用数字绘景、3D、投影等科技手段让《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动起来:六尾蝌蚪前后相伴,在清澈的流水中自由游动,蛙鸣声此起彼伏,水声、蛙声互相映衬,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视听结合,画家融在画作中的对自然的爱清晰而炽热。
解析 (1)材料一前三个段落分别提到了2022年春晚的《富春山居图》、与舞剧《只此青绿》相关的《千里江山图》、北京冬奥会的《冰嬉图》,这三幅画出现在了2022年三个万众瞩目的场合,是2022年的热点话题,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材料一第四段“然而近年来……引发现象级传播”可知,这些古画本来离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遥远,但是通过舞剧、通过科技手段,这些古画用不同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呈现出活泼、有趣、亲切的一面,让读者感到新奇、有趣、亲切,激发了读者进一步了解的阅读欲望。
(2)结合前后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①“古画动了”指古画通过舞剧、最新的科技等方法产生了动态形象,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让普通人能够接触、体会古画,体会古画中的意蕴和美。②结合“古画所蕴含的文化富矿一经打开……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从前慢’的时代”“古人的丹青创作和今人的形式创新两相碰撞,唤醒了观众内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可知,这里的“世界静了”指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宁静了,古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这里面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意蕴。人们在接触、欣赏、感受古画的时候,就是徜徉在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也渐渐达到心灵的“宁静”。
(3)结合题干所给知识卡片可知,意境是情和景的融合,要找到两首诗歌中的“情”和“景”分别在哪些句子中,弄清这些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分析两首诗在“情”和“景”即意境呈现过程中的共同点。
(4)结合材料一第六段“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俯瞰群山巍峨”可知,可以采用数字绘景、3D、投影等科技手段让《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动起来,看到小蝌蚪的游动,听到蛙鸣,感受流水潺潺。结合材料二中“意象与意境”的概念来阐述这个画面,要抓住景描绘画面,要在描绘中体会情、表达情。
素养探究全练
7.答案 (示例1)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2)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解析 根据老师话中的“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可知能够增添的元素,然后从画面的观赏性、人的精神追求、图画的境界等方面阐述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