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15 无言之美(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15 无言之美(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08:55: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15* 无言之美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wèn),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B.譬(b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
C.寥(liáo)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àng)然而涕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兄弟俩的性格,简直是铢两悉称,他温顺腼腆,我耿直刚烈。
B.由于时间关系,陈老师对这篇课文的主题只能做一个笼统的讲解。
C.你这篇轻描淡写的检讨报告,根本没有说明问题所在。
D.小文对文史典故非常熟悉,遇到写作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
3.【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无言之美”“言不尽意”“风餐露宿”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C.“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句中加点部分是定语。
D.“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这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1)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
(2)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
(3)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
能力提升全练
5.(2023四川成都高新区二诊,10—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甲]美从何处寻
宗白华
①“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你的心也可以发现美,这“美”对于你来说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②要发现深度的美,达到深入的美感,要在心理上具备一些条件。比如,作者的感情经历过一番洗涤,把情绪改造后,再把眼前美的形象,如实反映到心里去,再凭借他物传递出来,才能成为个性化的文学艺术;再如,精通琴艺的俞伯牙,生活上遭遇不顺,万般孤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其心灵受到洗涤,完成了情绪改造和对美的再造,然后,他凭借音乐旋律,放射出对美的最深体会。
③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移情”,是我们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
④美学家还讲究“心理距离”和“静观”。“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住在现实生活里,自己没能把握美,等到与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看,才发现家在图画中,在自然美的形象里。
(摘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朱光潜
①与实际的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美。
②北方人初到西湖,平原人初见峨眉,即使是审美力量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土生土长的人心里往往不觉如此。我平时喜欢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不以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觉得很美丽。看常见的景,身处其中太久,难以发现美;看稀奇的景,人与景观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便可在静观中发现其独特之处。
③种田人羡慕读书人,读书人羡慕生意人。竹篱瓜架旁的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的好。这些现象你一定也注意到,它们是什么原因呢
④看旁人的境遇,好比站在陆地上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影响,能安闲自在地品味美妙景致。看正身,看自己,好比乘船遇着海雾,觉得它妨碍呼吸,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
⑤也就是说,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就是生活中的工具或障碍,都只能引起物念。因此,要看出事物本身的美,须以一种自然平静的心态去欣赏和观察事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态度去欣赏它们的形象。总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段距离。
(摘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两位美学大师都围绕“发现美”加以论述。请结合作者观点,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美学家还讲究“心理距离”和“静观”。
答:                             
                              
                              
②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态度去欣赏它们的形象。
答:                             
                              
                              
(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甲文论述了“移情”的审美心理。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移情”的句子,试作分析。(3分)
A.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答:                             
                              
                              
                              
(3)(★★☆)有人说,甲、乙选文的作者都有“诗人”气质,也有“学者”风范。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见解。(3分)
答: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A.蕴yùn。B.譬pì。D.怆chuàng。
2.A A.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不符合句意。
3.B “风餐露宿”是并列短语。
4.答案 (1)道理论证 (2)举例论证 (3)道理论证
解析 (1)(3)两题借用他人作品中的话和谚语来说理,可确定为道理论证。(2)题引用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一个观点,可确定为举例论证。
能力提升全练
5.答案 (1)①心理距离:在审美时,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美。
②无所为而为:在审美时,不报功利心,不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本身的美。
(2)(示例1)A句。庄子感到快乐,所以看见鱼的时候,就把这种快乐转移到鱼身上,觉得鱼也是快乐的,此为“移情”。
(示例2)B句。杜甫眼见残破的长安城,感叹时局,怅恨离别,所以眼见花儿也在流泪,鸟儿也为之心惊,此时诗人与花鸟已成一体(物我合一),花鸟是诗人情感传递的凭借,此为“移情”。
(3)(示例)“诗人”气质:甲文作者引用诗句来阐述如何发现美,乙文作者善于从现实寻常的风景中发现诗意的美,均充满感性。“学者”风范:甲文作者探究发现深度的美所应具备的心理条件,乙文作者从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如何发现美并得出结论,均逻辑严密,充满理性。
解析 (1)①结合“住在现实生活里,自己没能把握美,等到与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看,才发现家在图画中,在自然美的形象里”“与实际的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美”等句子可得出答案。
②结合“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就是生活中的工具或障碍,都只能引起物念。因此,要看出事物本身的美,须以一种自然平静的心态去欣赏和观察事物”可得出答案。
(2)本题选A或B均可。作答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有关“移情”的论述分析即可。C项,句子的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说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句与“移情”无关。
(3)两文在论述中均体现出“诗人的感性”和“学者的理性”。可依据两文选取的富有诗意的诗歌和感性的事例来分析两位作家的“诗人”气质,依据两文对如何发现美这一问题的理性探究来分析两位作家的“学者”风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