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
1.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喷洒杀虫剂可降低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2.“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了农作物和田间杂草的数量变化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田间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田间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即使去除全部田间杂草,农作物也不会呈“J”形增长
D.“苗多”时,农作物种群数量变化不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3.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对菜粉蝶(幼虫又称菜青虫,主要采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我们把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①十字花科植物的数量
②鸟、青蛙等天敌的数量
③寒流来袭、气温骤降
④导致菜粉蝶患“僵虫病”的球孢白僵菌的数量
⑤菜粉蝶栖息地突发火灾
⑥喷洒杀虫剂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下列哪一项不是“水至清则无鱼”的原因( )
A.鱼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
B.鱼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C.鱼容易被天敌捕食
D.鱼会吸收大量光能而死亡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在春季复苏、在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影响上述草本植物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气温升高 B.降雨增多
C.日照延长 D.动物采食
6.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外来动物侵入新的环境,由于其缺乏天敌的制约,种群迅速蔓延失控,呈现曲线X所示增长,假设A点时该动物的数量为50,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5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公式为 。
(2)某濒危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Y。B点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据此可估算该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
只,为提高环境容纳量,可通过建立 来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
(3)若曲线Y表示某鱼类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若想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则捕捞后种群数量应维持在 (填“A”“B”或“C”)点,原因是 。
(4)若曲线Y表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应在B点之 (填“前”或“后”)对其进行防治,如通过
诱杀雄虫,由此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
(答出两点)等措施使C点下移。
7.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某大型鱼塘中草鱼的捕获量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捕捞强度需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有人认为:捕捞强度为45%的情况下,使用三种网目渔网持续捕捞后,鱼塘中草鱼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你认为该说法合理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网目为80 mm、捕捞强度为45%的情况下,持续捕捞5年后再无草鱼可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如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某草原上某羊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则a时刻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的变化曲线,则b时刻可能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时刻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种群逐渐消亡
D.若图④表示某池塘中某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则d时刻表明捕捞过度
2.欧洲兔曾被人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
B.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
C.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D.欧洲兔和袋鼠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所以欧洲兔侵入后袋鼠种群数量下降
3.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深度解析 )
甲
乙
A.图乙中E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
B.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C.限制渔网网目的大小可通过影响鱼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群数量变化
D.从B点以后的任何时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均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4.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
5.蝼蛄主要以农作物的根为食,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的5~7月间,蝼蛄都呈“J”形增长
B.从总体来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
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来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量约为10只
D.每年10~11月份引起蝼蛄种群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
6.如图表示用同样的条件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及混合培养两种草履虫(两种草履虫食性相同,生活环境相似)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后期,两种草履虫种群增长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的加剧和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B.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最终降为0,是因为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的竞争中占优势
C.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K值低于单独培养时,是因为竞争者大草履虫的存在增大了环境阻力
D.若在混合培养时,往培养液中加入双小核草履虫的天敌,会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产生影响,对大草履虫的数量无影响
7.(不定项)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只) 18500 19200 14500 11500 9400 9500 9400 9500
Z的种群数量(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
B.在第3年,Z种群种内竞争最激烈
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种间竞争关系
8.(不定项)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曲线的出现可能是气候突然变化造成的,该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a~b段,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同,说明气候、天敌等因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再产生影响
C.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
D.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
9.2021年春,一场历史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1)春夏时节,田间各种植物种群数量迅速增长,这些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加除与温度升高有关外,还受到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一实例说明 。
(2)蝗虫等动物种群在春夏时节数量增加除与上述非生物因素有关外,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请尝试根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提出两种可有效防止蝗灾爆发或治理蝗灾的具体方法。
(3)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曲线a~b段,飞蝗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考虑,其原因可能是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 ,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 点之前及时进行控制。
10.一般淡水的pH为6.5~8.5。为了给水产养殖提供控制水华的参考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pH对普通小球藻(鱼类优良饵料)和鱼腥藻(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鱼腥藻的初始接种密度相同,整个培养过程的pH保持不变。
(1)实验设计中,科研人员将培养液的pH范围确定在6.0~9.0,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独培养时,不同pH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和鱼腥藻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形增长;在实验所设pH范围内,随pH增大,环境容纳量增加更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共同培养时,普通小球藻与鱼腥藻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成竞争关系。
(4)已知多数淡水鱼生长的适宜pH为7.0~8.5,根据本实验结果分析,水产养殖中水体pH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影响普通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各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5CDADD
6.
(1)50×1.355
(2)800 自然保护区
(3)B B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鱼类种群数量的迅速恢复
(4)前 性引诱剂 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减少东亚飞蝗获得食物的机会(言之成理即可)
7.
(1)标记重捕
(2)不合理 用渔网捕捞的多是体型较大的草鱼,体型较小的幼鱼一般不会被捕捞,因此鱼塘中草鱼的年龄结构不属于衰退型
(3)种群的延续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持续的高强度捕捞使草鱼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当低于种群延续所需的最小种群数量时,种群可能会衰退、消亡
【能力提升】
1-6DDDCAD
7.ABD
8.AD
9.
(1)光照、水分(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2)在蝗虫易爆发区种植蝗虫不喜食的作物,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防止蝗灾爆发;引入蝗虫的天敌如鸭等治理蝗灾(合理即可) (3)气候干旱 减小 大于 b
10.
(1)一般淡水的pH为6.5~8.5
(2)S 鱼腥藻
(3)争夺光照 争夺营养物质(答案合理即可)
(4)7.0
(5)摄食小球藻的动物、鱼腥藻(答案合理即可) 水体的pH、温度(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