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群落的演替》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取代的过程
B.从裸岩阶段发展成森林阶段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如表是某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变化,请据表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时间(年) 优势物种 主要物种
5 荻 草本植物: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
10 牡荆 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等
20 刺槐 乔木:刺槐、黄连木、构树
A.退耕之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于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C.退耕农田先后经历了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阶段,垂直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积极影响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慢
B.该演替为次生演替,且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乔木,次生演替很难形成乔木
5.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
B.自然界的群落演替是普遍的,没有规律可循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
D.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自然因素对演替的影响
6.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
A.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
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
C.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
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和平衡
7.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乔木。在此过程中( )
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
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
D.乔木形成后苔藓会消失
8.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乱石窑裸地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种类相同
B.相同群落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成的群落类型不一定相同
C.杂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
D.演替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
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10.独克宗是香格里拉的一个旅游景点,部分地方发生火灾后,当地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下列关于当地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独克宗成为景区之后,周围一些农田弃耕,最终一定能够形成森林
B.独克宗景区火灾后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C.在独克宗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人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
11.如图a~f表示10万年前某水体演替的过程示意图,但近5万年以来,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尤其是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f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
B.在f阶段将树木砍伐,重新演替到f阶段所需的时间较图过程短
C.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
D.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速度
12.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________。
(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法。
(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
13.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可能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 →乔木阶段。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 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岩石风化形成 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 ,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 。
(5)在以下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
A.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到乔木阶段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可以对群落演替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
B.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C.种间关系会影响群落演替,种内关系则不会影响群落演替
D.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环境变化也是影响演替的重要条件
2.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下面是之后20年间该林区植被变化情况图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
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垂直结构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3.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更换树种前所占比例(%) 更换树种后所占比例(%)
0年 50年 100年 150年 200年
灰桦 1 100 5 2 1 1
野生蓝果木 3 0 36 28 17 4
红枫 4 0 50 39 24 8
山毛榉 92 0 9 31 58 87
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种间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
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4.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R可以作为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B.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不会影响该群落演替的原有方向和速度
C.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当P/R接近或等于1时,说明群落中的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最终发展为森林,其中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甲、乙、丙最先定居的物种可能是甲
B.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甲、乙、丙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6.(不定项)如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群落的演替顺序就是生物进化的顺序
B.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
D.b阶段为c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7.(不定项)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图中O →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8.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群落。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演替。土地经数年精耕细作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 。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
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 a内的变化: 。
(3)经调查研究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 。
9.“退耕还林”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的物种数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1)题图是采用________法调查三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________模型。
(2)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________。
(3)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________(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这说明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_______,其中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5ABDCB
6-11ABBDBC
12.
(1)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2)样方
(3)油松和刺槐 阳光
13.
(1)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2)有机酸 土壤
(3)草本植物阶段
(4)苔藓阶段 苔藓阶段
(5)A B
【能力提升】
1-5CCBAD
6.ABC
7.ABD
8.
(1)次生 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
(2)竞争 在演替的前20 a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20~30 a间物种丰富度下降,30 a后物种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
(3)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
9.
(1)样方 数学
(2)次生演替
(3)提前 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4)空间结构 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