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生态工程》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
1.为了改善环境,向某降雨量少的地区移栽大量杨树,结果造成杨树生长不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事例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该事例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不适宜栽种当地的适应环境的树种
D.生态工程建设时设计好适宜的栽种树种后,栽种量越多越好
2.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3.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4.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时的关键步骤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恢复植被和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来恢复其生态功能
5.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可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方法防治
6.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把生态工程建设放在首位
B.我国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C.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7.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你认为上述现象最可能与下列哪项原理有关( )
A.循环原理 B.协调原理
C.整体原理 D.自生原理
8.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
A.循环原理 B.自生原理
C.协调原理 D.整体原理
9.下列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
B.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
C.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D.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
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1.下列观点不符合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思路的是( )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以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12.我国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现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13.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分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的原理是( )
A.协调原理 B.自生原理
C.循环原理 D.整体原理
14.甘肃某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1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B.防止环境污染,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16.如图为某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工程的设计体现了整体原理
B.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
D.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的能量利用率
17.现如今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 )
①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
②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
③缺乏成功案例
④缺乏理论性指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设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处理中的生物属于 ,其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利用,该设计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科学的设计方案,否则会影响经济效益,那你认为该系统中的“设施养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出两点即可),该设计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模式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19.回答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的一切副产品都要能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实行生态农业还要考虑贫困地区收入等问题,才能避免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遵循的是
原理。
(2)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①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②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主要是 。
③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因为根据 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 。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
【能力提升】
1.如图为某地区设计的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2.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生态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生态工程建设时应考虑环境承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我国生态工程注重的是生态恢复,而较少注重经济效益
D.“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针对的是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3.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4.关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③加大投资力度,把生产放在首位
④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可知,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分解作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可能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6.(不定项选择)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保护环境,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7.(不定项选择)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A.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C.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原理
D.做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8.(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藤→奶牛→牛粪
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种成分
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9.(不定项选择)下列相关实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没有遵循自生原理,易暴发虫害
B.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引种杨树,没有遵循协调原理,导致杨树不能正常生长
C.桑基鱼塘的建设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沼气池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10.某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基本无废弃物排放,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农田内有虫害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其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劣、________________等。
(6)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______________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5ACDCA
6-10ADBBA
11-15DACDC
16-17CB
18.
(1)分解者 循环
(2)资源状况、社会需求 整体
(3)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19.
(1)循环 整体
(2)①水 ②自生原理 ③协调 在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种环境所能承受的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
(3)已被破坏的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能力提升】
1-5CCBAC
6.AD
7.BCD
8.BC
9.ABD
10.
(1)循环
(2)水稻和大豆 太阳能
(3)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害虫农作物防治等
11.
(1)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4)自我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
(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
(6)工程学 生态学 点源和非点源 动植物物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