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
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
层,观察表面的颜色。现 象: 用小刀很容易就能把钠切开; 新切开的钠表面呈银白色。实验结论: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实验探究一一、钠的物理性质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态大于煤油( )水小?电、热的良导体二、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二 通过对比观察实验一里放置在空气中的钠,表面颜色的变化。现象: 钠表面由光亮银白色逐渐变暗(白色) 实验结论:钠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实验探究三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剧烈的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二、钠的化学性质结论:点燃条件下,Na与空气中的O2剧烈反应。1.与非金属反应二、钠的化学性质钠与O2反应:淡黄色白色钠与Cl2反应:现象:黄色火焰,大量白烟二、钠的化学性质Na的氧化物Na2O资料卡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候生成过氧化钠。过氧
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和氧气。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
中的供氧剂。二、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四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将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钠浮在水面;
2、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3、小球四处“游动”;
4、发出“嘶嘶”的响声;
5、小球逐渐消失;
6、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X↑?
浮熔游响消红现象 原因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态大于煤油( )水软电、热的良导体小于低(97.80C)?失去2×e-得到2×e-氧化剂: H2O 还原产物: H2
还原剂 : Na 氧化产物:NaOH二、钠的化学性质2.Na与水反应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
术,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
出铜。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作用,可能有几种
情况呢?请你预测,并简要说明理由。二、钠的化学性质小组讨论 向一只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约绿豆粒般大小), 观察实验现象。
二、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五现象:生成气体和蓝色沉淀二、钠的化学性质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应先考虑钠与水的反应,然后才考虑NaOH与盐的反应,而不是发生置换反应.【小结】3.Na与盐溶液反应二、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原子结构事实本质三、钠的存在与制取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都是以化合态(化合物形态)存在,即不存在游离态(单质形态)。NaNO3 ——主要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三、钠的存在与制取四、钠的用途核反应堆
热交换剂Na与O2反应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Na、K合金为液体且导热性能好Na有强还原性冶炼某些金属课堂小结与O2:与H2O:与盐溶液反应:1.写出与下列事实相符的金属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割金属钠,表现其( )
金属钠能浮在水面上,表现其 ( )
金属钠微微受热时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表现其( ) 2.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
无关的是( )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 D.有强还原性课堂练习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熔点较低 c课堂练习3.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
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4.将钠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浮在液面上
B.有气体产生
C.水溶液变为红色
D.钠熔成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C、DC5.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mL)
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mL)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
下跳动课堂练习D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是液体,可作原子
反应堆的导热剂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
在煤油中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
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课堂练习D课件21张PPT。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侯德榜先生(中国近现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先生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曾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沪皖两省路矿学堂,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化学工程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等学位。1921年应邀回国任职。建国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央经委委员、化工部副部长等职。红三角牌纯碱 永利化工厂 侯德榜小苏打 苏打 大苏打小苏打:NaHCO3
苏打: Na2CO3(又称纯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苏”是分别谁?苏洵、苏轼、苏辙化学中也有“三苏”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 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易溶于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热的碳酸钠溶液有油污的Cu[实验4]Na2CO3+ Ca(OH)2=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2NaCl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水溶液呈碱性,
加热碱性增强溶液呈碱性铜片上的油物跑到水中,变得光亮PH>7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1.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 H2O+ CO2=== 2NaHCO3(小苏打)2.向饱和Na2CO3中通入CO2现象:有晶体析出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易溶易溶相同温度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白色沉淀反应反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
的PH值大于NaHCO3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碱性碱性都放出CO2气体,NaHCO3
与酸的反应更加剧烈稳定不稳定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热稳定性NaHCO3受热易分解成Na2CO3 、H2O和CO2结论:Na2CO3性质稳定2NaHCO3=== Na2CO3+ H2O+ CO2↑Na2CO3 或NaHCO3热稳定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 Na2CO3+CO2+H2O
=2NaHCO3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⑴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的是碳酸氢钠。(2)在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
的是碳酸氢钠。CO32- + Ca2+ = CaCO3↓(3)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能不能用Ba(OH)2 、 Ca(OH)2 ?(4)溶解,测pH值,pH值相对大的是碳酸钠溶液。练习: 1) 有一包白色碳酸钠粉末,如何证明里面是否混有碳酸氢钠?如果有碳酸氢钠,如何除去? 加热,产生气体,而且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则证明碳酸钠粉末中含有碳酸氢钠。
加热直到没有气体放出,碳酸氢钠就已除尽。 2)有一瓶无色的碳酸氢钠溶液,如何证明碳酸氢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碳酸钠? 加入可溶性的钙盐或钡盐,生成白色的沉淀。3 用途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玻璃纤维纳米自净玻璃玻璃制品玻璃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造 纸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制 药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纺 织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制 皂制 皂发 酵 剂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灭 火 剂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制 药制玻璃制 皂造 纸纺织等 发酵剂灭火剂等制 药1.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是 ( )
A.分别加热 B.加澄清石灰水 C.加稀盐酸 D.加BaCl2B2.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笫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加足量同浓度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物质的量比为 ( )
A.2:1 B.1:1
C.1:2 D.4:2B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 。碳酸钠侯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