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20: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多方式朗读,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意思,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
优美诗篇。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大草原的古诗: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视频。
感受大草原的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
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同桌交流。
指名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教师讲解:
川:指平原。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笼盖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教师引导学习第一句。
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
教师补充: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
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教师引导学习第二句。
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
教师补充: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教师引导欣赏意境: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教师: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思考:比喻。“天苍苍,野茫茫。”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总结: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抄写本课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