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串讲课件】(共51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串讲课件】(共51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21: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举一反三
典例精讲
考点梳理
思维导图
物质构成奥秘
第三单元
考点串讲PPT


CONTENTS
1
分子和原子
2
原子的结构
3
元素
思维导图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和离子构成
考点01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常见构成物质
特征 考点0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考点梳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水和气体(稀气除外)
H2O、O2、N2、CO2
金属、“石”旁、稀有气体
Cu、Si、石墨、金刚石
大部分盐和碱
硫酸铜等(Cu2+、SO42-)
1、微粒的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总是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3、微粒间有间隔,升温,微粒间间隔变大,加压,微粒间间隔变小。
分子 原子 离子
相同点 区别 联系 考点0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考点梳理
1.都可以构成物质;2.都具有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离子显电性,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来保持。
由分子构成是物质,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的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考点0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山西省中考)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
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
A.H2O B.OH C.H2O2 D.H2
A
【典例02】(2023年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
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
D
【典例03】(2023四川凉山州中考)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
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
最小微粒是( )
A. O2 B. 2O C. O D. O2-
A
举一反三
考点0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演练0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 )
A. B. C. D.
D
【演练02】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
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C
【演练03】(2023年山东威海市中考)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C.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举一反三
D
考点0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
考点02
步骤 现象 结论 解释
I.在盛有约4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如5一6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
II.取步骤I得到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III.将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考点梳理
无明显现象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
B烧杯中无明显变化
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B烧杯不变色原因: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浓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典例01】(2022年年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
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
D.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典例精讲
D
【典例02】在一节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甲中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用两根
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可观察到产生
大量白烟。为了揭秘魔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
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
子运动速率越快。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典例精讲
【典例02】(1)图甲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须接触,就可看见白烟产生,说明分子
具有 的性质是 。
(2)“魔棒生烟”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图乙中同时打开弹簧夹a、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先出现的地方是 (填“e”
“f”或“g”),理由是 。
(4)图乙相比图甲,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HCl + NH3→NH4Cl
e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的小,分子运动速率更快,所以最先在e处相遇,产生白烟最浓
不污染空气
【演练01】某课外小组探究微粒的运动,对教材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装置气密性
良好)。实验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少量浓氨水滴下,观察试管M、N 内棉花上酚酞溶液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烧杯乙中液体变红可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图2中试管M若浸入冰水中,试管N中的酚酞溶液不会变红
C.图2中试管M和试管N内的酚酞溶液先后变红
D.图2与图1实验相比较,其优点有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举一反三
B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举一反三
【演练02】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②→③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成有序排列
D
【演练03】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实验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水(或溶液中的水等)
考点02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举一反三
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微粒的观点
考点03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考点梳理
物 理 变 化 化 学 变 化
宏 观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 观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分子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考点梳理
混 合 物 纯 净 物
宏 观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 只含有一种物质,如氧气
微 观
含有多种分子,如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只含有一种分子,如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考点梳理
单 质 化 合 物
宏 观 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水
微 观
分子中只含有一种原子,如氧气分子只含氧原子,氮气分子只含氮原子
分子中含有两种或多种原子,如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考点梳理
现象一 现象二 现象三
湿衣服的晾干、闻到花香、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变黑等 常见现象 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气体能被压缩、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原两者体积之和、体温计工作原理等
原因
分子(原子)在不断运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分子(原子)间
有间隔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0安徽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
B.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
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
A
【典例02】(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A
【典例03】(2022年四川广安)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
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 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典例精讲
C
【典例04】(2023年甘肃金昌中考)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河北中考)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
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
A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演练02】(2022四川成都中考)】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
的是 ( )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
【演练03】(2023年山东泰安中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B
举一反三
考点03 微粒的观点
原子的结构
考点04
原子的 构成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一般 规律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考点梳理
(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3) 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 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带1个单位正电荷)
(带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电子(-)
质子(+)
电子层 缓慢氧化
燃 烧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考点梳理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不同,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量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以此类推。
②第一层最多为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为8个电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电子)
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成为“电子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
圆圈内的数字
“+”号 弧线 弧线上的数字 注意点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梳理
表示原子核的质子数
表示原子核带正电性
表示电子层
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圆圈内的数字等于弧线上的数字之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 得失电子 元素性质
稀有气体原子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考点梳理
8个(He为2个)
一般少于4个
一般多于4个
既不得电子,
也不失电子
易失去电子
易得到电子
比较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相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形成 分类 阳离子
阴离子
离子符号 书写
含义
离子结构 阳离子
阴离子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
考点梳理
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H+、NH4+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如Al3+、O2
圆圈内数字大于弧线上数字之和,如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 、CO32-
圆圈内数字小于弧线上数字之和,如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典例02】(2023甘肃兰州市中考)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2022年国际
“镁未来技术奖”。如图是镁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12 B.镁属于金属元素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变成Mg2-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2山东聊城中考)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课表示为O2-
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为8
C
D
【典例03】(2023山东菏泽市中考)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
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A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
典例精讲
【演练01】观察图1、图2中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 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2)由图1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若图2表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y= 。
(4)在特定条件下,A原子失去2个电子留下的原子核即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举一反三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
5/五
BD
MgCl2
3
He2+
【演练0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举一反三
考点04 原子的结构
【演练03】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8
B.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
C.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
D.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B
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05
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式
近似计算式
单位
考点05 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梳理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比值”,单位为“1” 通常省略不写
【典例02】(202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缺锌
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锌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 (填“常量”或
“微量”)元素。
考点05 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四川成都中考)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
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 ,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 ,该锌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是 ( )
A. 12 B. 64 C. 66 D.
C
65.38
微量
考点05 相对原子质量
举一反三
【演练0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12 B.16 C.5 D.10
C
考点05 相对原子质量
举一反三
【演练02】(2022四川达州中考)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的一门基础学科。
(1)图I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上述微粒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②上述五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图Ⅱ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4
BD
35.45
元 素
考点06
定 义
种 类
分 类
考点06 元素——元素及分类
考点梳理
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类原子”包括:
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质子数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的三种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简单离子。如: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
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①金属元素:“钅”字旁(汞和金除外)
②非金属元素:“石”“氵”字旁,“气”字头等
③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存在形式
化学性质
含量
考点06 元素
考点梳理
①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
②化合态:化合物形式存在。例如:
氧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于O2中,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SO2、KMnO4等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则为2)
①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都不活泼;
②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若都为同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若不是同一类原子,则不好比较(即同类相同才相似)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人体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C、H
空气中前两位的元素: N、O; 海水中前四位的元素: O、H、Cl、Na
元素符号书写
元素符号的含义 宏观
微观
特殊
数字+符号
考点06 元素——元素符号
考点梳理
一大二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物质
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如5O:表示5个氧原子; 3Ne:3个氖原子。
编制者
排列依据
结构 横行(周期)
纵列(族)
单元格信息
考点06 元素——元素周期表
考点梳理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依次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
有18个纵列,16个族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1
H
1.008
周 期 数
族 序 数
考点06 元素——元素周期率
考点梳理
周期数 = 电子层数
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的质子数/最外层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从左向右,元素种类依次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主族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从上到下,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典例02】(2023安徽中考)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
D.碳12原子质量为 a ,则镁原子质量为24.31a
考点06 元素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2安徽中考)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 Al2O3中Al为+2价
C. 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A
考点06 元素
典例精讲
【典例03】(2022四川内江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由原子序数为6和8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有毒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 。
金属
CO
考点06 元素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黑龙江绥化市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
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7和15的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元素的原子 。
(2)O2-核外电子排布与 原子相同。
(3)铝、硅、磷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为三种元素的原子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氖/Ne
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06 元素
举一反三
【演练02】(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
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______(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A
19.00
O2-
Al2O3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汇报人 / 稻小壳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