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同步练习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春雨开始时间和部分山脉分布图,图中“3下”表示3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以此类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脉最晚进入春雨期的是( )
A.巫山 B.南岭 C.武夷山 D.雪峰山
2.清明节一般在4月5日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所描述的特点与下列城市最吻合的是( )
A.贵阳 B.南宁 C.武汉 D.广州
3.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春雨期较早,主要是因为( )
A.距海较远 B.冬季风势力强 C.地形平坦 D.夏季风来得早
自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杂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多地沙尘弥漫,3月15日傍晚沙尘天气逐渐减弱。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沙尘分布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月14日夜间进入我国的沙尘来自( )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俄罗斯 D.印度
5.3月15日8时全部笼罩在沙尘之中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津、鲁 B.陇、京 C.京、津 D.鲁、陇
读我国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6.下列关于地形区A、B、C、D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A 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
B.B 地区能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C.C 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D 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7.下列关于 E 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该地区的“风成说”已得到广泛支持
C.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该地区气候湿润,盛产水稻
8.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时,C 地区比其他地区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为因素
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D.800mm等降水量线
10.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河流是大地的动脉,世世代代流淌,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哺育了亿万人民。结合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中,结冰期最长、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
A.④①② B.③④⑥ C.⑦②④ D.①⑤⑥
12.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的河流会结冰、含沙量大
B.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长、流量大
C.北方地区的河流不会结冰、含沙量大
D.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长、流量大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④
C.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③
14.图中组成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 )
A.④⑥⑨② B.④③⑤⑦ C.③⑥⑧④ D.②⑥⑧①
15.山脉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⑥东坡降水多于西坡 B.山脉⑧山麓气温低于山顶
C.山脉③同一海拔,山北部气温比南部高 D.①处降水比③处多
16.国庆期间,武汉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根据图一、图二,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研学前——资料准备】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盆地和 平原,注入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2)结合图二,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备注:从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说明)
【研学中——问题探究】
(3)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4)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是:
自然原因: (至少回答两点)
人为原因: (至少回答一点)
【研学后——解决措施】
(5)第3小组发现从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段的长江形成了“头顶一江水”的地上河,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 (至少回答两点)
(6)第4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监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至少回答两点)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C
6.B 7.D 8.C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A
16.(1) 唐古拉山 四川 长江中下游 东海 上游 三峡水利枢纽
(2)长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3)水土流失
(4) 自然原因: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同时涨水;泥沙淤积等; 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圩垸内修建农田城镇等;
(5)裁弯取直、挖沙清淤、加固加高堤防
(6)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洗洁净、清洁剂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