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
地理答案 选修
单项选择题。
1—5 CDBAC 6—10 BACDA 11—15 ABCAD 16—20 DAABC 21—23 BCB
二、综合题。
24
(1) 甲:断层 乙:背斜 丙:向斜 丙部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8分)
(2) 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
①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
②形成的地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6分)
(3) 河流在山区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带来大量泥沙、碎石;在山口处地势降低,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6分)
25
(1) 河流水(冰雪融水)、雨水。(2分)
原因: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雨水较多,雨水是色林错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
有众多河流汇入,河流水(冰雪融水)成为其重要的补给水源。(4分)
(2) 秋季。理由:每年的10月和11月份,是湖泊水量由收入大于支出,转为收入小于支出,湖泊水位最高的时段,10月一11月为秋季,故色林错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是秋季。(4分)
(3) 由图可知,河流将流经的岩石和土壤中的盐分带入湖泊,色林错无河流流出排盐,故而色林错湖泊成为咸水湖。(4分)
26
(1)自然带名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山麓所处纬度低,山体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变化明显,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6分)
(2)东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4分)
(3)受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热带荒漠带无法向东扩展;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热带荒漠带南北方向伸展。(4分)
(4)该洋流是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该海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此该地渔业资源丰富。
(6分)盐城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
地理试题 选修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卷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开始从气候及其赋予城市的气质这个角度,选择故事的背景。盐城某购物中心的楼层索引(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片名上看,最可能在湿热、多雾、烟雨朦胧的“立体城市”诞生的电影是
A.《黄土地》 B.《红高粱》 C.《火锅英雄》 D.《无人区》
2.小明在暑假(7、8月)某天北京时间18:00去该购物中心四楼看该电影,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长城站(62°S,59°W)出现极夜 B.洛杉矶(34°N,118°W)夕阳西下
C.苏克雷(19°S,65°W)旭日初升 D.安卡拉(39°N,33°E )烈日炎炎
阿联酋迪拜政府发布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因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命名为“智能太阳花”。我国引进“智能太阳花”,并率先在新疆乌鲁木齐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3~4题。
3.相比传统光伏电池板,“智能太阳花”的发电效率大幅提高,是因为其能够
A.增大太阳高度 B.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
C.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D.增长日照时间
4.在夏至日,相比起迪拜,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A.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B.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C.正午影子更短 D.展开时间更短
在距今5亿~1亿年前,大西洋扩张运动引发非洲西北部陆地(上覆砂岩和石灰岩)持续断裂,导致地壳底部岩浆上涌,上涌的岩浆使近水平地层发生变形,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穹窿构造,部分岩浆沿断裂带喷出、溢流至四周形成岩墙。穹窿构造的破碎带被岩浆渗透,后又接受外力作用,不同地层间形成了同心环形状,即著名的“撒哈拉之眼”。下图为“撒哈拉之眼”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现今“撒哈拉之眼”形态的主要原因有
A.断裂塌陷 冰川侵蚀 B.地壳张裂 流水堆积
C.热力熔蚀 风化侵蚀 D.板块挤压 断裂下陷
6.“撒哈拉之眼”岩墙
A.含有生物化石 B.存在气孔构造 C.成分为碳酸钙 D.岩性差异较大
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的乌尔禾地区,这里属于白垩纪地层,一般都含有较多的盐分,当地冲沟相当发育。乌尔禾“风城”的典型景观为状如城堡、亭台楼阁、宫殿等蚀余方山地形,顶部平坦,古代烽火台多建于其上。下图为乌尔禾“风城”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乌尔禾“风城”形成条件不包括
A.风化和盐化作用弱 B.大风天气多
C.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D.岩层岩性软硬不一
8.造成“风城”顶部较为平坦的原因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下图是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④是基岩,①、②、③为不同的沉积岩。读图,完成9~10题。
9.推测图中的河流流向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10.图中岩层形成的早晚关系是
A.①晚于③ B.②早于③ C.③早于④ D.④晚于①
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和南两面比较开阔。读“丽江古城平面图”,回答11~12题。
11.与丽江古城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有关的是
A.受夏季风影响,多阴雨天气 B.海拔较高, 日照时间长
C.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D.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进入
12.丽江古城形成和发展利用的有利地形条件有
①丽江坝子西北部地势平坦,便于筑城②向东南敞开,有利于夏季风进入③引雪山融水进入城中,航运便利④纬度较低,白昼长,冬季温暖⑤北有山岭阻挡冬季风,冬无严寒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台风在其前进过程中,处于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因风速不同危险程度差别较大,一侧为危险半圆。上图为某超强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示意图,下图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变化。完成13~14题。
13.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
A.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左侧 B.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左侧
C.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 D.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右侧
14.造成台风可航半圆与危险半圆风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位置 B.台风移动路径
C.距离陆地远近 D.台风生成位置
美国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面积1408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为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图为沿着36°N附近穿过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图中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为
A.热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6.死亡谷夏季少量降雨的水汽来源和降雨类型是
A.太平洋——地形雨 B.冰雪融水——锋面雨
C.太平洋——气旋雨 D.冰雪融水——对流雨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春季产卵场、夏季索饵场和冬季越冬场三类,其产卵洄游至浅水域,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局部海域小黄鱼渔场分布及部分洄游路线,图示季节沿岸流强盛。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示季节,小黄鱼集中分布于
A.甲渔场 B.乙渔场 C.丙渔场 D.丁渔场
18.图中①②③路线洄游的目的分别为
A.产卵、越冬、索饵 B.产卵、索饵、越冬
C.越冬、产卵、索饵 D.索饵、产卵、越冬
印度洋偶极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差,其与厄尔尼诺都是海洋和大气耦合作用的结果。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形成正偶极;当印度洋东部水温异常偏高时,形成负偶极。下图示意印度洋海域赤道上空的热力环流。据此完成19-20题。
19.形成印度洋偶极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差异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 ④海陆轮廓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20.印度洋负偶极时
A. 图示甲乙之间热力环流呈顺时针
B. 澳大利亚西北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 索马里东部海域渔业资源增产
D. 非洲东部降水比往年明显增多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半岛,位于加拿大东部,哈得孙湾与拉布拉多海及圣劳伦斯湾之间。地表起伏不大,为海拔300~900米的低高原,即拉布拉多高原。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海为苔原带,中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东部沿海有耐寒的苔原植被分布。下图示意拉布拉多半岛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21~23题。
21.拉布拉多半岛东部沿海有苔原植被分布,主要是因为
A.沿岸暖流经过 B.陆地轮廓特殊 C.沿岸降水丰富 D.沿岸纬度较高
22.拉布拉多半岛自然环境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A.地形平坦 B.东西跨度大 C.南北跨度大 D.离海较近
23.受全球变暖影响,纽芬兰岛附近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①数量减少 ②数量增多 ③出现时间滞后 ④出现时间提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上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
(1)说出上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述丙地貌的成因。(8分)
(2)指出上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早晚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6分)
(3)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一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一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入湖径流是影响色林错湖泊蓄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湖面降雨和蒸发,三者对湖泊蓄水量变化的贡献达到90%。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说出色林错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分析其原因。(6分)
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色林错湖泊是咸水湖,就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判断下图中A处自然带的名称,据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下图中该山地东坡雪线比西坡低的原因。(4分)
(3)简述上图中丙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4分)
(4)说出上图中洋流名称,并分析图中洋流对丙处附近海洋生物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