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 地球的运动 学案
【课标解读】(2022版)
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专题考点解读】
考点内容 考点分频 考向预测
地球的自转 考点1地球自转的特征 ☆☆ ①以地球侧视图、俯视图、公转图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注重空间思维想象力的考查。 ②热点背景主要有中国天眼FAST、祝融号火星车、神舟载人飞船、问天实验室和中国天宫空间站等。
考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地球的公转 考点3地球的公转的特征 ☆☆
考点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01 地球的自转
【考点01】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概念: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考点02】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就有了 昼夜 之分;随着地球不停地 自转 ,昼夜不断更替。
2.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一天中物体上午影子朝 西北 ,影子较 长 ;正午影子朝向 正北 ,影子较 短 ;下午影子朝 东北 ,影子较 长 。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4.时间的差异。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所以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易错点】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误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
正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自转无关,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会产生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才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
【中考典例】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无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下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当旗杆影子为OM时(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西南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是夏至日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示意图,早上东北方向升起,物体的影子在西北方;中午太阳在南方,物体的影子在北方;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此时物体的影子在东南方向。当图中旗杆影子为OM时,影子是在东南方向,此时太阳在西北方向,是日落西山的影子。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戳。下图为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答案】C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出现了时间差异。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东西时间差异大,因此不同地区的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C正确。时间差异与地球形状、地球大小、地球公转无关,ABD错误。故选C。
02 地球的公转
【考点03】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概念: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周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考点04】公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月21日前后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9月23日前后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2.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外,没有太阳直射。
3.五带的划分
地球倾斜着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纬度范围不同的地带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地球的五带。
五带 范围 有无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气候 特点
热带 23.5°N~23.5°S 有 无 终年炎热
温带 北温带 23.5°N~66.5°N 无 无 四季变化明显
南温带 23.5°S~66.5°S
寒带 北寒带 66.5°N~90°N 无 有 终年 寒冷
南寒带 66.5°S~90°S
4.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相反)
地球倾斜着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段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
北半球,春季包括 3、4、5三个月,夏季包括6、7、8三个月,秋季包括9、10、11三个月,冬季包括12、1、2三个月。
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速记口诀】
地球的运动
自转围着地轴转,公转绕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转;
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自转昼夜交替变,公转四季五带显。
【中考典例】
(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办,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运动会举办期间,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上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2.该运动会举办期间,成都( )
A.正值秋季 B.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昼长夜短 D.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答案】1.B 2.C
【解析】1.运动会举办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8日。当地球运转到甲段时,日期在3月21日~6月22日之间,故A错误;乙段日期在6月22日~9月23日之间,运动会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故B正确;丙段日期在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故C错误;丁段日期在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之间,故D错误。故选B。
2.6-9月为北半球的夏季,运动会举办期间成都正值夏季,故A错误;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即冬至12月22日前后,影子最长,运动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距离太阳直射点近,影子短,故B错误;从3月21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日至次年的6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故C正确;成都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6月22日前后,故D错误。故选C。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格物致知,叩问苍穹”。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开启中国太空探索新征程。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位置处于图中(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是( )
A.5月30日17时31分 B.5月30日1时31分
C.5月30日2时31分 D.5月31日3时31分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宜昌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答案】3.A 4.B 5.C
【解析】3.a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b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c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d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为5月30日,对应图示a段,BCD错误,该题选A。
4.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时间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即东八区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巴黎(中时区)在东八区的西侧,时间比东八区晚8个小时,所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5月30日9时31分-8时=5月30日1时31分,ACD错误,该题选B。
5.2023年5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宜昌市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C正确;二分日宜昌市昼夜等长,北半球冬半年宜昌昼短夜长;宜昌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BD错误,故选C。
【技巧点拨】极地俯视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半球。
如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北逆南顺”可推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
第二步:根据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判断节气。
如图所示,当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可以推断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第三步:根据节气及日期,判断此时某地昼夜长短、所处季节、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等。
【技巧点拨】太阳高度角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
(1)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长——短——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地球的自转产生)
(2)一年中,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相反。(地球的公转产生)
【中考典例】
(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2.该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1.C 2.B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是全球昼夜平分,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D错误;故选C。
2.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期间,首次面向美国青少年进行天宫授课,而“天宫课堂”开播选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3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大气能见度 D.天宫的位置
【答案】A
【详解】“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期间,首次面向美国青少年进行天宫授课,而“天宫课堂”开播选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3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球自转,该运动会产生时间差异现象,A正确,排除B;与大气能见度、天宫的位置无直接关系,排除DC,故选A。
2.(2023·吉林白山·模拟预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现象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季节的更替 D.星空的变化
【答案】A
【详解】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故“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现象是地球的自转,A正确。跟地球的公转、季节的更替和星空的变化无关,BCD错误,故选A。
3.(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100°E,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天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
B.当天太阳直射点运行在0°-23.5°S之间
C.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
D.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5月30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即是图中的①②之间,A正确;5月30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天太阳直射点运行在0°-23.5°N之间,B错误;酒泉纬度较高,白昼较长,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C正确;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D正确;故选B。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答案】D
【详解】南极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出现极夜现象,秋分日至春分日之间出现极昼现象。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一般是6月份,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故A错误;儿童节是6月1日,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故B错误;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一般是8月份,北半球的春分日一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故C错误;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一般是1月底、2月初,北半球的秋分日一春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昼,有阳光照射,与照片所示相符,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5.(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答案】D
【详解】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在以上轨道图中位于丁段。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7.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答案】6.A 7.A
【解析】6.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若地球停止自转,有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白昼,无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黑夜,但也有昼夜现象,A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因此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不可能见到以一天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即太阳不会每天东升西落、人类作息规律也不会是昼伏夜出、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的时间差异现象也会消失,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图是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的是( )
A.小麦返青 B.小麦抽穗 C.小麦收获 D.小麦播种
9.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答案】8.C 9.B
【解析】8.读题干可知,冬小麦在秋分之后播种,春分之前小麦返青,五一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收获。读图可知,图中的小麦收获已经接近秋分,不是六月初了,明显有误,需要修改,故选C。
9.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四季的变化,B正确。季节变化跟地球的自转、大小、形状无关,ACD错误。故选B。
(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读左图“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和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0.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据此可判定,5月30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昼最长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答案】10.A 11.A
【解析】10.读图可知,5月30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因此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①处,A正确,故选A。
11.5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都位于北半球,酒泉纬度最高,因此昼最长,A正确,故选A。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成功,2022年4月16日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和着陆时,地球分别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丙和甲 D.丁和乙
【答案】C
【解析】12.10月1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丙位置;4月1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甲位置,C正确;乙为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未经过该时间段,排除A、D;丁为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未经过该时间段,排除D。故选C。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天舟六号发射成功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所示的(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天舟六号发射年5月10日,地球运转到春分到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回归线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所示的b点,即北半球的夏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0°N,100°E)发射成功。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衡阳昼长夜短
C.衡阳昼最长夜最短 D.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答案】B
【解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5月30日9时31分),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衡阳昼长夜短,故B正确,A错误;衡阳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日,故C错误;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故D错误。故选B。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四季更迭 B.五带形成 C.昼夜交替 D.昼长变化
【答案】15.D 16.C
【解析】15.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演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呈现逆时针,故演示的地球转运动方向正确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为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C正确;四季更迭、五带形成、昼长变化为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排除ABD;故选C。
(2023·湖北·中考真题)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三位航天员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春 B.谷雨 C.处暑 D.霜降
18.“天宫对话”这天( )
A.武汉荷塘蛙鸣 B.北京枫叶正红 C.上海昼长夜短 D.沈阳日出最晚
【答案】17.B 18.C
【解析】17.4月20日此时位于3.21日春分日至6.22日夏至日之间且靠近春分日。立春位于12.22日冬至日至3.21日春分日之间,A错;谷雨位于3.21日春分日至6.22日夏至日之间,B对;处暑位于6.22日夏至日至9.23日秋分日之间,C错;霜降位于9.23日秋分日至12.22日冬至日之间,D错;故选B。
18.武汉荷塘蛙鸣主要出现在夏季,A错;北京枫叶正红为秋季,B错;上海昼长夜短为3.21日至9.23日之间,C对;沈阳日出最晚为12.22日冬至日,D错;故选C。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 )
A.30岁 B.40岁 C.60岁 D.80岁
【答案】C
【解析】由题干“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可知,宇航员爸爸随地球绕太阳公转了60圈,根据地球每公转一周为一年分析,宇航员爸爸年龄是60岁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山西阳泉·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成功发射,晋谷21、小麦晋麦47号、高粱晋糯3号等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随行“落户”太空,并将开展太空育种实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神舟十六号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2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成功发射,此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即①②之间,A正确,BCD错误。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2.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23.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答案】21.A 22.D 23.A
【解析】21.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22.依据所给地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出舱时间2月10日位于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冬至和春分之间),即图中的丁和甲之间,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
23.依据所给题干和所学知识分析,2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在向北半球移动,故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天宫”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航天员“太空会师”之日,地球公转至图中(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5.航天员“太空会师”期间( )
A.贵州荷花满塘 B.黑龙江冰天雪地 C.湖南草长莺飞 D.海南沙尘漫天
【答案】24.D 25.B
【解析】24.地球公转位于图中①处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依据地地球的公转方向可推出:②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③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④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航天员“太空会师”之日为2022年11月30日,地球公转轨迹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即④-①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航天员“太空会师”期间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可以看到黑龙江冰天雪地,B正确;贵州荷花满塘为夏季景观,排除A;湖南草长莺飞为春季景观,排除C;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距沙漠遥远,加上海南的绿化面积广,植被的覆盖率高,水量充足,出现沙尘漫天的可能性不大,排除D。故选B。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的时候,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广州、南宁和拉萨四城市(见下图)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并留存了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小明用表格统计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的时候,发现截图上没有城市名称,他用序号①②③④进行了标注,并运用地球运动原理对各城市数据进行了比较(见下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42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46分
A.四城市都是昼短夜长
B.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是纬度较低的广州和南宁
C.城市①和④中,④日出较早,是拉萨
D.城市②和③中,③日出较早,是广州
27.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据此推测,此时段最接近以下节气中的( )
A.小满 B.大暑 C.小雪 D.立春
28.该时段在烟台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众多 B.果园里红红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
C.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 D.热力公司开始集体供暖
【答案】26.D 27.A 28.C
【解析】26.读表格可知,四个城市昼长都大于12小时,四城市都是昼长夜短,进而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A错误。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因此可知,①④是纬度较高的杭州和拉萨,B错误。城市①和④昼长相差不大,可知纬度比较接近,纬度比较接近的两地,越靠东的地点,日出越早。表中显示,④日出较早,可知,④是杭州,①是拉萨,C错误。城市②和③昼长相同,可知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两地越靠东的地点,日出越早。表中显示,③日出较早,可知,③是位置靠东的广州,②是南宁,D正确。故选D。
27.根据上题分析,已知,此时四地昼长夜短,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说明白昼时间不断变长,进而可知,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向北移动。综上,可推测,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小满处于这个区间,故选A。
28.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海水水温依然较低,因此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不多,A错误。果园里红红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的景象出现在秋季,不符合题意,B错误。春分到夏至之间,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C正确。此时不是冬季,无需供暖,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29.(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至 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山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 现象。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 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至少填一种)。
【答案】(1) ② ③ 昼长夜短(昼大于夜或昼>夜)
(2) ① 赤道/0°纬线
(3) ③ 极昼
(4) 自转 地轴 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公转轨道图、自转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轨道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光照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③处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的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根据公转逆时针方向,④是秋分日、①是冬至日,②是春分日。天舟六号发射之日是2023年5月10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②春分日至③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运行到①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是每年的春秋分日。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这个国家应该是挪威,挪威峡湾很出名,而且北极圈穿越挪威北部,有极昼现象。该旅行团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③夏至日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极昼现象。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在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和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30.(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1) 逆 逆
(2) 春分日 3
(3) 丙 甲
(4) 短 短
(5)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等
【分析】本题以二十四节气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的方向、公转图的判读、地球在不同位置时的地理现象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6月22日前后)大概相差3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丙所示的冬至日;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的甲所示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对于北温带的株洲来说,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短,且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
学案第20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 地球的运动 学案
【课标解读】(2022版)
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专题考点解读】
考点内容 考点分频 考向预测
地球的自转 考点1地球自转的特征 ☆☆ ①以地球侧视图、俯视图、公转图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注重空间思维想象力的考查。 ②热点背景主要有中国天眼FAST、祝融号火星车、神舟载人飞船、问天实验室和中国天宫空间站等。
考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地球的公转 考点3地球的公转的特征 ☆☆
考点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01 地球的自转
【考点01】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概念: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考点02】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就有了 昼夜 之分;随着地球不停地 自转 ,昼夜不断更替。
2.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一天中物体上午影子朝 西北 ,影子较 长 ;正午影子朝向 正北 ,影子较 短 ;下午影子朝 东北 ,影子较 长 。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4.时间的差异。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所以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易错点】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误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
正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自转无关,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会产生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才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
【中考典例】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无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下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当旗杆影子为OM时(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西南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戳。下图为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02 地球的公转
【考点03】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概念: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周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考点04】公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月21日前后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9月23日前后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2.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外,没有太阳直射。
3.五带的划分
地球倾斜着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纬度范围不同的地带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地球的五带。
五带 范围 有无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气候 特点
热带 23.5°N~23.5°S 有 无 终年炎热
温带 北温带 23.5°N~66.5°N 无 无 四季变化明显
南温带 23.5°S~66.5°S
寒带 北寒带 66.5°N~90°N 无 有 终年 寒冷
南寒带 66.5°S~90°S
4.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相反)
地球倾斜着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段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
北半球,春季包括 3、4、5三个月,夏季包括6、7、8三个月,秋季包括9、10、11三个月,冬季包括12、1、2三个月。
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速记口诀】
地球的运动
自转围着地轴转,公转绕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转;
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自转昼夜交替变,公转四季五带显。
【中考典例】
(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办,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运动会举办期间,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上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2.该运动会举办期间,成都( )
A.正值秋季 B.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昼长夜短 D.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格物致知,叩问苍穹”。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开启中国太空探索新征程。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位置处于图中(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是( )
A.5月30日17时31分 B.5月30日1时31分
C.5月30日2时31分 D.5月31日3时31分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宜昌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技巧点拨】极地俯视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半球。
如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北逆南顺”可推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
第二步:根据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判断节气。
如图所示,当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可以推断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第三步:根据节气及日期,判断此时某地昼夜长短、所处季节、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等。
【技巧点拨】太阳高度角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
(1)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长——短——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地球的自转产生)
(2)一年中,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相反。(地球的公转产生)
【中考典例】
(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2.该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期间,首次面向美国青少年进行天宫授课,而“天宫课堂”开播选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3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大气能见度 D.天宫的位置
2.(2023·吉林白山·模拟预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现象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季节的更替 D.星空的变化
3.(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100°E,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天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
B.当天太阳直射点运行在0°-23.5°S之间
C.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
D.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5.(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7.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图是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的是( )
A.小麦返青 B.小麦抽穗 C.小麦收获 D.小麦播种
9.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读左图“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和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0.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据此可判定,5月30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昼最长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成功,2022年4月16日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和着陆时,地球分别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丙和甲 D.丁和乙
【答案】C
【解析】12.10月1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丙位置;4月1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甲位置,C正确;乙为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未经过该时间段,排除A、D;丁为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未经过该时间段,排除D。故选C。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天舟六号发射成功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所示的(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0°N,100°E)发射成功。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衡阳昼长夜短
C.衡阳昼最长夜最短 D.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答案】B
【解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5月30日9时31分),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衡阳昼长夜短,故B正确,A错误;衡阳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日,故C错误;衡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故D错误。故选B。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四季更迭 B.五带形成 C.昼夜交替 D.昼长变化
(2023·湖北·中考真题)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三位航天员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春 B.谷雨 C.处暑 D.霜降
18.“天宫对话”这天( )
A.武汉荷塘蛙鸣 B.北京枫叶正红 C.上海昼长夜短 D.沈阳日出最晚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 )
A.30岁 B.40岁 C.60岁 D.80岁
(2023·山西阳泉·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成功发射,晋谷21、小麦晋麦47号、高粱晋糯3号等八大类种子实验材料随行“落户”太空,并将开展太空育种实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神舟十六号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2.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23.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天宫”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航天员“太空会师”之日,地球公转至图中(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5.航天员“太空会师”期间( )
A.贵州荷花满塘 B.黑龙江冰天雪地 C.湖南草长莺飞 D.海南沙尘漫天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的时候,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广州、南宁和拉萨四城市(见下图)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并留存了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小明用表格统计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的时候,发现截图上没有城市名称,他用序号①②③④进行了标注,并运用地球运动原理对各城市数据进行了比较(见下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42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46分
A.四城市都是昼短夜长
B.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是纬度较低的广州和南宁
C.城市①和④中,④日出较早,是拉萨
D.城市②和③中,③日出较早,是广州
27.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据此推测,此时段最接近以下节气中的( )
A.小满 B.大暑 C.小雪 D.立春
28.该时段在烟台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众多 B.果园里红红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
C.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 D.热力公司开始集体供暖
二、解答题
29.(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至 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山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 现象。
(4)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 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至少填一种)。
30.(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案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