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市桃城区
202
3
-202
4
学年
上
学期
期中
考试
高
三
年级
历史学科A卷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单选题(共30个,共45分)
1.学者福山认为,夏、商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显的国家结构,周朝才真正具备国家形式的特征。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长长”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
A.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B.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D.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2.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如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
《左传》 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 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 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 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勇力崇拜与“士”阶层道德属性相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对英雄的称谓;刘邦在《大风歌》中提出了效命忠顺的“猛士”英雄形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人才需求文武兼备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英雄观念根深蒂固 D.社会政治发生变动
4.《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记载:各县要书面报告农田受雨、抽穗、垦而未种、受灾面积以及降雨量等,每年八月底以前送达朝廷;主管仓库的官吏每年十月份要将各类粮食的库存数量上报内史。这些要求有助于( )
A.确立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B.完善地方机构的运行机制
C.维护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 D.提升国家治理的行政效率
5.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 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6.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政策,不过,官营垄断相比于征税而言,有一个好处就是“取民不怨”。据此可知,朝廷通过把控盐铁政策(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解决了王国问题
C.增强了财政汲取能力 D.恢复了社会经济
7.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百分之九十是情歌,内容或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或表现爱情的欢乐;或表现相思之苦;或表现生死不渝的爱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融合了北方文化因素 B.南朝社会治理失控
C.市民阶层崛起的表现 D.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8.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设有负责养牛的多种官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民间养牛业也有很大发展,如《晋书》记载:“朔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翻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这一时期的养牛业( )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B.有利于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建立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体系,东吴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这些漕运规模一般较小,大多具有临时性。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 )
A.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B.便利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 D.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10.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11.唐朝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据此可知,唐朝的“过官”制度( )
A.削弱了皇帝权力 B.规范了权力使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降低了决策效率
12.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建立了新的国家预算体系 B.增强了地方积极性与自治性
C.解决了安史之乱遗留问题 D.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13.《通典》是一部记述从上古到唐安史之乱前的制度及文化变迁的通史,于801年由宰相杜佑完成编撰。与大多数历史文献以政治领域开篇不同,《通典》开篇的第一部分是《食货典》。这一做法( )
A.削弱了政治对史学的影响 B.促进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广泛传播了经世致用思想 D.能更好地发挥史学社会功用
14.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 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消亡 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15.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这说明了宋代
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 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
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 D.活字印刷品存世数量稀少
16.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D.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17.“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
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 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积极缓和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 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8.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前提 B.行政区划有利于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实行 D.行省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9.明初,朱元璋诏令"复衣冠如唐制",要求士庶“不得服两截胡衣”,禁止辫发、椎髻、胡服、胡语和胡姓,并对官民的衣冠服饰都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朱元璋此举意在( )
A.重构封建礼制 B.变革社会习俗
C.恢复儒家传统 D.加强中央集权
2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
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 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
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 D.思想批判风气剧变
21.明中后期,士大夫对“倭患”十分关注,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了抗击倭寇中几次大战争的经过;王在晋的《海防纂要》则全面系统的总结了防御倭寇的策略;此外,《虔台倭纂》也是一部以“防倭御倭”为主要目的的著述。这类著作的出现( )
A.巩固了当时的朝贡体系 B.彰显了士人的海防意识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完善了明朝的防御体系
22.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沿北部边疆建立重镇,派兵驻守,还在附近地区设立马政机构,专管马匹的孳牧,各卫所、监苑牧军因地制宜地逐水草放牧马匹,为军需战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明代作战的有力后备资源。可见,明代马政机构的设立( )
A.提高了军事动员的效率 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C.密切了民族之间的关系 D.适应了边防建设的需要
23.杂字书是明清时期采辑生活中常用字汇编而成的识字读物,多由无名塾师编撰,流传广泛。《山东庄农日用杂字》提及: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妇女杂字》中有:劝尔妇女,识字为先,居家度日,务要淑贤。这反映了当时( )
A.学术文化重心下移 B.崇实致用的思想观念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D.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24.有学者指出:“宋代社会,儒生与商贾之间,可能颇有分流,前者以内圣外王自我期许,志在经国济世,尤其理学家们不屑言利。明代中叶以后,风气颇为不同,江南士大夫如有余力,也会投资商业活动。”明朝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商业有较大发展 B.心学成为主流思想
C.科举考试形式灵活 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
25.《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26.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
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 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7.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28.晚清税则在计量规格和计量单位的使用上,经历了由中式主导到中英混合使用再到以英制为主的国内标准化与国际同步化的转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救亡图存的逐渐深入
C.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天朝上国观念的消亡
29.魏源认为:“东不足者西有余,以其所有易所无,气运贸迁,乌见失诸此者不可偿诸彼乎?夫惟有度外之人,则能通自古未通之绝域,致自古未致之货币。”这一观点( )
A.拉开了向西方学习序幕 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顺应了时代变局的需要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0.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中国出现了20多种有关欧美等国史地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把“天下”的概念建立在近代地理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海外各国的概况,大略地描绘出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明体系。这些著作
A.旨在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B.折射出以世界眼光观察问题的新识
C.摒弃了传统的天下观和华夷观 D.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迫切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整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郡(hu)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并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开发的历史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现象,并用唯物史观解释材料三与材料二的关系。(1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就来华的耶稣会士而言,当他们面对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国家统一,经济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大的东方大国,而明智地认识到,唯有遵循“恪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及原因。(6分)
33.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5分)
材料 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部分)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与之相关联的关键词,自拟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论述过程要结合所选关键词,逻辑清晰)
A卷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A
6.C
7.D
8.D
9.A
10.D
11.B
12.A
13.D
14.B
15.C
16.A
17.B
18.B
19.A
20.B
21.B
22.D
23.B
24.A
25.D
26.A
27.A
28.A
29.C
30.B
31.(1)成就:南朝刘宋前期经济发展状况,史称“元嘉之治”,长江中下游、钱塘江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都有发展(4分)
历史影响:南方经济获得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南北经济交流加强;为隋朝统一奠定经济基础(6分)
(2)新现象: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任答4点得8分)
历史解释:材料三是材料二文学艺术上的反映;(2分)受商品经济影响,文学上世俗化趋势;思想领域反传统的进步思想。(任意1点得2分)
32.(1)特点:中西交流的桥梁是传教士;翻译大量西方书籍;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相互性;中国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仍维护“华夏中心”观念。(任答4点得8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4分)
(2)转变:由轻视慢待西方文化到学习了解西方文化。(2分)
原因:近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4分)
33.所选制度:分封制、郡县制(2分)
补充制度:行省制(1分)
论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2分)
论述:(10分)先秦时期,分封制导致国家分裂,诸侯争霸:秦朝统一后,为维护国家统一,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地方管理制度的先河,郡县制模式被后世王朝所继承、发展;元朝建立后,吸取两宋地方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为适应辽阔疆土管理的需要,在地方设立行省制,行省权大而不专,既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又保障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行省制被明清两朝继承,成为封建国家后期地方管理的重要制度。
结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不断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中央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统治,使得中央集权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