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教考衔接、考点解读散文专题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教考衔接、考点解读散文专题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12: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专题
教考衔接、考点解读
必修上第七单元
——备战高考语文,高分突破专题
课前写作素材积累 《在知行合一中历练成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年人的精气神,在书本中涵养,更在实践中砥砺。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崇尚实践、重视实践的精神品格,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辩证方法,滋养着一代代青年“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课本是平面的,而世界立体生动;文字是无声的,而生活五彩斑斓。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在博万物中广其识,在涉世道中明其理,才能让青年人更好地汲取智慧、丰富思想、淬炼精神。
经典散文
文言散文
必修上册:散文单元,自然之美

单元导语
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补充知识:散文分类
【高考考点总结】
1.情景交融、情理结合
情景结合是高中阶段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任何情景关系的处理,最终都要实现情景交融,不能实现这一点的,在语文学科内是不成立的。请你结合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自然景观的变化所蕴含着的哲理,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将深刻的哲理,借助自然景观来形象生动的表达,从而实现情感、自然和哲理的完美统一。(见《赤壁赋》)
2.观察自然的视角
作者观察自然的视角是多方面的,本单元最主要的相关语文知识,是指多感官的转换。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正好嗅觉等不同感官去感受同一意象,这个意象会呈现多方面的特点,从而给予读者全面立体的印象。(见《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3.文本梳理
篇目 体裁 形 神 散文技巧
《故都的秋》 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景南国的秋景 清、静、悲凉--秋士(物哀之美) 对比景物描写
《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散文 荷塘 月色 诗情画意(朦胧梦幻之美) 情景交融
《我与地坛》 叙事、抒情散文 记地坛赞母爱 理解生命、重塑自我--勇士(深邃之美) 景物描写哲思
《赤壁赋》 文赋 舟游赤壁感慨渺小无常 乐观旷达-儒士(空灵之美) 景物怀古
《登泰山记》 叙事写景散文 雪、日、峰 瑰丽雄浑、简洁明快--达士(阔大之美) 融情于事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学习提示
阅读《故都的秋》,要抓住“秋味”这个中心,慢慢读,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看看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现这些特点的。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 再想想,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 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阅读《荷塘月色》,应该多朗读,边读边沉浸到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去,品味那种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学习时要关注两篇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如《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荷塘月色》善用叠词,语言朴素典雅、准确传神、贮满诗意。阅读时应多加体会。
高考考点:1、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2、比喻和通感
3、散文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提示解读
问题一:《故都的秋》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清”“静”“悲凉”特点的?
解析:整体上写的是秋院,具体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环境的悲凉).写牵牛花时,蓝色和白色都属于冷色调,蓝色宁静深远,还有人说它忧郁,白色纯净素雅,可以说它们这一组色调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色调,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写牵牛花的时候写到了“破屋、浓茶、碧天、驯鸽、草“等物象,这样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我们似乎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落寞的心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铺的满地说明花蕊落的时间久,落得多,但整整一夜,无人察觉,早晨起来才发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突出了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连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也能感到,说明环境和作者的心都很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蝉声是哀怨、忧愁、伤感的象征,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蝉声,文章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就不言而喻了
“息列索落”的秋雨“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沉沉的天色,疏疏落落的雨声,极易触动人们心灵的悲伤和忧愁,触动人们的苍凉和无奈.
提示解读
问题二:《故都的秋》没有描写北京的著名景点,而是写一些平凡细小的事物,还异乎寻常的美,这是为什么?
解析:(1)作者所描绘的都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既不稀奇,也不富贵,但带着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
(2)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是“破屋”,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槐花,而是已经落到地上,快要干枯的“落蕊”,以及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扫帚的痕迹。
(3)这些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4)可以说,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正是郁达夫所独有的审美体验。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闲淡而略显忧郁的情调,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位传统且对故都怀有真挚眷恋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也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挚。
①形散而神不散:郁达夫选择了五种秋景,紧扣“清、静、悲凉”来表现北国的秋味,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深的眷恋之情。
②意境深远:将“情”与“景”完美融合,构成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关系;运用了多种手法,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
③语言优美凝练:本文语言优美,一字千秋。从形、声、色等多个角度来描写秋天,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问题三:《故都的秋》中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笔下特别的美?
问题四:郁达夫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解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结,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为什么“秋”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钱钟书先生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 ”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钱钟书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而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自觉包含了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
解析:朱自清《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特定时期的特殊情感,幻想超脱现实 ,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桃花源”。
(1)画面的主体性和层次感突出:在描写荷塘月色时,作者首先简约勾勒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把读者引向“荷塘”,然后迅速勾勒了荷塘的主体,再精细入微地展现主体的美。视觉的流动与文字意象的展开显得自然而和谐,而画面主体又在反复不断的描写中得以强化和突出,从而构成了高低、远近、浓淡等极富层次感的立体画面,主次分明,境界深幽。
(2)通过比喻、拟人、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不仅具有多样的形态、高低层次,而且充满了色彩的斑斓和深浅层次。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绿叶”“白花”“青雾”等,色彩鲜明而突出。
(3)动静结合的画面描写。朱自清素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作静态的摹写,他通常采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如月下的荷塘是“静”的,他抓住的是“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一阵风过,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月光是“静”的,但在作者笔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荷塘的“宁静”中,作者捕捉到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月下荷塘的风韵和神态。
问题五:《荷塘月色》是如何写景的,如何在写景中自然融入情感的?
(4)炼字炼声,增强语言的动感和节奏感是朱自清写景的又一特色。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层层”、“密密”“亭亭”的荷叶,“一粒粒”明珠、“星星”般散发着“缕缕”清香的荷花,“脉脉”的流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树,有“弯弯”的杨柳和“峭楞楞”的灌木,有“淡淡”的、“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还有“隐隐约约”的远山等等,不仅描画出清幽淡雅的月下荷塘的情态,更传达出深远缅邈的美的韵味。
(5)朱自清将荷塘月色的景致描写得像一首美妙的小夜曲,轻柔、舒缓、深情、动人;又像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宁静、优美。由于作者又是怀着“颇不宁静”的情绪来观赏月下荷塘美景的,心中总是或浓或淡地萦绕着落寞、苦闷、矛盾的心绪,因此,作者为了排解内心的“不宁静”而追求“宁静”,来到这满月下的荷塘边,“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这样的“宁静”是短暂而不稳定的。作者在尽情受用美景的同时,又不时流露出烦恼的影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起江南采莲的胜景和趣事,又感慨“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清幽的画面基调与苦闷的情感基调相映照,显现出平和、淡雅而忧郁、感伤的氛围。
1.短句效果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高考必备知识
【拓展例题】《故都的秋》表现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双重情感,所以作者在用词造句、运用技法时也体现了独特性。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具体的词句加以赏析。(6分)
①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
②运用多种修辞,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
《故都的秋》写景的角度:
选材上:选取典型的景物去体现秋的特点。(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角度上: 从声、形、色、境等方面入手;
从视、听、味、触等感官入手。
效果上: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清”、“静”、“悲凉”。
高考必备知识
2.多角度写景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高考必备知识
3.通感修辞手法
4.叠词效果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这段文字,叠词多是平声,声音清脆,节奏轻快,如河边飘过清幽的牧笛,欢快而悠扬。大量叠词突破了单纯视觉上对无边静美的荷塘月色直观画面感受,继而从听觉上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回环往复、不绝于耳、余音绕梁富有音乐美的荷塘景色,使读者从单纯的视觉感受,转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艺术感受。
第五段在写月色、月影时使用了“泻”“浮”“洗”“画”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1)泻:既照应了本段开头以流水来比喻月光的内容,又描绘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2)浮:写夜里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景象,以动景写静景,描绘了青雾的轻盈状态。
(3)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的映照下鲜艳欲滴的状态。
(4)画:有人的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无形的手在宣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树影之真、美。
5.动词表达效果
《我与地坛》学习提示
地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地的重要场所,如今是一个公园。这样的地方会和“我”发生怎样的关系呢 最好能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读《我与地坛》全文,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史铁生的人生感悟是独特的,这和他承受着因残疾而导致的苦难有关,但他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包括对生与死,都有深邃的思考。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文章在景物描写和往事追忆中穿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这可以作为理解作者思考的突破口,阅读时要重点关注。要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对话”,形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文中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体会其中的母爱,想想为何作者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史铁生的思考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感人之处。注意欣赏文章是如何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诚挚感情的。
提示解读
问题一:“地坛”和“我”发生了怎样的关系?
解析:(1)地坛在等待“我”的来临,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我”与地坛相怜相惜,同病相怜。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问题二:体会文章中的母爱,想想作者为什么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解析:(1)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理解母亲,而是给她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在母亲逝世后,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角色定位。逐渐地,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作者成熟之后,冷静地回想母亲当时的话,幡然醒悟其真正的含义,在文章中充满了自己深深的忏悔和对母亲的歉意。
问题三:《我与地坛》是如何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诚挚感情的?
解析:(1)史铁生先讲自己与地坛的关系。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园子,在史铁生的生命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地坛在他出生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坐落在那儿了,正如其本人所说,与地坛是缘分使然,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待史铁生,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史铁生对地坛的感情深厚。一个频临绝望的年轻人与一个荒芜冷落的院子相遇了,一个在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失去了双腿与一个曾经玻璃珠瓦、玉砌雕栏、如今却朱红剥落、断壁残桓横陈,有过同样喧嚣的过去,有着同样失落失意的现在,弥漫在我与地坛之间的是同病相怜,生生相惜。
(3)地坛让史铁生思考生命,思考命运,思考人生,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情感,思考四季,思考上帝。一座废弃的古园,长年在此写作,思考,与史铁生就有了生生相息的情感,古园也似乎有了生命。悲惨的命运成就了作者的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生阅历,而作者又借助地坛之景,含而不露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问题四:《我与地坛》第五段文字是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何选取这些小虫小草之类的小生命来写,而不是更宏大的事物呢?
取这些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小虫小草之类的小生命来写,它们虽然弱小、卑微,有自己的艰难困惑、挣扎痛苦,但都怀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虽处在荒芜地,但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才不再衰败。(卑微之物,自在生存,引发思考)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① 写蜂儿,比喻让人既感受到蜂儿停在空中时翅翼振动形成的如雾的形态,蜂儿奋力挥动翅膀,充满活力。② 写蚂蚁、瓢虫,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写蚂蚁、瓢虫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活动。③ 写露水,用“轰然”修饰露珠“坠地”,大词小用,是夸张,又是以动衬静。用“摔开”与“万道金光”搭配,体现夸张突出的生命的绚烂。
上述可以改成“四百多年里,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的朱红淡褪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效果更好?
原文: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①句式上,(内容侧重点)原句一反常规的表达,把“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散落了”这些谓语动词提前,更强化了动作,更有了力度。强调了“剥蚀”“淡褪”这些动作以及这些动作的发出者——地坛,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强化了一种凋零衰亡的味道,这也映照了作者的遭遇与心境。
②修辞上,四个连用构成排比,强烈地表达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风雨的力量。
③结构上,与上文“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句子结构是一致的。接着写它剥蚀了什么淡褪了什么,句型上就构成了一种呼应关系。同时也让残缺不全的“我”和残败不堪的地坛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而前面所谓的 “宿命”,作者见到地坛后的“惺惺相惜”,通过这种表达也就有了着落。
④逻辑语序上,原句的四个词的先后顺序呈递进关系,“剥蚀”和“淡褪”是表面的外在的,“坍圮”就是一种质的毁灭,而“散落”则是一地残破,零落衰亡了。而改后的句子缺乏内在逻辑。
⑤用词上,用“浮夸”“炫耀”修饰“琉璃”和“朱红”,用词准确生动,两个形容词感彩强烈,在矛盾对立中产生强烈的效果,过去愈显辉煌宏大,愈见今日地坛之荒芜萧索。这样一来,四百多年前地坛华丽辉煌的风貌,更反衬出它后面的荒芜与衰败。
3.句子的表达效果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都是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体会两篇文章中景与情的关系。
《赤壁赋》通过铺陈、排比形成整饬之美,要反复诵读,逐步领会。文章写景充满诗情画意,并采用“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作者的观点,思想认识逐步深化。阅读时要注意梳理文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抓住文章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登泰山记》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我国古代还有不少写景、记游名篇,如王勃《滕王阁序》、王禹傅《黄冈竹楼记》、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等,可以找来阅读、比较。
我们读古代诗文,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拿纪年来说,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壬戌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纪日,除了常见的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这两篇文章或此前学过的课文中,整理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背诵《赤壁赋》。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学习提示
问题一:梳理《赤壁赋》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旷达人生态度。
解析:(1)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2)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3)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4)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5)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提示解读
问题二:《登泰山记》在写作上善于取舍,叙事描写简洁明快,试加以分析。
解析:(1)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巧妙的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2)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
(3)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
(4)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颠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
(5)登上山颠,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
二 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民族的审美传统。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进行研讨。
1.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带着传统文人的某种审美情趣。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2.游览胜迹,登临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遐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赤壁是古代战场,当年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引发无数人的怀古之情;泰山为五岳之尊,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登临赋诗者众多。阅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搜集一些写赤壁或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三、单元学习任务解读
故都风物的静、清、悲凉是郁达夫含有雅趣的传统文人心境的自然流露;宁静、淡雅、自由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的外化;看似冷寂颓圮的地坛充满了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景观,三处景物从不屈到活力再到永恒,逐层递进,凝结着史铁生深刻的生命哲思;赤壁水月的变与不变、逝与不逝让苏轼顿悟人生的两重性,最终悟透取与不取的哲理,物我两忘;泰山绝顶的日出在经历风雪之后壮丽呈现,含有姚鼐对人生不断攀登以历绝美的感悟。纵观这些自然中呈现的人生的情与理,可以感受到中国自然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在山水自然中可以安顿身心,获得情感的慰藉、灵魂的诗意和精神的超越,强化对这些经典散文的认识深度。
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特点初探
1、随笔(一种心情、一点感悟、一个看法)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朋友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随笔之"随"字,正是突出了其随意灵活的特点。
强化训练:2023高考全国甲卷巴金的《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2、新宁铁路——机械的诗
1906年至1920 年历时14年完工的新宁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曲壮丽悲歌。旅美华侨陈宜禧几乎以一人之力,投资兴建新宁铁路。铁路建成,连通台山(时称新宁)、新会、江门三地,全长 133 公里,极大促进侨乡经济发展,也称为第一条真正“中国人的铁路”,首次实现了资金、工程师、运营完全由中国人承担。其 "转车盘" 设计和火车轮渡,也创下中国铁路技术史上两个第一。
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 新宁铁路不仅是机械的诗,也是人的礼赞。
现代文阅读Ⅱ
3、《机械的诗》最后提到的克鲁泡特金
学生时代的克鲁泡特金说过:“自从参观了各工厂以后,我就爱那完全而有力的机械。我看见那巨人的手掌怎么从小屋中伸出来,把浮在尼瓦河水面上的木材抓住一根,然后拖进去放在锯子下面,锯成了几块木板。我又看见一根红色的大铁条怎么通过了两个压榨器中间,出来就变成了一条铁轨,那时候我就懂得机械的诗了。”
克鲁泡特金的一生就证明出来他的确是一个懂得诗的人。
现代文阅读Ⅱ
文 本
解 读
现代文阅读Ⅱ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 金
1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2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景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7A】那一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3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7B】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4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文 本
解 读
现代文阅读Ⅱ
5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
6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杉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7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8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爬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9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10【7C】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小方当作很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7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依据 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作者认为一般人不懂诗的原因是他们窄化了诗的材料的范围,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诗的材料,而忽略了能够给人以创造的喜悦并散布生命的事物就可以作为诗的材料,比如机械的力量等,且作者并不认为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文 本
解 读
现代文阅读Ⅱ
11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7D】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12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13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7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选择题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Ⅱ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考查分析鉴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不同考点的拓展和探究题。
第一步,浏览选项,标注敏感。
高考题干中已经明确的各个选项的敏感点(一般指考查点或常见设误点),就是题干要求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如表述绝对的词语。
第二步,回归原文,寻找对应。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选项信息是否改变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第三步,排除判断,确定答案。
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选择题
试题分析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Ⅱ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7.C
“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根据原文第十段及前后文内容分析可知,作者认为一般人不懂诗的原因是他们窄化了诗的材料的范围,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诗的材料,而忽略了能够给人以创造的喜悦并散布生命的事物就可以作为诗的材料,比如机械的力量等,且作者并不认为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主观题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Ⅱ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一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6 分)

考查分析作品的内在逻辑。
分析作品的内在逻辑,即分析“机械的诗”和“工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要分析二者表面上的联系。根据原文中的“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定是-一首好诗”“机械完成了奇迹”可知,工人是机械的操纵者,他们操控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和创造,创造了各种奇迹,正是因为有他们才能有“机械的诗”。其次要分析二者深层次的联系。散文中作者写物、赞美物,往往是为了表现和赞美与物相关的人,此文亦是如此,表面上是在写机械的力量、创造和诗性,其实是以物写人,是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最后,从全文来看,行文充溢着作者对机械的力量创造的赞美,作者认为“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其实是在赞美机械背后工人的力量和创造。
主观题
试题分析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Ⅱ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一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6 分)

8.(6分)
①工人的雄姿、自如的神情、内心的诗意与“机械的诗”相互映村;②“机械的诗”需要工人激发出来,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的生成条件。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主观题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Ⅱ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考查分析文章构思的妙处
解答此题,可从内容、文体特点、主旨等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前文叙述了作者旅途中乘坐火车渡江看见工人操纵机械的情景,最后一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见到的工人修建大楼时打桩的情景,从轮船上的机械指挥到大厦建筑工程,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机械的诗广泛存在。从文体特点上看,前文大部分篇幅都在写在轮船上的所见所感,最后-段到由乡村中的机械运作场景联想到城市工人操纵机械建筑房屋的场景,这一跳转体现了随笔灵活随性的特点。从主旨上看,前文赞美了机械的诗和工人的辛勤创造,而最后一段说建筑大厦打桩时“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进一步强化了前文的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主观题
试题分析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Ⅱ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6分)
①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
②通过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机械的诗”的内涵和功能,深化了主题;
③由旅途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现代文阅读 Ⅱ
答题角度 具体阐释
主题 一是主题思想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二是这个主题表现得怎么样,正不正确,深不深刻,给人的启示大不大。常用的观点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含蓄蕴藉、深化主题、以小见大等。
形象 一是通过这个人物揭示出怎样的社会现象,即形象的典型意义;二是评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艺术手法 其内容很多,如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评论的思路主要看它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构思 ①写作思路如何,如由此及彼、由实到虚等。②线索是什么,有何效果。③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④行文布局,如欲扬先抑、曲折有致、伏笔铺垫等。
语言 主要看其语言风格、特点,如生动、清丽、质朴、华丽、幽默等。
作者的 创作思想 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答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