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2课时 用浮的材料造船
一、选择题
1.物体在水中有沉浮,下列( C )材料在水中是漂浮的。
A.铁 B.玻璃 C.泡沫
2.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 B )。
A.稳定性差 B.容易浸水 C.载重量小
C
B
3.如图所示,属于制作竹筏过程的( C )环节。
A.提出问题 B.明确任务 C.制订方案
C
4.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
一根楠竹,手拿一根竹竿,漂行水上如履平地。下列关于独竹漂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
A.一根楠竹的载重量大于一个人的重量
B.独竹漂高手们手中的竹竿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为了增加表演的观赏性
C.只有当水的流速很快时,楠竹才能在水上漂行
点拨:一根楠竹的载重量大于一个人的重量,人踩在楠竹上时,楠竹才能漂在水
面上。独竹漂高手们手中的竹竿主要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只有当水的流速平缓
时,楠竹才能在水上安全漂行。
A
5.下列三个竹筏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C )。
A. B.
C.
C
6.【金华市婺城区期末】我们可以通过( C )的方法提升竹筏的稳
定性。
A.选用更结实的铁丝固定竹筏 B.减小竹筏的宽度
C.增大竹筏的宽度
C
二、填空题
1.改变船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 和 。
2.竹筏的载重量比独木舟 ,它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 ,稳
定性更 。
载重量
稳定性
大
宽
好
独木舟 竹筏
底面积 较小 较大
载重量 较小 较大
稳定性 较差 较好
较小
较大
较差
较好
3.比较独木舟与竹筏,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课堂上,天天所在的班级打算设计并制作8个竹筏(每个竹筏所
用的竹子数量相同),用来研究竹筏的载重量,他们准备了以下材料:钩码、橡皮筋、竹子(长度相等,粗细均匀)和长木条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统一了各小组确定载重量的标准:只要水碰到钩码就算达到了最
大载重量(最后1个钩码不计入)。天天在实验中放到第8个钩码时,水
碰到了钩码,则这个竹筏的最大载重量是( A )个钩码。
A.7 B.8 C.9
A
2.班上的所有小组完成实验后,汇总数据如下:
组别 最大载重量(个) 组别 最大载重量(个)
第一组 6 第五组 3
第二组 5 第六组 7
第三组 6 第七组 7
第四组 8 第八组 6
通过分析表格,发现第五组的数据比其他小组的数据要小得多,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是 。
放置钩码时很不均匀
3.第四组测得的载重量是全班最大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C )。
A.他们放置钩码时,轻轻地放下
B.他们放置钩码时,钩码分布最均匀
C.以上都有可能
C
4.为了让竹筏能装载更多的钩码,下列改进方法不可行的是( C )。
A.给竹筏套上塑料袋 B.给竹筏绑上泡沫塑料
C.把竹子破开
点拨:让竹筏能装载更多的钩码,实际上就是增加船的载重量,增大浮力。给竹
筏套上塑料袋可以减少水分的浸湿,减轻竹筏的自重,从而使竹筏能装载更多的
钩码;绑上泡沫塑料可以增大浮力。
C
四、材料阅读题
由于黄河水流急、落差大、险滩多,因此行船有局限性,有些河段
只能下行而不能上行。古代很多当地人把货物从上游运输到下游后,往
往卸了货就拆船,卖掉木材自己回来,运输成本非常高。到了清朝,人
们开始用羊皮筏子作为黄河上的运输工具,在上游给羊皮囊充气装运货
物,到了下游卸掉货物,给羊皮囊放气后,很容易驮回上游再继续使
用。这样羊皮囊可以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
2.用羊皮筏子向下游运输货物时的主要动力是 。
3.结合材料分析,羊皮筏子与独木舟相比有哪些进步?
。
水力
可以放气,便于驮回上游再继续使用,减少了运输成本
1.结合我们学过的空气的相关知识推断,羊皮筏子能运输货物利用了空
气 的特性。
比较轻 (共12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6课时 设计我们的小船
一、选择题
1.设计小船时,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C )。
A.动力系统 B.船的形状 C.船体颜色
2.我们在交流设计时,交流内容( C )。
A.一定是设计值得肯定的地方
B.一定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C.可以是设计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可以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C
C
3.制作以蒸汽装置为动力系统的小船,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A )。
A.木板、注射器、蜡烛、金属管、胶水等
B.泡沫板、电池、马达、泡沫胶、导线、开关等
C.铝箔、小风扇、开关、小电动机等
4.下列关于小船设计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设计图需要具备合理性和可靠性
B.设计图需要标注尺寸
C.设计图只需要画个大概,自己能看懂就行
A
C
5.下列设计小船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
③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点拨:设计小船的一般步骤: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
构→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
C
6.如图是典典设计的铝箔船,将船体分隔成多个舱体的主要目的是
( C )。
A.增加小船持续行进的时间
B.使小船能沿一定的方向前进
C.提高小船的稳定性
C
二、填空题
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 、 、
、稳固性和动力系统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 、 、 和完
善”的过程。
船的形状
船体材料
载重量
设计
制作
测试
三、连线题
将下列船的结构或特征和与之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左右连)
船舱分格
船舵 提高船身的稳定性
船体底面积大 增加船的载重量
电动风帆
船身体积大 提高船的行驶能力
蒸汽动力
四、科学课上,荣老师布置了一项设计小船的任务,要求载重量不小于
500克,有自己的动力,还要求控制小船的成本。下面是典典所在小组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们一起解决。
1.在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填序号)。
①船的大小 ②总成本 ③载重量 ④动力系统 ⑤稳固性
⑥船体材料
2.在船体材料的选择上,你认为他们应该选用( B )。
A.普通打印纸 B.铝箔 C.餐巾纸
①②③④⑤⑥
B
3.如果想让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应该把小船设计成(A )的
形状。
A. B. C.
A
五、材料阅读题
古代的轮船像车一样,有两个轮子,装在船的两侧或尾部,在轮子
周围装有若干桨板,用人力转动轮子,桨板不断向后拨水使船前进。所
以轮船也称“车船”或“明轮船”。
自从蒸汽机出现后,有人就设想用蒸汽机带动明轮,推动船只行
驶。1802年,英国人薛明敦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建造了“夏洛
蒂·邓达斯”号蒸汽轮船。
1836年,英国的“阿基米德”号使用了螺旋推进器,那是一个木制
的长长的像螺丝钉的螺杆。开始试验时,它以每小时4海里的速度航
行。突然,水中的障碍物碰断了螺杆,螺杆只剩了一小截,船却意外地
加快了速度。这也启发了造船工程师们,最终在1845年制成了英国的
“大不列颠”号——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桨推进船。
请你在图片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轮船动力系统的名称,并按发展的顺
序在方框中填写序号。
3 2 1
3
螺旋推进器
2
蒸汽机
1
人力
1
2 1 (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5课时 给船装上动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的船依靠风力行驶的是( B )。
A. B.
点拨:竹筏依靠人力行驶,货轮依靠蒸汽发动机行驶。
B
C.
2.在船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动力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A )。
A.人力、风力、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
B.人力、风力、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
C.人力、蒸汽机、风力、内燃机、电动机
A
3.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下列
关于潜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会减小
B.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C.潜艇行驶的动力来自电能和风能
C
4.船舵的作用是( A )。
A.让船保持一定的方向前进 B.让船的行驶速度加快
C.让船稳定不侧翻
5.华华制作了一艘螺旋桨小船模型(如图所示),她想提高小船的行驶速
度,下列改进方法能帮助她达到目标的是( A )。
A.更换两节新电池 B.在船上加一些重物
C.更换更重的船体材料
A
A
6.如图所示,若将船舵向位置2偏转,小船在水中的行驶方向会( A )。
A.向右转弯 B.向左转弯 C.仍然沿直线行驶
点拨: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
A
二、分类题
请将下列不同的船按动力进行分类,并将序号填在表格中。(每空填1个序号)
动力类型 核动力 柴油 蒸汽 风力 人力
分类结果 ⑤ ④ ③ ② ①
⑤
④
③
②
①
三、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的航向。龙龙为了研究船舵是怎样控制船的行进方向的,做了如图所示的模型,龙龙在风力推进小船的船尾处安装了船舵,船舵位于水面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如图中选出船舵转动时,船的行驶方向。(在正确方向的箭头旁打“√”)
√
√
√
2.制作风力推进小船时,龙龙将电池放在距离小电动机较远的船头处。
天天建议他将电池与小电动机一起放在船尾处,这样可以减少使用导
线的长度,他的建议合理吗?请分析原因。
。
不合理,这样会导致船尾处重量过大,影响船身整体的平衡
四、材料阅读题
“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的深海探测器,它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
7062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深海一号”轮船是
“蛟龙号”专用母船,专门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制,配备了“蛟
龙号”专用的吊放机、运移轨道车、维护保养机库,能极大提升“蛟龙
号”有效下潜次数,持续高效地应用于深海资源勘察、深海研究等科考
任务,为我国的深海探测做出了巨大贡献。
1.“蛟龙号”潜水器是通过改变( B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A.体积 B.自身的重力和浮力 C.材料
2.“蛟龙号”从海面上下潜到7000米深海工作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
( B )。
A.保持不变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
B
B
3.“深海一号”轮船的吊放机搬动在岸上和在海水中的“蛟龙号”潜水
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搬动的在海水中的“蛟龙号”会更费力,因为“蛟龙号”沾上了水
B.一样费力
C.搬动的在海水中的“蛟龙号”会省力一些,因为“蛟龙号”受到了
水的浮力
C
4.“深海一号”轮船航行时需要避开海面上的冰山。冰会浮在海面上,
这说明( A )。
A.冰比同体积的海水轻 B.冰比同体积的海水重
C.冰和同体积的海水一样重
A(共11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7课时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材料中,适合做船底的有( B )。
①泡沫塑料 ②易拉罐 ③纸筒 ④塑料瓶 ⑤报纸 ⑥玻璃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⑥
2.华华的小船通过了测试标准,但是在行驶一段距离的过程中,小船忽
左忽右,行驶路线飘忽不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通过测试就可以了,不用再对小船进行改进
B.通过将船底做得更宽的方法改进小船
C.通过给小船增加船舵的方法改进小船
B
C
3.如果制作的小船的载重量没有达到标准,下列改进方案中,可行的是
( B )。
A.修改设计方案,减少使用泡沫板,以减小船的体积
B.修改设计方案,增加使用泡沫板,以增大船的体积
C.修改设计方案,增加一个动力系统
B
4.课堂上我们做过铝箔船,为了让铝箔船在运输货物时不易侧翻,提高
其稳定性,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C )。
A.将船舱进行分格处理 B.增大船的底面积
C.增加船舷高度
点拨:增加船舷高度有利于提高船的载重量,但不能提高船的稳定性。
C
5.天天安装好用蒸汽装置作动力的小船后,发现小船行驶得比较慢,下
列方法可以让小船行驶得更快的是( A )。
A.用更大的火加热金属管 B.增加船的重量
C.保持船舵方向与航行方向一致
点拨:增加船的重量,小船的行驶速度变慢。保持船舵方向与航行方向一致,小
船沿直线行驶。
A
二、实践操作题
如图是典典制作的简易蒸汽船。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出蒸汽,蒸汽船就会向左行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典典在实验中不小心碰到了铜管,发现铜管很烫,这说明铜
(填“可以”或“不可以”)传递热量。
2.蒸汽船前进的动力是铜管中的水加热后变成 喷出,使空气
对铜管产生 。
3.下列因素中,对蒸汽船的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 A )。
A.船底部的面积 B.船的载重量 C.船体材料
可以
水蒸气
动力
A
三、五(1)班的实验小组完成了小船的制作,经过测试都存在问题,请
你回答下列问题。
载重量(克) 是否到达
“码头” 是否偏航 船体是否
倾斜 动力系统
第一组 200 否 否 否 橡皮筋
第二组 400 否 是 否 小电动机
第三组 500 是 否 是 小电动机
2.第二组制作的小船发生了偏航,你的解决办法是 。
3.第三组制作的小船船体有明显的倾斜,可能的原因是( B )。
A.船的体积过大 B.货物没有对称放置
C.船的底部特别宽大
4.每个小组的载重量不同,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 ;
根据体积的大小,三个小组制作的小船由大到小排序为
(组名分别用序号①②③表示,并用“>”连接)。
给小船加装船舵
B
船的体积不同
③>②>①
1.第一组制作的小船没到达“码头”,可能的原因是 。
动力不足
四、杭州市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于2023年6月举行,同同参加了
“杭州号”船模直航赛这个项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确设计思路。
(1)动力设计:使用电力系统作为小船的动力系统。
(2)船身设计:船身选用 材料,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船体加宽(船舷高度不变),增加了船的 和 。
(3)外形设计:船头做成 形,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
,可以行驶得更 。
铝箔(或泡沫)
载重量
稳定性
尖
阻力
快
2.如图是“杭州号”船模直航赛的比赛规则,最高分为100分,同同在
训练过程中连续2次出现了偏航,她第三次应该将船舵( B )。
A.向左微调 B.向右微调 C.保持原样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船模两次都是向左偏,因此将船舵向右微调,可以使船
模向前行驶。
B(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1课时 船的历史
一、选择题
1.【玉溪市红塔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各种船只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 B. C.
2.下列形状的船在水中向右滑行时,受到的阻力最小的是( C )。
A. B. C.
点拨:尖形船首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最小。
A
C
3.典典参观了深圳海上世界——明华轮(如图所示),这艘万吨级豪华游
轮曾远渡重洋,现搁浅在风景秀丽的蛇口湾,专职为游客提供游乐场
所。典典观察发现现代大型船舶的主体一般是用( C )建造的。
A.木材 B.塑料 C.钢铁
C
4.下列能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的方法是( C )。
A.船的边缘左高右低 B.将货物全部堆放在船的一侧
C.船体两侧厚薄要均匀
C
5.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下列
符合事实的是( A )。
A.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
B.帆船时代→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
C.舟筏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帆船时代
A
二、填空题
1.独木舟具有载重量 、稳定性 的特点。当独木舟受力
时,容易侧翻。
2.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 、
、 等都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
小
差
不平衡
载重量
船体材
料
体积(合理即可)
三、连线题
请把下列不同的船和对应的动力用线连起来。
竹筏
蒸汽机
帆船
人力
蒸汽船
风力
四、天天发现大多数船的船首都是“尖”形的,因此他准备了以下材
料:若干相同的回形针、棉线、装满水的水槽和两块一样的木板(形状如图所示)。他和几名同学打算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甲、乙两种方式使木板在水中前进,探究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船”的 ,不改
变的条件是“船”的 、材料、排开 的体积、与水
的接触面积。
2.可以用( A )来作为“船”的动力。
A.回形针的重力 B.“船”自身的重力
C.手的推力
点拨:回形针的重力转化成对棉线的拉力,从而拉动“船”航行。
船首形状
船身大小
水
A
3.为了公平,连接两艘“船”的棉线尾端需要绑上 的
回形针。
4.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B.棉线要绑在“船”首中间的位置,不然会偏离方向
C.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拉一拉棉线,使船不偏离方向
相同数量
C
5.实验结果:( A )“船”航行得更快。
A.船首是尖形的 B.船首是方形的
6.下列物品和船首设计原理类似的是( B )。
A.工地上工人戴的安全帽 B.自行车比赛车手的头盔
C.下雨天用的雨伞
点拨:自行车比赛车手用的头盔设计成流线型结构,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A
B
五、华华对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明代宝船很感兴趣,她在假期时参观
了船舶博物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代宝船的两种动力主要是 和 。(均填“电力”“人
力”“风力”或“水力”)。
人力
风力
2.明代宝船供郑和船队装运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以及船队在海外
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所以明代设计师在设计宝船时,会着重关
注船的 (填“速度”“牢固程度”或“载重量”,下同)。
同时,宝船也要供指挥人员、使团成员及外国使节乘坐,远程航行容
易遇到风浪,在设计宝船时,也要着重关注船的 。
3.华华参观博物馆中的各类船舶时发现,船的底舱里装有厚重的大块石
头,简介牌上的名字叫“压舱石”,它的作用是 (填
“加快航行速度”“保持船体稳定”或“增加载重量”)。
载重量
牢固程度
保持船体稳定
4.华华了解了船的发展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使用木头造船更容易浮起来
B.使用钢铁造船的原因包括钢铁更坚固
C.铁船载重量没有木船大
C(共12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4课时 增加船的载重量
一、选择题
1.典典要增加橡皮泥船的载重量,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
A.减小货物的质量
B.把船做得大一些,增大船内空间
C.合理放置重物
2.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船的特点是( A )。
A.底面大、船沿高 B.底面小、船沿高
C.底面小、船沿低
A
A
3.华华把制作好的铝箔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砝码。当砝码质量为
100 g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华华这艘小船的载重量(C )100 g。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同学们用相同大小的橡皮泥造船,第一组造的船最多能装8个垫圈,
第二组造的船最多能装12个垫圈。这两个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最大水量
相比,( B )。
A.第一组的多 B.第二组的多 C.一样多
C
B
5.【咸阳市兴平区期末】天天用相同的铝箔纸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底面
积的小船(单位为cm),其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A )。
A. B. C.
点拨:A船的体积为128cm3,B船的体积为108cm3,C船的体积为64cm3。小船的
体积越大,其载重量越大。
A
6.用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小船,当底面积变大后,船舷高度( B )。
A.随之变大 B.随之变小 C.不会改变
B
二、填空题
1.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 和 等多种因素有关,还与船
的 有关。
材料
结构
体积
2.如图所示,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A、B两艘不同形状的小船,小船
承载垫圈数量较多的是 (填“A”或“B”)船;如果要让A船的
载重量有所提升,在不增加橡皮泥的情况下,要尽量增大船体浸入水
中的 ,以达到增加 的目的。
B
体积
浮力
A
B
三、下面是梦梦用相同面积的铝箔设计制作的铝箔船(单位:厘米),请
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一:底板边长为8厘米,舷高为2厘米。
设计二:底板边长为4厘米,舷高为4厘米。
1.设计一中的铝箔船的体积为 立方厘米,设计二中的铝箔船的
体积为 立方厘米。
2.设计一和设计二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设计一能装载的货物更多
B.设计二在水中航行时不容易倾斜
C.设计二能装载的货物更多
128
64
A
3.下列方法能使小船的稳定性提高的是( C )。
A.把船做小一些 B.把船舷做高一些
C.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
C
四、材料阅读题
吃水线
钢铁在水中是沉的,做成船后体积变大,排开水的量也大得
多,受到的浮力也大得多了,所以船里即使装了东西也还能浮在水
面上。船上空间越大,吃水越深,船所排开水的量越大,也就可以
装载更多的东西。
吃水线是船体与水面相交的线,表示轮船浸入水中的深度,表明船
舶载货后可能的各种吃水程度,最高吃水线表示最大的安全载重量。同
一条船的吃水线除了与自身重量有关,还与水温、水的含盐量有关,因
此,船体上一般都画有若干条吃水线,分别应用于不同季节和不同水
域。如商船侧身会有油漆标志表明船舶载货后可能的各种吃水程度,通
常包括热带淡水、淡水、热带海水、夏季海水、冬季海水等。
1.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
物,这是因为把钢铁造成了船,改变了形状,做成的船体积
,排开水的量也 ,浮力 。
2.最高吃水线表示最大的 。吃水线除了与自身重量有
关,还与 、水的 有关。
变大
变大
增大
安全载重量
水温
含盐量 (共12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第3课时 用沉的材料造船
一、选择题
1.下列船中,稳定性最好的是( A )。
A.渡轮 B.独木舟 C.摇橹木船
点拨:三种类型的船中,渡轮的体积最大,底面积最大,稳定性最好。
A
2.将一块泡沫塑料压到水底,松手后它就立刻上浮,这是因为泡沫塑料
受到了( A )作用。
A.浮力 B.重力 C.弹力
A
3.天天制作的橡皮泥船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将橡皮泥捏成一定的形状后,橡皮泥变轻了,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B.将橡皮泥捏成一定的形状后,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大了,所
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C.将重物放在橡皮泥船上,橡皮泥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与重物在船上放
置的位置有关
点拨:橡皮泥形状改变后,重量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所
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A
4.用铁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球,将它们放入水槽中,两个
圆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甲球一定是空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点拨:材料、大小相同的圆球,乙沉入水底,甲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甲一定是空
心的,乙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A
5.华华在公园里划船时不小心落水,在头部露出水面的情况下,下列做
法有利于她上浮的是( A )。
A.深吸一口气 B.用手堵住耳朵 C.大声呼救
6.双体帆船比单体帆船(如图)稳定性强的主要原因是( B )。
A.双体帆船比单体帆船质量大
B.双体帆船比单体帆船底部宽阔
C.双体帆船的船帆比单体帆船的船帆大
A
B
二、填空题
1.当物体浮在水面上时,受到 和 。(均填力的类型)
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做成船后,形状改变了,船的体积大,
就变大了,受到水的 也变大了,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3.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用来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 ,
而且船的 也更大。
浮力
重力
排开的
水量
浮力
坚固
载重量
三、下面两幅图是聪聪制作的橡皮泥小船示意图,两艘小船的质量相
同,但大小不同,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的如图A、B两艘不同大小的小船中,承载垫
圈数量较多的小船是 (填“A”或“B”)船,原因是
。
2.聪聪在测试小船可以承载多少个垫圈时,当放到第20个垫圈时,小船
沉入了水中,则该小船可以承载( A )个垫圈。
A.19 B.20 C.21
A
A船的体
积更大,能排开的水量更大,受到的浮力更大
A
3.聪聪将一个马铃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下列
做法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是( B )。
A.将马铃薯挖成空心 B.往水槽中加水
C.往水槽中加食盐
点拨:改变马铃薯自身的重力以及水的密度可以改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加水没有改变水的密度,不会改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B
四、请你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记录表
橡皮泥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
度(毫升)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230 30 沉
沉的形状 200 230 30 沉
能浮的形状① 200 250 50 浮
能浮的形状② 200 250 50 浮
能浮的形状③ 200 250 50 浮
1.“实心团”和“沉的形状”两者排开的水量 ,其他三种形状
排开的水量 。(均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沉的形状”与“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可以发现:“沉的形
状”排开的水量 ,即浸入水中的体积 ;“浮的形状”排
开的水量 ,即浸入水中的体积 。(均填“大”或“小”)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是它的 不
变,而浸入水中的 变大。
相同
相同
小
小
大
大
重量
体积 (共9张PPT)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单元综合素养提优
帆船
小
大
大
体积
船舵
载重量
稳固性
交流
易错点1
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容易忽略不能让水浸湿螺母这一细节
而出错。
【例】典典用竹竿、绳子和木棍做了一个竹筏,并对其载重量进行测
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C
A.先将竹筏放入水中,再一次性放上4个螺母
B.逐个增加螺母,加至第6个螺母时竹筏下沉,典典记录载重量
为6个螺母
C.逐个增加至第5个螺母时,竹筏未下沉但螺母底部开始被水浸
湿,典典记录载重量为4个螺母
易错点2
橡皮泥做成船型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是因为排开的水量变大,容
易误认为是橡皮泥的体积变大而出错。
【例】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C )。
A.钢铁的体积变大了
B.做成船型后减轻了钢铁的质量
C.做成船型后,增大了排开的水量,同时也增大了浮力
点拨:固体有固定的体积,钢铁做成船型后改变的是浸入水中的体积,
本身体积并未发生变化。
C
易错点3
铝箔船的载重量与体积有关,容易误认为与底面积有关而出错。
【例】在小船载重量比赛中,华华准备了3张同样大小的铝箔,制订了 3个设计方案(单位:厘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B
A.方案一的船载重量最大,因为底面积最大
B.方案一的船载重量最大,因为体积最大
C.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叠放
在船的中间
点拨:铝箔船的载重量只和船的体积有关,与底面积、船舷高度无直接关系。
易错点4
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容易忽略潜艇还可
以调节自身的重力这一因素而出错。
【例】要想使浮在海面上的潜艇沉入水中,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
A.向潜艇的水舱里加水
B.用压缩空气把潜艇水舱里的水挤出舱外
C.把潜艇的压载舱抛弃
A
易错点5
设计制作我们的小船时需要综合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
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容易考虑不全而
出错。
【例】天天在测试小船的过程中,发现小船偏航,下列解决办法不合理
的是( C )。
A.采用对称的船体结构 B.增加船舵控制方向
C.适当减轻重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