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7 18: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中国
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历史在线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定都洛阳,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次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探索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曹操的崛起:
政治上:
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招贤纳士网罗人才
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袁绍
拥兵 10 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最终战局 曹操胜利
历史作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才能出众
④用人上:善于用人,虚心听取谋士的意见
曹操胜
袁绍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官渡之战
龟虽寿(部分)
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中体现出曹操在统一北方后,还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变革现实、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孙刘
赤壁之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品味经典
孙权
历史在线
孙权(公元182年12月22日—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谋,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他出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也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他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在孙权十九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的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0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他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刘备
历史在线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过程中创业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安葬于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赤壁之战
历史在线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汉景帝时期,刘邦的后代刘备三次到茅草屋(比喻穷苦的住所)去请隐居的诸葛亮出山,来帮助他成就大业。前两次去请,诸葛亮都没有回应,直到第三次,诸葛亮才被刘备的诚意打动,答应出山帮助刘备。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最终战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用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两军在赤壁对峙。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以致刚一交战,曹军便遭失利,撤到江北。
赤壁之战
分析:曹操战败的原因?
客观: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主观: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利用火攻以及气候地理条件。
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三方均不具备完成统一的绝对力量。(根本)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VS孙权、刘备 以少胜多 孙刘胜利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对比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方均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
3.孙吴开发江南
垦荒田 制青瓷 通夷州
1.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诸葛亮治蜀
发展经济 织蜀锦和西南夷
课堂小结
200年时战官渡, 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老骥伏枥志千里,208年 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四、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1.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重视农业,实行屯田
C.菜纳许做建议,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D.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A
随堂测试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开始?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孙权称帝
D. 曹丕称帝
A;曹丕称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了魏国,这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开始。
随堂测试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哪三个国家成为当时的主要政权?( )
A. 魏、蜀、吴
B. 魏、汉、吴
C. 赵、蜀、吴
D. 魏、唐、明
A
魏、蜀、吴。在三国时期,魏、蜀、吴是当时的主要政权,它们之间互相争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随堂测试
4.请简述官渡之战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并分析其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影响。
答案:官渡之战的背景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争夺北方地区。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199年至200年之间,交战双方是曹操领导的曹军和袁绍领导的袁军。在战斗中,曹操采用了奇袭策略,成功地击败了袁绍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官渡之战的结果使得曹操在北方地区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同时也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这场战役对三国鼎立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在这个时期,各个政权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互相牵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下 课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