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辽宁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辽宁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7 20:5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纺纱机据说是发明者“一脚踩出的灵感”,并以其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该纺纱机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奥托 D.戴姆勒
2.(2022·辽宁抚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发明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是( )
①珍妮机 ②电子计算机 ③蒸汽机车 ④飞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2023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如果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其重要成就是( )
A.发明珍妮机 B.发明汽车 C.改良蒸汽机 D.发明飞艇
4.(2022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校联考期中)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为改进蒸汽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斯蒂芬森 D.富尔顿
5.(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下列生产场景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①②③
6.(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建设,闻名世界。中国铁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经历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铁路时代”的发明是( )
A.火车 B.汽车 C.飞机 D.轮船
7.(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由表格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
年份 177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8.(2023上·辽宁丹东·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是( )
A.德国 B.中国 C.法国 D.英国
9.(2023下·辽宁辽阳·九年级辽阳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19世纪初,德国建立了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这说明工业革命( )
A.普及了高等教育 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激化社会矛盾 D.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10.(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
时间 工人组织 地位
1851年 美国“机器工人混合工会” 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年 英国“工会委员会” 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1865年 美国“全国劳工同盟” 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妥协
C.表明了工人阶级的斗争走向联合 D.广泛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11.(2023上·辽宁丹东·九年级统考期中)《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是( )
A.人文主义 B.法国启蒙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12.(2023下·辽宁抚顺·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上述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原因 B.标志 C.意义 D.过程
13.(2023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1848年,一部惊世巨著在伦敦正式出版,作者马克思这一年30岁,恩格斯28岁。该巨著是(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14.(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1848年伴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而诞生的科学理论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理论
15.(2023·辽宁盘锦·校联考二模)掌握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23上·辽宁丹东·九年级统考期中)一位旅游者要考察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地,他应去的地方是( )
A.巴黎 B.伦敦 C.莫斯科 D.瑞金
17.(2023下·辽宁沈阳·九年级校考期中)“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欧仁·鲍狄埃创作这首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俄国十月革命
18.(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社会主义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历史背景 B.理论来源 C.组成部分 D.历史意义
19.(2022·辽宁抚顺·统考中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上述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原因 B.标志 C.意义 D.过程
二、辨析题
20.(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图二 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党宣言》
注:图一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进行了两次武装起义。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宪章运动,但运动最后失败。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起义者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政府军,最终起义被镇压,但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在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从图片和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点?(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三、综合题
21.(2023上·辽宁丹东·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C 的开辟拉开了西欧国家殖民掠夺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以赤裸裸的暴力手段进行殖民掠夺。继起的荷兰和英国殖民活动虽然带有商业资本的印记,但凭借的依然是野蛮残酷的暴行。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材料二: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三级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材料三:
(1)将材料一中横线C处内容补充完整。他们进行殖民掠夺的航程路线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产阶级革命名称是什么?这次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
(3)材料三这两位伟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什么?因此而诞生的理论是什么?此理论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22.(2023上·辽宁阜新·九年级统考期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思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材料二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材料三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阶级斗争而被推翻,并被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代替.他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相信,付给工人的工资不够他们去购买他们所生产的东西……直到最后失业的无产阶级在绝望中被迫起来革命为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思想诉求是什么?并回答被称为“先驱”的人指谁及其代表作。
(2)“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是为了完成什么历史任务?请用革命期间和革命后的相关史实来说明如何“将新学说”付诸实际行动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科学理论是什么?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叫什么?
23.(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伏尔泰认为,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正如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自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写出该运动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理性的阳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写出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4.(2023上·辽宁辽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这场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1)信息一中图一“珍妮机”的发明者是谁?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在工业革命中有什么伟大贡献?信息一中图三是谁的什么发明?
(2)根据信息二,列举出欧洲大陆、北美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各一个,并根据所学概括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25.(2023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科技是国之利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泰恩山脉和苏格兰一威尔士一帝,才有河流端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连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号史》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的“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这一创新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由此带动了哪一能源的广泛应用
材料二: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逆渐、而且无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针对材料二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介绍该书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B项正确;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排除A项;奥拓和戴姆勒分别研制出煤气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排除C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新的生产工具出现了,例如,珍妮机、蒸汽机,这使生产力大大提高,A项正确;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飞机,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C项正确;发明珍妮机的是哈格里夫斯,排除A项; 德国的卡尔 本茨发明了汽船,排除B项;齐柏林发明了飞艇,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改进蒸汽机的是瓦特,B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排除A项;斯蒂芬森和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分别发明了蒸汽机车和汽船,排除C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据所学可知,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后来出现了手工工场集中生产,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所以按顺序排列为②③①,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铁路时代”的到来,A项正确;汽车在公路上跑,飞机在天空飞翔,轮船在水中航行,与“铁路时代”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国民总收入呈现增长趋势,工人实际工资变化也呈现增长态势,但工人实际工资变化的增长比率小于国民总收入增长比率,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D项正确;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排除A项;表格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并非依赖于廉价劳动力,排除B项;题干反映工人生活整体上有所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成为工厂的主要生产动力,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D项正确;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国家,排除A项;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排除B项;法国晚于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据“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知,这说明了工业革命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普及了高等教育,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社会矛盾激化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世纪中期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不仅国内成立了工会联合会,而且成立了国际工人组织,由此表明工人阶级加强了团结,可知工人阶级斗争联动性增加,C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诞生,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且材料中未涉及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排除B项;工人组织的建立广泛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C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法国启蒙思想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与题干描述的理论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知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B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据题干“1848年,一部惊世巨著在伦敦正式出版,作者马克思这一年30岁,恩格斯28岁。”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B项正确;《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排除A项;《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排除C项;《联合国家宣言》颁布于194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项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是伴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而诞生的科学理论,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马克思主义和巴黎公社都与无产阶级斗争有关,D项正确;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主要组织形式,与步入近代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B项;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位旅游者要考察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地,他应去的地方是巴黎。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的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经狄盖特谱曲后,传唱世界,B项正确;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 ,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题干“《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社会主义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可知,《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广、最具有国际性、是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也没有涉及其理论来源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等和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布,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成立过程中借鉴了形式逻辑、唯物主义、辩证法、劳动价值论、阶级斗争论等人类文化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0.(1)运动(起义)时间、运动地点、运动结果、宣言名称、宣言内容、宣言影响等。
(2)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详解】(1)由材料“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进行了两次武装起义。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宪章运动,但运动最后失败。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起义者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政府军,最终起义被镇压”可以获取的信息有运动(起义)时间、运动地点、运动结果等。由材料“在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宣言名称、宣言内容、宣言影响等。
(2)由“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等信息可以提出,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21.(1)新航路。“三角贸易”。
(2)法国大革命。民主共和。
(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使得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
【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国家殖民掠夺的序幕。16世纪,早期殖民掠夺最早由葡萄牙和西班牙掀起,殖民扩张与殖民争霸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填:新航路。
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三角贸易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传播了欧洲文化等。但三角贸易侵略了殖民地国家经济,破坏了文化,给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等。殖民掠夺的航程路线被称为“三角贸易”。
(2)革命:根据材料二“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三级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可知,材料二反映的资产阶级革命名称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前夕,路易十六向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向特权等级征税不成,为了向第三等级征税而召开三级会议;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3)纲领:根据材料三图片可知,材料三这两位伟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理论: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使得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
22.(1)思想诉求:追求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人文主义。“先驱”及作品:但丁,《神曲》。
(2)历史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史实:《独立宣言》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权:巴黎公社。
【详解】(1)思想诉求:根据材料一“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都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固有的潜能”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的特点是追求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人文主义。
“先驱”及作品:依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而闻名,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历史任务:根据材料二“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十三块殖民地爆发一场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史实:依据所学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理论:根据材料三“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阶级斗争而被推翻,并被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代替”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思想理论,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政权: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3.(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
(3)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完整性、严谨性(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共产党宣言》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文主义,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3)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完整性、严谨性,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具有发展性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24.(1)哈格里夫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蒸汽机车或火车。
(2)欧洲大陆:法国或德国;北美:美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详解】(1)发明者: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历史人物: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个人物是瓦特。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发明: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或火车。
(2)国家:根据材料“这场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扩展到欧洲大陆之后,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或德国;北美主要是美国。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5.(1)蒸汽机;蒸汽时代;煤炭
(2)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消极影响: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对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所带来的挑战(言之有理即可)
(3)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详解】(1)由材料中的“才有河流端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连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发热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同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也带动了煤炭能源的广泛应用。
(2)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可得出其积极影响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根据材料中的“工业化逆渐、而且无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可得出其消极影响为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对策:本题可以从平衡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两者平衡性的角度进行说明对策,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所带来的挑战等。
(3)由图中所示的书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