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雾在哪里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雾在哪里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20: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 课题 20.雾在哪里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课标要求】 一、课标内容要求 1.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 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 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学业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 2.在学习课文与生活中,认识 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9个字。
【教材分析】 一、明确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二、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学情分析】 1.《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似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2.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象。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3.课文配有插图,第一幅画的是淘气的雾孩子用一大片雾,把大海、城市等藏起来的情景,画面朦朦胧胧,隐约见到景物的轮廓。第二幅是云开雾散的景象,画面豁然开朗,摇着尾巴的小黑猫特别富有情趣。插图前后照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基础性目标:我能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重点) 2.挑战性目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重难点)
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错题集锦】
学生“学” (“六学”: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 教师“导” ( “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 “露”( lù)
导学 1.我能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似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整篇课文生动有趣。
自学 1.识字。 (1)读准字音 ①“暗、岸、甚”是前鼻音 ②“甚、至、失”是翘舌音 ③读准平翘舌音“消失、藏起来、甚至” ④区分同音字“变暗、海岸” ⑤读好“露”字,读音lù。 (2)认识生字 ①积累与“雾”自然现象有关的同偏旁的字(“霜、雪、雷”)。 ②“梁”据义组词。 ③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近义词“躲”和“藏”。 ④看图理解同音字“暗”和“岸”。 2.写字。 (1)上下结构“岸、步” (2)左右结构“论、切、散” (3)独体字“于、久” 1.识字。 (1)认读词语“变暗、海岸”时要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含义。 (2)提醒学生读好“露”。根据教科书注音体例,对于存在文白异读,且两读不区分意义的字,一律标注文读音,文中“露”标注文读音lù。 (3)“梁”原本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所以有“木”也有“氵”,现一般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如“桥梁、房梁”,也指中间高起的部分,如“鼻梁、山梁”。 (4)找反义词理解“暗”的意思。 (5)“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具体含义需结合课文语境理解。 2.写字。 “岸、步”要发现部件比例及穿插规律,抓住关键笔画作少而精的讲解。 “论、切、散”,先整体观察,临写。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导。 “于、久”,要摆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舒展。
互学 1.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读好描写雾景的长句子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一是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这五句话都是雾的自言自语,但是语气有所不同。前三句写雾孩子藏完一处又一处。朗读时,“我”的后面稍作停顿,读出开心的语气,突出雾孩子的淘气。第四句写雾孩子不知该藏什么了,自己问自己,“现在”语音稍微拖长,或者略作停顿,读出雾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第五句是写它突然有了主意,于是便自问自答。朗读要紧紧联系前一段雾孩子的自我发问,读出它恍然大悟、高兴的语气。 二是读好描写雾景的长句子。第一句话前半句中,四个词语由顿号间隔,朗读时停顿稍短一些,这些词可以利用声高上的变化,读出不同。“甚至”表示更进一步,要读得略重,突出雾不仅藏起了大的事物,就连小的“行人和小黑猫”也不见了。后半句“一切、什么”重读,后面略作停顿,以表现所有事物都被浓雾笼罩,世界一片朦胧景象。 朗读第二句,注意连接词“连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顿,后面要连贯,声断意连,以体现云开雾散、万物复现景象。
评学 1.抄写“词语表” 于是、无论、岸边、海岸、房屋、一切、不久、散步 2.写写常用词语 关于、论文、对岸、书屋、切入、许久、分散、跑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学有余力的学生写写和熟字组成的常用词语。
【板书设计】 20.雾在哪里 藏起来 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自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