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7 18: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字学词,积累语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重点)
2.能通过概括小标题,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重点)
3.通过聚焦典型细节“笑”与“叹”,品读词句,联系语境,结合资料,体会鲁迅的人物特点和品质。(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理解课题,了解作者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鲁迅写的课文,初步认识了鲁迅。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写鲁迅的课文,进一步走近鲁迅。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个课题,告诉我们作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PPT呈现作者资料:周晔,鲁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鲁迅的侄女。《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1945年回忆伯父时写的一篇纪念性的文章。
学习任务二:整体梳理,初步感知
1.1936年鲁迅逝世时,周晔才十岁,懵懵懂懂。但是伯父逝世后万国殡仪馆的场景,她却印象深刻。呈现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1)学习词语:
第一组:殡仪馆 挽联 追悼 吊唁
这一组词语都跟人的去世有关,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组:去世 逝世
比较“去世”与“逝世”的异同:都是人死了的委婉说辞,“逝世”更加庄重、恭敬,多用于著名人物、了不起的人物。
第三组:爱戴 爱抚
比较这两个近义词意思和用法上的不同。
(2)这段话,语句通顺连贯,情感自然流露,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读后交流初步感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2.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作者具体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情呢?为什么那么快就知道是五件事情?(每件事情前空行表示)
(1)如果在空行处,给每件事情取一个小标题,怎么取?
比如第一件事,下面几个小标题,哪个概括最有水平?为什么?
A“我”去伯父家里 B伯父跟“我”谈论《水浒传》 C笑谈“水浒”
C的概括最好,好就好在一个“笑”字,把伯父谈水浒传时的神态抓住了。
交流其他几件事情的小标题应该怎样概括。预设:
趣说“碰壁”、喜放花筒、救助车夫、照顾女佣
3.回忆了五件事情之后,作者在结尾是这样写的,读一读: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交流: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根据板书,梳理,呈现文章结构
开头:伯父去世,引起回忆
中间:笑谈“水浒”、趣说“碰壁”、喜放花筒、救助车夫、照顾女佣
结尾: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学习任务三:品味“笑”,体会鲁迅特点
1.走进《趣说“碰壁”》,品味伯父的“笑”
(1)作者回忆这件事情,描写当时情境的时候,几次写到了伯父鲁迅先生的一个神态上的细节,找找看,是哪个字?
交流反馈,板书:笑
(2)呈现语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伯父和“我”的对话。读后交流感受体会:从这个“笑”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有趣的、幽默的、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的……
(3)理解“碰壁”的含义。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黑洞洞”表面上是说环境黑暗,一点儿光线都没有,其实是指……
“碰壁”表面上是说鼻子不小心碰到了墙壁上,其实是指……
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鲁迅用笔写文章,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批判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特务,密切监视着鲁迅的一举一动,并扬言要通缉、逮捕鲁迅。鲁迅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4)想象鲁迅说“碰壁”的神态和语气,补充细节。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伯父_______说。
从你补充的这个“笑”中,又感受到了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反馈:乐观的、勇敢的、大无畏的……
2.略读《笑谈“水浒”》,品味伯父的“笑”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伯父表面上是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__
从哪里看出“我”读书马虎,不仔细呢?
相机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
伯父为什么是“笑了笑”才说呢?他是个怎样的伯父?
预设:伯父既提醒“我”读书要仔细、认真,又怕“我”难堪,照顾“我”的自尊心。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心细的伯父。
3.略读《喜放花筒》,继续品味伯父的笑。
PPT呈现语句:
火花在我们眼前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的一条条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脸上充满了自然而然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读一读,说一说:伯父此时脸上的“笑”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慈祥的、轻松的、喜悦的、温馨的……
4.小结,设疑:作者回忆的三件往事,都写了伯父鲁迅先生的“笑”,可见在生活中,鲁迅确实是个爱笑的人。但是,鲁迅更多的时候,是没有笑容的,是笑不起来的。课文中,作者还在《救助车夫》这件事情中写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品味。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四:品味“叹”,体会鲁迅特点
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课文回忆了哪几件事情?从“笑”的细节中感受到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2.自己品读《救助车夫》这件事情,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迅品质的一个细节,写一写批注。
3.交流,反馈,预设学生会找出下面的细节: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跪”“洗”“敷”“扎”这些细节都很重要,都能体现伯父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掏”“叫”“给”这些细节也很重要,同样能体现伯父乐于助人、为他人考虑周到的品质。
4.你们刚才找到的细节,都很重要,但不是老师想找的那个最重要的细节,再找找看,到底是哪个细节呢?出示语段: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交流发现,关注“叹气”的细节。设问:我们常说“助人为乐”,伯父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应该感到愉快才对。可是他为什么那么严肃,还深深地叹气呢?伯父叹的,究竟是什么?请再次细细品味《救助车夫》这部分文本,联系你课前通过搜集资料所了解到的,想一想,写一写批注。
交流,分享,预设要点:
——可能叹车夫生活的艰难……
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可能叹还有许多像车夫一样的穷苦人们……
——可能叹当时社会的黑暗……
——可能叹那些富人、统治者……
——可能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其实还可能叹的,真正叹的是——
出示语段: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在一边扔着。
……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相机理解“饱经风霜”
——鲁迅更叹社会的冷漠无情,人们的麻木不仁!
所以,鲁迅要写文章,要呐喊,要唤醒沉睡的、麻木的人民大众。
学习任务五:读写拓展,加深体会
1.通过一个“笑”,一个“叹”,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1936年,因为操劳过度,与世长辞。鲁迅的逝世,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上海万国殡仪馆里,各色各样的人来追悼他,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出示图片,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语句: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场景: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间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从这些描写的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鲁迅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3.我想,那个曾经被鲁迅救助过的车夫,也可能来到了万国殡仪馆,他会说什么,做什么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那个鲁迅曾经救助过的黄包车夫走进了万国殡仪馆。
写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