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评价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相称(chènɡ) 惩戒(chénɡ) 忧郁(yù) 怪诞不经(dàn)
B.红绫(líng) 叮嘱(zhǔ) 禁(jìn)锢 畏罪潜逃(qiǎn)
C.蜷伏(juǎn) 怅然(chànɡ) 芙蓉(fú) 神采奕奕(yì)
D.鹦鹉(yīnɡ) 蹒跚(shān) 小凫(fú) 苫蔽成丘(shàn)
导析:D A项,“称”应读作“chèn”;B项,“潜”应读作“qián”;C项,“蜷”应读作“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尻尾 料峭 收敛 大相颈庭 B.狡黠 余辉 温驯 孤苦伶仃
C.哺乳 原委 怂恿 心理嶂碍 D.羞怯 不暇 斑斓 眈眈相向
导析:D A项,“颈”应写作“径”;B项,“辉”应写作“晖”;C项,“嶂”应写作“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D)
A.大力推广可降解塑料袋,有利于人们在环保中发挥更加积极。
B.蘑菇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硒元素含量高,容易被人吸收。
C.儒学“和为贵”的思想,旨在以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全社会的和谐为目的。
D.我们党能够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是作为执政党的必备条件之一。
导析:D 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作用”;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因为”改为“不仅”;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以”和“为目的”或“旨在”。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C)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窗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①③④⑥⑤
导析:C 这段文字先总说,后具体举颐和园乐寿堂的例子介绍窗子的作用,所以首句应该选总说的句子,即②句,可排除A、B两项;④句为总结句,应该放在最后,可排除D项。
5.七年级(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班主任王老师对小晶同学说:“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2点30分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麻烦你问问他是否有时间。”第二天,小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4分)
答案:(示例)李叔叔您好,我是您的邻居小晶。我们学校七年级(1)班要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向同学们宣传正确的用眼、护眼知识,听说您是一名眼科专家,班主任王老师特委托我邀请您为我们班进行科普讲解,时间是明天下午2点30分,请问您有时间吗
6.《新课程标准》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见下表)。根据课程安排,初中学生应该参加哪些服务性劳动 说说你更愿意参加其中哪个项目并说明原因。(4分)
任务群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 √
整理与收纳 √ √ √ √
烹饪与营养 √ √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 √
生产 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 √ √ √
传统工艺制作 √ √ √ √
工业生产劳动 √ √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 √
答案:初中学生应该参加现代服务业劳动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这些服务性劳动。
我喜欢服务性劳动。理由: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②。拊③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④中空。嘐嘐聱聱⑤,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⑥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选自苏轼《黠鼠赋》,有删改)
【注】①苏子: 苏轼。②啮:啃、咬。③拊(fǔ): 拍打,轻击。④橐(tuó):袋子。⑤嘐(jiāo)嘐聱(áo)聱:拟声词,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⑥见闭:被关住。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
A.拊床而止之 止有剩骨
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是鼠之黠也 狼亦黠矣
D.有鼠方啮 方欲行
导析:A A项,动词,制止/副词,仅,只;B项,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C项,都是形容词,狡猾;D项,都是副词,正。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
A.其一犬/ 坐于前 B.此鼠之见闭/ 而不得去者也
C.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D.拊床/ 而止之
导析:A 正确的划分是:其一/犬坐于前。
9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下列是从两文中得到的启示 , 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狼》一文告诫我们:遇到狡猾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黠鼠赋》一文告诫我们:敌人是狡猾的,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C.两篇短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动物多么狡猾,人都会战胜它。
D.两篇短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动物是狡猾的,人要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它的本质,才不会上当受骗。
导析:C 【乙】文中,人并没有战胜老鼠。
10.翻译下列句子。(8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译文:(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是身手敏捷的人,也没来得及出手(抓住它)。
参考译文:【乙】晚上,苏子在坐着(时),有一只老鼠正在咬东西。他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发现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逃出去了。”(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发现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是身手敏捷的人,也没来得及出手(抓住它)。
苏子感叹说:“真是奇怪啊,这只老鼠是真狡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江 上
董 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③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④。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常年为生计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这首七言诗,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第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导析:B 此诗的思路是由远望及近观。
12.仔细品味诗的最后两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答案:诗歌的最后两句,我们似乎看到作者面对“沙边柳”在喃喃自语:等你长成后,我便不再四处奔走漂泊。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认为,要明确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需要的条件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我的小田鼠
赵兰振
①日子像一层层尘灰,掩埋了许多往事,但那只不大的小田鼠,却一直活跃在灰尘之上,从没有被埋没过。
②七八岁时,我和伙伴去田里捡秋漏儿,在一处被人刨过的土坑里看见一只小田鼠。它身子缩成一团时,就像一枚法国梧桐的球果。冷风吹开它短短的细毛,吹出一朵朵细细小小的漩涡,它外层的毛色黄灰,而里层则有点发白。握着它时,能觉出它在颤抖。它实在是太害怕了。
③我们一点儿伤害它的心思也没有,相反,把它当成了宝贝。我激动得不得了,急于想让人知道我的重大发现,憋粗脖子大吵大嚷。呼啦一声,伙伴们包围了小土坑,一双双滴滴溜溜的眼睛盯住了小田鼠。它愈加害怕,哧溜一下,从一双双腿脚组成的栅栏里窜了出去。我们呼呼哧哧,大呼小叫,围追堵截。小田鼠最终被严严实实盖在了我的翻转的鞋窝里。我一只手按住它,又怕它再跑掉,又怕按痛了它。光着一只脚的我一点点地移开鞋帮,还好,小田鼠已经丧失希望,缩在那里咻咻地喘气,一副听天由命的无奈模样。
④这下我可找着事儿干了。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才解开篮系子,是一截麻绳,又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拴住小田鼠的后腿。我把小田鼠吊在篮子上,此后一整个下午我的心就和这只小田鼠一同悬系在那截细麻绳上,一会儿怕磕碰了它,一会儿怕勒痛了它,一会儿又怕绳子松了它会哧溜跑掉。捡秋漏儿的事反而一无所获。
⑤回到我家的小土院,我茫然起来,不知该怎样安置这只小田鼠。我从来没有养过田鼠,似乎也没有见过别人养过。我不想向大人求教,我甚至都不想让他们知道我要养小田鼠,我想秘密地做我的事情。
⑥我在院子里站了一刻,很快就有了办法——田鼠的洞不都是打在土里吗,土里才是它的家,在土里它才安心,也才能听从我的调养。我把它拴牢在树上,然后在树根旁挖一个洞,让它藏卧在里头,让它把洞当成自己的家。养上半个月我就能养熟,小动物都是通人性的。之后我就能牵它出去——牵一只小田鼠遛遛,多么神气!我还可以撒开它,撒开它也不会跑掉,让它陪着我玩,就像我曾经喂熟的小雀一样。当我在田野里逛逛时,一只小田鼠兴冲冲地给我领路,服服帖帖地听从我的使唤……我的天,那该是一种什么样舒坦的感觉!
⑦说干就干,我在院角落里的一株椿树旁挖了起来。那株树不算太粗,能很容易地把绳子拴上去。树旁的地面也高,干干爽爽的,一定是小田鼠喜欢待的地方。我把土块揉得蓬蓬松松的,就像被子一样柔软舒服。然后我“请君入瓮”——把小田鼠放在里头。我知道它肯定喜欢这个新家,这里肯定适合它的。
⑧第二天早晨一睁开眼,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院角落里的椿树。拴在椿树上的麻绳犹在,可小田鼠却不知了去向!我怀疑它是藏在土坑底,可一把一把清空土坑,连一根鼠毛也没有找到。也不能是猫请走了小田鼠,因为我家没养猫。最后我确信是小田鼠自己咬断绳子跑掉了。催开我绚烂想象之花的我的小田鼠真的跑掉了,我拉着那根残绳,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突然间想哭。
⑨小田鼠攫住了我的心,我为小田鼠牵肠挂肚:村子太大了,我家又在村子的中央,离田野太远,中间隔着无数的房屋,还有两三口大池塘,还有村子周围的一圈护村沟,宽得就像河流……我怕它溺水,我怕它被村子里的老鼠围攻,怕它山高水长,又不能明着行路,压根就摸不到田野里去……不止一次,我为我的小田鼠伤心,悄悄地流泪。
⑩直至今日,不止一次,当那些生活中不多的快乐像花朵一样在某一天悄然开放时,我都会梦见我的小田鼠。
(选自《摸一摸闪电的滋味》,有删改)
14.认真阅读全文,在表格①②③三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情节 作者心情
“我”发现小田鼠 ①激动
“我”把小田鼠吊在篮子上 ②担心
“我”将小田鼠安置在舒服的新家里 ③放心
“我”发现小田鼠逃跑了 失落
15.分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案: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小田鼠的种种担心,表达了“我”对它的呵护和牵挂之情。
16.文章第⑧段中说小田鼠“催开我绚烂想象之花”,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想象了哪些心花怒放的事。(6分)
答案:“我”想象的是将小田鼠喂熟后,牵着小田鼠遛遛;撒开小田鼠它也不会跑掉,它陪着“我”玩,就像“我”曾经喂熟的小雀一样;小田鼠在前头为“我”兴冲冲地领路,服服帖帖地听从“我”的使唤。
17.作者早年的心爱玩物在梦中不止一次给他带来快乐。文中的哪个内容对你有所触发呢 它让你想起了怎样的往事 引发了怎样的感受呢 (4分)
答案:(示例)文中“我”和小伙伴一起捉小田鼠,让我想起了在公园捉蝴蝶的经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被花刺扎了好几处,才捉住了美丽的蝴蝶,让我兴奋了好几天。
(二)实用类作品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
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 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了一个 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鸟儿终于露面,是一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来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盈地跳到巢中。
⑤我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轻地走到窗前,慢慢地把窗帘打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我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儿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扑通”一声飞到巢中,继续孵蛋。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⑩一天早上,当我来到办公室,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我被震撼了。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我确认,那是小斑鸠无疑。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明年春天,我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斑鸠颈部花纹的美丽、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斑鸠的喜爱之情。
19.请从用词的角度,谈谈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轻地走到窗前,慢慢地把窗帘打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答案:“轻轻”“慢慢”写出“我”接近斑鸠时动作很轻、很谨慎,作者用恰当的形容词,表现了“我”既想观察斑鸠又生怕惊动它们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斑鸠的呵护之情。
20.文章第⑧段中,“这段场景”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分)
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答案:斑鸠夫妻轮番进行孵蛋。
2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第⑨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对斑鸠夫妻轮番孵蛋的描写;开启了下文,具体描写小斑鸠的诞生。
22.文章结尾说:“明年春天,我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你认为作者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分)
答案:作者时时处处关爱斑鸠,与斑鸠和谐相处,所以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
四、名著阅读(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有人戏称,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只有五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你放心,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大师兄说得对。”
因此,有人认为,西天取经路上,没有沙僧也可以。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西天取经路上一定要有沙僧。①沙僧本领高超。曾是玉帝手下的卷帘大将,是取经路上的好帮手。②沙僧任劳任怨,意志坚定。第四十回写道,连孙悟空都想散伙,但沙僧却极力劝大家不要散伙。③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面对孙悟空的急躁、猪八戒的煽风点火,沙僧往往能协助调节师徒四人间的矛盾。
(示例二)西天取经路上可以没有沙僧。①一路上降妖除魔基本上都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起去,在武力保护唐僧上,沙僧不是必不可少的。②沙僧通常做的事是挑行李,这件事猪八戒或者白龙马都可以完成。
(示例三)西天取经路上一定要有沙僧。①沙僧能弥补孙悟空在水战中的短板。每次碰到水中的妖怪时,孙悟空都要让猪八戒和沙僧去水中引诱妖怪出来,他再将妖怪擒获。虽然猪八戒的水战能力要远超沙僧,但因为他为人不够靠谱,所以观音才又选择了一个踏实的沙僧。②遇到妖怪团队时,要沙僧一起出力,比如在狮驼岭一战中,妖怪头领有三人,孙悟空以一敌三必然有些吃力,因此是师兄弟三人与妖怪三人共同应战,才保护唐僧没被妖怪捉了去。③沙僧对唐僧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即使被妖怪捉了,也要守护在唐僧身边。很多时候给孙悟空提供关键信息,及时解救唐僧。
五、写作(60分)
24.请用下面的五个词语写一段话,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10分)
清晨 鸟儿 阳光 校园 读书声
答案:(示例)明媚的清晨,我换上崭新的校服,从妈妈手中接过暖到心窝的热乎早餐,奔跑在通往校园的小路上。我一踏进校园,就嗅到阵阵花香,丝丝入鼻,沁人心脾;就听到了声声鸟鸣,清脆悦耳,宛转悠扬。循着鸟儿的声音望去,只见高大茂密的梧桐树正笼罩在柔和的阳光中,此时红着脸庞的太阳正挂在半空,似一位不胜娇羞的少女。忽然,它调皮地走进云堆,光线从云边洒下来,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花园里的草地上,照射到坐在石凳上翻阅书本的三三两两的同学身上,他们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一角,成了今晨最美妙的旋律。
25.根据下面题目,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破茧成蝶》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面整洁;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评价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相称(chènɡ) 惩戒(chénɡ) 忧郁(yù) 怪诞不经(dàn)
B.红绫(líng) 叮嘱(zhǔ) 禁(jìn)锢 畏罪潜逃(qiǎn)
C.蜷伏(juǎn) 怅然(chànɡ) 芙蓉(fú) 神采奕奕(yì)
D.鹦鹉(yīnɡ) 蹒跚(shān) 小凫(fú) 苫蔽成丘(shàn)
导析:D A项,“称”应读作“chèn”;B项,“潜”应读作“qián”;C项,“蜷”应读作“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尻尾 料峭 收敛 大相颈庭 B.狡黠 余辉 温驯 孤苦伶仃
C.哺乳 原委 怂恿 心理嶂碍 D.羞怯 不暇 斑斓 眈眈相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大力推广可降解塑料袋,有利于人们在环保中发挥更加积极。
B.蘑菇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硒元素含量高,容易被人吸收。
C.儒学“和为贵”的思想,旨在以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全社会的和谐为目的。
D.我们党能够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是作为执政党的必备条件之一。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窗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①③④⑥⑤
5.七年级(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班主任王老师对小晶同学说:“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2点30分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麻烦你问问他是否有时间。”第二天,小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4分)
6.《新课程标准》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见下表)。根据课程安排,初中学生应该参加哪些服务性劳动 说说你更愿意参加其中哪个项目并说明原因。(4分)
任务群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 √
整理与收纳 √ √ √ √
烹饪与营养 √ √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 √
生产 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 √ √ √
传统工艺制作 √ √ √ √
工业生产劳动 √ √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②。拊③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④中空。嘐嘐聱聱⑤,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⑥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选自苏轼《黠鼠赋》,有删改)
【注】①苏子: 苏轼。②啮:啃、咬。③拊(fǔ): 拍打,轻击。④橐(tuó):袋子。⑤嘐(jiāo)嘐聱(áo)聱:拟声词,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⑥见闭:被关住。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拊床而止之 止有剩骨
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是鼠之黠也 狼亦黠矣
D.有鼠方啮 方欲行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其一犬/ 坐于前 B.此鼠之见闭/ 而不得去者也
C.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D.拊床/ 而止之
9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下列是从两文中得到的启示 , 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狼》一文告诫我们:遇到狡猾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黠鼠赋》一文告诫我们:敌人是狡猾的,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C.两篇短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动物多么狡猾,人都会战胜它。
D.两篇短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动物是狡猾的,人要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它的本质,才不会上当受骗。
10.翻译下列句子。(8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2)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江 上
董 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③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④。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常年为生计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七言诗,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第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12.仔细品味诗的最后两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4)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认为,要明确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需要的条件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我的小田鼠
赵兰振
①日子像一层层尘灰,掩埋了许多往事,但那只不大的小田鼠,却一直活跃在灰尘之上,从没有被埋没过。
②七八岁时,我和伙伴去田里捡秋漏儿,在一处被人刨过的土坑里看见一只小田鼠。它身子缩成一团时,就像一枚法国梧桐的球果。冷风吹开它短短的细毛,吹出一朵朵细细小小的漩涡,它外层的毛色黄灰,而里层则有点发白。握着它时,能觉出它在颤抖。它实在是太害怕了。
③我们一点儿伤害它的心思也没有,相反,把它当成了宝贝。我激动得不得了,急于想让人知道我的重大发现,憋粗脖子大吵大嚷。呼啦一声,伙伴们包围了小土坑,一双双滴滴溜溜的眼睛盯住了小田鼠。它愈加害怕,哧溜一下,从一双双腿脚组成的栅栏里窜了出去。我们呼呼哧哧,大呼小叫,围追堵截。小田鼠最终被严严实实盖在了我的翻转的鞋窝里。我一只手按住它,又怕它再跑掉,又怕按痛了它。光着一只脚的我一点点地移开鞋帮,还好,小田鼠已经丧失希望,缩在那里咻咻地喘气,一副听天由命的无奈模样。
④这下我可找着事儿干了。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才解开篮系子,是一截麻绳,又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拴住小田鼠的后腿。我把小田鼠吊在篮子上,此后一整个下午我的心就和这只小田鼠一同悬系在那截细麻绳上,一会儿怕磕碰了它,一会儿怕勒痛了它,一会儿又怕绳子松了它会哧溜跑掉。捡秋漏儿的事反而一无所获。
⑤回到我家的小土院,我茫然起来,不知该怎样安置这只小田鼠。我从来没有养过田鼠,似乎也没有见过别人养过。我不想向大人求教,我甚至都不想让他们知道我要养小田鼠,我想秘密地做我的事情。
⑥我在院子里站了一刻,很快就有了办法——田鼠的洞不都是打在土里吗,土里才是它的家,在土里它才安心,也才能听从我的调养。我把它拴牢在树上,然后在树根旁挖一个洞,让它藏卧在里头,让它把洞当成自己的家。养上半个月我就能养熟,小动物都是通人性的。之后我就能牵它出去——牵一只小田鼠遛遛,多么神气!我还可以撒开它,撒开它也不会跑掉,让它陪着我玩,就像我曾经喂熟的小雀一样。当我在田野里逛逛时,一只小田鼠兴冲冲地给我领路,服服帖帖地听从我的使唤……我的天,那该是一种什么样舒坦的感觉!
⑦说干就干,我在院角落里的一株椿树旁挖了起来。那株树不算太粗,能很容易地把绳子拴上去。树旁的地面也高,干干爽爽的,一定是小田鼠喜欢待的地方。我把土块揉得蓬蓬松松的,就像被子一样柔软舒服。然后我“请君入瓮”——把小田鼠放在里头。我知道它肯定喜欢这个新家,这里肯定适合它的。
⑧第二天早晨一睁开眼,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院角落里的椿树。拴在椿树上的麻绳犹在,可小田鼠却不知了去向!我怀疑它是藏在土坑底,可一把一把清空土坑,连一根鼠毛也没有找到。也不能是猫请走了小田鼠,因为我家没养猫。最后我确信是小田鼠自己咬断绳子跑掉了。催开我绚烂想象之花的我的小田鼠真的跑掉了,我拉着那根残绳,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突然间想哭。
⑨小田鼠攫住了我的心,我为小田鼠牵肠挂肚:村子太大了,我家又在村子的中央,离田野太远,中间隔着无数的房屋,还有两三口大池塘,还有村子周围的一圈护村沟,宽得就像河流……我怕它溺水,我怕它被村子里的老鼠围攻,怕它山高水长,又不能明着行路,压根就摸不到田野里去……不止一次,我为我的小田鼠伤心,悄悄地流泪。
⑩直至今日,不止一次,当那些生活中不多的快乐像花朵一样在某一天悄然开放时,我都会梦见我的小田鼠。
(选自《摸一摸闪电的滋味》,有删改)
14.认真阅读全文,在表格①②③三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情节 作者心情
“我”发现小田鼠 ①
“我”把小田鼠吊在篮子上 ②
“我”将小田鼠安置在舒服的新家里 ③
“我”发现小田鼠逃跑了 失落
15.分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16.文章第⑧段中说小田鼠“催开我绚烂想象之花”,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想象了哪些心花怒放的事。(6分)
17.作者早年的心爱玩物在梦中不止一次给他带来快乐。文中的哪个内容对你有所触发呢 它让你想起了怎样的往事 引发了怎样的感受呢 (4分)
(二)实用类作品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
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 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了一个 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鸟儿终于露面,是一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来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盈地跳到巢中。
⑤我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轻地走到窗前,慢慢地把窗帘打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我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儿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扑通”一声飞到巢中,继续孵蛋。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⑩一天早上,当我来到办公室,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我被震撼了。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我确认,那是小斑鸠无疑。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明年春天,我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
19.请从用词的角度,谈谈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轻地走到窗前,慢慢地把窗帘打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20.文章第⑧段中,“这段场景”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分)
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2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4分)
22.文章结尾说:“明年春天,我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你认为作者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分)
四、名著阅读(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有人戏称,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只有五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你放心,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大师兄说得对。”
因此,有人认为,西天取经路上,没有沙僧也可以。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五、写作(60分)
24.请用下面的五个词语写一段话,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10分)
清晨 鸟儿 阳光 校园 读书声
25.根据下面题目,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破茧成蝶》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面整洁;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