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海湖中学 D.当饮食过咸时,c 还能分泌较多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5.小儿急性支气管类容易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机体发热是生物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
高二生物试卷
损伤或炎症后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上升与生物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和生存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率的提高密切相关,利于机体快速清除病原体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
第Ⅰ卷(选择题) 的是( )
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A.机体可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
1. 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
A.体液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 B.体液中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发热可提高浆细胞识别并通过抗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C.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液 D.体液中除了大量水以外,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 +
2.膜电位在神经元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膜电位的离子主要是 Na 和 K 。下列膜电位变化的 6.在医院常通过尿检对尿糖和肾功能进行检查,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
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转变为静息状态的是( ) 错误的是( )
A. B. A.尿检时主动排尿需经过 a 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
C. D. B.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3.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 C.a 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
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某成年人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 c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稳态 结合
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8.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 和 Na 的分布特征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 +A.细胞内 K 和 Na 的浓度均高于细胞外
B.a 表示下丘脑,b 表示垂体,c 表示甲状腺 + +B.细胞内 K 和 Na 的浓度均低于细胞外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 + +C.细胞内 K 的浓度高于细胞外,Na 的浓度相反
力低下 + +D.细胞内 K 的浓度低于细胞外,Na 的浓度相反
第 1 页 / 共 4 页
{#{QQABAQAAogAIQAAAARgCQQnaCAAQkBACCCoORBAIMAAAgAFABAA=}#}
座位号: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C.中央前回的右半球底部沟回增宽,神经元大量减少,可能导致左侧脸表情僵硬
A.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D.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大小失禁等症状
B.H 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14.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A.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 B.类风湿关节炎和艾滋病均为自身免疫病
10.《战狼 2》电影中小女孩帕莎是感染“拉曼拉”病毒后自行痊愈者,医生从她的血清中检测到“拉 C.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血糖高等,则
曼拉”抗体,这种抗体是终结这场瘟疫的希望。冷锋在保护帕莎撤退时,误闯“拉曼拉”疫区而感染病 该病可能是自身抗体攻击了自身的胰岛 B 细胞造成的
毒,后来被同行的援非医生救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A.随电影剧情发展心跳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15.图中的 a、b、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
B.猜测冷锋被治愈是用了帕莎的血清,这是一种被动免疫 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冷锋在感染“拉曼拉”病毒后,其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A.细胞 3 的种类最多
D.帕莎在自愈过程中,有记忆细胞的参与 B.细胞 1 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1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 C.a、b、c 三种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 c
A.大脑皮层 H 区域受损的病人,不能听懂话 D.a、b、c 三种液体分别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用针刺手,人体产生疼痛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 16.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的是( )
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D.过目不忘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12.下列各组物质一般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C. 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 -
A.尿素氮和维生素 B.H2PO4 和 HCO3 D. 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C.组胺和溶菌酶 D.尿液和泪液 17.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1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大脑皮 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神经元大量减少,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之间存在着淀粉样蛋白斑块。下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传出神经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A.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刺激到中央后回产生痛觉属于反射 D.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特定生理功能
B.老年性痴呆患者通常语言无法清楚表达,这与大脑左半球额叶后部萎缩有关 18.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功能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参与调控个体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第 2 页 / 共 4 页
{#{QQABAQAAogAIQAAAARgCQQnaCAAQkBACCCoORBAIMAAAgAFABAA=}#}
座位号:
的是( ) 24. 艾滋病(AIDS)是由 HIV 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死亡率极高。对 HIV 疫苗或艾滋病相关药物的
A.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 研制势在必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A.HIV 侵入人体的 T 细胞后,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 DNA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速肝糖原的分解 B.HIV 不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患者体内无相应抗体
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19.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 D.HIV 破坏浆细胞,导致患者后期易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A.激素有催化作用 B.激素有调节作用 25.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
C.激素有免疫作用 D.激素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起的免疫反应是( )
20. 人受到惊吓时,通过相关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同时还可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肾上 A.可促进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腺髓质,使其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跳加快。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C.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A.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激素调节 B.后者需依赖信息分子,前者不需要 D.疫苗可以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前种方式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 D.后种方式反应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短 26. 下列与免疫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21. 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A.接触花粉后引起的荨麻疹属于自身免疫病
A.夜盲症和侏儒症 B.血友病和巨人症 C.佝偻病和呆小症 D.呆小症和侏儒症 B.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
2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C.机体产生的抗体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致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A.胸腺随着年龄而增长,是 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D.人体感染 HIV 后,体内 T 细胞数量就会立即出现剧烈下降趋势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7.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属于病毒性肝脏疾病,人注射乙肝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肝炎,这说明
C.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不同的( )
D.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针对病毒等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A.侵染人体的部位 B.身份标签 C.致病机理 D.传播途径
23.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全世界 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相关叙 28.如图是人体血糖平稳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A.胰高血糖素浓度和神经递质都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在过敏原刺激下,活化的 T 细胞能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B.血糖的稳定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中枢
C.过敏反应都具有反应发作迅速,消退也迅速的特点 C.午餐前,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多
D.过敏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但不具有遗传倾向性 D.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
第 3 页 / 共 4 页
{#{QQABAQAAogAIQAAAARgCQQnaCAAQkBACCCoORBAIMAAAgAFABAA=}#}
座位号:
29.如图是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施加适宜刺激,预计 c 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4)在图丙 d 处施加一个有效的刺激,兴奋部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图丙中还能发生此变化的部位
b.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是 (填图中字母),兴奋在图乙结构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c.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 32. (每空 2 分,共 14 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30. 2022 年,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如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某种特异性免疫
反应过程,图中 A、B 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 T 细胞依赖 B 物质识别靶细胞 (1)激素 A 是 。
B.A 物质为抗体,最终与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2)激素 B 作用的靶器官是 。
C.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2) 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 C 的含量会 ,这种生理过
细胞等 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 T 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3) 如果激素 C 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 A、B 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 调节机制。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40 分) (4)垂体细胞可以分泌 激素,该激素与激素 C 具有协同作用。
31. (每空 2 分,共 14 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 33.(每空 2 分,共 12 分)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图,图丙表示某一反射弧的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 免疫过程。
(2)细胞 b 的名称为 ,细胞 c 称
(1)图甲反射弧中,a 表示的结构是 。 为 。
(2)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迅速被图中细胞 (填图中代号)特异性识别。
容忽视。GABA 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人体产生的抗体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
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 释放,并与图乙中[ ] 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3)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将此药物放在图丙中 d 点与 c 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 d 处 (5)器官移植后可能会产生排斥反应,这是由 细胞引起的。
第 4 页 / 共 4 页
{#{QQABAQAAogAIQAAAARgCQQnaCAAQkBACCCoORBAIMAAAgAFABAA=}#}西宁市海湖中学
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6
8
9
10
D
B
C
B
D
C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A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
D
9
C
C
8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4分)
(1)效应器
(2)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3)持续兴奋或抑制
(4)c、e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2、(每空2分,共14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甲状腺
(2)增加
神经和体液
(3)下降
反馈/负反馈
(4)
生长激素
33、(每空2分,共12分)
(1)体液
(2)浆细胞
记忆B细胞
(3)c
(4)自身免疫
(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