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1* 女娲造人
课时目标
1.积累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3.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4.感知女娲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点。
知识备查
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的产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用想象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做的幼稚解释与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神话常识
(3)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
神话特点
正因为这样,所以神话具有丰富多彩的想像、奇妙的情节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正如马克思说,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1)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2)神话创作的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的;
知识备查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 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作者展示
读一读
预习检查
辟
娲
榛
澄
掘
幽
掺
捏
踪
延
倦
揉
开
女
莽莽
光
和
迹
绵
不
团
pì
wā
chénɡ
zhēn
jué
yōu
chān
niē
zōnɡ
yán
juàn
róu
榛
澈
疲
堪
kān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初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等会儿请同学给大家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1)为什么造人?
(2)怎样造人?
(3)怎样造更多的人?
(4)怎样让人类繁衍?
荒凉寂寞,没有生气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男女结合
2.读了本文,你觉得哪些地方极具想象力?
女娲:①神通广大,每日变化七十次;②用黄土就能捏成人;③挥洒泥浆就能创造出人。
人:①由黄土造成;②一到地面就活了,还能叫“妈妈”。
想象大胆奇特
有人的面容:根据自己的面容造人
有人的品性:智慧聪明,活泼可爱,慈爱,勤劳
有人的情感:会孤独,有喜怒哀乐,会疲倦
01
02
03
3.女娲哪些地方显示出人的特性?
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
4.女娲在造人时,对“人”的描述符合现实吗?
为什么用泥土造人,而不用木头呢?
远古,人类所需的很多东西,如衣食都由土地提供,大地孕育万物。当人们无法解释人的产生时,便想象人也是土地“长”出来的。
为什么用黄土,不用红土、黑土呢?
华夏民族,黄皮肤
想象大胆奇特,却也有现实基础
精读细研
这么生动感人的神话,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还离不开鲜明的人物形象。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角:
女 娲
思考
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娲?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精读细研
1.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人。
以“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 ”的格式,并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女娲形象。
2.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少女。
3.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母亲。
文中的女娲体现出一个怎样的形象?
神性
人性
母性
法力高强,能造人
拥有人的喜怒哀乐
人类的母亲,充满慈爱
总结:
女娲是神,更是人。神性和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她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写作特色
想象丰富,贴近生活。
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些秘密,求得一种说法,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正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和美丽的向往。
写作特色
语言清新,质朴生动。
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文中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神。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写作特色
文章在叙事时,详略得当,对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详写,对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地方则略写。例如,人来到世间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作者对女娲造人的方法详写,对造人之前的世界的景象则略写。两种造人方法,作者详写了第一种,后一种用了两段,简略讲述。这是因为前者更能体现女娲造人的精神,是第二种方法的基础,这样安排突出了重点。
板书设计
具体过程
繁衍方法:
造人原因:
女娲造人
勤劳
智慧
伟大
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男女配合,创造后代
五、课堂练习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guō) 寂寞(mò) 蓬勃(péng) 莽莽(mǎng)
B.浑黄(hún) 掘起(jué) 掺合(cān) 揉团(róu)
C.气概(gài) 幽光(yōu) 藤条(téng) 不堪(kàn)
D.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事(shěng)
D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他马上喜怒无常,充满了欢喜。
B.喜讯传来,各地的人们都兴高采烈地走上街头,在广场上举行庆祝活动。
C.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D.他真是神通广大,别人办不到的事,他总有办法完成。
A
课下作业
请你也发挥想象,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
提示: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来进行另一种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