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测量体积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知道体积单位——毫升、升
教学 重点 知道体积单位——毫升、升
教学 难点 学会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具 使用 多媒体课件
学情 分析 在生活中,常会看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杯子,以及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体,有学生会想要去比一比谁大谁小,此时,就需要测量方法来测量体积。
第__2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测量方法 让学生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倾倒液体、读取液体体积数据。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1、把液体注入量筒:向量筒注入液体时,应该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或烧杯),使试剂瓶口(或烧杯顶部的槽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2、量筒要平放到桌面(桌面要水平),刻度面对自己。 3、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提问,引起学生对量筒的规范使用的重视。比如:为什么量筒要平放,为什么视线要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这对学生减少误差,正确测量有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如何读数时,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仰视、俯视、平视的方式所读出的读数会有所不同,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如何读数的认识。注入液体后,要等一会,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取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将偏小。在读量筒的体积数据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活动3:使用仪器测量 四个不同形状盛有水的玻璃容器图:酒杯、水杯、锥形瓶和烧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聚焦测量比较四个容器中水的体积大小。 让学生使用量筒测量4个容器中水的体积。首先让学生观测容器中水的多少,让学生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通过测量4个容器中水的体积,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学会记录液体体积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准确比较液体多少的能力。选用多少毫升的量筒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量筒,并逐步掌握量筒的使用: (1)会选:根据被测量的液体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液面,视线应以凸液面顶部为准。 (4)会读:能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在测量前,可以让学生观测容器中水的多少,问学生使用500 mL的量筒来测量是否合适?为什么?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合适量程的量筒来进行测量。接着再问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什么问题,加强学生规范使用量筒意识。测量结束后,提醒学生记录,通过记录表完成最后的比较——比较水的多少。
当堂 训练 量筒和量杯的相同点是都没有零刻度,不同点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的刻度下小上大,刻度下疏上密。
当堂 检测 读数时,面对刻度,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
板书 设计 测量体积 量筒和量杯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