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二检测卷
高一地理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A 3.D 4.A 5.C 6.D 7.D 8.C 9.A 10.D
11.B 12.C 13.C 14.A 15.D 16.B 17.B 18.C 19.D 20.C
21.B 22.A 23.B 24.C 25.D 26.A 27.C 28.D 29.B 30.C
31.A 32.C 33.B 34.A 35.D
二、综合题答案:
36题.
(1) 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2) 海陆间
(3) B
(4) B
37题.
(1) 冲积扇 图甲 三角洲 图乙 堆积
(2) C
(3) B
(4) b处海湖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检测
高一地理
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共有 3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70 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
河系中的一个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
体上光照良好。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体系统的层次看,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
A .1 个层级 B .2 个层级
C .3 个层级 D .4 个层级
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
A .恒星 B .地球 C .行星 D .流星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
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
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 2500 多种,
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
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3 .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
A .寒冷干燥 B .寒冷湿润 C .炎热干燥 D .高温湿润
4 .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
A .地壳不断抬升 B .曾经位于热带
C .生物不断演化 D .曾经是海洋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城郊热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上空多水汽和尘埃物质
B .城市绿地面积小
C .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 .城市地表硬化
6 .如果该城市热岛环流的空间半径为 10~15 千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
设的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
A .5~6 千米 B .12~13 千米
C .10~15 千米 D .16~18 千米
目前西藏军区海拔 4500 米以上哨所全部建成“ 阳光保暖房 ” (图 1),住上这种新式 营房后,官兵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 ”了。图 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7 .以前官兵“ 四季穿棉袄” 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弱 B .多晴朗天气,②较弱
C .纬度高,风力大,③损失多 D .海拔高,空气稀薄,④较弱
8 .下列地理现象与“ 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
A .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 B . 日出前的天空已经明亮
C .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 D . 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第 1页 共 8页 ◎ 第 2页 共 8页
9 .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
A .减缓地表径流 B .增加降水
C .减少下渗 D .增加水汽输送
10 .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构建生态景观 ②加剧热岛效应 ③净化沟渠水质 ④减小气温日较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21 年 3 月 23 日,苏伊士运河因“长赐 ”号货轮搁浅而被堵,救援多日无效,引发
全球关注,3 月 29 日,借助潮汐的变化,搁
浅货轮成功脱困,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读苏
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正常情况下,若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
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通过直布罗陀海
峡进入大西洋,那么,海水盐度的变化顺序是
( )
A .低—高—低 B .高—低—更低
C .低—高—更高 D .高—低—高
12 .推测搁浅货轮成功脱困前一天可能的农历日期以及借助的潮水涨落情况是( )
A .农历初一左右落潮 B .农历初六左右涨潮
C .农历十五左右涨潮 D .农历廿三左右落潮
读国家海洋局海温预报图,完成 13_14 题。
13 .海水温度取决于( )
A .陆上径流量的大小 B .附近洋流性质
C .热量收支状况 D .海陆轮廓形状
14 .图示海域温度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A .由南向北递减
B .由东向西递减
C .由西向东递减
D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右上图是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图景观在地貌学分类上属于( )
A .三角洲 B .风蚀蘑菇 C .江心洲 D .沙丘
16 .该地貌反映该地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 .高温多雨 B .干旱少雨 C .温和湿润 D .四季如春
17 .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及作用是( )
A .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海浪堆积
2016 年 9 月,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
简称 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它拥有 30 个标准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是目前世界最
大单口径、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 中国天眼”
该望远镜成功运行后,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探
索宇宙的能力,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
地外文明的探索。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地貌的典型特征( )
A .谷壁陡峭 B .沟壑纵横 C .奇峰林立 D .山高谷深
19 .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
A .石灰岩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B .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第 3页 共 8页 ◎ 第 4页 共 8页
C .人烟稀少,无线电等干扰较少 D .晴天多,利于观测
右图示意 10 元人民币版面图案。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20.图示人民币票样展示的地貌类型是( )
A .喀斯特地貌 B .海岸地貌
C .河流地貌 D .冰川地貌
21 .图示地貌景观一般分布于河流的( )
A .源头 B .上游 C .中下游 D .入海口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 5 千米,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
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 米高的
青年毛泽东头像(图),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
岗岩。据此完成下列题。
22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沉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风化作用
23 .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
A .喀斯特地貌 B .三角洲 C .雅丹地貌 D .海蚀柱
2018 年 5 月 9 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 ”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高分五号 ”卫星。卫星入轨后,运行在高度为 705
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 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 .气温越来越高
B .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 .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 .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25 .下列对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气流水平运动明显 B .有极光现象发生
C .大气层比较稳定 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不透水面是指由沥青、水泥为原材料所填充成的房屋、公路以及广场等存在不透水
特性的地表面下图示意 1978—2018
年厦门市不透水面面积的变化。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26 .影响厦门市不透水面面积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地形 C .交通状况 D .河流水系
27 .厦门市不透水面面积增加最迅速的时期是( )
A .1995—2000 年 B .2000—2005 年
C .2005—2010 年 D .2010—2015 年
28 .不透水面面积的增加,给厦门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地下水位上升
C .空气湿度增大 D .热岛效应增强
近年来,城市内涝一直困扰着很多城市,人们纷纷为解决城市内涝献计献策。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29 .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减少 ④人口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0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
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④⑤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 )
①②③④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第 5页 共 8页 ◎ 第 6页 共 8页
32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 .云雾形成过程 B .大气受热过程
C .大气热力环流 D .大气垂直分层
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示意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
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
物内部空间的风,能在炎热的夏季取得较好的
纳凉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增强
夏季午后穿堂风,该现象符合( )
A .大气受热过程 B .热力环流原理 C .温室效应原理 D .热岛效应原理
34 .图示人为制造“ 穿堂风” 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室内温度 B .提高室内温度 C .增加建筑物采光 D .为建筑物挡风
35 .图示时段“ 穿堂风” 的风向是(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 2 个小题,每空 2 分,满分 30 分。)
36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 ② , ④ , ⑤ 。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
A .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D .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
A .拦蓄和利用雨水 B .跨流域调水 C .修建水库 D .铺设防渗膜
3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 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以
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 地貌。
(2)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 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 A→B 方向的物
质组成可能是( )
A .黏土、砾石、粉砂 B .粉砂、黏土、砾石
C .砾石、粉砂、黏土 D .砾石、黏土、粉砂
(3)判断图甲中沿 C→D 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 B .
C . D .
(4)在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 a 、b 、c 、d 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第 7页 共 8页 ◎ 第 8页 共 8页
答案第 1页,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