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的诗:“须臾十来往,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描绘的是母燕的( )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2.在《科学》教材中, 多次提及“调节 ”作用, 下列不具有“调节 ”作用的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神经系统 D.尿液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 )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 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5.央视春晚上,赵丽与张权表演了节目《冰和火》(如图所示)。其中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
器官是( )
A. 肌肉 B.大脑 C.脊髓 D.小脑
第 1 页(共 17 页)
6.你的大脑中有许多如图所示的神经细胞, 下列有关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内有遗传物质
B.这种细胞最初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
C.这种细胞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
D.人耳中没有这种细胞
7.下列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的是( )
A.含羞草在受到触碰刺激后叶片闭合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转动
C.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 温度降低时闭合
D.凤凰木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刺激后张开或闭合
8.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原理。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
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
9.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小脑 B.大脑皮层 C.脑干 D.脊髓
10.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 )(加粗部分
代表 生长素分布较密集)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11.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容易中暑的原因是( )
第 2 页(共 17 页)
A.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被破坏,体温将升高
B.高温环境下散热增加
C.高温使汗液分泌增多,易中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13.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 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
下实验.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分
甲 向阳处 20℃ 一定量
乙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一定量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 0℃ D.都应当不浇水
14.如右图所示,图 1 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 图 2 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
长的影响, 如果图 1 中 b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m,设 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则( )
第 3 页(共 17 页)
第 4 页(共 17 页)
A.
C.
B.
D.
二 、填空题(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
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
(2)下列对曲线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甲、乙曲线一开始上升是因为葡萄糖溶液被吸收到血液
B.过段时间后甲、乙曲线都有所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 小时后两人的血糖含量逐渐恢复到空腹时的水平
D.乙血糖浓度下降, 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
16.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 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
17.人体内血糖浓度含量的稳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1)进食后,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对血糖浓度略偏高的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方式来参与血
糖浓度的调节, 这个反射过程中的效应器是 。
(2)内分泌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主要通过 来降低血糖浓度,
如果这种激素分泌不足, 很可能引发的疾病是 。
18.今年我市举办了“坐上高铁去贺州 ”的广场舞比赛,来自各地的舞蹈爱好者热情参赛, 请结
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赛前训练,某队员不小心碰触同伴的硬质首饰而迅速缩手,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数字序号和箭头表示)
(2)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此反射类型属于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
中的 (填数字序号)
(3)比赛结束后, 冠军队获得热烈的掌声,队员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流下激动的
泪花, 这是 的结果。
19.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 A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 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
是 。寒冷时,皮肤毛细血管 。
(3)运动和安静状态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分别是 和 。
三 、实验题(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如
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第 5 页(共 17 页)
(1)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
(2)为了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 点左右
(用字母表示)。
21.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 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
氧量影响 ”的研究。
【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 3 只,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 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
氧消耗量),记录数据。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 14 天 饲养 14 天 1 次/天; 共 14 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 ,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是 。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 ”或“抑制”)成年鼠
的新陈代谢。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 6 页(共 17 页)
22.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 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
(注: 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
是 ;
(3)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简称 BDNF)的分泌。BDNF 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
图所示。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能感受刺激,产生各种感觉
C.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反射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 (选填“①”或“②”) 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
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23.月亮鱼(如图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 ”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 体温随水温变化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胸鳞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剂发现其胸鲔基部有发达
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 1 厘米的脂肪层。
第 7 页(共 17 页)
(1)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 。
(2)在低温环境下,哪些结构有利于月亮鱼保持恒定的体温。例举一点并说明原
因: 。
第 8 页(共 17 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B
【解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
行为、社会行为等。
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 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
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 属于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 B
2.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的调节机制。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 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主要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远动。其物质基础是各种各样的植物激素。如生 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动物的调节比植物复杂些,主要是在神经和激素的
调剂下完成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系统, 而激素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
1.胰岛素 ,能调节血糖浓度。
2.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 促进机体合成 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
3.神经系统 ,是生物体调节中枢。
4.尿液不具有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 D。
3.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第 9 页(共 17 页)
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 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 D。
4.A
【解析】根据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故 A 错误;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是正确的;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故正确; D.脊髓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因而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脊髓还能降信息传导至大脑皮质,
故又具有传导功能; 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A
5.D
【解析】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 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 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
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
演员表演舞蹈和杂技,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器官是小脑。
故答案为: D
6.D
【解析】在眼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收光的刺激, 在耳的耳蜗中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在鼻 粘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收气味的变化,这些细胞都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其功能是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和一般细胞的结构相似,
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A.图中①是神经细胞的细胞核, 内有遗传物质,A 叙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生长、分裂和分化, 进
第 10 页(共 17 页)
而形成组织、器官、系统,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个——人体,B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等都是由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的,C 叙述正确, 不符合
题意。
D、人耳的耳蜗中有对声音敏感的神经细胞,它们可以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皮层
形成听觉, D 叙述错误,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7.B
【解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 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分为感温、感光、感触、感震性 运动等;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 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
是生长性运动, 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
A.含羞草受震动后叶片闭合属于感性运动,A 不符合题意。
B、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是植物的向光性,属于向性运动,B 符合题意。
C、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 C 不符合题意。
D、植物具有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由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运动。如凤凰木的叶片在
受到光线明暗刺激后张开或闭合,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8.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得行为,称为先天性行 为;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
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老马识途、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孔雀开屏,是生
来就有的, 不学就会的,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D
9.B
第 11 页(共 17 页)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
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
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的平衡,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
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B 正确,符合题意;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调节人体基
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脊髓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等, 要受大
脑皮层的控制, D 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D
【解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导致
背光侧生长快;
根的向重力性产生的原因是: 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根对
生长素敏感,因此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 所以弯向地下生长。
①在单侧光照射下, 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 生长慢, 因此弯向光源生长,
①正确;
②单侧光照射, 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使背光侧生长素多, ②错误;
③尖端是感光部位, 所以遮住尖端后胚芽鞘应直立生长, ③错误;
④根水平放置,受重力影响, 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生长受抑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
生长, 因此根向地完全生长, ④正确;
⑤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⑤错误;
故选 D。
11.A
【解析】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
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第 12 页(共 17 页)
中暑是人体在闷热的环境中,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被打乱,产热多而散热少,密封高温环境下不利 于排汗,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才产生的发热发晕现象, 如果有汗液分泌的话就可以通过蒸发加快
散热, 不容易中暑。
故答案为: A
12.
解: A.根据题图,光照时间长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等均会影响茎的伸长, 各组限制
因素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故错误;
B、对比 1 组和 2 组的茎长,说明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故正确;
C、对比 1 组和 4 组的茎长,说明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 故错误;
D、对比 4 组和 5 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 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 说 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故错误。
故选: B。
13.C
14.D
【分析】
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向光性的原因: 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 造成向光弯曲。
【详解】
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 且背光侧生长 速度大于向光侧, 根据图乙可知若 b 侧(向光侧) 生长素浓度为 m,则 a 侧(向光侧)生长素浓 度应介于 m 和 n 之间。所以 ,答案选择 D。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就是掌握好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二 、填空题(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
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100mg/dl 左右, 乙的血糖浓度始终高于这个数值,所以糖代
谢不正常的是乙。
(2)A.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所以甲、乙曲线一开始上升是因为葡萄糖溶
液被吸收到血液。A 正确。
第 13 页(共 17 页)
B、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过段时间后甲、乙曲
线都有所下降, 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B 正确。
C、随血糖浓度的降低, 4 小时后两人的血糖含量逐渐恢复到空腹时的水平。 C 正确。
D、乙是糖尿病患者, 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所以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
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D 正确。
故答案为:(1)乙
(2)ABCD
16.(1)重力
(2)单侧光
【解析】植物的感应性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 向运动,其运动方法与刺激的方向有关;感性运动是指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
制引起的运动, 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1) 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重力(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2) “红杏出墙 ”是杏树对单侧光(墙外光照) 刺激作出的反应。
故答案为:(1)重力 (2)单侧光
17.(1)胰岛(胰腺)
(2)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糖尿病
【解析】根据人体的血糖调节知识解题, 胰岛素能够降血糖, 胰高血糖素能够升血糖。 解: (1)人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部位是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
(2)人体内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 会引发糖尿病;
故答案为:(1)胰岛(胰腺);(2)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糖尿病。
18.(1)①→②→⑤→⑥→⑦
(2)条件反射;⑧
(3)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解析】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即可;据图可知: ①是感受器、 ②是传入神经、
⑤是神经中枢、 ⑥是传出神经、 ⑦是效应器。
第 14 页(共 17 页)
解:(1)缩手反射的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
应器; 故符号顺序为: ①→②→⑤→⑥→⑦;
(2)根据反射的分类,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 遗传物质决定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所获得的。 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此反射类型属于
条件反射;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⑧大脑;
(3)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故答案为:(1)①→②→⑤→⑥→⑦; (2)条件反射、 ⑧; (3)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19.(1)脑干体温调节中枢
(2)皮肤;汗液蒸发散热;收缩
(3)骨骼肌;内脏
【解析】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人体热量的来 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人体在安静时, 内脏产热量 所占比重最多, 约占 56%;人体在劳动或运动时, 骨骼肌产热量所占比重最多,约占 90%。皮肤 是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 其散热量约占总量 70%。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 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汗液的分泌增加,汗液蒸发带走热, 使散热量增加。
(1)该图为人体体温调节中的反射弧,A 表示神经中枢, 即脑干体温调节中枢。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当人体处在 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蒸
发散热。寒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量。
(3)运动和安静状态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分别是骨骼肌和内脏。
故答案为:(1)脑干体温调节中枢;(2)皮肤;汗液蒸发散热;(3)骨骼肌;内脏
三 、实验题(16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 【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和生长素类似,都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
生长。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
草, 由此可以推出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
植物, 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第 15 页(共 17 页)
(2)分析题图可知, 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有效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且对单子叶植物具
有促进作用,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D 点左右。
故答案为:
(1)②。
(2)D。
21.(1)不作处理;每组小鼠数量过少, 易出现偶然性
(2)丙乙甲
(3)促进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
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兴趣小组进行了“ 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 ”的研究。
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本实验中乙组作为对照组,空白处不作处理。
本实验, 每组就用了 3 只小鼠, 容易造成实验误差,故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小鼠数量过
少,易出现偶然性。
(2)结论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根据表格分析甲状腺激素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为丙乙甲。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3)根据实验结论, 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1)反射
(2)大脑皮层
(3)A
(4)②
【解析】 (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
第 16 页(共 17 页)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 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轴
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
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这
种能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3)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 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 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 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就形成视觉。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视网膜中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 经视觉 神经传送到大脑。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 位就会产生运动。因此障碍物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信息由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 得, 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 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躲
避动作。
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3)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故选 A.
(4)图中的①是细胞体, ②是突起,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的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 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的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 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复杂的网络,因此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②突起与其
他神经元建立联系。
23.(1)随着水温的变化, 鱼的体温基本保持不变
(2)胸鳍快速摆动,通过肌肉运动产生大量的热; 脂肪层厚, 减少散热。
第 17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