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二科学《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二科学《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08: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二科学《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关于课本中“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
B.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
C.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相同的
D.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
2.停在高压输电线上的鸟不会触电,这是因为(  )
A.鸟是绝缘体 B.鸟能耐高压
C.鸟的电阻大 D.鸟两爪间的电压小
3.小明同学想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他将滑片向右移动,此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变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4.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由于使用的不是理想电表,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能较准确测出Rx 的阻值,已知A、B两点之间电压U保持不变。当k接通a时,电压表示数为10伏,电流表示数为0.2安,当k接通b时,电压表示数为12伏,电流表示数为0.15安,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
A.60欧 B.65欧 C.70欧 D.75欧
5.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图A、B、C、D中的哪一个(  )
电压表读数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电流表读数I/A 0.18 0.21 0.24 0.27 0.30 0.33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正确的是(  )
A.R1=8Ω B.R2=8Ω C.R1=20Ω D.R2=20Ω
7.如图电路中,已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6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在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lV
C.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
D.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8.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14伏
C.R1的阻值是20欧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欧
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EF、FG、GH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1=10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2V
B.GH导体的电阻为10Ω
C.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x的值为31cm
D.P位于x=0cm时,R1两端的电压为4V
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电路电流在0.1~0.4 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通过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子元件正常工作时(  )
A.通过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为5欧~40欧
C.当电流为0.1A时,电子元件的阻值为10欧
D.当电流为0.4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欧
11.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0Ω
C.电源电压为5V,R0的阻值为10Ω
D.滑片移动过程中,两电表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12.如图所示是电路的某一部分,R1=R2>R3, 为理想电流表。若电流只从A点流入此电路,且流过R1的电流为0.2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不可能从C点流出。只能从B点流出
B.流过 的电流为零
C.流过R2的电流一定大于0.4安
D.R2两端的电压不一定比R3两端的电压大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酒驾检测中酒精测试仪的简化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R1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测试仪的电路中电流   ,电压表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为了探究银与铁的导电能力强弱,小西从市场上购买了两个长度、横截面均相同的银和铁的金属丝甲、乙,并将它们按照图示的方法连接在某电路中,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观察电压表示数,发现电压表V1的示数比较小,则:
(1)流过甲的电流I甲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流过乙的电流I乙。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银的导电能力   (选填“较强”、“较弱”)。
15.如图所示,甲图中鸟A提示鸟B:“快飞,你会触电的!”鸟B说:“你怎么不怕?”
乙图中电压表提示电流表:“你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会把你烧坏的!”请分析两幅图中的对话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甲:   。
乙:   。
16.图甲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图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欧;
(2)将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继续缓慢向左移动滑片,突然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小但不为零,产生此现象的故障原因可能是   。
1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分别位于最右端a和某处b (图中未标出)记录两电表数据并标于图乙中M、N两点处。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将滑片P从b点再移至某处c (图中未标出)的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小明利用如图甲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电源电压为3.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
(2)观察图乙,在该图像中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3)完成实验后,小明想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丙),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额,请完成实验步骤(已知电源电压为U、R2
的最大阻值为R2)。
①闭合开关S1,S2接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
②闭合开关S1,S2接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调另一个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右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   (用U、 R2、I额、I表示)。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0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移动滑片P到最左端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像和U2﹣I图像,如图乙所示。
(1)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U1   (填“减小”或“增大”,下同),电压表V2的示数U2   。
(2)在U﹣I坐标中两条图像在Q点相交,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Ω。
(3)根据图像可求得:电源电压U=   V;定值电阻R0=   Ω。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 、10 、15 和20 。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5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 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
22.小倩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选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R,导线若干和标有“50Ω、0.5A”字样滑动变阻器 。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1.0 1.4 2.0 2.4
电流I/A 0.10 0.14 0.20 0.24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D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选填“断开”或“闭合”)。在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片P时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不断变化,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发生了   (选填“断路”或“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两端的电压成   比;
(5)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   Ω。
23.小衢有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要求测出R的阻值。图甲是测量R阻值的部分实物图,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用一根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实验前,小衢设计如下记录表。请你评价该记录表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次数 U(伏) I(安) R(欧)
1 U1 I1 R=
2 U2 I2
3 U3 I3
平均值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衢想如果没有电流表能不能测量R的阻值呢?进行思考后她增加了一个阻值可连续调节且可读数的变阻器Y,重新设计了如图乙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 V;
②再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   (填操作).读取此时Y的数值。Y的示数即为R的阻值。
2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了以下器材:几节干电池、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1个、被测电阻Rx、电压表和电流表各1只、开关、导线若干。小科、小江同学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测出Rx阻值的两种方案中,能够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方案是____。
A.只有甲 B.只有乙 C.甲、乙均可
(2)根据可行方案进行实验,有一小组同学将测量的三组数据分别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1.5 0.31  
2 3.0 0.20  
3 4.5 0.10  
小科认为这组同学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存在错位现象。小科的判断依据是   。测出Rx的阻值为   。
(3)实验后,小科发现电压表坏了。小江提出,利用现有器材,照样能完成对Rx的测量。他设计出电路图如图丙所示,请完成如下实验步骤:
①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④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结果,求出定值电阻Rx的表达式Rx=   。
25.某小组同学利用规格为“50Ω
0.6A”的滑动变阻器和其他的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该变阻器的电阻丝上有一处断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
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1.5V、0.1A。根据以上信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
(2)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3)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
   V。
四、解答题
2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V,电阻R1为15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
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U。
(3)电阻R2的阻值。
28.图甲的储水容器底有质量1.5kg,底面积100cm 的长方体浮桶,桶上端通过轻质弹簧与紧贴力敏电阻的轻质绝缘片A相连,距容器底0.4m处的侧壁有排水双控阀门。控制电路如图乙所示,其电源电压U=18V,R0=15Ω,当电流表示数为0.6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力敏电阻R与它所受压力F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求:
压力F/N 2 4 … 12 15
电阻R/Ω 165 105 … 24 15
(1)浮桶的重力是多少牛?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
(3)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多少米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2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
(2)R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
30.如图是模拟调光灯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6W,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是20Ω,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试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是5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6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V,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增大;增大
14.【答案】(1)等于
(2)较强
15.【答案】甲图开关闭合后,鸟A无电流通过(或鸟A两爪之间无电压)鸟B有电流通过(或鸟B两爪之间有电压)会发生触电;乙图中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或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路接通时发生短路(或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流表
16.【答案】(1)3
(2)变大
(3)滑片接触不良
17.【答案】20;不变
18.【答案】(1)断路(灯丝断了、灯座接触不良等)
(2)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19.【答案】20
20.【答案】(1)减小;增大
(2)0
(3)4.5;1
21.【答案】(1)
(2)2V
(3)0.8
22.【答案】(1)
(2)断开;A
(3)短路
(4)10;正
(5)6
23.【答案】(1)
(2)不合理,每一次的电压值未与电流值对应,应根据R= 依次求得每次电阻值,然后再求平均值
(3)调节 变阻器Y的数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24.【答案】(1)A
(2)当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越大,则电流越大。;15Ω
(3)
25.【答案】(1)
(2)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3)1.8
26.【答案】(1) 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总-I1=2.5A-2A=0.5A;
电阻R2的阻值。
27.【答案】(1)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A2测通过电路的总电流。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总-I1=0.5A-0.3A=0.2A;
(2)电源电压U总=U1=I1R1=0.3A×10Ω=3V;
(3)电阻R2的阻值。
28.【答案】(1)浮桶的重力:G=mg=1.5kg×10N/kg=15N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2N,由表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为165Ω;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0+RF=15Ω+165Ω=180Ω
故电流表的示数:I= =0.1A
(3)已知当电流表示数为0.6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 =30Ω
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R′=R总′-R0=30Ω-15Ω=15Ω
由表可知:此时力敏电阻所受的压力F′=15N,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此时浮桶所受的弹簧的压力也为F″=15N
此时浮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对它竖直向下的压力、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则浮桶受到的浮力:F浮=G+F″=15N+15N=30N
浮桶排开水的体积:F浮=ρ水gV排,30N=1×103kg/m3×V排×10N/kg,V排=3×10-3m3
此时浮桶浸入水中的深度:V排=S桶×h浸 ,3×10-3m3=100×10-4m2×h浸,h浸=0.3m
故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h浸+h0=0.3m+0.4m=0.7m,即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0.7米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29.【答案】(1)解:当滑片位于a端时,R0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小=0.4A,UR=8.0V,
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0Ω
(2)解: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I小(R0+R)=0.4A×(R0+20Ω),
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2A,
则电源电压:U=I大R0=1.2A×R0,
因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0.4A×(R0+20Ω)=1.2A×R0,
解得R0=10Ω,
电源电压:U=I大R0=1.2A×10Ω=12V。
30.【答案】(1)解:滑片置于a端时,只有灯泡接入电路,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灯泡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P=UI可知,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P额/U额= =1A
(2)解:R总= = =10Ω
RL=R总-R滑=10Ω-5Ω=5Ω
(3)解: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L′=6V-1V=5V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