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垂直平分线)

文档属性

名称 轴对称(垂直平分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9-20 20: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复习回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已知:如图,AC=BC,MN⊥AB于点C,P是MN上任意一点.
求证:PA=PB.请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 相等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命题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因为 MN⊥AB (已知)
所以 ∠PCA=PCB=90°(垂直的定义)
在△ PCA和△ PCB中,因为
AC=BC , (已知)
∠PCA=PCB, (已证)
PC=PC, (公共边)
所以 △PCA≌△PCB(SAS)
因此 PA=PB (全等三角形
的对应边相等).重要提示: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两条
线段相等的根据之一.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30秒体会背会 基础闯关一、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是AB上的一点,如果EC=7cm,那么ED= cm;如果∠ECD=600,那么∠EDC= 0.760
二、如图,已知点A、点B以及直线l,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提示: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于P,点P就是所求的点。2. 如图,已知AE=CE, BD⊥AC.求证: AB+CD=AD+BC. 证明:∵ AE=CE, BD⊥AC
∴BA=BC DA=DC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BA+DA=BC+DC
3.已知: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E=3cm, ?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
为 cmABDCE3cm1913cm  4、为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某市计划在新开发的A、B、C三个工业园新建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请你在图上找一点D,使点D到三个工业园距离相等。思考:三角形两边的中垂线交点也在第三边的中垂线上吗?′ABP已知:如图,PA=PB.
求证: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老师提示: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点在直线上(或直线经过某一点)的根据之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1= ∠ 2, ∠ 3= ∠ 4,求证点M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AB=AC,MB=MC, 直线AM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么?PA=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判定: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看作图,说作法结束寄语严格性之于数学家,犹如道德之于人.
证明的规范性在于:条理清晰,因果相应,言必有据.这是初学证明者谨记和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