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自主建构“倍”的概念。
1.初步感知: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6个圆片。把第一行的圆片数看做1份,通过动手摆一摆,让学生理解6里面有3个2,6就是2的3倍(师板书:6里面有3个2,6是2的3倍。)。
2.发现规律:在第二行再添上一个2, 8是2的几倍?为什么?再添上1个2,第二行的圆片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如果再添上一个2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二行里面有几个2,第二行的圆片数就是第一行的几倍。)
3.再次感知: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6个圆片。把第一行的3个圆片看做1份,通过动手摆一摆让学生自己发现6是3的几倍,并说明理由。
4.继续深化感知:第一行还是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12个圆片(文字代替圆片),那12是3的几倍?为什么?第二行出示圆片图,验证想法。
5.抽象感知:离开图形输入文字(第一行:3个圆片,第二行:18个圆片),思考18是3的几倍?为什么?为什么第一次是2个2个地分,而这一次是3个3个地分呢?(感知1份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起了关键性作用。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表象。从圆片到圆形再到半文字然后到纯文字,逐步建立对“倍”的认识。】
感受变化中的“倍”,深化“倍”的认识。
变式强化理解: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第二行的圆片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为什么?第二行再增加4个呢?几个几个的增加,第二行的圆片数就会是第一行的整倍数?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4个圆片。现在你想说什么?什么时候两行的圆片数就是1倍的关系呢?□是□的1倍,怎么填?有几种填法?有例外吗?
知识内化: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拿出作业纸,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反馈。
【设计意图:在不断变化中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数”与“份数”的关系,提升对“倍”的认识。并在观察、思考、表达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由摆一摆到圈一圈,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一环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转化思想,抽象算法。
抽象算法:不摆也不圈,谁知道21个是7个的几倍?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21个是7个的几倍,就要想21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计算。
巩固算法。 27是9的几倍?10是5的几倍?16是4的几倍?
学生举例,同位解答。
综合练习,寻找联系。(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比较:12里面有几个4?12是4的几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渗透数学思想: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知识可以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
师小节,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倍”的知识。
实际应用:根据老师的年龄是35岁,同学的年龄是7岁,运用今天的知识提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求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几倍,也就是求35是7的几倍。求35是7的几倍也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计算。列式,口答。(板书,说明倍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位名称。)8岁的孩子,问题:明年老师的年龄是这些孩子的几倍?为什么?
拓展应用:白山羊的只数是黑山羊的几倍?(学生自主补充信息,课下完成该作业纸。)(五)回顾梳理,提升认识。
回顾梳理,渗透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首先,上课之前我们先对“倍”的知识进行了猜想,接着我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想一想的方法我们发现这个“倍”的知识原来与我们学过的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意义是一样,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从你的大胆猜想开始的,然后通过动手操作举例验证了你当初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提升认识:了解哥达巴赫猜想,对孩子们提出期望。
2.课后延伸:下课以后,大胆猜测一下“倍”的知识是否与乘法也有关系呢?举例验证一下。好,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