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狭路相逢智者胜
从来有招胜无招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提纲:
一、2015年湖南语文卷考试说明
解读
二、2015年湖南语文卷新题型
三、心态策略
四、时间安排策略
五、答题策略
六、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七、考场上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2015年湖南语文卷考试说明较前没有变化,题型示例略有变化。
2、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示例里选用了三道2014年台湾地区的考题,还有2014年福建题和新课标全国卷1的试题。这都可以看出湖南卷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吸纳其他地区高考试题有益因子的开放心胸。
3、湖南卷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淀,强调语文运用的以能力和素养立意的命题方向没有变。
一、2015年湖南语文卷考试说明
解读——稳中略变
4、文言文阅读部分,从选用的题型示例来看,这方面的选材趋向多元,并不排除选取史传文的可能,要求复习备考中较为全面的覆盖各种文体。
5、应该注意,虚词题会继续去年的在语境中考查的方向,降低考查难度,命题形式将更为灵活。
6、诗歌鉴赏不排除比较赏析的命题形式;论述类、实用类阅读不排除5分简答题的形式;选做题三选二或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均有可能。
主要有:语境检测题、语言运用题、文言简答题、上海文言题、精短文言题、古诗词填空题、古诗词选择题、实用文简答题、材料分析选做题等,突破训练详见高三语文备课组编写的《2015届高考语文新题型专项突破》。
二、2015年湖南语文卷新题型
高考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处于积极思维的最佳状态。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
1、偏急心态。
深呼吸,平静自己。不慌忙答题,看清试
题,心中有数。
2、犹豫心态。
不犹豫不定,先易后难,想清即答。
3、烦躁心态。
思路堵塞,不急躁,暂放一下,回头再
做。
三、心态策略
4、固执心态。苦思冥想,浪费时间,不如转换思考角度。
5、懊丧心态。个别难题拿不准,来点“阿Q精神”,我难他们更难。
6、冲动心态。试题容易,易兴奋,易冲动,这时须冷静。
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如何调整好心态,概括为16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
语文150分钟150分,一分钟1分。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1-11题35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40分钟;12—20题50分钟左右,作文50—60分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学生语文考试中的不良答题习惯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
五、答题策略
一、(12分,每小题3分)(1-4题)本大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建议用7——9分钟完成。可能考到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
1、字音字形题
靠平时积累,考场上无法判定时,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遇生判对”,“遇熟谨慎”。现在测试形式为在语段中判断,还要注意语境。
六、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2、词语(主要是成语)辨析题
逐字解释成语,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的感彩、使用范围、搭配对象,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
3、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例: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②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根本原因是”与“在作怪”两种句式混杂,只需一种。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例:当民族危机的时候,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和解救人民。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 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例: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例: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⑦看是不是合情理。
例、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现在成语题、病句题测试形式为在同一语段中判断,还要注意语境。
4、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
①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陈述对象、叙述角度、情调、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②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语言连贯题:前瞻后顾,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文言文阅读(22分。5-9题,建议18-22分钟)
1、文言文复习的知识积累很重要,18个文言虚词各个义项要熟记,例句要读懂、体会。120个文言实词的义项、例句要读1—2遍。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与词类活用。
自己梳理复习教材里的文言文,包括注释、课后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练习题。
2、以上为细,细到此处,剩下的就是粗。考试时千万要大句大句阅读,要上下文快速推断把握,要整体理解。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一放先读下文,也许结合全文便能理解,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又何妨!
3、解释不通的字词要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4、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各题解题要点:
1.实词理解题: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古今异义题: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3.虚词比较题: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虚词语境题:结合虚词义项、例句及句子语境来推断要填入的虚词。
4.性格表现题:建议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5.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6.翻译:
★一定要直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果直译后,语意还不流畅,就应辅以意译的手段,使句意更加完整。要做到:字字落实、忠实原文——“信”,通顺流畅,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例(2014年湖南卷):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3、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例1:大王来何操?
例2:(2014年湖南卷):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要特别注意采分点。
例(2014年湖南卷):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句中的“既”“适”“雨雪”“遂”共四个采分点。
7、文言断句题
题型:主观题 客观题
对话标志断句法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重要名词断句法 (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代词作主宾)
重要虚词断句法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特殊句式断句法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修辞方式断句法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特别提示:
从以往考试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多加注意,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自己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总之,解答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要靠知识积累(常用虚、实词基本用法及意义,重要文学文化常识,常见通假字,重大的历史知识等);二要靠基本技能(词类活用、不同句式的判定、辨析,翻译、归纳、分析等能力);三要靠灵活运用的能力(依据具体语境、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从而准确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三方面努力,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11题,建议6-8分钟)
1、古代诗歌鉴赏(1小题,8分)
★诗歌鉴赏的三个切入口:题目、作者和注释。分析了这三个方面,试题也就完成了一半了。
★解题步骤: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最后要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联系。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反映作者感情的:愉悦、欢快、沉痛、悲愤、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
◆反映诗歌风格的: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沉郁;委婉、含蓄、缠绵、细腻、清新、秀美、明丽等。
◆反映诗歌结构特点的: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等。
◆反映诗歌语言特色的: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感染力 等。
◆反映诗歌表达效果的: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意境高远、扣人心弦等。
◆诗歌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 诗歌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诗眼、词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特别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要特别注意采分点,力求答准,答中采分点。
例(2014年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2分)重章叠句
(2)(6分):以“桃之夭夭”起兴(1分),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1分);以桃设比(1分),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1分),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1分);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1分)。
2. 古诗文默写题(5分)
一字不差, 字迹工整, 严禁潦草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12-14题,建议用时8-10分钟)
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1、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2、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指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3、阅读题目,找出选项肢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辨别正误。
科学类文章总体解题技巧:
1、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2、指称代词,要由近及远,找指代内容。
3、错误选项设置的方法主要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答非所问、未然与已然、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等。
例(2014年湖南卷):13. 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
B. 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
C. 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
D. 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
13【答案】C.
【解析】原文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选项为“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将“基本常识”偷换成“知识”,概念错误。
试题分析:比对概念要仔细。“常识”与“知识”一字之差,意义有别。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4小题左右,21分)
1.如何读懂文章?
找抒情、议论的词句。
明确中心句与支撑句。
思路解析法。
散文类阅读要领
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较强的纪实性、取材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结构的多种多样、诗意浓郁、语言优美。
散文题型:主要有五类:思路结构类、观点态度类、文句理解类、写作特色类、语言品味类等。
小说类阅读要领
小说的文体特征:
1、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情节运行方式三种:一是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3、还要注意小说赏析的术语: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场景、主题、贴着人物写、扁平人物、圆形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虚构是小说的灵魂,小说是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内心的真实,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小说题型:主要有十类:标题作用类、情节结构类、线索分析类、人物形象类、环境作用类、描写技巧类、表现手法类、语言风格类、主题分析类、结尾作用类等。
如小说标题的作用:
①设置了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五要五忌”
⑴要认真审题,忌答非所问。
⑵要联系文本,忌脱离语境。
⑶要具体落实,忌答案空泛。
⑷要全面作答,忌要点遗漏。
⑸要提炼概括,忌机械抄录。
3、答题注意事项:
①牢记一个原则:从原文中找答案。即对原文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②根据赋分设点,分点答题,要点明晰,要尽量扣准的答案设置的采分点。
③要避免病句,字迹工整规范,卷容整洁美观。
★要特别注意采分点,力求答准,答中采分点。
例(2014年湖南卷):17.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分)
17【答案】(6分)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挠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晃荡的形象描写等(2分),细腻逼真,生动形象(1分)。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1分),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1分),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1分)。
六、选做题(12分,每小题6分,三选二或二选一,建议用时10—12分钟)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设题方式
一般为两则浅易文言选段,要分析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思想的异同,并就其中一则谈理解和认识。
备考指南
1.了解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出现过的经典概念和思想。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词句的能力。
3.掌握阅读理解的常用方法,尤其是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方法归纳
1、读文——内引外联,把握内涵
2、审题——明晰题旨,凸显关键
3、表述——条理清楚,表述规范
2.外国小说欣赏
⑴重哲理。
⑵重探究:
①知人论事,探讨文本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及社会价值。
②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3.新闻阅读与写作
题型共四种:
⑴给新闻拟标题。
⑵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⑶拟写一段导语或一则消息。
⑷写新闻短评。
新闻短评
新闻短评写作存在的的问题:
①没有立场,或立场不明。
②只见苍白呐喊,未有实在分析。
③脱离文本,另起炉灶。
新闻短评的基本结构:
标题 概述事实——提出观点——分析说理——总结倡议
4、其他题型:材料分析题、结尾续写题、想象描述题(如写一段以“保护天鹅”为主旨的文字)、材料感悟题(如2010年湖南卷《水中的倒影》,结合原文,谈你的见解)等。在练习中都要认真对待。
七、写作(1小题,60分,建议用时50—60分钟)
1、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共十个考点。在“基础等级”中有六个考点: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在“发展等级”中有四个考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2、高考作文注意事项:
①审题要仔细:有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材料是否可用,题目要否自拟。
②构思要耐心: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写,严禁胡编乱造。一个中心,要紧紧围绕。
③谋篇要出彩:开头要引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④文体要固定: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要明确。(少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⑤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⑥语言要优美: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⑦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2分);字数要达到(50字1分);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使用修改符号。
3、关于作文的“12345678”。
1个中心
2个基本点
3个层次
4种论证手法
5个素材
6个段落
7次点题
800字
例(2014年湖南卷):七、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解析】“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的话题,不同考生有不同看法,有的写坚守,有的写信念,有的认为是基层、实干、以及中国梦的缩影。从材料本身来看,几乎没有审题难度:一个乡党委书记在很穷的地方干了八年,把这个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原因是他背后坚定的信念:“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他有他的执着和坚持,不只是一个人,任何一个做成了大事情的人,他都秉承了一种对于美好未来的信念和执着,那就是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办事才能把事做好。从这一点来说,材料要倡导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值得肯定。当前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树立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将“人的心灵坚持与山村的美丽变化”融入高考试题,给人一种“很社会、很当下”的感觉。审题时抓住两个关键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个关键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根本跑不了题的。
七、考场上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试卷上不可用铅笔来解答。
2、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选做题一定要涂上题号信息点。
3、不要误做“标记”。高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
4、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一要精当,二要清晰,便于誊抄和检查。
祝同学们语开得胜,
文到成功,
金榜题名,
好运一生!
你们的语文老师
2015年4月27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