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7 18:31:25

文档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一、精准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2023四上·伊通期中)声音是通过物体以   的形式传播的,可以在气体、   、和固体中传播。
【答案】波;液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2023四上·伊通期中)把碘酒滴在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   。
【答案】淀粉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3.(2023四上·伊通期中)气球里的物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答案】相反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
4.(2023四上·伊通期中)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   、   三部分。
【答案】中耳;内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5.(2020四上·农安期中)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考查生命生存需要的条件,其中氧气是其中之一。
6.(2020四上·广元期中)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一呼一吸为一次呼吸。
7.(2023四上·伊通期中)食物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8.(2023四上·伊通期中)自制乐器,拨动拉得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自制乐器,拨动拉得紧的橡皮筋,振动速度快,所以听到的声音高。
9.(2023四上·伊通期中)用力敲锣,锣面的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锣声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敲锣,锣面的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锣声强。
三、择优录取(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0.(2023四上·伊通期中)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会上的歌声 B.学生的读书声 C.刺耳的爆竹声
【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嘈杂、刺耳的声音,或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音乐会上的歌声、学生的读书声都属于乐音;刺耳的爆竹声属于噪音。
11.(2023四上·伊通期中)烧烤食物闻到一种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这种食物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
【解析】【分析】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烧烤食物闻到一种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蛋白质。
12.(2023四上·伊通期中)以下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弓箭
【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火车靠电力运动;弓箭靠弹力运动。
13.(2023四上·伊通期中)安静状态下,普通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在(  )左右。
A.8次 B.20次 C.60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20次。
14.(2023四上·伊通期中)肺活量的单位是(  )。
A.毫米 B.毫升 C.毫克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四、要点回答(2分)
15.(2023四上·伊通期中)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答案】要做到荤素的搭配,动物性的肉类、蛋类,奶类和植物性食物的谷类,蔬菜和水果之间的比例一定要适宜,只有做到荤素搭配,不同食物的营养素的摄入的量和种类就会齐全。要做到主食当中的粗细搭配,比如粗粮和细粮之间的比例也要适宜,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在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会非常的明显。要做到颜色上的搭配,不同颜色的食物其中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区别,只有不同颜色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才能够很好的为机体补充多种营养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五、实验探究(16分)
16.(2023四上·伊通期中)让我们一起回顾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相关知识。
(1)请按顺序写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口腔→    →   →小肠→   
(2)将牙齿与他们的作用用线了解起来。
门齿 撕碎食物
犬齿 切割食物
臼齿 咀嚼食物
【答案】(1)食道;胃;大肠
(2)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
17.(2023四上·伊通期中)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
小宁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听到的音高 看到振动快慢
5厘米 高 快
10厘米 较高 较快
15厘米 较低 较慢
20厘米 低 慢
(1)请根据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和音高的关系,请你画一个柱状图。
(2)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   ;
(3)做实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高是因为物体振动得   
(4)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
【答案】(1)
(2)低
(3)快
(4)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实验结果来画出柱状图即可。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
(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所以做实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高是因为物体振动得快。
(4)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1 / 1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一、精准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2023四上·伊通期中)声音是通过物体以   的形式传播的,可以在气体、   、和固体中传播。
2.(2023四上·伊通期中)把碘酒滴在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   。
3.(2023四上·伊通期中)气球里的物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4.(2023四上·伊通期中)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   、   三部分。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5.(2020四上·农安期中)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6.(2020四上·广元期中)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
7.(2023四上·伊通期中)食物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的。(  )
8.(2023四上·伊通期中)自制乐器,拨动拉得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  )
9.(2023四上·伊通期中)用力敲锣,锣面的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锣声强。(  )
三、择优录取(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0.(2023四上·伊通期中)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会上的歌声 B.学生的读书声 C.刺耳的爆竹声
11.(2023四上·伊通期中)烧烤食物闻到一种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这种食物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12.(2023四上·伊通期中)以下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弓箭
13.(2023四上·伊通期中)安静状态下,普通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在(  )左右。
A.8次 B.20次 C.60次
14.(2023四上·伊通期中)肺活量的单位是(  )。
A.毫米 B.毫升 C.毫克
四、要点回答(2分)
15.(2023四上·伊通期中)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五、实验探究(16分)
16.(2023四上·伊通期中)让我们一起回顾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相关知识。
(1)请按顺序写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口腔→    →   →小肠→   
(2)将牙齿与他们的作用用线了解起来。
门齿 撕碎食物
犬齿 切割食物
臼齿 咀嚼食物
17.(2023四上·伊通期中)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
小宁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听到的音高 看到振动快慢
5厘米 高 快
10厘米 较高 较快
15厘米 较低 较慢
20厘米 低 慢
(1)请根据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和音高的关系,请你画一个柱状图。
(2)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   ;
(3)做实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高是因为物体振动得   
(4)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波;液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答案】淀粉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3.【答案】相反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
4.【答案】中耳;内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考查生命生存需要的条件,其中氧气是其中之一。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一呼一吸为一次呼吸。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自制乐器,拨动拉得紧的橡皮筋,振动速度快,所以听到的声音高。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敲锣,锣面的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锣声强。
10.【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嘈杂、刺耳的声音,或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音乐会上的歌声、学生的读书声都属于乐音;刺耳的爆竹声属于噪音。
11.【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
【解析】【分析】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烧烤食物闻到一种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蛋白质。
12.【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火车靠电力运动;弓箭靠弹力运动。
13.【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20次。
14.【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15.【答案】要做到荤素的搭配,动物性的肉类、蛋类,奶类和植物性食物的谷类,蔬菜和水果之间的比例一定要适宜,只有做到荤素搭配,不同食物的营养素的摄入的量和种类就会齐全。要做到主食当中的粗细搭配,比如粗粮和细粮之间的比例也要适宜,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在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会非常的明显。要做到颜色上的搭配,不同颜色的食物其中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区别,只有不同颜色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才能够很好的为机体补充多种营养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16.【答案】(1)食道;胃;大肠
(2)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
17.【答案】(1)
(2)低
(3)快
(4)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实验结果来画出柱状图即可。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
(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所以做实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高是因为物体振动得快。
(4)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