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高考数学最后30天三大复习策略高三文科数学组 陈友良 面对剩下的复习时间,作为即将投身考场的考生,采取什么样
的复习策略表现出怎样的备考心态,将会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效
率、考试的成绩。下面我们从复习、心理、考场三个方面,给
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谈谈考前30天的三大备考策略。 一、复习篇 数学复习的最后30天,绝大部分学校都完成了第一轮系
统复习和第二轮专题复习,进入综合训练的冲刺阶段。这个
阶段的最大特点是:老师讲的少,课外作业少,但是考试多,
自己复习的时间多,这对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惯了的同学是个
考验。因为,这个时候,作为考生既不能手足无措找不到方
向,又不能听之任之全面松懈。自由时间增多时好事,除了
跟着老师上好正常的课外,还要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自己,对
所学知识做一个全面清理,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给
自己一个定位,明确自己在后段时间的主攻方向,应该强化
什么,应该弥补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具体做法是:1、查漏补缺,总结提升 调研模拟考试结束后,任课老师都要针对同学们的考试情况
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总结,提醒大家在后一阶段时间复习考试中应
该注意的问题。但这个总结是针对全班的,每位同学针对自己还
要做一些个性化的反思和总结。具体而言,重视错题病例,实时
亡羊补牢是最重要的。考场上该拿到的分数没有拿到,这是众多
考生的最大遗憾。平时积累的错题病例是重要财富,他直接反映
出我们的知识缺陷、思维不足和方法的不当。在最后冲刺的阶段,
建议考生把以前的大型考试试卷、综合复习中的随堂试卷收集整
理,建立自己的专题错题库,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概念理解不深
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
一定要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
醒自己,力求在高考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不要把什么错
误都归结为自己的粗心,而是要想法设法彻底解决。“回归试题”就是通过看以前做过的试题,对自己进行“看题”训练,
即通过看题,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一类问题.具体做法是:拿出自己
以前做过的试题,立即对其题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
殊解法、解题的具体步骤、解法的易错步骤及此题的常见变式等
进行判断,以上各点如果在一两分钟内无法回答出来,则说明还未
真正掌握此类问题,这时可通过看纠错本立刻回忆起来,快速加深
印象.特别是在冲刺阶段,这样的“看题”训练比做题更为重要。2、重点突破,正本清源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
习效果,就不能做大量重复的无用功,所以同学们要学会抓住一些
典型问题,总结回顾,借题发挥,充分挖掘,集中火力突破,真正
做到清知识、清方法、清原理。例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应利用
导数知识通过“求导---判断符号”的方法完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
数最值时应按照“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程序进行;三角变换(变角、
变名、变次)是解决三角问题的核心,而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或化
简问题时关键在于“明抓公式、暗抓变换”;证明立体几何中的线面
平行或垂直的一般逻辑是“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或“线线垂直---线
面垂直”;求解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方法;
处理圆锥曲线???? 的中点问题时一般可归结为“设(直线方程)--代
(入)---消(元)”或“设---代--减”模式;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
位置关系问题时一般遵循“联立--消元--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的思维链等。同学们还可以吧老师二轮复习中归纳的典型题目做
成卡片随时翻阅,并总结解答这些典型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将问
题进行适度的引申变化,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3、限时训练,实战练兵
每天限时做一套小题,两至三天做一套高考真题目或模拟题,并及时消化。二、心理篇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
的较量。每年高考中,总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
煌成绩,同样,也总有一些“尖子生”“失手落马”,这主要是心理
状态好坏决定的,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发挥;后者
惊慌、恐惧、神经衰弱等水平没有体现这是很令人遗憾的。所以,
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的愿望。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考
试心态,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树立目标,明确方向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
奋斗目标,明确个人努力地方向,这解除心理顾虑的第一步。高考
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使自己的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
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下定目标,但
是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幻想显耀的名牌大学,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必要因为它增加了你的思想负担。正确的目标确定,有赖于
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每一个考生应对自己的水平、所
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务实地给
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复习起
来就没有心理负担,考试起来没有精神压力,反而会更加脚踏实地,
争取成功。 2、调整心态,积极向上 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榜样往往就在你的身边,留心你身边的同
学,他(她)乐观开朗、信心十足、不畏失败,你不妨在心中暗
暗向他(她)学习,把她(他)变成心灵的激励者、行为的评定者。
也可以与她(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榜样还
有书本上的、影视中的优秀人物,遇险不惊、沉着睿智是她(他)
的优点,这也正是在高考临场中需要学习的心态。3、克制自我,健康生活 考前的 30天,应该有意识地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
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时波浪式的,时好时坏,
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斗争的结
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那么考生可以做的是
加速思想转变,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当心里一冒出 恐惧烦
躁等不良思想时,便将它克制,或转移注意力把它淡化,并形成
一种习惯。还有,这一时段,不要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家长发生
矛盾,产生争执,尽量要让自己保持平和、大度的良好心态。 4、增加信念,轻松应考 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学习的某些失败是肯定存在的,失意也
是正常的。特别是最后30天的复习,更是充满酸甜苦辣。不要把
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学习和生活的情趣,如可以欣赏
朝霞落日,可以远眺绿树红花,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
还有,只要你肯发现,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
燥”的复习也有很多乐趣。考得不好可以不高兴,考得好就应该笑
一笑。另外适当的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课余活动中,笑声也真
不少。所以说,要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到生活学习的精彩! 三、考场篇 高考是难度很速度的考试,数学试卷的整体布局原则上是从
易道难的,但在具体安排上有一卷、二卷之分,每卷都有难、中
、易3档。准确地说,试卷结构决定了试题的梯度式波浪式起伏,
对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很好的考查。所以考生对试卷结构要
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根
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给出应考时的临场发挥策略: 1、整体把握,合理安排 有些考生一拿到试卷就按照题号顺序一一解答起来,即使遇
到难题也寸步不让、顶不住不放,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考
时首先要通观全卷、整体把握,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答题顺序,
留有余地,先用一点时间吧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对试卷各题
的难易程度有个全面的、初步的了解,以便安排答题顺序。然后
集中大量时间用于审题、解答,最后还要留下一小段时间用于检
验、复查。采用这样的整体把握策略,就会避免出现前松后紧、
虎头蛇尾的现象。 2、先易后难, 增添信心 刚进入考场,心情一般比较紧张,记忆、思维未达到最佳状
态,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做容易的题目,不仅有利于顺利的
拿到基本分,增加考分的积累,而且因为顺利的做题还会给自己
增添信心、稳定情绪,使智力活动恢复正常,从而使自己的水平
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先从难题入手,往
往会出现思维的“卡壳”现象,使自己有“开局不利 ”之感,从而
加剧自己的情绪冲动,还会白白挤掉做容易题的时间。 3、自信从容,平定心态 高考是一种要调动多种因素的复杂劳动,也是对考生的思想、
作风、毅力的考查,更是需要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进
行。遇到生题要从容、镇静、不急躁,同时要告诫镇静:我感到
生疏的,别人也会感到生疏,自信自己的水平不会比别人差多少。
有些考生“上场昏”见到生题紧张、害怕,有时一道题做不出来,
越想越紧张,影响一门学科的考试,有的甚至因一门学科考砸了
而影响整个高考。而另一些考生见到熟题却因掉以轻心、粗心大
意、不假思索而铸成大错。因此,我们提倡“会做的做对无怨无
悔,会做的做完不留遗憾”。 4、合理取舍,分段得分 对一道疑难问题,特别是压轴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
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成几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
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
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都可能得到这一步的有效分数。另外,
考试结束前,如果还有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已做好的题目又需要
检查,这时应采取舍难而取易、弃少而求多的策略,用这段宝贵
的时间先来检查已做好的题目,保证正确,减少失误。高三已接近尾声,愿各位同学在直面高考的瞬间策马一跃,
裹挟梦想,奔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