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监测科学试题
1.(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土壤最肥沃的是( )
A.东北黑土 B.陕北黄土 C.闽南红土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我国的土壤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东北地区的黑土腐殖质的含量居各种自然土壤之首,是比较肥沃的一种。
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解答】无论容器形状如何、如何防止,容器里的液体液面保持水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具有一定的流定性,容器无论如何倾斜,液面都将保持水平。
3.(2023三上·武江期中)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量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B.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
C.加大滥砍滥伐行为的严惩力度,杜绝滥砍滥伐行为
【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要保护土壤。
A、大量开发利用土地,是破坏土壤的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选项观点错误;
B、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有利于防止土地沙漠化,选项观点正确;
C、加大滥砍滥伐行为的严惩力度,杜绝滥砍滥伐行为,有利于防止土地沙漠化,选项观点正确。
4.(2023三上·武江期中)冬天,我们在房间里安装暖气片,正确的安装位置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冬天,我们在房间里安装暖气片,正确的安装位置是在房间的下方。
5.(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
A.剪碎的纸 B.切碎的蜡 C.融化的冰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冰是固体,冰融化为水变成了液体。
6.(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右图,小强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他采用的方法是( )
A.从①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B.从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C.从①号或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都可以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如图所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需要向①管吹气,空气占据空间,从而把水从②管中挤出,故A正确。
7.(2023三上·武江期中)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花生和小米混合在一起了,我们可以帮助妈妈利用两种物体( ),用筛子把它们分离开。
A.轻重不同 B.颗粒大小不同 C.能否溶于水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不同的种子大小、外形等都不想听,花生的外形较大,小米的外形较小,可以通过颗粒大小不同来将两者区分开来。
8.(2023三上·武江期中)不属于土壤中生物的是( )
A.小草 B.蚯蚓 C.土壤里的塑料袋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含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及非生物物质,小草、妈是有生命的物体,属于土中的生物。土中的塑料袋是没有生命的,不属于土壤中的生物。
9.(2023三上·武江期中)要想除去水中没有溶解的沙子,应该用( )的方法。
A.降温 B.过滤 C.煮沸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根据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认识,沙子在水中不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10.(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选项中,( )不是利用土壤“安家”并存放食物的。
A.蚯蚓 B.蚂蚁 C.青蛙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屎壳郎、甲壳虫、蚂蚁之外,还有土鳖、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的表层。蚂蚁在土里进行的活动有筑巢、产卵、储藏食物;蚯蚓也是利用土壤“安家”。青蛙在土壤里冬眠,但不是利用土壤“安家”并存放食物。
11.(2023三上·武江期中)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 )比较好。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搅拌也可以加快溶解速度,面积越大,溶解越快,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速度和温度、表面积、搅拌有关。
12.(2023三上·武江期中)想测一袋空气质量,使用下列物品( )比较合适。
A.回形针 B.鸡蛋 C.苹果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在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选择质量较小的物体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更适合放在天平上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的是回形针、绿豆等比较小的物体。因为鸡蛋和苹果较重,不适合和很轻的空气比较。
13.(2023三上·武江期中)沙漏里的沙子也会流动,沙子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有密度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粘度;有表面张力没有固定的形状。沙子虽然会流动,但是具体到一个沙粒的时候,是有固定形状的。所以沙漏里的沙子也会流动,沙子是固体。
14.(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右图,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气球在瓶内,用力向气球中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不能被吹大
B.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
C.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读图可知,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回鼓鼓的,这是因为塑料瓶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使得气球无法吹大,故B正确
15.(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物体升空的原理与另外两种不同的是( )
A.火箭 B.热气球 C.孔明灯
【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热气球和孔明灯升空是利用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升空的,与火箭升空的原理不相同;火箭升空时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2023三上·武江期中)我们一眼就能辨别出水和牛奶,是因为水是( )的。
A.没有形状 B.没有颜色 C.没有味道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波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和牛奶都是液体,但是水无色无味,牛奶是白色的有甜味的,所以我们一眼就能辨别出水和牛奶。
17.(2023三上·武江期中)按渗水性从强到弱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
A.沙质土一黏质土一壤土
B.沙质土一壤土一黏质土
C.黏质土一壤土一沙质土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黏土粘性大,土中空院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砂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差,壤土适中。
18.(2023三上·武江期中)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形成的。
A.雷电
B.太阳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的流动产生的,在自然界中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冷热不同的空气会产生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19.(2023三上·武江期中)先将打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图A),再将放掉气的皮球放回天平(图B)。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说明空气有质量
B.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说明空气有质量
C.天平仍旧保持平衡,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空气很轻,有一定的质量,先将打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图A),再将放掉气的皮球放回天平(图B)。天平的指针会往右偏,因为指针变轻了,这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0.(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生物生活在土壤里的是( )
A.小猫
B.蝴蝶
C.蚯蚓
【答案】C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蚓、屎壳郎、蚂蚁之外,还有爆掉、土、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分析选项可知,小猫、期蝶都不生活在土壤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C符合题意。
21.(2023三上·武江期中)把土壤放进水里,会发现( )
A.气泡 B.分层现象 C.以上都有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2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
A.空气 B.醋 C.石头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空气是气体,醋是液体,它们都可以流动。石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它是固体,无法流动。
23.(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对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具有可再生性,因此被污染了也没关系
B.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保护它
C.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垃圾分解掉,因此我们的生活垃圾可以直接扔在土壤上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环最重要的基础要保护土壤。
A、土壤形成时间很长,因此不要污染土壤,选项观点错误;
B、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保护它,选项观点正确;
C、并不是什么生活垃圾都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有害垃圾会对土壤造成危害,选项观点错误。
24.(2023三上·武江期中)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插,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能被压缩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25.(2023三上·武江期中)把土壤放到干燥的纸巾上团捏后,纸巾变得潮湿,说明( )。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颗粒大小不同 C.土壤中有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土壤是由石块、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变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
26.(2023三上·武江期中)两份相同土壤,一份有草覆盖,一份没有草覆盖,然后用喷壶浇水,发现土壤流失程度不同。这说明了( )
A.土壤吸水能力不同
B.植物生长在土壤上
C.土壤可以被植物保护
【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一份有草覆盖,一份没有草覆盖,然后用喷壶浇水,发现土壤流失程度不同,这说明有无植被覆盖能够改变水土流失的程度,有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护土壤。
27.(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土壤中,含沙多、透水性最好的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粘性大,土中空院少,不易通风漏气;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差。
28.(2023三上·武江期中)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
A.热空气向上升 B.冷空气向下降 C.冷热空气对流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B选项符合题意。
29.(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措施不能保护水土的是( )
A.加大开荒力度,改种易活、经济价值高的植被
B.设立禁牧区、禁牧时段
C.绿化沙漠
【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对土壤具有固定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可以保护土,防止水流失,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士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合理规划,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牧场、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绿化沙漠等,BC是保护水土的方法,A加大开荒力度,改种易活、经济价值高的植被的做法,不能保护水土,符合题意。
30.(2023三上·武江期中)在下面风的模拟实验示意图中,标示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因此,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在下面风的模拟实验示意图中,蜡燃烧加热上方的空气,空气膨胀上升运动,箱子内空气数量减少,箱子外的空气流进来补充,形成空气流动,因此图中标注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C图。
31.(2023三上·武江期中)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这种土就不适合庄稼的生长。
32.(2023三上·武江期中)砖块放入水中冒出气泡,说明砖块中有空气。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是因为砖块中有空气。
【分析】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33.(2023三上·武江期中)沙子可以流动,所以判定沙子是液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随着容器的形状而改变,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自由流动。沙子颗粒较小,容易滚动,沙堆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动特点,但沙子是固体,不是液体。故题目说法错误。
34.(2023三上·武江期中)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35.(2023三上·武江期中)鱼可以生活在水中,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呼吸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6.(2023三上·武江期中)空气有时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会占据空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但是始终占据一定的空间。
37.(2023三上·武江期中)由于动植物的残体大多留在土壤表层,所以表层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往往更丰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与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题目说法正确。
38.(2023三上·武江期中)充气城堡是根据压缩空气制作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能够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充气城堡就是根据压缩空气制作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9.(2023三上·武江期中)往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只要不断地搅,盐就能不断地溶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不影响溶解能力。
40.(2023三上·武江期中)含沙量多的土壤渗水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强的是沙土,渗水性最弱的是黏土。
41.(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表中给出的数据表示的是硝酸钾在不同的温度下,在100克水里溶解的质量。请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质量(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 克硝酸钾。
(2)100℃时100克水中溶解 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越 (填“高”或“低”),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就越 (填“大”或“小”)。
【答案】(1)31.6
(2)246
(3)高;大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系。通过分析表格可知,硝酸钾在同样体积的水中,随着温度的增加溶解的质量增加,说明硝酸钾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硝酸钾。
(2)100℃时100克水中溶解246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越高,确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就越大。
4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两个装置是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的分离方法是 ,图2的分离方法是 。
(2)图2分离后,食盐留在了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呢
答:
【答案】(1)过滤;蒸发
(2)水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物质分分离有蒸发和过滤两种方法。
(1)图1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属于过滤;图2可以将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属于蒸发。
(2)水受热后会蒸发,蒸发分离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43.(2023三上·武江期中)实验课题:把纸团塞入玻璃杯后,将杯子垂直倒扣入水槽中,杯中的纸团会不会被水浸湿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水槽、水、纸团。
实验步骤:
(1)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 。将纸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竖直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用桌上的纸巾先将杯子擦干后,再取出纸团看看有没有湿。
实验现象:杯中的纸团 。说明杯子里的水 进去,是因为
实验结论:这种现象说明了
【答案】(1)空气
(2)没有湿;没有;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空气无处不在。所以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空气将纸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竖直从水中拿来,杯口朝下,这样杯子里的空气就不会流出去;用纸巾先将杯子擦干后,再取出纸团看有没有湿。、杯中纸团没有湿,说明杯子里的水没有进去,这是因为杯子里面有空气,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能够占据空间。
44.(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图,研究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会看到: 说明:
(2)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 说明:
【答案】(1)纸巾湿了;土壤里有水分
(2)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土壤中含有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粘土、腐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中,会看到纸巾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2)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45.(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图是“模拟风的形成”实验装置。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1)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是为了 。
①观察空气的流动 ②形成风
③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2)点燃蜡烛前,蚊香冒出的烟往上飘,说明没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相比, 。
①箱内温度高 ②箱外温度高 ③一样高
(3)点燃蜡烛后,蚁香的烟向瓶内飘,说明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比较, 。
①箱内温度高 ②箱外温度高 ③一样高
(4)这说明风是在 的条件下形成的。
①空气有冷热差别 ②空气没有冷热差别
【答案】(1)①
(2)③
(3)①
(4)①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由于地表冷热不均或其他原因导致地表大气气压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高压和低压间形成气压梯度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风。
(1)因为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是看不到的,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是为了观察空气的流动情况,故①选项正确。
(2)因为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的根本原因是温度差的存在,点燃烛前,蚊香冒出的烟往上飘,说明没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相比,没有温度差异,箱子内外温度一样高,故③选项正确。
(3)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向瓶内飘,说明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比较,箱内温度高,空气上升,箱子内的空气减少,箱子外面的空气会流入补充。故①选项正确。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温度差异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故①选项正确。
1 / 1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监测科学试题
1.(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土壤最肥沃的是( )
A.东北黑土 B.陕北黄土 C.闽南红土
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3.(2023三上·武江期中)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量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B.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
C.加大滥砍滥伐行为的严惩力度,杜绝滥砍滥伐行为
4.(2023三上·武江期中)冬天,我们在房间里安装暖气片,正确的安装位置是( )
A. B. C.
5.(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
A.剪碎的纸 B.切碎的蜡 C.融化的冰
6.(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右图,小强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他采用的方法是( )
A.从①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B.从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C.从①号或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都可以
7.(2023三上·武江期中)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花生和小米混合在一起了,我们可以帮助妈妈利用两种物体( ),用筛子把它们分离开。
A.轻重不同 B.颗粒大小不同 C.能否溶于水
8.(2023三上·武江期中)不属于土壤中生物的是( )
A.小草 B.蚯蚓 C.土壤里的塑料袋
9.(2023三上·武江期中)要想除去水中没有溶解的沙子,应该用( )的方法。
A.降温 B.过滤 C.煮沸
10.(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选项中,( )不是利用土壤“安家”并存放食物的。
A.蚯蚓 B.蚂蚁 C.青蛙
11.(2023三上·武江期中)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 )比较好。
A.
B.
C.
12.(2023三上·武江期中)想测一袋空气质量,使用下列物品( )比较合适。
A.回形针 B.鸡蛋 C.苹果
13.(2023三上·武江期中)沙漏里的沙子也会流动,沙子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4.(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右图,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气球在瓶内,用力向气球中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不能被吹大
B.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
C.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15.(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物体升空的原理与另外两种不同的是( )
A.火箭 B.热气球 C.孔明灯
16.(2023三上·武江期中)我们一眼就能辨别出水和牛奶,是因为水是( )的。
A.没有形状 B.没有颜色 C.没有味道
17.(2023三上·武江期中)按渗水性从强到弱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
A.沙质土一黏质土一壤土
B.沙质土一壤土一黏质土
C.黏质土一壤土一沙质土
18.(2023三上·武江期中)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形成的。
A.雷电
B.太阳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19.(2023三上·武江期中)先将打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图A),再将放掉气的皮球放回天平(图B)。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说明空气有质量
B.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说明空气有质量
C.天平仍旧保持平衡,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20.(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生物生活在土壤里的是( )
A.小猫
B.蝴蝶
C.蚯蚓
21.(2023三上·武江期中)把土壤放进水里,会发现( )
A.气泡 B.分层现象 C.以上都有
2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
A.空气 B.醋 C.石头
23.(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对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具有可再生性,因此被污染了也没关系
B.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保护它
C.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垃圾分解掉,因此我们的生活垃圾可以直接扔在土壤上
24.(2023三上·武江期中)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插,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能被压缩
25.(2023三上·武江期中)把土壤放到干燥的纸巾上团捏后,纸巾变得潮湿,说明( )。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颗粒大小不同 C.土壤中有空气
26.(2023三上·武江期中)两份相同土壤,一份有草覆盖,一份没有草覆盖,然后用喷壶浇水,发现土壤流失程度不同。这说明了( )
A.土壤吸水能力不同
B.植物生长在土壤上
C.土壤可以被植物保护
27.(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土壤中,含沙多、透水性最好的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28.(2023三上·武江期中)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
A.热空气向上升 B.冷空气向下降 C.冷热空气对流
29.(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措施不能保护水土的是( )
A.加大开荒力度,改种易活、经济价值高的植被
B.设立禁牧区、禁牧时段
C.绿化沙漠
30.(2023三上·武江期中)在下面风的模拟实验示意图中,标示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31.(2023三上·武江期中)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
32.(2023三上·武江期中)砖块放入水中冒出气泡,说明砖块中有空气。
33.(2023三上·武江期中)沙子可以流动,所以判定沙子是液体。( )
34.(2023三上·武江期中)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
35.(2023三上·武江期中)鱼可以生活在水中,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呼吸的。( )
36.(2023三上·武江期中)空气有时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会占据空间。( )
37.(2023三上·武江期中)由于动植物的残体大多留在土壤表层,所以表层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往往更丰富。( )
38.(2023三上·武江期中)充气城堡是根据压缩空气制作的。( )
39.(2023三上·武江期中)往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只要不断地搅,盐就能不断地溶解。( )
40.(2023三上·武江期中)含沙量多的土壤渗水快。( )
41.(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表中给出的数据表示的是硝酸钾在不同的温度下,在100克水里溶解的质量。请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质量(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 克硝酸钾。
(2)100℃时100克水中溶解 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越 (填“高”或“低”),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就越 (填“大”或“小”)。
42.(2023三上·武江期中)下列两个装置是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的分离方法是 ,图2的分离方法是 。
(2)图2分离后,食盐留在了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呢
答:
43.(2023三上·武江期中)实验课题:把纸团塞入玻璃杯后,将杯子垂直倒扣入水槽中,杯中的纸团会不会被水浸湿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水槽、水、纸团。
实验步骤:
(1)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 。将纸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竖直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用桌上的纸巾先将杯子擦干后,再取出纸团看看有没有湿。
实验现象:杯中的纸团 。说明杯子里的水 进去,是因为
实验结论:这种现象说明了
44.(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图,研究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会看到: 说明:
(2)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 说明:
45.(2023三上·武江期中)如图是“模拟风的形成”实验装置。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1)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是为了 。
①观察空气的流动 ②形成风
③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2)点燃蜡烛前,蚊香冒出的烟往上飘,说明没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相比, 。
①箱内温度高 ②箱外温度高 ③一样高
(3)点燃蜡烛后,蚁香的烟向瓶内飘,说明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比较, 。
①箱内温度高 ②箱外温度高 ③一样高
(4)这说明风是在 的条件下形成的。
①空气有冷热差别 ②空气没有冷热差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我国的土壤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东北地区的黑土腐殖质的含量居各种自然土壤之首,是比较肥沃的一种。
2.【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解答】无论容器形状如何、如何防止,容器里的液体液面保持水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具有一定的流定性,容器无论如何倾斜,液面都将保持水平。
3.【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要保护土壤。
A、大量开发利用土地,是破坏土壤的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选项观点错误;
B、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有利于防止土地沙漠化,选项观点正确;
C、加大滥砍滥伐行为的严惩力度,杜绝滥砍滥伐行为,有利于防止土地沙漠化,选项观点正确。
4.【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冬天,我们在房间里安装暖气片,正确的安装位置是在房间的下方。
5.【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冰是固体,冰融化为水变成了液体。
6.【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如图所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需要向①管吹气,空气占据空间,从而把水从②管中挤出,故A正确。
7.【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不同的种子大小、外形等都不想听,花生的外形较大,小米的外形较小,可以通过颗粒大小不同来将两者区分开来。
8.【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含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及非生物物质,小草、妈是有生命的物体,属于土中的生物。土中的塑料袋是没有生命的,不属于土壤中的生物。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根据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认识,沙子在水中不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10.【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屎壳郎、甲壳虫、蚂蚁之外,还有土鳖、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的表层。蚂蚁在土里进行的活动有筑巢、产卵、储藏食物;蚯蚓也是利用土壤“安家”。青蛙在土壤里冬眠,但不是利用土壤“安家”并存放食物。
11.【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搅拌也可以加快溶解速度,面积越大,溶解越快,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速度和温度、表面积、搅拌有关。
12.【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在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选择质量较小的物体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更适合放在天平上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的是回形针、绿豆等比较小的物体。因为鸡蛋和苹果较重,不适合和很轻的空气比较。
13.【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有密度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粘度;有表面张力没有固定的形状。沙子虽然会流动,但是具体到一个沙粒的时候,是有固定形状的。所以沙漏里的沙子也会流动,沙子是固体。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读图可知,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回鼓鼓的,这是因为塑料瓶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使得气球无法吹大,故B正确
15.【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热气球和孔明灯升空是利用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升空的,与火箭升空的原理不相同;火箭升空时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波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和牛奶都是液体,但是水无色无味,牛奶是白色的有甜味的,所以我们一眼就能辨别出水和牛奶。
17.【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黏土粘性大,土中空院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砂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差,壤土适中。
18.【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的流动产生的,在自然界中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冷热不同的空气会产生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19.【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空气很轻,有一定的质量,先将打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图A),再将放掉气的皮球放回天平(图B)。天平的指针会往右偏,因为指针变轻了,这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0.【答案】C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蚓、屎壳郎、蚂蚁之外,还有爆掉、土、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分析选项可知,小猫、期蝶都不生活在土壤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C符合题意。
2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22.【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空气是气体,醋是液体,它们都可以流动。石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它是固体,无法流动。
23.【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环最重要的基础要保护土壤。
A、土壤形成时间很长,因此不要污染土壤,选项观点错误;
B、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保护它,选项观点正确;
C、并不是什么生活垃圾都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有害垃圾会对土壤造成危害,选项观点错误。
24.【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25.【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土壤是由石块、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变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
26.【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一份有草覆盖,一份没有草覆盖,然后用喷壶浇水,发现土壤流失程度不同,这说明有无植被覆盖能够改变水土流失的程度,有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护土壤。
27.【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粘性大,土中空院少,不易通风漏气;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差。
28.【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B选项符合题意。
29.【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对土壤具有固定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可以保护土,防止水流失,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士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合理规划,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牧场、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绿化沙漠等,BC是保护水土的方法,A加大开荒力度,改种易活、经济价值高的植被的做法,不能保护水土,符合题意。
30.【答案】C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因此,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在下面风的模拟实验示意图中,蜡燃烧加热上方的空气,空气膨胀上升运动,箱子内空气数量减少,箱子外的空气流进来补充,形成空气流动,因此图中标注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C图。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这种土就不适合庄稼的生长。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是因为砖块中有空气。
【分析】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随着容器的形状而改变,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自由流动。沙子颗粒较小,容易滚动,沙堆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动特点,但沙子是固体,不是液体。故题目说法错误。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6.【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但是始终占据一定的空间。
3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与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题目说法正确。
38.【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能够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充气城堡就是根据压缩空气制作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9.【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不影响溶解能力。
4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强的是沙土,渗水性最弱的是黏土。
41.【答案】(1)31.6
(2)246
(3)高;大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系。通过分析表格可知,硝酸钾在同样体积的水中,随着温度的增加溶解的质量增加,说明硝酸钾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1)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硝酸钾。
(2)100℃时100克水中溶解246克硝酸钾。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越高,确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就越大。
42.【答案】(1)过滤;蒸发
(2)水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物质分分离有蒸发和过滤两种方法。
(1)图1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属于过滤;图2可以将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属于蒸发。
(2)水受热后会蒸发,蒸发分离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43.【答案】(1)空气
(2)没有湿;没有;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空气无处不在。所以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空气将纸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竖直从水中拿来,杯口朝下,这样杯子里的空气就不会流出去;用纸巾先将杯子擦干后,再取出纸团看有没有湿。、杯中纸团没有湿,说明杯子里的水没有进去,这是因为杯子里面有空气,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能够占据空间。
44.【答案】(1)纸巾湿了;土壤里有水分
(2)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土壤中含有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粘土、腐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中,会看到纸巾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2)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45.【答案】(1)①
(2)③
(3)①
(4)①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由于地表冷热不均或其他原因导致地表大气气压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高压和低压间形成气压梯度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风。
(1)因为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是看不到的,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是为了观察空气的流动情况,故①选项正确。
(2)因为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的根本原因是温度差的存在,点燃烛前,蚊香冒出的烟往上飘,说明没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相比,没有温度差异,箱子内外温度一样高,故③选项正确。
(3)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向瓶内飘,说明有风。这时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比较,箱内温度高,空气上升,箱子内的空气减少,箱子外面的空气会流入补充。故①选项正确。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温度差异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故①选项正确。
1 / 1